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类型 | 年份 | 总分 | 英语 | 政治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
| 金融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0 | 52 | 52 | 78 | 78 |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5 | 38 | 38 | 57 | 57 |
| 英语笔译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67 | 56 | 56 | 84 | 84 |
| 化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0 | 39 | 39 | 59 | 59 |
| 图书情报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20 | 50 | 0 | 100 | 0 |
| 流体力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60 | 35 | 35 | 53 | 53 |
| 公共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3 | 51 | 51 | 77 | 77 |
| 社会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5 | 46 | 46 | 69 | 69 |
| 档案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3 | 51 | 51 | 77 | 77 |
| 物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0 | 39 | 39 | 59 | 59 |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5 | 38 | 38 | 57 | 57 |
| 工业设计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49 | 38 | 38 | 57 | 57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金融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60 | 52 | 52 | 78 | 78 |
| 物理电子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0 | 38 | 38 | 57 | 57 |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1 | 46 | 46 | 69 | 69 |
| 精密仪器及机械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0 | 38 | 38 | 57 | 57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7 | 51 | 51 | 77 | 77 |
| 劳动经济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0 | 52 | 52 | 78 | 78 |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5 | 38 | 38 | 57 | 57 |
| 国际贸易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0 | 52 | 52 | 78 | 78 |
| 制药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安全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40 | 38 | 38 | 57 | 57 |
| 兵器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93 | 38 | 38 | 57 | 57 |
| 生物医学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计算机技术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25 | 38 | 38 | 57 | 57 |
| 土木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5 | 38 | 38 | 57 | 57 |
| 生物医学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材料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工业工程与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189 | 47 | 0 | 94 | 0 |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日语语言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7 | 56 | 56 | 84 | 84 |
| 动力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电气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00 | 38 | 38 | 57 | 57 |
| 网络与信息安全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02 | 38 | 38 | 57 | 57 |
| 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25 | 38 | 38 | 57 | 57 |
| 网络空间安全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8 | 38 | 38 | 57 | 57 |
| 轨道交通运输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05 | 38 | 38 | 57 | 57 |
| 热能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60 | 35 | 35 | 53 | 53 |
| 设计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1 | 40 | 40 | 60 | 60 |
| 体育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40 | 37 | 37 | 111 | 0 |
| 工业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光电信息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0 | 38 | 38 | 57 | 57 |
|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5 | 35 | 35 | 53 | 53 |
| 集成电路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20 | 38 | 38 | 57 | 57 |
|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60 | 35 | 35 | 53 | 53 |
| 控制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微系统与测控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0 | 38 | 38 | 57 | 57 |
|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00 | 35 | 35 | 53 | 53 |
| 材料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0 | 38 | 38 | 57 | 57 |
| 法律(非法学)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35 | 46 | 46 | 69 | 69 |
| 智能电网与控制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5 | 38 | 38 | 57 | 57 |
| 土木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40 | 38 | 38 | 57 | 57 |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85 | 38 | 38 | 57 | 57 |
| 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8 | 39 | 39 | 59 | 59 |
| 工程力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60 | 35 | 35 | 53 | 53 |
|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60 | 35 | 35 | 53 | 53 |
|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60 | 35 | 35 | 53 | 53 |
|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60 | 35 | 35 | 53 | 53 |
| 智能武器技术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0 | 35 | 35 | 53 | 53 |
| 情报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5 | 51 | 51 | 77 | 77 |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80 | 46 | 46 | 69 | 69 |
| 仪器仪表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环境科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9 | 38 | 38 | 57 | 57 |
| 电路与系统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5 | 38 | 38 | 57 | 57 |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3 | 51 | 51 | 77 | 77 |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5 | 38 | 38 | 57 | 57 |
| 化工过程机械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60 | 35 | 35 | 53 | 53 |
| 项目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189 | 47 | 0 | 94 | 0 |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25 | 38 | 38 | 57 | 57 |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5 | 38 | 38 | 57 | 57 |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00 | 38 | 38 | 57 | 57 |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0 | 38 | 38 | 57 | 57 |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20 | 38 | 38 | 57 | 57 |
| 图书馆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3 | 51 | 51 | 77 | 77 |
| 生物化工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国际商务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60 | 52 | 52 | 78 | 78 |
| 知识产权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3 | 51 | 51 | 77 | 77 |
| 光学测试科学与仪器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00 | 35 | 35 | 53 | 53 |
| 电机与电器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0 | 38 | 38 | 57 | 57 |
| 社会工作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60 | 46 | 46 | 69 | 69 |
| 航空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85 | 38 | 38 | 57 | 57 |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00 | 38 | 38 | 57 | 57 |
| 公共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178 | 45 | 0 | 90 | 0 |
| 车辆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5 | 38 | 38 | 57 | 57 |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0 | 38 | 38 | 57 | 57 |
| 车辆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25 | 38 | 38 | 57 | 57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05 | 35 | 35 | 53 | 53 |
| 力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60 | 35 | 35 | 53 | 53 |
| 发酵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80 | 38 | 38 | 57 | 57 |
| 系统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20 | 38 | 38 | 57 | 57 |
| 企业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4 | 51 | 51 | 77 | 77 |
| 材料加工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0 | 38 | 38 | 57 | 57 |
| 软件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5 | 38 | 38 | 57 | 57 |
| 会计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193 | 50 | 0 | 100 | 0 |
| 化学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英语语言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7 | 56 | 56 | 84 | 84 |
| 光学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工商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170 | 42 | 0 | 84 | 0 |
| 环境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37 | 38 | 38 | 57 | 57 |
| 道路交通运输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00 | 38 | 38 | 57 | 57 |
| 机械电子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00 | 38 | 38 | 57 | 57 |
| 机械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统计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0 | 39 | 39 | 59 | 59 |
| 光电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会计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0 | 51 | 51 | 77 | 77 |
| 环境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0 | 38 | 38 | 57 | 57 |
| 软件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5 | 38 | 38 | 57 | 57 |
| 飞行器设计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60 | 35 | 35 | 53 | 53 |
| 航天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85 | 38 | 38 | 57 | 57 |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25 | 38 | 38 | 57 | 57 |
| 产业经济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0 | 52 | 52 | 78 | 78 |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 工程热物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60 | 35 | 35 | 53 | 53 |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7 | 56 | 56 | 84 | 84 |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现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新能源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等20个专业学院,以及钱学森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2个独立学院。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6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1‰。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2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具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具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具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授予权;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权以及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名,留学生1000余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具有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审批权。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专任教师22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500余人。高层次人才40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25人,外国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5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9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7人等。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34个。学校先后入选“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高校。
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突出,育人成果丰硕。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工程精英、社会中坚”的人才培养定位,立足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新要求,培养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能引领未来的创新型精英人才。建校60多年来,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近30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国防就业率达35%,其中15人当选两院院士。“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3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是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时也是“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落户高校;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重大赛事中屡获佳绩,其中,在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学校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捧得“挑战杯”。
学校科技优势突出,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在先进发射、光电信息、导航制导、先进材料等科技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防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8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个,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3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以此为依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十三五”以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1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7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实现五大奖种全覆盖。由我校担任总师单位研制的武器装备亮相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接受了党和全国人民的检阅。学校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被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活跃,影响日益提升。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与英国牛津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等150多所国(境)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现有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8个,入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建有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合作建立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院,与法国梅斯国立工程师学院共建中法工程师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建有欧亚研究院,包括沙特研究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中东欧研究中心。学校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社会各界通过基金会设立了100余项奖教金和奖助学金,支持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领域不断追求卓越。
学校办学环境宜人,基础设施一流。近年来,学校立足南京、面向江苏,不断延伸和扩展办学面,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发展布局。南京校区占地32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10.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2.3亿元,各类基础设施齐全,后勤服务系统完善,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1.7亿元,图书馆收藏280余万件印刷型文献、1100余万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主要聚焦核心办学功能提升,是学校传承办学文化、筑牢发展根基、扩大办学影响的主阵地,是支撑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事业的核心校区。江阴校区占地111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2万平方米,主要聚焦国家战略实施和国际化办学,依托地方区域和产业优势,是建设服务“两个强国”先行区、前沿交叉学科先试区、国际化办学示范区。盱眙军民融合科研试验基地、水下科学试验中心和产学研合作基地正在筹建中,主要聚焦国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是以陆海空天信深度融合的科研试验基地为主的功能校区。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学校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目标和“双一流”建设核心任务,开拓进取、接续奋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4、同等学力加试。符合复试基本要求的同等学力考生(含本科结业生),复试时必须加试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

(二)破格复试1、破格复试申请条件符合教育部和江苏省有关破格复试要求的以下两类我校一志愿考生,仅可在原报考单位原报考专业申请破格复试:(1)初试成绩总分位列报考专业第1名,或者在所报考专业的所有达复试线考生中排名前10%,其一门公共科目单科成绩低于国家线5分以内。(2)单科成绩达到专业复试线、总分低于专业复试线10分以内(且不低于国家线),在创新实践、重大比赛、社会贡献等方面有突出表现,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在全国大学生竞赛(“挑战杯”及其他列为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竞赛项目)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等级奖励(团体获奖需排名第一);获得

3参加复试的考生需提交以下材料1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2接收推免生材料清单1份见附件32022年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申请情况表1份见附件4加盖所在学校教务处公章的本科成绩单原件1份5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复印件1份6能够反映本人综合素质的各类材料的复印件1份包括各种表彰奖励证书竞赛获奖证书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其他学术成果等7报考直博生的考生还需提交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已接收到预录取通知的考生根据学校要求时间将复试材料送寄至各学院研究生教务员处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申请表及材料清单答案来源于2022年南京理工大学接收

5、学校及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联系电话见附件。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2018年3月19日各学院联系及咨询方式学院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cn机械工程学院成畅yz101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张红雨yz102化工学院张聚沛yz103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李程yz104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韩珂yz106经济管理学院王惠霞84315665yz107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严菊琴84315989yz108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赵芳@自动化学院彭栋84318726yz110理学院黄宏坤yz113外国语学院李平84303103yz114公共事务学院王赫8

2、学校及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联系电话见附件。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2017年3月15日附件:南京理工大学考生思想政治表现、自然情况审查表.doc学院联系方式.pdf校内调剂申请表.doc破格申请表.doc

三、招生计划和复试线1、招生计划的确定。学校根据教育部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综合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学校公布的2018年公开招考计划以及各单位生源情况、培养条件等,确定各单位各学科(专业)招生计划。2、各单位根据教育部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结合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自主确定各学科(专业)复试线,同一专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复试分数线一致。各学科(专业)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复试人数比例一般不低于1:1.2,符合复试分数线的考生进入复试名单。对于一志愿生源不足的专业,可适量接收调剂考生参加复试。3、单独考试考生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复试分数线由学校根据教

1各学院接收推免生工作安排详见学院推免生复试录取工作细则29月23日起教育部全国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考生在系统中注册缴费39月28日教育部全国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须及时登陆系统填报志愿确认相关信息4我校在全国推免服务系统中发放复试通知考生须在我校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接受复试的信息确认复试以面试为主复试办法由各学院确定并公布推免生应提供相应的材料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合格者择优录取5考生须于我校规定的时间内在全国推免服务系统中对接收到的待录取信息进行确认推免生在全国推免系统确认录取后不得更改逾时未进行确认者视为自动放弃610月中旬前学校公示拟录

五复试1我校将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生源及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它学术要求2我校实行差额复试所有拟录取考生必须进行复试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采取笔试实验实践考核和综合面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复试内容包括思想品德考核专业知识考核综合素质测试外语交流能力测试等复试笔试科目详见我校招生专业目录3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两门与其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或工程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加试课程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加试科目

南京理工大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航空工程(285)、会计(193)、轨道交通运输(305)、计算机技术(325)、动力工程(273)、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325)、航天工程(285)、环境工程(337)、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工程力学(260)、英语语言文学(367)、生物化工(273)、公共管理(178)、数学(318)、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260)、化学工程与技术(27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05)、信号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