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南昌师范学院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哪个旅游管理(国际导游)专业好(旅游管理(国际导游)专业江西科师和南昌师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3-10 13:24:14 解决时间:2022-12-16 10:17

满意答案

南昌师范学院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哪个旅游管理(国际导游)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南昌师范学院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各排行榜,旅游管理(国际导游)专业的分数线,旅游管理(国际导游)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与南昌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分数对比(江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南昌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旅游管理(职教师范)(免费师范生)2021理科 -/513(本科二批)-/389(专科批)
旅游管理(职教师范)2021理科 -/500(本科二批)-/389(专科批)
旅游管理(职教师范)(免费师范生)2021文科 -/561(本科二批)-/413(专科批)
旅游管理(职教师范)2021文科 -/557(本科二批)-/413(专科批)
旅游管理(职教师范)2020理科 -/516(本科二批)-/388(专科批)
旅游管理(职教师范)2020文科 -/538(本科二批)-/402(专科批)
旅游管理(职教师范)2019理科 -/507(本科二批)-/489(本科二批)
旅游管理(职教师范)2019文科 -/548(本科二批)-/535(本科二批)
旅游管理(职教师范)2018理科 -/509(本科二批)-/489(本科二批)
旅游管理(职教师范)2018文科 -/555(本科二批)-/540(本科二批)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国际导游)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 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 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 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旅游经营管理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科学的学习与思维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国内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新思维能力;

6.掌握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7.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 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财务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商务英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旅游景区调查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专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旅游管理信息化软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国际导游)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江西旅游管理(国际导游)(要求身高:男170cm、女生158cm以上)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9
旅游管理(国际导游)(身高要求:男生170cm以上、女生158cm以上)文科557
山东旅游管理(国际导游)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497
浙江旅游管理(国际导游)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63
平行录取二段616
天津旅游管理(国际导游)(男170cm以上,女生158以上)(红角洲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13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 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 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 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旅游经营管理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科学的学习与思维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国内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新思维能力;

6.掌握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7.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 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财务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商务英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旅游景区调查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专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旅游管理信息化软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江西旅游管理(公费职教师范)(地方免费师范生)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3
旅游管理(含职教师范)500
旅游管理(国际导游)(要求身高:男170cm、女生158cm以上)499
旅游管理(公费职教师范)(地方免费师范生)文科561
旅游管理(含职教师范)557
旅游管理(国际导游)(身高要求:男生170cm以上、女生158cm以上)557
海南旅游管理(身高要求男生170cm以上,女生158cm以上(国际导游)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71
山东旅游管理(国际导游)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497
浙江旅游管理(国际导游)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63
平行录取二段616
上海旅游管理(国际导游方向。男生身高170cm(含)以上,女生身高158cm(含)以上)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14
天津旅游管理(国际导游)(男170cm以上,女生158以上)(红角洲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13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职教师资)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 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 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 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旅游经营管理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科学的学习与思维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国内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新思维能力;

6.掌握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7.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 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财务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商务英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旅游景区调查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专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旅游管理信息化软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管理(职教师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江西旅游管理(国际导游)(要求身高:男170cm、女生158cm以上)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9
旅游管理(国际导游)(身高要求:男生170cm以上、女生158cm以上)文科557
山东旅游管理(国际导游)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497
浙江旅游管理(国际导游)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63
平行录取二段616
天津旅游管理(国际导游)(男170cm以上,女生158以上)(红角洲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13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
南昌师范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运用旅游管理基础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熟悉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向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和主要国家的风俗习惯,交往礼仪,熟练运用外语计算机管理和运用相关软件的能力的旅游专业人才。。就业方向住宿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高档社区管理等部门从事管理,营销策划,对外联络等工作。

南昌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江西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5
专科批389
文科本科二批550
专科批413
海南旅游管理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51
广西旅游管理(388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56
广东旅游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2
历史类507
山东旅游管理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493
福建旅游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4
历史类527
安徽旅游管理(388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7
文科561
浙江旅游管理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66
上海旅游管理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40
辽宁旅游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55
历史类521
山西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B段普通类448
文科490
河北旅游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5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302
软科(综合)
323
校友会(综合)
362
武书连
学校简介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坐落于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学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培训职业教育教师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公办多科性本科院校,也是全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主要培养职教师资、普教师资和其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统筹发展继续教育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估专家也对学校扎实的教学工作、明显的办学成效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

历史沿革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主体,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组成。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起始于1952年;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前身为1977年创建的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84年更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4年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学校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4年划归江西省管高校。

办学定位 学校以教师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本定位,发挥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办学优势,突出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服务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办学特色。

发展目标 学校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教育传统,恪守“明德精业”的校训规范,紧跟教育现代化步伐,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致力于建设具有鲜明职教特色、引领全国一流职教师资培养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

学科专业 学校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是江西省“十四五”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教育学(以职教师资培养为特色)、设计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生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药学、体育学],拥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教育硕士、旅游管理硕士、艺术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材料与化工硕士、药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会计硕士)。拥有ESI世界排名前1%学科1个(化学),江西省十四五“双一流”立项建设学科2个(教育学、化学),江西省高水平学科1个(设计学)。现有65个本科专业招生,涉及有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等10个学科门类,13个本科专业实现一本招生。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应用化学、旅游管理)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制药工程、财务管理、旅游管理),江西省一流专业7个,省级特色及品牌专业18个,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精品类、课程思政师范类等课程102项,获批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获国家级或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76项(制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双师型”电子信息类职教师资培养、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59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育部财政部职教师资素质提高计划项目12项。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人1738人;其中专任教师1456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2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27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96人。享受国家级、省市级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大国·工匠、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江西省“双千计划”人选、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资助计划”人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青年科学家,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计划”人选、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模范教师、江西省金牌研究生导师、江西省金牌教授、江西省金牌青年教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各级各类优秀人才241人次。

办学条件 主要有枫林校区和红角洲校区,占地面积2159.18亩,校舍建筑面积70.7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994.09万元,纸质图书274.6万册。建有校内教学实验及实训场所33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69个。其中,文科综合、基础化学、基础物理及金工实训中心等4个为校级基础实验实训中心,电子电工、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及旅游管理教学实训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建成了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人才培养 共培养了13.3万余名毕业生,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校生规模2.8万余人,其中专科生831人、本科生26156人、研究生2118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近五年,研究生及大学生在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全国大学生英语、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力学以及艺术设计、音乐、体育等各类竞赛和科技文化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项2121项,2021年我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位列260位。学校健美操队队员代表国家队夺得了我国健美操项目的首枚世界金牌。学校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绩连续六年位于江西省前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热度高涨,每年学生参与数都超过总学生数一半以上。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1金8银22铜,两次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先进集体;在全省大赛中获17金27银24铜,连续6年获评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先进集体和优秀组织奖,连年排名江西省高校前列。获评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科技厅“众创空间”。41个专业参加江西省第一轮(2015—2018)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排名全省第一的专业4个、第二的专业6个、第三的专业9个、第四的专业10个,排名前四的专业占到71%。

科学研究 现建有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平台311工程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发改委工程中心(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科研创新团队3个;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五年来,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级和省级科研项目1002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奖项35项;获批发明专利131项。学校编辑出版《职教论坛》《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地方文化研究》三种学术期刊。《职教论坛》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2008、2011、2014、2017版、2020版)、2020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17版、2020版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9年入选中国社科院期刊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特色化发展案例选编》,2021年获得江西省优秀期刊一等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等荣誉,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刊物之一。《职教论坛》“继续教育”栏目2020年分别荣获“江西省2020年度期刊优秀栏目”,华东地区“优秀栏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为教学育人和科学研究作出重大贡献,“八一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栏目2018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地方文化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学界关注。

职教基地 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先后被江西省政府、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中心、江西省教师资格面试直属考点管理办公室。截止2022年4月底,培训基地共举办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职教师资培训117期,培训职教师资12532人次,先后获批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中5个专业培养(培训)标准、培养(培训)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7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建设项目。

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与国(境)外开展合作与交流,是江西省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也具有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与全球2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5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合作办学、学分互认、教师互访、学生互换、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合作与交流项目。学校长期聘请外籍教师、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出国境进修访学和学术交流。积极推进国际中文教育与人文交流,2016年与摩洛哥阿卜杜·马立克·阿萨德大学合作开办了海外孔子学院,每年开展“汉语桥”夏令营来华交流学习和在线人文交流活动。随着学校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吸引了来自俄罗斯、孟加拉、摩洛哥、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加纳等国家的学生来我校留学,进修汉语、攻读本科及硕士学位。

发展愿景 学校是我国职教师资培养领域“北有天津、南有江西、优势互补”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被社会誉为“南方职教师资培养的摇篮”。目前,学校按照“十四五”时期“一个核心任务、两大趋势、三大建设、四大提升行动、五个更显色”的发展思路,即围绕突破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这一核心任务,把握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建设两大趋势,推进学科水平上台阶、教师教育出特色、资源配置更优化三大建设,实施交叉融合、创新培育、强化团队、探索引领四大提升行动,促进人才培养更显师范本色、科学研究更显应用特色、社会服务更显教育担当角色、文化传承创新更显红色基因底色、对外交流合作更显双向开放成色,开启具有鲜明职教特色、引领全国一流职教师资培养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新征程,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再作新贡献。


毕业生就业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建立了覆盖全国各行各业的毕业生就业网络,就业渠道宽广,学校现有专业社会需求好,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多次被省教育厅评为 “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周边环境


南昌师范学院
448
软科(综合)
437
校友会(综合)
学校简介

南昌师范学院(原江西教育学院)是江西省属公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现有昌北、青山湖两个校区,是江西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办公室,是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是江西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西省红色文化宣讲基地、江西省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江西省国民营养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江西省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校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西省综治先进单位、江西省文明校园、江西省直机关文明单位、江西省节水型高校、江西省高校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学校和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江西省研学旅行研究会、江西省心理卫生协会、江西省谱牒协会、江西省公共管理学会、江西省旅游文化研究会、江西省高等学校摄影学会、江西省食育学会(筹办)等一批省一级学会以及江西省教育学会中学校长研究会、小学校长研究会、幼儿园园长研究会设在学校。

历史悠久。作为江西省最早创办的八所本科高校之一,南昌师范学院从南昌市豫章中学小礼堂出发,六易校名、十迁校址、几更体制,走过了艰难坎坷而卓有成效的办学历程。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江西省中等师资进修学校,1956年更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教育学院,新中国江西首任省长邵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69年与江西师范学院、江西大学文科合并,先后成为井冈山大学、江西师范学院的组成部分。1979年恢复江西教育学院,1981年教育部在我校召开全国教育学院会议,会后颁布《加强教育学院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30号)。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制更名为南昌师范学院,奠定了学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2019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首次成功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被列为江西省“十四五”新增硕士学位授予重点建设单位,标志着学校事业发展迈向了新台阶、开启了新征程。

师资水平高。建校以来,在逻辑史、书院史、学校管理心理学、古籍整理、训诂学、拓扑学、语文教学论等学科领域涌现了周文英、李才栋、李旷、吕小薇、邓志瑗、吴东兴、袁牧等一批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学校现有教职工808人,教师高级职称人数占比30.3%、硕士博士占比68.9%。一大批教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和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荣誉,聘请欧阳自远院士等著名专家学者近100人担任荣誉(客座、兼职)教授。大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理论文章被人民日报内参采用,承担《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意见》和每年《江西省基础教育发展报告》(基础教育蓝皮书)的起草等任务。

特色鲜明。学校根植基础教育谋发展,扎根赣鄱大地办大学,情系江西老区育人才,以师资培养培训“起家”,以教师教育“兴业”,承担新中国成立初期培养中小学合格教师的社会责任,肩负改革开放后基础教育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的历史重任,勇担新时代教师教育振兴发展的时代使命。立足“以师为主、根植地方、突出应用”的办学传统,秉承“厚德修身、博学育人”校训,坚守“立师德、铸师魂、正师风、强师能”的价值追求,孕育“红色初心、砥砺创新”的办学精神,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全校本科专业中师范类专业占比56%,构建“四位一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做优做强教师教育类学科专业群,进一步强化课程育人,大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学前教育专业被评为全省一流专业。围绕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协调发展,策应江西教育强省、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等战略,打造文旅融合类专业群,现有一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产教融合育人示范项目、省级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积极培育并形成了“五青思政、四位一体、三方协同”的“543”办学特色。

育人质量好。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共建家禽分子育种技术联合实验室,与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共建食育基地、共建中国食育研究院,与南昌大学、印度尼西亚乌达雅纳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有江西省卫健委、江西省教育厅授牌成立的江西省国民营养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与江西省文旅厅合作共建江西省旅游应用型人才培训基地;与江西省文旅厅、南昌市政府、资溪、金溪、南昌经开区、泰和、南丰、萍乡、赣县区等地方政府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与正邦集团、江西电信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校企合作基地。建有江西省地方鸡种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旅游产业升级研究中心、江西民间舞蹈文化研究中心等一批省级产教融合育人示范项目。学生屡获全国师范生技能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全国舞龙舞狮锦标赛冠军等奖项,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江西省最美大学生等荣誉。11名师生主编、主导、主演的“金色赣鄱”江西彩车展演荣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群众游行地方彩车最高奖项“华美奖”。师生获2019年教育部全国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三等奖,“红色走读”竞赛活动一等奖获奖数量两年蝉联全省高校第一。学生受邀赴巴基斯坦参加建国七十周年庆典演出、受邀赴印度尼西亚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巡演,“一线生鸡金凤筑梦”大学生扶贫助农创新创业项目代表江西省高校参加2019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得到了李克强总理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并在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金奖。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刘奇莅校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思政课建设专题调研时充分肯定学校育人成效。

培训优势显。学校承担教育部国培示范项目及省培、委培、援培项目,培训学员遍布全国18个省、覆盖江西11个设区市的100个县(市、区),培训效果年年获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学员、专家的好评。自建校以来,学校集中培训中小幼教师、校(园)长13万余人次,远程培训与集中面授中小学校长和教师400余万人次。学校培训过江西90%的中小学校长和80%的骨干教师,连续承担6期江西名校长培训工程。江西2400余名省级特级教师、省级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800余人在学校参加过集中培训,100%参加过学校远程培训。为江西中小幼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终身学习作出重要贡献。

社会影响大。学校累计培养本、专科学生14.5万余人,涌现出一大批在基础教育、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工作的知名校友,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80余人,教授、博导、硕导,高级、特级等名优教师万余人,成为江西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

面向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等会议精神,深刻把握“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擘画“十四五”发展蓝图,进一步树牢人才培养中心定位,强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坚持特色发展,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条件建设,促进我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应用型普通本科师范院校而继续努力奋斗,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毕业生就业

我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均超过江西省高校平均水平。近三年来,我校毕业生留赣就业占比均达到70%以上;师范类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占比在55%以上,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根据2021年江西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管理(职教师范)(免费师范生)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3,南昌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89,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管理(职教师范)(免费师范生)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0:17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南昌师范学院山东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南昌师范学院山东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

    1楼

    南昌师范学院山东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93分(综合)。南昌师范学院山东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南昌师范学院山东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旅游管理普

  • 中专学校

    南昌师范学院福建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南昌师范学院福建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

    2楼

    南昌师范学院福建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14分(物理类)。南昌师范学院福建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旅游管理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南昌师范学院福建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

  • 中专学校

    南昌师范学院安徽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南昌师范学院安徽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

    3楼

    南昌师范学院安徽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87分(理科)。南昌师范学院安徽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旅游管理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南昌师范学院安徽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

  • 中专学校

    南昌师范学院浙江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南昌师范学院浙江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1

    4楼

    南昌师范学院浙江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66分(综合)。南昌师范学院浙江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南昌师范学院浙江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旅游管理

  • 中专学校

    南昌师范学院上海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南昌师范学院上海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1

    5楼

    南昌师范学院上海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40分(综合)。南昌师范学院上海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综合本科批普通类南昌师范学院上海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旅游管理本科批

  • 中专学校

    南昌师范学院辽宁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南昌师范学院辽宁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

    6楼

    南昌师范学院辽宁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55分(物理类)。南昌师范学院辽宁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旅游管理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南昌师范学院辽宁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

  • 中专学校

    南昌师范学院山西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南昌师范学院山西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

    7楼

    南昌师范学院山西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48分(理科)。南昌师范学院山西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B段普通类旅游管理文科本科二批B段普通类南昌师范学院山西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

  • 中专学校

    南昌师范学院河北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南昌师范学院河北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

    8楼

    南昌师范学院河北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05分(物理类)。南昌师范学院河北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南昌师范学院河北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旅游管理本

  • 中专学校

    南昌师范学院江西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南昌师范学院江西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1

    9楼

    南昌师范学院江西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389分(理科)。南昌师范学院江西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旅游管理文科专科批普通类4130南昌师范学院江西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

  • 中专学校

    南昌师范学院江西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南昌师范学院江西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

    10楼

    南昌师范学院江西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95分(理科)。南昌师范学院江西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旅游管理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南昌师范学院江西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