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其前身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197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和中国气象局三方共建高校,同时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奖助体系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和谐校园,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建立了包括奖、贷、助、补、勤、减免及“绿色通道”等在内完整的奖助体系,具体有:
一.奖学金
1.优秀新生奖学金:特等200000元、一等100000元、二等30000元。
2.学校奖学金:校长奖学金10000 元/年·人,一等800 元/年·人,二等500 元/年·人,三等300 元/年·人。
3.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人。
4.学校还设有“章基嘉奖学金”、“移动通信奖学金”、“维艾思奖学金”、“玛丽英语奖学金”、“同创森林基金奖学金”、“菲尼克斯奖学金”、“中光防雷奖学金”、“林萍防雷奖学金”、“天诺基业科创基金”、“赵息保奖学金”、“苏美奖学金”、“软件奖学金”、“博西奖学金”、“格捷思奖学金”、“育才奖学金”、“维世德奖学金”、“松泉奖学金”、“集群奖学金”、“为山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
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学校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回生源所在地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目前,全国除港澳台地区、新疆、西藏等地外,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已可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15年入学的新生每人每年最高可贷8000元,贷款学生在校期间不需支付贷款利息,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
被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凭《学校录取通知书》自行到生源所在地县(区)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教育局)咨询、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具体政策规定和申请流程以各省规定为准。根据规定,成功办理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将直接转入学校账户,用于充缴学费。(学校账户信息为,户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南京盘城支行,账号:1011 5401 0400 00228)
三.助学金
1.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人。
2. 国家助学金:三个等级分别为,4000元/年人、3000元/年人、2000元/年人。
3.“长望”助学基金:学校自2005年设立了“长望”助学基金,主要有两个系列,一是资助因遭遇突发事件或身患重大疾病而急需帮助的我校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及研究生,资助等级为:特等10000元,一等7000元,二等5000元;二是资助因生活特别贫困而影响在校学习、生活的我校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及研究生,资助等级为:三等3000元,四等2000元,五等1000元。
4.华民慈善基金会就业扶助工程:3000元/年人。
5.福彩爱心助学工程:3000元/年人。
6.中国电信励志奖学金:主要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金额10万元/年。
7.尼普顿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租赁空调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金额10万元/年。
8.各学院还分别设有“南环励志奖学金”、“炳章助学金”、“爱心助学金”、“帮困奖学基金”、“爱心基金”、“寸草奖学金”等助学项目。
四.补助
1.特殊困难补助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经济压力,学校每年划拨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金总额每年超过100万元。学校将其划拨到学院,由学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本人的申请,给予补助。
2.大学生医保补助
为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医疗方面的负担,学校通过调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学生的报销额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医疗费最高可报销100%、特困学生的参保费用由学校全额补助等措施,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欲了解具体规定,请登陆学校总务处网站查询相关文件)
3.另外还设有伙食补助、节日补助、交通补助等多种临时困难补助。
五.勤工助学
学校广泛开辟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实践,在获得经济收入的同时锻炼自身能力。每年我校在校内勤工助学投入专项经费达200多万元,设立勤工助学岗位1000多个,酬金标准为9-11元/小时。
六.学费减免
对于符合政策规定的城乡低保家庭或持《特困职工证》人员子女、孤儿、残疾、革命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子女等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学校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减免学费。
七.“绿色通道”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报到,学校每年开通新生入学“绿色通道”,通过缓缴学费、赠送爱心礼包、发放临时补助、量身制定资助方案等措施,使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安心报到入学。
八.其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须认真阅读《大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和《家庭经济困难等级认定标准及所需证明材料须知》,如实填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并加盖乡镇(街道)及以上政府民政部门公章。
学校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的优良校风,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培养拔尖精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国际化人才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获得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入选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学生获得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唯一特等奖“高教社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挑战杯”竞赛全国特等奖、英语竞赛特等奖,在大学生电子设计、机器人、智能车等全国竞赛中均获得一等奖以上佳绩,连续三年获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算法竞赛冠军,大学生男排获得全国联赛总冠军。学生参与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率达40%,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率达98.25%、升学率达33.23%。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16万余人,校友中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学校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徽地理科学类(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录取分数线为581分(理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徽地理科学类(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地理科学类录取分数线为622分(综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地理科学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地理科学类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地理科学类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地理科学类(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录取分数线为557分(物理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地理科学类(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黑龙江地理科学类(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录取分数线为535分(理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黑龙江地理科学类(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林地理科学类(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录取分数线为506分(理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林地理科学类(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辽宁地理科学类(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录取分数线为586分(物理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辽宁地理科学类(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蒙古地理科学类录取分数线为522分(理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蒙古地理科学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地理科学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蒙古地理科学类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北地理科学类录取分数线为587分(物理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北地理科学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地理科学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北地理科学类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

地理科学类/专业代码:070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2年在河南、甘肃、山东、云南、西藏、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北、贵州、黑龙江、浙江、湖南、四川、吉林、广西、辽宁、山西等18个省市开设地理科学类专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海地理科学类录取分数线为479分(理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海地理科学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地理科学类理科本科一段普通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海地理科学类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