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上海海事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南京财经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物流管理 | 2021 | 综合 | -/511(本科批) | -/495(本科批) |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物流工程) | 2021 | 综合 | -/499(本科批) | -/495(本科批) |
| 物流管理 | 2020 | 综合 | -/515(本科批) | -/498(本科批) |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2020 | 综合 | -/497(本科批) | -/498(本科批) |
| 物流管理 | 2019 | 综合 | 527/512(本科批) | -/492(本科批) |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2019 | 综合 | 508/497(本科批) | -/492(本科批) |
| 物流管理 | 2018 | 综合 | -/511(本科批) | -/490(本科批) |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2018 | 综合 | -/497(本科批) | -/490(本科批) |
| 物流管理 | 2017 | 综合 | 523/506(本科批) | -/490(本科批) |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2017 | 综合 | 521/495(本科批) | -/490(本科批)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上海海事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南京财经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物流管理 | 2021 | 物理类 | -/563(本科批) | -/545(本科批) |
| 物流管理 | 2020 | 理科 | -/373(本科一批) | -/367(本科一批) |
| 物流管理 | 2019 | 理科 | 376/369(本科一批) | -/361(本科一批) |
| 物流管理 | 2018 | 理科 | -/361(本科一批) | -/351(本科一批) |
| 物流管理 | 2017 | 理科 | -/354(本科一批) | -/346(本科一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上海 | 物流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1 |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含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专业) | 499 | ||||
| 四川 | 物流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9 |
| 重庆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5 |
| 广西 | 物流管理(50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8 |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5000元/年,包含专业:工业工程、物流工程) | 526 | ||||
| 广东 | 物流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主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0 |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非定向)(120701.工业工程+120602.物流工程)(办学地点:主校区) | 559 | ||||
| 湖南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5 |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582 | ||||
| 河南 | 物流管理(主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4 |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主校区) | 580 | ||||
| 山东 | 物流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81 |
| 江西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5 |
| 福建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 安徽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7 |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5000元/年;含工业工程、物流工程) | 563 | ||||
| 浙江 | 物流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4 |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622 | ||||
| 江苏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3 |
| 山西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包含专业工业工程、物流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6 |
| 物流管理 | 534 | ||||
| 北京 | 物流管理(办学地点主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8 |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位紧密切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品质,具备财经+工程背景的电商+物流、营销+物流、流通+物流、互联网+物流、行业+物流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长期以来,本专业培养过程形成了专业教师承担横向课题项目和经费多,专业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经历多这一重要特色。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13名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教授3人,教育部相关专业教指委委员2人,取得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教师2人,海外进修1年以上教师4人。拥有江苏省现代物流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20余项,承担港口与园区物流规划、物流规划与物流政策、物流系统优化和粮食物流等领域的横向课题经费累计达2000万元;与20余家物流企业深度合作。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集中在国企(中国邮政、上汽、南钢等)、机关(经信委、商务局等)、三资企业(马士基、福特、LG等)、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为主)、民企(顺丰、海尔、络杰斯特等)等为主。近年来,学生就业率为100%,每年都有15%名以上的学生考取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985院校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知名大学的研究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此外,上海、浙江、广东、北京及周边地区也相对较多。培养了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中国储运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庆福、江苏省物资集团纪委副书记张先平、钟山宾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银生等一大批优秀的物流人才。
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5 |
| 历史类 | 564 | ||||
| 新疆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6 |
| 宁夏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51 |
| 贵州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5 |
| 重庆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1 |
| 广西 | 物流管理(5200元/年,在仙林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8 |
| 河南 | 物流管理(仙林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 山东 | 物流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71 |
| 江西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2 |
| 福建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1 |
| 安徽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6 |
| 浙江 | 物流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99 |
| 上海 | 物流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5 |
| 吉林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94 |
| 辽宁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5 |
| 内蒙古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73 |
| 河北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1 |
| 天津 | 物流管理(仙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07 |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33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为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发展,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城(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2019年学校成功举行110年校庆系列活动。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和教育学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200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订协议,共建上海海事大学。
学校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9个本科专业。拥有16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港航物流学科保持全球领先。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4.8万吨散货教学实习船“育明”轮。
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2006年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2019年,年度科技总经费达到4亿元,获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部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现设有商船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设亚洲邮轮学院)、物流工程学院(设中荷机电工程学院)、法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文理学院(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悲鸿艺术学院、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等二级办学部门。在26900余名学生中,有本科生160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7200余人,留学生近600名。在1300余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9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约69.2%。学校致力于培养国家航运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已向全国港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输送了逾17万毕业生,被誉为“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
学校2013年成立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和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将自贸区建设与供应链研究有机结合,以提升自贸区产业链建设水平,促进自贸区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的转型发展,同时推动政府监管职能的转变。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采取国际上先进的商学院运作模式,与全球优秀教育机构资源共享,着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航运金融教育品牌,构筑具有影响力的航运高端人才输出基地。
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海事大学、虹口区人民政府等2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中心挂靠上海海事大学,是国际航运业发展的研究和咨询机构,为政府和国内外企业与航运机构等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是上海市教委首批建立的“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之一。 2014年,市教委将该平台挂牌为“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与海外100余所姐妹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教师交流、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学生交换等。与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挪威船级社等国际知名航运组织/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自2010年起开设“国际班”,邀请美国、韩国、波兰、俄罗斯、德国等国家航海院校的学生来校学习“航海技术”“航运管理”等专业。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并开始在非洲招生,这是上海市地方高校第一个颁发中国高校本科文凭的海外办学项目。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南京财经大学始建于1956年的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粮食院校之一。1981年,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在原南京粮食学校的基础上建立。1993年,学校更名为南京经济学院。1999年,南京物资学校并入南京经济学院。2000年,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南京经济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南京财经大学。2019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支持学校事业发展。2021年,学校获批审核增列且需要加强建设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B类建设高校。
南京财经大学现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高水平大学。历经多年改革发展,学校知名度迅速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全面提升,各项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显现出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改革的崭新气象。
学校拥有仙林、福建路和桥头3个校区,占地面积120.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1.36万平方米。设有教学机构23个。现有普通本科在校学生16000余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3000余人。学校现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普通本科专业49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4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00余人。现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团队7个,江苏省高校科技优秀创新团队7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含培育点)4个。拥有国家级人才称号者10余人次,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中国环境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近年来,教师入选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双创计划”等省级人才工程270人次,获江苏省特聘教授、教学名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者40余人次。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动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含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篆刻)1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30门,“十三五”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5个,“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6个,“十一五”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6个,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8个,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2个。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学校被评为首批“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2017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学子表现突出,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中多次获奖。高水平运动员在世界和全国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就业率持续稳定,就业层次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学校现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统计学、数学、理论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6个。“农业科学”和“工程科学”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获批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现代财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建成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稻谷平台)1个,电子商务信息处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粮食产后服务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粮食大数据采集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粮油标准研究验证测试中心1个,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国家标准首批验证单位1个,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1个,全国名特优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机构1个,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基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平台)2个;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1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点)5个,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1个,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厅局共建科研机构8个。学校现代服务业科技园为省级大学科技园,并获评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10年,学校作为完成单位之一的“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项目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学校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食用菌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成果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十三五”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级纵向课题340余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8项,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近400项,6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近年来,学校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和质量不断攀升。2018年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项。2019年共获批国家级课题70余项,立项数量取得重大突破,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中位列前茅。2020年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项,课题层次明显提升。
学校主办的《产业经济研究》为全国第一本产业经济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16—2020年最受欢迎期刊、2020年度经济学最受欢迎期刊。《南京财经大学学报》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获评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江苏省一级期刊。
学校面向国家、区域及行业发展重大需求,大力培育特色优势研究领域,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十三五”以来,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粮食流通领域的重大问题开展持续性研究,承担了国家粮食行业发展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出版了《中国粮食发展报告》《长三角粮食发展报告》等多部专题研究报告,开发了一批新型、高效、快速的粮食收储运加技术和粮食流通信息化与物联网工程技术,在粮食流通制度、机制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卓有见地的成果,粮食流通现代化指标与评估体系等多项粮食安全政策研究成果已被政府部门采纳应用。学校获批全国粮食行业(南京)教育培训基地。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现实需求,大力加强现代服务业理论研究、应用研发、成果推广和政策咨询,已累计引进、孵化和培育现代服务企业30多家,承担各类横向课题700余项,撰写了《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等专题研究报告30余部,研究成果被《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刊发。近年来,学校数份提案被全国政协立案并交国务院相关部委会商办理,收到国务院相关部委专函答复,多项建议被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明确采纳。数十项报告和建议获省主要领导和南京市主要领导批示,多项成果被省政府办公厅、省粮食与物资储备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政府部门采纳,为国家和地方理论创新和政策制定积极贡献力量。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高校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合作建立了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梅西学院,是新西兰高校在江苏省设立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举办了工商管理(环境商务)本科教育项目。与纽约州立大学合作创办了全美首家商务孔子学院。承办南非孔子课堂。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南安普顿大学、埃克塞特大学,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麦吉尔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等建立了中长期项目与短期项目并举、学位项目与非学位项目相结合的学生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与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德国马尔堡大学等建立了合作科研平台。学校会计学专业入选江苏省“十四五”首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粮食流通与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入选江苏省“十四五”首批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学校外国留学生教育已具一定规模,涵盖短期游学、语言培训、本科生教育及研究生教育。2020年共有来自15个国家的长短期外国留学生超过500人次在我校就读,其中学历生占比超过42%。学校不断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外籍专家聘请力度,每年派遣多批教师分赴海外访学或参加学术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
“十四五”期间,南京财经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为基本动力,以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为主要路径,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重要使命,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坚强保证,加速实施“财经底色”“粮食特色”“工科亮色”“文体增色”四大特色工程和“创新、特色、人才、开放、民生”五大发展战略,大力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南财精神,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为江苏切实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招生咨询方式
招生办公室电话:025-86718640、86718641、86718642、86718631
微信平台: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招生
QQ: 2478167769 2259914142
咨询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3号学生事务中心(行政楼一楼)
电子邮箱:njcdzb@nufe.edu.cn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数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数学和物流管理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数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金融数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数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数学

南京财经大学信用管理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用管理和物流管理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用管理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信用管理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用管理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信用管理

南京财经大学投资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投资学和物流管理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投资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投资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投资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投资学和物流管理录

南京财经大学保险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和物流管理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保险学和物流管理录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物流管理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工程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物流管理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物流管理录

南京财经大学税收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税收学和物流管理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税收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税收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税收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税收学和物流管理录

南京财经大学财政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财政学和物流管理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财政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财政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财政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财政学和物流管理录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统计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物流管理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物流管理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物流管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