已解决问题

攀枝花学院和西南林业大学哪个旅游管理专业好(旅游管理专业西林和攀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5 23:48:48 解决时间:2022-12-16 16:35

满意答案

攀枝花学院和西南林业大学哪个旅游管理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攀枝花学院和西南林业大学各排行榜,旅游管理专业的分数线,旅游管理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攀枝花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四川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旅游管理2020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9122749
文科50231795
2018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05118593
文科52935616
2017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73119307
文科50936330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
西南林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西南林学院于1993年开办了云南省第一个森林旅游专业,1995年在全国首批开始招收森林旅游本科专业,经过8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于2001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生态旅游系”,建系后的第一任系主任是著名的生态学家董文渊教授、博士后;目前的系主任是作为人才引进的著名旅游研究学者叶文教授、博士。生态旅游系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人,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人,其中有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全系教师以中青年为主。建系3年以来,我系承担了《云南省高原湖泊旅游开发的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模式研究》、《大西南旅游圈旅游发展规划研究》、《云南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等近20个科研项目,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生态旅游系目前有旅游管理、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2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550名。招收生态旅游规划和旅游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校研究生10余人。设有生态旅游规划与休闲研究所、大湄公河生态旅游培训与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生态旅游系正在按照“以景观生态学、林学、地理学为学科基础,以旅游学和休闲学为专业依托,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国际化的交流语言为技术支撑,以错位发展和国际化为原则,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突出生态性、科学性和技术理性、国际化特点”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西南林学院的优势学科群,努力把生态旅游系建成我国西部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生态旅游科学研究中心。
西南林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重庆旅游管理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34
海南旅游管理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64
广西旅游管理(400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71
湖南旅游管理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21
山东旅游管理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06
江西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5
文科563
浙江旅游管理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65
内蒙古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70
山西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74
河北旅游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1
天津旅游管理(校本部)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13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
攀枝花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攀枝花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于2002年,至今已有20年办学历史,毕业生1000余名。该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3名,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7人,博士5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到70%以上,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较高,与地方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能够给学生良好的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现有智慧旅游实训室、形体室、茶艺室等实训室,在攀枝花、成都、无锡、南京、上海、丽江等地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能够保障实践教学和学生素质提升的需要。建有攀枝花旅游商品文创研发中心、攀枝花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所2个市级科研平台和1个市级旅游文化普及基地。近五年,学院教师主持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近100项,到账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发表各级各类科研论文50余篇。该专业力求培养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知识,熟悉一门外语,掌握高级导游、茶艺、插花、咖啡、调酒等多种专业技能,具备较强服务、经营和管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实现国外就业和国内高品质就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职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近五年,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竞赛奖项50余项,导游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2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校友,获得家长、社会一致好评。
主干课程:管理学、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智慧旅游与信息系统、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财务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形象与口才、英语或日语、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办公自动化。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在国外相关旅游企业、国内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旅游教育机构等单位从事相关技术、管理工作。
攀枝花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0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9
文科502
海南旅游管理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37
西南林业大学
361
软科(综合)
268
校友会(综合)
394
武书连
学校简介

西南林业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高校,以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为传统优势,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为显著特色,理、工、农、文、法、管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是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院校。

学校办学起源于1938年的云南大学森林系,建校于1958年昆明农林学院。1973年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与南迁昆明的北京林学院合并办学,成立云南林业学院,1978年北京林学院迁回北京办学后,学校变更为云南林学院,直属原国家林业部管理。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为林业部直属的6所区域性林业本科院校之一。2000年学校由原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省为主管理。2010年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

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学院架构,现设有林学院(亚太林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园林园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机械与交通学院、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湿地学院、数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博物馆、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农林干部学院)、国际学院等22个教学单位。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714人,硕士研究生3300人,博士研究生166人。有在编教职工1273人,全校教师中有正高级职称154人、副高级职称365人。入选国家、省部级以上人才共244人次,其中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人、云岭学者3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0人、文化名家3人、教学名师7人、青年拔尖人才53人,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6人(含柔性5人)、高端外国专家10人、产业人才5人(含柔性4人)、青年人才14人(含柔性4人),省委联系专家11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6人,国家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2人,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林草青年拔尖人才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6人、后备人才16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6人、后备人才1人,云南省师德标兵4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8人,省科协中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人。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现设有本科专业82个,中外合作专业1个,其中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参与)、一等奖8项,二等奖24项。获批省部级质量工程项目500余项(含产学研项目52项),获省部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2个。“林学类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南林业大学——楚雄市林业局紫金山林场理科综合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获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含参与1项)。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创业园被评为省级青年创业示范园,林科类校园创业平台被认定为省级校园创业平台,是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学校被评为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云南省第一届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高校。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15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6个、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院省校合作咨询共建学科2个,A类高峰学科1个、B类高峰学科2个、B类高峰学科优势特色研究方向1个,A类高原学科2个。拥有省级培育建设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

学校获批成立林业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质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云南森林资源资产管理及林权制度研究基地。有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检验检测中心1个、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3个、创新联盟3个。有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2个。有院士工作站4个、专家工作站4个。有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3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6个、昆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昆明市国际研发中心1个。设有中国林学会国家公园分会、中国林学会古树名木分会、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发展促进会。有各级各类自然科学类创新团队2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4个、基地2个、智库2个。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8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何梁何利奖1项。办有《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学校现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甲B级资质证书、木材与木竹制品质量检验检测计量认证资质证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乙级资格证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乙级资格证书、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乙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丙级资质、旅游规划设计乙级资质证书,发挥区域、行业和学科优势,主动参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培育、森林保护、竹藤研究、木质科学与技术、高原湿地等方面在国内有一定优势,一些领域居于国内同类研究前沿;在园林规划设计、生态旅游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在蚁类、鸟类、鱼类等方面研究取得突出成绩,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云南省委、省政府多次表彰和奖励。

学校重视交流与合作,与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泰国、越南等21个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6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建有马里巴马科人文大学孔子学院,马里孔子课堂获全球先进孔子课堂奖,孔子课堂外方负责人获首批“孔子学院院长纪念奖章”。2018年获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合作举办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林学院合作共建亚太林学院;成立亚太森林组织昆明中心。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普洱市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占地2550亩,馆藏纸质图书190万册,电子图书近82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2个。标本馆藏有各类标本50余万份,是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公众教育基地。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地走以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道路,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以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为战略远景,贯彻好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一二三八”发展战略,健全和完善现代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办学治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为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数据更新至2021年12月底)


攀枝花学院
371
软科(综合)
464
校友会(综合)
553
武书连
学校简介

攀枝花学院是教育部布点在川西南、滇西北唯一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法、经、管、医、艺、农9个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著名的钒钛之都、阳光花城、康养胜地、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攀枝花市市区。

近年来,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单位”“四川省优秀文明校园”“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四川省人才开发先进单位”“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兴川战略人才强省示范基地”“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知识产权优势培养单位”。

历史沿革:学校应三线建设需求而生,始建于1983年,由方毅、宋任穷等老一辈革命家倡导,党和国家领导人方毅、费孝通先后题写“攀枝花大学”校名。1994年与攀枝花教育学院合并,1998年攀枝花卫生学校并入,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攀枝花学院”;2004年攀枝花市高级技工学校整体划归学校,2005年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直管附属医院划归学校管理,2017年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成为学校第二临床医学院;2007年起举办研究生教育(与西华大学等大学联合培养),2017年开始举办留学生教育,2018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办学定位:学校立根攀西、放眼全国、胸怀世界。经过39年办学实践,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发展定位更加精准、路径规划更加清晰。办学理念:立德树人、产教融合、应用为先。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定位: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发展目标定位: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声誉卓著的应用型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家国情怀、现代文明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攀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重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服务;发展路径: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30年基本建成应用型一流大学,2035年全面建成应用型一流大学。

基础建设:学校环境优美、四季如春,春有百花秋有荷,冬沐暖阳夏拥风。学校占地总面积约1224亩,教学科研主要在紧邻的南苑、西苑两个校区,校舍面积57.4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0.99亿元。图书馆馆藏文献495万册,为四川省全民阅读示范基地,被誉为攀枝花市网红打卡地。

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扎根三线、无私奉献、奋发有为的师资队伍。学校下设21个教学单位、1个科研单位、7个教辅单位和1个直管三甲附属医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068人(不含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925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比近41%,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天府峨眉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省市各类专家116人次。

学科建设: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有本科招生专业47个、专科5个,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部级优势专业15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2项、省级精品课程11门,形成了以钒钛为优势,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兼容,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职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2016年成立全国首个康养学院,2017年成立全国首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院,2018年成立钒钛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和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与《廉政瞭望》杂志社、攀枝花市纪检监察学会联合共建)。

人才培养:学校身在“三线”,对标“一流”,以“自律”搭建人才培养高地。学校确定了“自律攀大人”示范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大学生大学四年综合素质“增量”一流。生源范围稳定保持在28个省(市、区),临床医学专业率先纳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及研究生、留学生15428人,中专、技校在校生1483名,成人教育学生2940人。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4%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保持在96%以上,考研通过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连续多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是全国100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第二批合作高校,拥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省级大学科技园等实训实践平台7个,近年来孵化学生创业项目265个,成功孵化企业62家,带动参与创业大学生近11000人次。

科学研究: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成果丰硕。是四川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单位、四川省首批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建有国家钒钛检测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攀枝花钒钛孵化器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5个、市级科研平台16个,管理运行在川高校钒钛材料协同科创平台。近五年,共承担科研项目156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省级235项,转化科技成果52项,创造社会效益12.7亿元;获得专利授权142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64件;发表高水平论文4311篇,其中SCI、CSSCI、EI论文479篇。2021年学校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社会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基金1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3项,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

对外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广泛、形式多样。与美国、英国、乌克兰、加拿大、瑞典、泰国、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独联体钛协会成员,在师生互派、文化、学术交流等领域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学生可通过游学、交换项目、本升硕项目等到合作高校学习或学历深造。积极与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钢集团公司、西南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上海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国内高校、大型企业在科研合作、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开展了中德、中日护理人才交流项目,承办了2017年中国(四川)--尼泊尔卫生医疗人员研修班(该项目为我省首次在成都以外地区承办的国际医疗卫生培训交流项目)。获批四川省引才引智基地1个,承担2020年度四川省国(境)外高端人才引进项目1项,柔性引进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李长明等7人为客座教授或担任钒钛国际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全职聘任外籍教师7人,现有在读本科留学生63名。

服务社会: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凝智聚力增强服务能力。深耕“钒钛+”,建立全国首个国际钒钛学院和国际钒钛研究院,承担涉及钒钛的市级以上科研课题200多项,获得钒钛方面专利100余项、研究成果奖34项,在钒钛材料研究领域居全省第一方阵。紧密对接绿色低碳,积极服务阳光产业布局,建成中国攀西康养产业文化基地、攀枝花市阳光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攀枝花康养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中国攀西康养产业研究中心;附属医院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卒中中心、治未病中心,国家级标准版心衰中心;积极助力清洁能源发展,建立了太阳能利用技术集成工程实验室,建成了全省首个扬程为620米的逆变升降压光伏提水系统、全省首条年产12万吨工业型煤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联合干燥生产线和全省首个110KW屋顶分布式光伏实验电站。创建了以“攀枝花县域发展论坛”为平台的校地合作模式,近年来承担政府委托课题和咨询项目40余项。扎实开展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2016年、2017年连续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五个一”精准扶贫先进单位,2021年获评“四川省高等学校及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教育脱贫攻坚专项嘉奖单位”称号。继续教育事业持续繁荣,累计输送毕业生5万余人,培训90.5万余人次。

迈步从头越,自律启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攀枝花学院将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潜心培育自律之品质和自律之校风,以“自律攀大人”作答新时代育人“答卷”,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增量一流。将以更昂扬的斗志、旺盛的干劲躬身“更名”和应用型一流大学建设、献身“新三线”、服务“新战略”,以一流的过程实现一流的梦想!


收费项目

第十六条 我校收费标准按照四川省物价局、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财政厅及攀枝花市物价局、财政局、教育局核定的标准执行。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艺术本科批,艺术专科批;本科第二批次及专科第一批次、 专科第二批次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第四章   录取规则和办法

第八条  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在教育部领导下,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委会统一组织下进行。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为国家和学校选拔优秀人才。

第九条  调档比例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录取文件和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第十条  性别限定:所有专业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第十一条  外语语种:外国语学院相关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的考生,其余学院及专业不限制考生外语语种,考生进校后可以英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为第一外语语言安排教学。

第十二条  体检要求:报考我校的考生必须通过省级招委会指定的医疗机构体检且合格,体检标准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相关补充规定执行。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3个月内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凡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学籍。

第十三条  加分政策:我校认可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各类加分政策,考生加分在投档、确定专业时均适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科竞赛获奖以及有文体特长的考生,在同等情况下优先录取。

第十四条  进档考生录取办法:

  1. 对于进档考生,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结合考生专业志愿顺序安排专业。同分排序规则为:文史类为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理工类为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

  2. 考生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则调录到其他录取未满计划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予以退档。

  3. 美术类专业录取,文化成绩、专业成绩均须达到生源所在省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四川省考生根据专业成绩按照考生报考专业志愿先后方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其余省份考生根据综合成绩(文化成绩+专业成绩)按照专业志愿先后方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4. 外国语学院专业录取时需考察考生英语单科成绩,原则上录取的考生英语成绩不低于满分的60%。

  5. 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要求有一定的徒手画基础。新生入学后 进行徒手画测试,测试成绩不合格者转至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土木工程或工程管理专业学习。

  6. 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实行征集志愿补充生源。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中专 2022-12-16 16:35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攀枝花学院车辆工程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攀枝花学院车辆工程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车辆工程和旅游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车辆工程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车辆工程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车辆工程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车辆工程和

  • 中专学校

    攀枝花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攀枝花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旅游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旅

  • 中专学校

    攀枝花学院应用化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攀枝花学院应用化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化学和旅游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应用化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化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应用化学和

  • 中专学校

    攀枝花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攀枝花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旅游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

  • 中专学校

    攀枝花学院英语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攀枝花学院英语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旅游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四川

  • 中专学校

    攀枝花学院翻译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攀枝花学院翻译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翻译和旅游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翻译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翻译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翻译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翻译和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四川

  • 中专学校

    攀枝花学院商务英语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攀枝花学院商务英语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商务英语和旅游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商务英语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商务英语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商务英语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商务英语和

  • 中专学校

    攀枝花学院秘书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攀枝花学院秘书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秘书学和旅游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秘书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秘书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秘书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秘书学和旅游管理录取

  • 中专学校

    攀枝花学院汉语言文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攀枝花学院汉语言文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旅游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攀枝花学院法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攀枝花学院法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旅游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四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