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内蒙古民族大学和湖北中医药大学哪个护理学专业好(护理学专业湖北中医药和内民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5 20:37:02 解决时间:2022-12-16 15:57

满意答案

内蒙古民族大学和湖北中医药大学哪个护理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内蒙古民族大学和湖北中医药大学各排行榜,护理学专业的分数线,护理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湖北中医药大学与内蒙古民族大学护理学专业分数对比(湖北)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湖北中医药大学
(最高/最低分)
内蒙古民族大学
(最高/最低分)
护理学2020理科 -/497(本科二批)/()
护理学2020文科 -/502(本科二批)/()
护理学2019理科 -/485(本科二批)/()
护理学2019文科 -/529(本科二批)/()
护理学2018理科 -/492(本科二批)/()
护理学类(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2018理科 -/397(本科二批)/()
护理学2018文科 -/544(本科二批)/()
护理学类(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2018文科 -/448(本科二批)/()
护理学2017理科 -/461(本科二批)/()
护理学类(中外合作办学)2017理科 -/461(本科二批)/()
护理学2017文科 -/510(本科二批)/()
护理学类(中外合作办学)2017文科 -/509(本科二批)/()
湖北中医药大学与内蒙古民族大学护理学专业分数对比(内蒙古)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湖北中医药大学
(最高/最低分)
内蒙古民族大学
(最高/最低分)
护理学2021理科 417/417(本科二批)/()
护理学类 护理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和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并具备创新精神、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

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护理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22
文科543
重庆护理学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43
海南护理学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81
广西护理学(520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7
文科524
广东护理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校本部)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35
河南护理学(校本部)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7
文科572
山东护理学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41
江西护理学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63
安徽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1
文科565
浙江护理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75
黑龙江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07
文科470
吉林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58
文科511
内蒙古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17
山西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85
文科536
河北护理学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61
天津护理学(校本部)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49
护理学类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系统的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 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 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接受临床护理及护理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

2.掌握护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及护理原则;

4.具有应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

5.具有初步配合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6.具有与护理对象和相关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7.熟悉防治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知识;

8.熟悉不同人群卫生保健及健康促进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9.了解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10.了解护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11.了解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方法;

12.具有创新思维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树立终身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专业发展的 理念;

13.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

14.具有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15.具有尊重他人、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及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职业行为;

16.树立依法执业的法律观念,具有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 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人文社会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病原生物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 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及护理伦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一定量的教学实践(临床见习)以及不少于40周的毕业实习,以 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护理实践技能训练。实习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含手术室)、妇产科、儿科、 急诊科、精神科等临床科室及社区卫生保健机构。此外,安排一定时间的科研训练以培养学生基 本的科研能力。毕业论文可以采取个案报告、综述、科研论文等多种形式。

在学习期间,还应安排一定量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主要专业实验:包括基础医学实验和护理学专业技能实践两部分,主要有人体形态与机能实 验(包括解剖、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免疫等)、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践、健康评估技能实践以及内 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救、精神科和社区护理等专科护理技能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护理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22
文科543
重庆护理学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43
海南护理学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81
广西护理学(520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7
文科524
广东护理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校本部)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35
河南护理学(校本部)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7
文科572
山东护理学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41
江西护理学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63
安徽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1
文科565
浙江护理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75
黑龙江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07
文科470
吉林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58
文科511
内蒙古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17
山西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85
文科536
河北护理学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61
天津护理学(校本部)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49
护理学类 护理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医学   门类:护理学类   专业名称:护理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掌握护理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操作技术,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并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   4.具有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   6.了解护理学的学科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伦理学、心理学、护理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病因学、药物治疗学、诊断学基础、护理学基础、急重症护理、内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临床综合实习、社区实习、论文撰写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6周。
内蒙古民族大学护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护理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6
广西护理学(5000元/年,外语只开设英语教学,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3
湖南护理学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03
山东护理学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496
安徽护理学(5000元/年;外语只开设英语教学,其他语种考生慎报;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59
辽宁护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69
404
湖北中医药大学
281
校友会(综合)
320
武书连
40
软科(医药)
学校简介

湖北是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湖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湖北省唯一一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2003年,原湖北中医学院与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新的湖北中医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校是我国较早开办中医本科教育和最早开办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是湖北省第一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湖北省首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省属高校;还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江城武汉,两校区办学,占地总面积1610亩,建筑总面积54.3万平方米。昙华林校区位于武昌中心城区,历史人文底蕴浓厚,古朴典雅,书香氤氲;黄家湖校区为山水园林式校园,现代化功能齐全,大气磅礴,秀美庄严。学校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2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55.5万册、电子图书144.7万册。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210人,其中,专任教师737人,具有高级职称539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78万人,其中本科生1.5万人,研究生2195人,留学生215人。

在六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弘扬“求真求实 精勤博极”的时珍精神,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科学与人文相融”的办学理念,秉承“勤奋 求实 发掘 创新”校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迄今共培养十万余名毕业生,涌现了一批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973中药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在内的知名校友。

学校办学层次齐全,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生教育;办学类型较为丰富,涵盖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海外留学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等。学校现有35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含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含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护理学和医学技术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药学和公共管理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中医学和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校不断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拥有3个教育部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5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拥有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学校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特色发展。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学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拥有3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优势学科群;建有5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专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0个省级重点专科。临床专科建设成效明显,肝病科、肾病科进入国家区域诊疗中心行列。

学校建有1个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湖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重点实验室,3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道地药材与创新中药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基地,1个针灸治未病国际合作基地,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及其他16个省级、武汉市科研平台。学校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防治肝病基地、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重点培育联盟理事长单位、国家疫病防治建设中心、湖北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基地道地药材与创新中药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基地的依托单位,是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培训和研究中心、全国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湖北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拥有李今庸教授、梅国强教授、凃晋文教授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2人、“楚天学者计划”楚天学子1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9人;1人家庭入选全国首批“教育世家”;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1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0人;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8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14人;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二层次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4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3人;湖北中医大师10人,湖北中医名师19人;湖北名师4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9人;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9人,全国中医药骨干人才5人;湖北省中青年知名中医6人;湖北省医学青年拔尖人才第一层次、二层次2人;湖北省高次层次人才计划专家23人;4人获湖北省道德模范、师德先进个人、“荆楚好老师”。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综合基地”。

学校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是全国第一批有条件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也是我省第一批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省属高校。享有对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研究生资格,涵盖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多个层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选派教学、临床骨干出国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协作和科研合作。学校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建有“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学与管理人员对外交流基地”和“中–马(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学校附属湖北省中医院选派中医专家赴非洲执行医疗援助任务,积极承建中国(湖北省中医院)-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本·阿克隆医院)中国“中医中心”建设合作项目。

近年来,学校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学科建设、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学校连续3届获评全国文明单位、连续7届获评湖北省文明单位、连续2届获评湖北省文明校园后,入选2021-2023年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学校是“湖北省高校党支部规范化试点高校”“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6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名研究生入选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先后被授予“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高校”、“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综合治理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湖北省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一级”单位。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疫病科技攻关;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指导完成 “肺炎1号”“强力肺炎1号”;吕文亮教授全国率先编制发布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居家预防养护简易手册,主持科技部“新冠肺炎防治重大专项”;附属湖北省中医院陆定波教授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王平教授牵头主编“中医抗疫100问”专刊,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赠阅给全球十多个国家;1名教师获“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六十余载躬耕树蕙,弦歌不辍;新一甲子奋进跨越,再续华章。“十四五”学校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学校将以更广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更强的担当,继续扎根荆楚大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双一流”建设,面向行业,辐射全国,以锐意进取的新姿态、谋事创业的新作风、行稳致远的新步伐,顶压奋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加快建设全国一流中医药大学和一流中医院,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等方面积极作出新贡献。


内蒙古民族大学
293
软科(综合)
244
校友会(综合)
356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内蒙古民族大学始建于1958年,2000年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也是国家“十三五”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经过63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9万余名,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被誉为“科尔沁草原明珠”的通辽市,拥有霍林河、西拉木伦2个校区,占地面积3314亩,校舍建筑面积41.5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5.3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9万余册。

学校设有23个教学单位、8个教辅单位、1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开设本科专业79个,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省部级重点和重点培育学科16个。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4134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21287人、普通专科学生202人、硕士研究生1989人、博士研究生24人、成人本专科生497人,留学生135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2020人,其中专任教师1286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7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48人。在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荣誉称号6人;有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学校实施“柔性引进人才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165人次,其中院士5名、社科院学部委员3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青1名。

学校坚持务实办学、开放办学、创新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专业1个,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专业6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品牌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29门,优质精品课程3门;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9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1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39项,国家民委民族院校教学成果奖12项。

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科研平台26个,其中,国家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21个;有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平台15个,其中,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国家民委研究基地3个、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10个;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14个。“十二五”以来,获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4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6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项、重点项目6项;获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类奖励3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自治区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7项;获得人文社科类奖励110项,其中,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2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73项、国家民委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发明专利授权88项。有6个版本的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是全国首个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的专业期刊。

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来华留学生汉语培训基地,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是内蒙古自治区“一级信誉等级涉外院校”。学校与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美国格林斯伯勒大学、日本上越教育大学、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等35所国外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依托区位优势,充分响应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古国国立教育大学、俄罗斯布里亚特国立农业大学签订了博士教师联合培养、本科生“2+2”、本硕人才“2+2+2”、“4+2”等合作办学项目协议。

蒙医药是我校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蒙医学、蒙药学、蒙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蒙西医结合基础医学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015年蒙医学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医生培养计划”。2020年被评为蒙药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18年获批国家发改委蒙药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020年获批国家药监局中药(蒙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2021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已成为蒙医药事业发展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是国家三级甲等蒙医综合医院,是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重点蒙西医结合医院,也是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考点、国家首批蒙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技能培训示范基地,有卫生技术人员2125人,开放床位1530张。有非直属附属医院4所。

近年来,学校获得多项荣誉。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2年被评为“全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14年附属医院和蒙医药学院分别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8年学校被评为教育部信息化试点高校优秀单位。2021年,学校以优秀等次通过自治区直属高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评估验收。

逐梦前行,再创辉煌。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祖国北疆,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建设,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大学。




周边环境
       通辽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地级市。通辽市地处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靠吉林省 四平市,西接赤峰市、 锡林郭勒盟,南依辽宁省 沈阳市、阜新市、铁岭市,北边与 兴安盟以及吉林省 白城市、松原市为邻;地处中纬度,属中温带、干旱和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下辖1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1个县、5个旗;总面积59835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316.36万人。
      通辽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科尔沁草原曾产生和流传着著名的科尔沁三大叙事民歌(韩秀英、达那巴拉、嘎达梅林)和上千首短调民歌,涌现出琶杰、毛依罕等曲艺大师和色拉西、查干巴拉等歌手。通辽境内有京通、通让、大郑、通霍、集通5条铁路交汇,已开通“通满欧”国际货运班列,3条高速、6条国道和7条省道贯穿。通辽周边800千米范围内有15个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距离出海口锦州港仅400千米,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向北开放的重要战略节点。



  中专 2022-12-16 15:57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内蒙古民族大学护理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内蒙古民族大学护理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护理学和物流管理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护理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护理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护理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护理学和物流管

  • 中专学校

    内蒙古民族大学护理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内蒙古民族大学护理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护理学和行政管理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护理学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护理学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护理学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护理学和行政管

  • 中专学校

    内蒙古民族大学护理学和财务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内蒙古民族大学护理学和财务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护理学和财务管理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护理学就业前景和财务管理就业前景,护理学专业介绍和财务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护理学和财务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护理学和财务管

  • 我要读技校

    内蒙古民族大学护理学和市场营销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内蒙古民族大学护理学和市场营销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护理学和市场营销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护理学就业前景和市场营销就业前景,护理学专业介绍和市场营销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护理学和市场营销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护理学和市场营

  • 我要读技校

    内蒙古民族大学康复治疗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内蒙古民族大学康复治疗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康复治疗学和护理学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康复治疗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康复治疗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康复治疗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康复

  • 我要读技校

    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影像技术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影像技术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医学影像技术和护理学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医学影像技术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医学影像技术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 我要读技校

    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学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医学检验技术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 中专学校

    内蒙古民族大学药物制剂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内蒙古民族大学药物制剂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药物制剂和护理学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药物制剂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药物制剂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药物制剂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药物制剂和护理

  • 我要读技校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蒙医学和护理学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蒙医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蒙医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蒙医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蒙医学和护理学录取分数线

  • 中专学校

    内蒙古民族大学预防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内蒙古民族大学预防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预防医学和护理学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预防医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预防医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预防医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预防医学和护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