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南昌大学和福州大学哪个行政管理专业好(行政管理专业福大和南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19 14:27:33 解决时间:2022-12-16 13:32

满意答案

南昌大学和福州大学哪个行政管理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南昌大学和福州大学各排行榜,行政管理专业的分数线,行政管理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南昌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福建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行政管理2019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612908
文科5872211
专科批47028217
2018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212100
文科5982062
专科批44529954
2017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1412078
文科5451932
专科批37431873
南昌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江西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行政管理2019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016470
专科批403132327
文科本科一批5833766
专科批43573788
2018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217138
文科5944136
2017文科专科批普通类46929490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
福州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掌握行政管理领域的 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 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掌握行政管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领导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掌握社会调查分析、现代信 息技术和管理操作技术等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行政管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2.具有较强的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获取、更新和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数据收集、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4.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5.掌握领导决策、组织协调、沟通交流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基本能力;

6.掌握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7.熟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

8.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政治学。

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法学概论(宪法与行政法)、 公共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学、行政组织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政务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福州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福建公共管理类(含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6
历史类588
云南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1
贵州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6
广西公共管理类(5460元/年,在福州市旗山校区办学,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1
上海公共管理类(含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15
山西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83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

本专业于1988年设立,江西省首家也是国内最早开设行政管理专业之一,已形成本硕博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自设立以来,行政管理专业秉承“立足江西,面向全国”的宗旨,逐步打造“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知晓”的特色专业。近年来,坚持“强根基、重品质、立创新”的理念,通过科学定位,错位发展,彰显特色,构建起高品质和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江西省一流人才培养基地和深度契合社会需求的社会服务阵地,已初步奠定本专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学科地位:

江西省品牌专业(2004)

江西省特色专业(2010)

教育部学科评估成绩为B-(2017)

江西省专业评估第一名(2018)

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2018)

国家级一流专业(2019)



2、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9人(含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11人,讲师7人。教师中,博士生导师4人,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2人,南昌大学赣江特聘教授2人,赣江青年学者1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1人,博士率达78%,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93%,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的专任教师接近40%,形成了以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学术梯队完整、兼具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师资队伍。



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

(1)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平台。2001获批行政管理硕士点(省内第一个)、2004年获批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江西省第一批、全国第二批),2005年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省内第一个),2006年获批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3年自主设置“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二级博士点。历经不断薪火相传,追求卓越进步与发展,在教学科研方面已达到省内一流水准,在全国也享有一定的知晓度与美誉度。

(2)高水平的科研平台。1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省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4个校级独立建制科研机构:南昌大学行政管理研究所、江西扶贫发展研究院、南昌大学第三方评估中心、南昌大学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中心;7个院级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研究所、领导力发展研究所、土地研究所、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研究所、贝叶斯决策与风险管理研究所、公共关系与传播研究所。

(3)高品质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已建设完成校级“公共管理信息化综合实验室”;院级实验教学中心(文秘与办公自动化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室),院级虚拟仿真实验室,院级产教融合育人基地。已与中共江西省纪委、江西省扶贫办、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江西省应急救援总队以及地方各级党政部门合作建设50余个校外实践或实习基地。

(4)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目前与国内著名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境外著名高校如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等,海外著名高校如美国俄勒冈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邀请境外专家授课,支持学生参加境外交流项目,使20%的学生有“第二校园”经历。



4、培养方式与特色

(1) 以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首创本科人才培养创新之“四百工程”

“四百工程”,即“百部经典”、“百佳讲谈”、“百村调查”和“百生创业”。其人才培养特色在于:“百部经典”夯基础,让学生熟读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经典著作,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百佳讲谈”普常识,通过邀请地方政府、社区、企业等实务精英进课堂,讲述实务经验与管理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实务知识与专业认知;“百村调查”促能力,即立足于江西,面向全国,通过选择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宗族、土地等十个主题对农村展开调查,让学生在调查实践与社会认知中提升沟通、交流、协调、组织等各方面能力;“百生创业”重运用,即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由此,形成了夯基础、普常识、促能力、重运用的多元立体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教学科研注重学科交叉,突出区域特色与复合应用人才培养

注重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应用,特别是根据江西省域及区域特色,围绕行政学理论与实践、社会治理、公共财政、政府效能、公共政策与廉政建设、城市治理等专业方向,立足江西、面向中国,形成了有关江西乡村治理、精准扶贫、廉能建设、大都市区治理、省直管县改革等区域治理的特色性专业教育及研究,促进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有机结合。另外,鉴于行政管理的实务性特点,极为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知行合一,在江西省内各县市建立了有50余个长期联系的科研基地、社会实践调查基地和研究联络点,通过由学校课堂向社会课堂的延伸,在实践中塑造学生的公共精神与管理能力。
南昌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江西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6
文科602
甘肃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科本科一批I段普通类559
陕西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8
云南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7
贵州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6
四川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7
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文科585
海南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65
广东公共管理类(非定向)(120402.行政管理+120206.人力资源管理)(招生特征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前湖校区)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82
福建公共管理类(含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2
历史类585
安徽公共管理类(4950元/年;含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2
黑龙江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37
吉林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52
辽宁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96
山西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82
天津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前湖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24
福州大学
72
软科(综合)
81
校友会(综合)
68
武书连
619
US排名
学校简介

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建校以来,一代代福大人秉承“明德至诚,博学远志”校训,践行以张孤梅同志为代表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卢嘉锡先生为代表的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以魏可镁院士为代表的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等“三种精神”,营造“守正创新、彰显特色、开放包容、追求卓越” 的新时代福州大学校园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为国家培养了全日制毕业生29万余人。

552D5

学校设有27个学院(含1个独立学院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现有在校普通本科学生38427人,其中,至诚学院学生13185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4358人。学校现设90个本科专业;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学科再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6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学校综合实力在“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居全球第396名,内地高校56名;在USNews2022世界大学排行榜位居全球第619名,内地高校第57名;在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居全球第801-1000名,内地高校第57名;在2021QS亚洲大学排名位居第261-270名,内地高校并列66名。

学校现有教职工3229人,其中专任教师2186人。共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634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112人次(71人)、省级人才522人次(353人)。在高层次人才(团队)中,拥有院士15人(含特聘讲席教授1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10人(含青年项目3人),国家级高层次引进人才23人(含青年项目20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4人(含青年项目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获得者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7人,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3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1支团队入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支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支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学院入选国家“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2个学院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校企合作的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教学团队,7个国家特色专业,27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通过住建部行业评估,获评25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7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个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全国思政课程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入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级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学校是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246项国际奖,2112项国家级奖。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在前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中获9金18银25铜。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曾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

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2个国家级、13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其中: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然资源部创新服务平台,2个省创新实验室。学校是福建省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高校。“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各类科技项目4757项,科研经费超过18.2亿元。签订横向合作合同3294项,校地企合作到校经费15.4亿元。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43项,其中,国家科技奖4项。获国家专利授权5320件,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12618篇,其中在Nature期刊发表论文2篇。9位学者入选2021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学校深入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以及境外50个国家、地区的1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立国际科教合作交流平台,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面向30余个国家招收来华留学生;学生出国(境)访学项目覆盖95%以上的学院;聘请50余名海外专家学者长期在校任教。学校现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梅努斯国际工程学院,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涵盖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学校现为闽台合作办学国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单位,对台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成建制双向联合培养模式成为闽台教育交流合作的新亮点。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和科研设备先进、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不断推进文化校园、智慧校园和生态校园建设。办学主体位于旗山校区,在福州、厦门以及泉州等地拥有多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超5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9.8亿元;运动场地总面积2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图书362万册,电子图书585万册。

学校正朝着“建成具有若干世界一流学科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早日成为世界一流的东南强校”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分政策

    学校认可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加分政策,以加分后的投档成绩调配专业或计算综合分。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咨询电话:0591-22866857(兼传真),22867800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

福州大学招生考试中心   

邮政编码:350108

福州大学网址:https://www.fzu.edu.cn

招考中心网址:https://zsks.fzu.edu.cn



南昌大学
75
软科(综合)
70
校友会(综合)
54
武书连
771
US排名
学校简介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江西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英雄城”南昌市,拥有前湖、青山湖、东湖、鄱阳湖4个校区,其中前湖主校区占地面积4321亩,校舍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

学校办学始于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和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开创了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先河。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2008年10月,习近平同志视察学校时深情寄语“南昌大学前景无限”。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学校视察,就高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发表重要讲话,并勉励学校走创新发展之路,希望当代大学生珍惜韶华,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

学校现设有人文学部、社科学部、理工一部、理工二部和医学部,拥有12个学科门类的132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设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共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校的化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工程学、材料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02‰,临床医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2.2‰,化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2.68‰。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等级为A,位列全国第3名。学校在2021第三方权威机构学术排名中进入全球前400位。

学校本部现有在编教职工4400人(其中专任教师2688人,正副教授153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4人,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82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近年来涌现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工人先锋号”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等先进集体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风益、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邹德凤等为代表的一批爱岗敬业、立德树人的先进典型;“江西省模范教师”王雨、“博导妈妈”石秋杰用生命诠释了南昌大学教师“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四爱”精神。

学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34232人,各类研究生16538人,国(境)外学生1679人。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以“三制、三化、三融合”为特征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以卓越人才培养为代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双学位和主辅修为形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4个。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50多万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和本科教学的优先地位。对接教育部“双万”计划,获批3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0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课程”,总数位居部省合建高校首位,全国第37位。连续两届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学校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江西主节点单位,是江西唯一参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建设的高校。

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中国-加拿大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南昌),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个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1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1个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9个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5511”重大科技创新培育平台,73个省部级科技平台(不含附属医院),19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1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26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优秀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5项。

学校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标志性、有特色的科研成果。江风益教授团队“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摘得2015年度唯一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是自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首次由地方高校获得的一等奖,正助推江西打造“南昌光谷”。2019年,经国家权威部门鉴定,高光效黄光LED技术等5项成果中,有4项国际领先,1项国际先进。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23枚金奖(含7个推荐国际项目),其中第七届大赛我校斩获19枚金奖(含7个推荐国际项目)并获得总决赛冠军。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列第34位,其中2020年列全国高校第14位。学校高水平科研论文取得突破,先后发表在Science、Nature子刊等高质量期刊上。学校还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学校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荣获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稻渔工程”团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学校加入了“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是“南亚—东南亚高校联盟”创始高校之一和“欧亚-太平洋联盟”“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成员单位,是中国教育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全国汉语水平HSK网考先进考点,是江西省唯一一所获批简化因公出国手续的高校。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与40多个国家(地区)的17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建立了中德研究院、中国-加拿大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南昌)、食品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国际材料创新研究院,与俄罗斯高校共建了江西省首个俄语中心。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办学效益及社会影响不断提升。学校分别在法国、西班牙与印度尼西亚设立了4个孔子学院和2个孔子课堂,在俄罗斯设立了汉语研究中心。拓宽学生国际交流渠道,近几年共有5000余名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

进入新时代,南昌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落实“人才强校、特色创新、产教融合”三大战略,遵循“育人为本、创新引领、合建驱动、改革攻坚、实干兴校、拼争一流”的发展思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朝着创建“具有江西底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收费项目

2020年专业(类)学费一览表

 

 

学院
        专业大类
   培养专业
学制
学费
人文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
四年
4650
汉语国际教育
四年
历史学
历史学
四年
4650
档案学
档案学
四年
4650
哲学
哲学
四年
4650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
四年
4950
广播电视学
四年
广告学
四年
播音与主持艺术
播音与主持艺术
四年
12000
外国语学院
英语
英语
四年
4950
日语
日语
四年
4950
德语
德语
四年
4950
法语
法语
四年
4950
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
四年
4950
俄语
俄语
四年
4950
艺术与设计学院
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
四年
12000
视觉传达设计
四年
产品设计
四年
舞蹈学
舞蹈学
四年
12000
绘画
绘画
四年
12000
音乐学
音乐学
四年
12000
表演
表演
四年
12000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
四年
5250
法学院
法学类
法学
四年
4950
知识产权
四年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
四年
4950
人力资源管理
四年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四年
4950
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四年
4950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学
经济学
四年
4950
金融学
金融学
四年
4950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
四年
4950
会计学
会计学
四年
4950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
四年
4950
工商管理(中法实验班)
工商管理(中法实验班)
四年
14000
会计学(国际会计师ACCA)
会计学(国际会计师ACCA)
四年
14000
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管理科学
四年
5550
电子商务
四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统
四年
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
四年
4950
会展经济与管理
四年
理学院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四年
5550
信息与计算科学
四年
金融数学
金融数学
四年
5250
物理学类
物理学
四年
5250
应用物理学
四年
化学学院
化学类
化学
四年
5250
应用化学
四年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四年
5250
生物技术
四年
生态学
生态学
四年
5250
水产养殖学
水产养殖学
四年
4350
食品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年
5250
食品质量与安全
四年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
四年
525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年
5250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四年
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工程
四年
5550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四年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四年
5550
制药工程
四年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四年
5250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四年
525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四年
5250
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
四年
5250
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四年
5250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类
土木工程
四年
5550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四年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四年
5250
建筑类
城乡规划
五年
9000
建筑学
五年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
四年
5550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Ⅰ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555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四年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四年
5550
电子信息工程
四年
自动化
自动化
四年
5550
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
四年
525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四年
5550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四年
5550
软件学院
计算机Ⅱ类
软件工程
四年
10000
网络空间安全
四年
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
四年
5550
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
四年
5550
医学部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五年
5550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五年
5550
临床医学(中英双学位合作办学项目)
临床医学
五年
60000
儿科学
儿科学
五年
5550
麻醉学
麻醉学
五年
5550
眼视光医学
眼视光医学
五年
5550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
五年
5550
护理学
护理学
四年
5550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五年
5550
康复治疗学
康复治疗学
四年
5550
医学检验技术
医学检验技术
四年
5550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
五年
5550
药学
药学
四年
5550
智能医学工程
智能医学工程
四年
5550
 



通讯地址
学校主校区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奖学金设置

南昌大学本科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奋发向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适应校院两级管理改革的需要,发挥学院在学生培养、教育、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以下简称“奖学金”),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基本条件

(一)爱国、爱省、爱校,积极上进,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文明诚信,无恶意拖欠学费、住宿费;

(三)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学年平均学分绩点(学习成绩)排列在本班级的前50%,且所有课程无补考、无重修、无不及格现象;对于三年级(含三年级)以上的本科生,英语成绩符合学校授予学士学位的英语条件;

(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心素质良好,体育成绩达标;

(五)遵守法律和校纪校规,学年中无违反校纪校规行为,未受过纪律处分。

第三条奖学金具体评选条件及评定的有关标准

(一)具体评选条件

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者综合素质测评总分原则上应排列在本班级前30%。

(二)奖学金的等级和标准

    奖学金用于奖励全面发展的学生,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为依据,分为特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三个等级,奖励金额分别为人民币4000元、2000元、1000元。

(三)其他

1.学院在各自核定的计划总金额之内统筹评定,不得突破;

2.各学院在获奖面、等级名称及奖励标准、学院核定计划总金额不变的前提下,可自行制定各个等级的获奖比例及具体参评条件;

3.因各种原因取消奖学金参评资格而造成奖学金名额空缺的班级,其获奖名额可依次递补,递补人员需符合参评的基本条件。

第四条奖学金的评定时间和评定程序

(一)评定时间

奖学金评定采取本学年评上学年的办法,评定时间为每年九月。

(二)评定程序

1.班级考评小组按照本办法所规定的标准和条件进行奖学金初评,并将初评结果在班级公示三天,经公示无异议后,由辅导员核准签字报送学院;

2.学院审核并将获奖名单在学院公示三天,学生如有异议应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及时向学院反映,学院应在三个工作日内及时处理,并向学生反馈结果;

3.经公示无异议后,获奖名单由学院核准签字(盖章)后,连同电子数据报送学工委办、学工处备案;

4.学工委办、学工处汇总各学院上报的获奖学生备案名单,在全校公示三个工作日。学生如有异议应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及时向学工处反映,学工委办、学工处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及时处理,并向学生反馈结果;公示无异议后,各学院在规定时间段内,到计财处办理奖学金发放手续;

5.各学院组织填写《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者登记表》,加盖学校公章后存入学生个人档案。

第五条奖学金发放

1.奖学金以学年为单位一次性发放。

2.学校按照奖学金评定的等次、金额,将奖学金发到学生本人银行卡中。学院不能以任何形式将学生奖学金挪为它用。奖学金实际初评金额超出计划总金额的学院,应将获奖学生按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排名,不能将奖学金平摊。

第六条奖学金评定工作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在学院党政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由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落实。

第七条  学院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单位优秀学生奖学金评选细则,在一定范围内征求学生意见,经学院党政联席会通过后报学工委办、学工处审核备案。学工委办、学工处负责对各学院奖学金的评定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接受投诉。

第八条凡获得奖学金的学生,由学校统一为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

第九条凡隐瞒错误或采取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骗取奖学金者,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者”荣誉称号,追回已发放奖学金,并视情节轻重,按校纪校规处理,并取消下一年评奖评优资格。

十条  本办法适用于南昌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自2016级学生起施行,由学工委办、学工处负责解释。



  中专 2022-12-16 13:32

相关问答

  • 我要读技校

    南昌大学俄语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南昌大学俄语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俄语和行政管理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俄语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俄语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俄语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俄语和行政管理录取分数线(江西)

  • 中专学校

    南昌大学德语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南昌大学德语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德语和行政管理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德语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德语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德语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德语和行政管理录取分数线(江西)

  • 我要读技校

    南昌大学法语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南昌大学法语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语和行政管理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语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法语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语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语和行政管理录取分数线(江西)

  • 中专学校

    南昌大学西班牙语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南昌大学西班牙语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西班牙语和行政管理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西班牙语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西班牙语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西班牙语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西班牙语和行

  • 中专学校

    南昌大学体育教育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南昌大学体育教育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行政管理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体育教育和行

  • 中专学校

    南昌大学法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南昌大学法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行政管理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行政管理录取分数线(江西)

  • 我要读技校

    南昌大学知识产权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南昌大学知识产权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知识产权和行政管理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知识产权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知识产权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知识产权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知识产权和行

  • 中专学校

    南昌大学金融数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南昌大学金融数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数学和行政管理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数学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金融数学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数学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数学和行

  • 我要读技校

    南昌大学金融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南昌大学金融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行政管理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行政管理录取分

  • 中专学校

    南昌大学经济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南昌大学经济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行政管理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行政管理录取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