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19 | 英语(师范)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2 | 4239 |
| 2019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3 | 4121 |
| 2019 | 工商管理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5 | 3863 |
| 2019 | 物理学(师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5 | 13487 |
| 201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5 | 13487 |
| 2019 | 海洋科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5 | 13487 |
| 2019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6 | 13221 |
| 2019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7 | 12962 |
| 2019 | 大气科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12701 |
| 2019 | 工商管理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0 | 12218 |
| 2019 | 电子信息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6 | 10710 |
| 2019 | 计算机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8 | 10232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物理学专业在2012年评为江苏省重点专业。本专业目前拥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9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12人全部获得博士学位。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各1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发表SCI论文百余篇。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实验技能,了解最新的物理学及其应用前沿;通过理论及实践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探索自然和社会现象本质规律的基本能力。合格毕业生将掌握扎实的物理学基本知识体系,具备良好的自学和适应能力,拥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科学与技术问题的能力。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主要课程:本专业重视学生的全面扎实的数理基础的培养,开设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原子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等主干专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设置了丰富文化素质、计算机、外语、光电和大气物理等课程,鼓励学生根据兴趣跨学科选修其他专业课程;
毕业去向:本专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法,与企事业单位广泛联系,在南京、南通、泰州等地拥有多家实训基地,使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和用人单位,拓展综合应用能力。本专业学生多人次参加了数学建模、挑战杯、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及江苏省物理实验与创新竞赛等赛事,获得良好名次。2008级郭亚冲获全国挑战杯铜奖,2012级陈猛保送清华研究生。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物理学、力学、光学工程、大气科学、电子与通信、空间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也可选择从事物理学及相关理论与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工作;或者在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流通、管理部门开展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数学问题,能在科技、教育、气象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及较宽的知识面,具备在数学科学或气象、信息、管理、经济等交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方面的基础与能力。
培养方向: “数学与应用数学”方向突出专业基础课的“厚实”,并适度延伸教学内容,加大数学专业课教学力度,体现了较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数学与应用气象”方向突出专业课的“气象特色”,依托学校大气强势学科,增设大气科学基础理论、方法的相关课程,以很好地渗透气象行业的新知识、新方法,实现本专业与气象交叉方向特色型培养。
主干学科: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偏微分方程、实变函数、近世代数、泛函分析、拓扑学、微分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等数论、组合数学、运筹学、数值分析、Java程序设计、数学建模、数学实验、动力气象学、大气科学中的数学方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结合课程的数学解题练习等常规环节及数学建模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践:数学建模竞赛、数值计算实验、概率统计实验、物理学实验、数学应用软件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数学类、金融管理类、气象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学生就业方向:学生可在科研机构、教育、气象、信息、管理、经济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管理工作,或在IT等、金融等行业从事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语言文字基础、文化艺术理论基础、文学艺术基础,具有较强的文字语言运用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研、教学、创作、传播、策划、文秘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管理素养和系统的中外文化知识背景,掌握文化市场的运作规律,并具备良好的策划与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且要有较强的外语能力、沟通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拥有扎实的文化艺术基础,熟悉我国的文艺、宣传政策,系统地掌握文学、文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能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的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文学、语言学)。
主要课程:本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世界文化概论、古代文学作品选、当代文艺思潮、中外文化交流史。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4W)、学年论文(2W)、毕业论文(12W)。
主要专业实践:应用写作、社会学、创意产业与设计管理、艺术设计学、民俗学、艺术文化市场研究、影视剧改编与创作、电视节目策划、文艺评论写作、演讲技巧与口才、篆刻艺术赏析、城市文化发展与传播、科研论文的阅读与写作、文化产业调查与实践。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考研:①中国语言文学②新闻与传播学③民俗学④艺术学⑤教育学⑥历史学⑦科技史⑧管理学⑨汉语国际教育;
出国:①新闻与传播学②民俗学③艺术学④教育学⑤历史学⑥科技史⑦管理学⑧汉语国际教育。
就业方向: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从事文秘与管理工作,同时可到各类政府机关、科研机构的宣传策划、规划等部门,以及新闻出版、广告、教育、旅游、文博展演、娱乐、网络文化与动漫游戏、体育文化产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宣传及创意部门从事文化产业创意与研发。
专业办学实力:本专业有专职教师4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23人。在研省部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近30项,出版专著和教材近10部。是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19广西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应用物理学理工统招广西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统计学理工统招广西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统计学理工国家专项广西化学与材料学院应用化学理工统招广西教师教育学院英语(师范)文史统招广西文学院英语文史国家专项广西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理工统招广西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工统招广西管理工程学院物流管理文史国家专项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21广西自动化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工统招广西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理工统招广西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理工统招广西应用气象学院生态学理工国家专项广西应用气象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理工国家专项广西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理工统招广西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地理空间信息工程理工统招广西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理工统招广西物理与光电工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20广西自动化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嵌入式培养)理科统招广西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统招广西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理科统招广西应用气象学院生态学理科统招广西应用气象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理科统招广西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理科统招广西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地理空间信息工程理科统招广西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应用物理学理科统招广西文学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20广西自动化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嵌入式培养)理科统招广西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统招广西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理科统招广西应用气象学院生态学理科统招广西应用气象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理科统招广西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理科统招广西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地理空间信息工程理科统招广西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应用物理学理科统招广西文学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成绩高成绩平均成绩12018广西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理工统招广西大气物理学院安全工程理工统招广西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理工统招广西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理工统招广西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理工统招广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理工统招广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工统招广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成绩高成绩平均成绩12017广西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大气科学(水文气象)理工统招广西应用气象学院生态学理工统招广西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理工统招广西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理工统招广西应用气象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理工统招广西大气物理学院安全工程理工统招广西大气物理学院大气科学(大气探测)理工统招广西大气物理学院大气科学(大气物理)理工统招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4分,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4分,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5分,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8分,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8分,材料物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9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9分,环境生态工程理科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法学(中外合作办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7分,公共事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8分,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8分,翻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9分,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9分,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1分,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英国+3+1)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1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

202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广西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文史类,师范,4年,5200元/年)、材料物理(理工类,4年,5800元/年)、应用统计学(理工类,4年,5500元/年)、遥感科学与技术(理工类,4年,5800元/年)、经济统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海洋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2分,海洋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2分,环境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2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行政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3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3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3分,汉语国际教育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3分,测绘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4分,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师范)(师范)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42分,汉语国际教育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43分,保险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44分,英语(师范)(师范)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45分,工商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3分,环境生态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3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4分,测绘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4分,环境科学与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英语(师范)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汉语言文学(师范)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3分,工商管理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5分,物理学(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5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理科录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