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宁波工程学院和遵义医科大学哪个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好(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遵医和宁工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18 03:36:15 解决时间:2022-12-16 16:16

满意答案

宁波工程学院和遵义医科大学哪个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宁波工程学院和遵义医科大学各排行榜,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遵义医科大学与宁波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分数对比(贵州)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遵义医科大学
(最高/最低分)
宁波工程学院
(最高/最低分)
信息与计算科学2021理科 461/418(本科二批)-/434(本科二批)
信息与计算科学2020理科 552/466(本科二批)455/431(本科二批)
信息与计算科学2019理科 -/457(本科二批)-/422(本科二批)
信息与计算科学2018理科 -/477(本科二批)-/422(本科二批)
信息与计算科学(医学信息学方向)2017理科 -/438(本科二批)-/422(本科二批)
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遵义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代码:0701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由计算机科学、数学、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等学科交叉而成的一个新型的理科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在医疗卫生各领域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和网络维护、软件系统研发、数据分析利用等工作,通过培养,使之掌握该领域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丰富人文素养、较强实践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数学、医学
(二)专业核心课程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分析、数学建模
(三)专业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计算机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线性代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
(四)主要专业课程
医学信息学、数电与模电、临床医学概论、医学电子学、软件工程、网络应用编程、医院信息系统、软件测试、计算机网络、医学成像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人工智能 (五)主要专业实验
数据结构实验、操作系统实验、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实验、软件工程课程实践、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导论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软件技术基础实验、网络应用编程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以及综合性软件工程课程实践。
三、学制:四年 限招理工
四、毕业及学位授予
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德、智、体、美、劳合格,按时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且成绩合格、选修课程达到学校基本要求,总学分达到本专业所修课程最低学分,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经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及《遵义医科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就业去向
主要面向医药卫生行业和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科研院所、学校、医疗IT产业等企事业单位培养人才,可从事供职部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和网络维护、系统软件开发、信息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遵义医科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贵州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18
甘肃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类418
云南信息与计算科学(校本部)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普通类515
四川信息与计算科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25
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宁波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理学   门类:数学类   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知识,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   3.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   4.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数学基础课(分析、代数、几何)、概率统计、数学模型、物理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概论、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系统基础)、信息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图形学、运筹与优化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宁波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浙江信息与计算科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56
甘肃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类430
贵州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34
四川信息与计算科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09
广西信息与计算科学(4800元/年,在风华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56
广东信息与计算科学(非定向)(办学地点:风华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0
山东信息与计算科学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20
江西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8
福建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9
安徽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9
河北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1
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宁波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运筹控制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 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或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 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接受数学建模、计 算方法、程序设计和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受到数学和信息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良好教 育,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科学研究、教学、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工程计算 中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或运筹控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 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

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或运筹控制中的某些实 际问题;

4.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或运筹控制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 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及创新的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值计算、信息科学、运筹与控制、计 算机软件与应用。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物理学、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程序 设计与算法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值分析、数据分析、数学建模。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30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空间解析几何(96学时)、 常微分方程(96学时)、概率统计(96学时)、实变函数(96学时)、普通物理(144学时)、大学计 算机基础(64学时)、C语言与程序设计(96学时)、数学物理方程(96学时)、复变函数(96学 时)、数学模型(64学时)、数值分析I(64学时)、数值分析Ⅱ(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64学 时)、微分方程数值解法(64学时)、泛函分析(64学时)、信息论基础(64学时)。

示例二:大学物理(130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46学时)、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78学 时)、数学分析(240学时)、高等代数(1 36学时)、空间解析几何(46学时)、复变函数(46学 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90学时)、常微分方程(46学时)、实变函数(46学时)、数学物理方 程(46学时)、泛函分析(46学时)、数值逼近(60学时)、数值代数(60学时)、微分方程数值解 (60学时)。

示例三:大学物理(9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64学时)、数学分析(288学时)、高等代数 (144学时)、解析几何(48学时)、复变函数(64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64学时)、常微分方 程(56学时)、数学物理方程(48学时)、泛函分析(64学时)、数值分析(80学时)、数据结构与算 法(80学时)、数据库原理与技术(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数学建模(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 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并行)程序设计与实现。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0702 物理学类

宁波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浙江信息与计算科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56
甘肃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类430
贵州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34
四川信息与计算科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09
广西信息与计算科学(4800元/年,在风华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56
广东信息与计算科学(非定向)(办学地点:风华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0
山东信息与计算科学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20
江西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8
福建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9
安徽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9
河北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1
遵义医科大学
301
校友会(综合)
297
武书连
46
软科(医药)
学校简介

遵义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曾用关东医学院、大连大学医学院、大连医学院等名称。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学校整体搬迁至贵州省遵义市,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以医学为主、多学科支撑、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的省属重点高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由新蒲校区、大连路校区及珠海校区3个校区组成,占地面积2515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实体藏书204万余册,电子馆藏133万余册。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下设29个教学院系、5所直属附属医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建校以来,学校群英荟萃、专家云集,生理学家沈其震院士、解剖学与人类学家吴汝康院士、微生物学家魏曦院士、药理学家张毅教授、生理学家吴襄教授、生物学家伍律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曾执教讲坛,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医疗卫生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有教职工及医护人员10559人,其中正高485人,副高1219人。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5人,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专家4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国家级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等1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6人,省管专家(Ⅰ类)6人,省管专家(Ⅱ类)30人,二级教授26人,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省部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共26个,140人入选省级各类人才项目。

现有本科专业32个,本科教育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等6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各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3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获7年有效期,是目前我省高校医学专业认证以来的最好成绩,护理学专业认证获6年有效期,口腔医学专业高质量通过认证,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0年开设南山班,全力推进以“临床医学专业南山班综合改革”为引领的全类型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2.0。

学校从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1981年恢复高考后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9年起与重庆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临床医学专业型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个,研究生教育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法学等4个学科门类。药理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是贵州省首个进入ESI全球前1%医学学科;2018年以来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贵州省本科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大健康医药学科群”入选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Ⅰ类学科群,临床医学和药学是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学校自然指数综合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87位。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药学进入全国前40%,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均进入全国前50%,25个专业进入2021软科中国最好专业榜单,附属医院12个学科进入2020年度中国医科院科技量值前100位。

学校现有国家级生物样本库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8个。“十三五”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奖41项,其中一等奖4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

学校各附属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37个,国家级培训基地15个,省级医疗控制中心11个,省级专科培训基地14个,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3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个,国家住培专业基地25个,其中,全国住培重点专业基地3个。学校附属医院是贵州首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方向)建设单位。以穿支皮瓣技术、颈椎微创技术等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消化道内镜早癌筛查、神经内镜等技术在西南处于领先水平,是贵州省唯一一家具备心脏移植资质的三甲医院。附属口腔医院是贵州省首家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也是贵州省首家中国“微笑列车”行动A级合作医院。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合作与国际化教育,与遵义市、珠海市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建设大学科技园、贵州医药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珠海金湾医药产业研究院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发展;与浙江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推进协同育人;与茅台集团等大型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合作,实现校企共赢。2015年成立国际教育学院(贵州-东盟医学教育学院),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加入中国-东盟高校医学联盟、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中国智慧教育联盟,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成立遵义教育与卫生红色文化交流中心(原遵义教育与卫生干部学院),加入“红医联盟”并成为副理事长单位,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发展。

长期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能力水平。74年的本科教育、66年的硕士培养和22年的博士联合培养,为国家输送了近8万名医学人才,分布在医疗卫生各个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共派出50余名干部赴正安县担任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选派60余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扶贫,助力赤水市成为贵州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推动遵义率先实现全省整市脱贫,为贵州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贡献了遵医力量。学校附属医院八年来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方式积极支持大方县人民医院建设,精准帮扶大方县全面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的高度肯定。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学校承担和参与了贵州、湖北和广东三省疫情防控工作,参与抗疫人数达6200余人次,3人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全国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先锋”荣誉称号,共有22人、7个集体荣获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表彰,1名同志获广东省抗疫先进个人称号,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秉承“明德笃学,求是致用”的校训,发扬“信念坚定、顾全大局、顽强拼搏、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遵医精神,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立足“一体两翼六中心”发展蓝图,持续深化改革,着力凝聚高水平人才团队,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学科核心竞争力,奋力推进学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地    址: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学府西路6 号        

邮政编码:563000 

区    号:0851 

联系电话:28609366        

传    真:28204408 

咨询电话:28204791、28205801        

监督电话:28643387(兼传真)、28609366            

电子邮箱:zyyxyzsbgs@163.com 

学校网址:http://www.zmu.edu.cn/ 

学校招生办公室网址: http://zyzb.zmu.edu.cn/


宁波工程学院
321
软科(综合)
346
校友会(综合)
492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宁波工程学院是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1800亩,分为风华校区、翠柏校区和杭州湾校区。现有13个二级教学单位,48个本科专业(含三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4个一级学科;教职工1155人,专任教师896人,正高职称108人,副高职称287人,博士学位384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4300余人。

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之路,坚持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2010年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2014年成为首届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理事会主席单位,2015年成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6年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高校,当选全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2021年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杭州湾汽车学院入选全国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成为全国50所获批高校之一。

学校重视学科建设,坚持工科为主,文、理、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科专业与地方行业产业紧密结合,重点建设了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紧密对接绿色石化、汽车制造等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同时,学校瞄准国际工程师培养标准,通过专业认证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实质等效,11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培育了省一流学科6个、市重点学科7个,遴选出4个重点培育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点培育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学校省级科研平台从无到有,获批省级平台5个。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卓有成效,土木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入选省级优势特色专业,认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项、省级一流课程19门,学校被认定为“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

学校探索实施“科教产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应用研究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21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2%,留甬率达48.42%,位列在甬本科高校第一名。考研率约16.76%,同比去年增长3.3%。其中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录取174人,被世界排名前100海外高校录取22人。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成绩逐年提升,在国际和全国性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在2017-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我校在全国1197所本科高校中排名第169名,较上一轮提升18名,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第2名,蝉联浙江省第1名。“海蓝宝”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称号和省创业园示范基地。与行业(企业)共建共研共培,三十七年来培养学生近六万名,其中近60%留在宁波为地方服务。

学校加强科研基地和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含一级行业协会/学会奖项)25项,一批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内高水平期刊和国际顶尖期刊,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00余项,2017年中标国家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2019年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经费额度居全市高校第一,2020年获市顶尖人才项目1项。

学校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区域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提供高水平的应用技术研究。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共建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工程学院工程软土实验中心;与吉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厦门大学共建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与中科院材料研究所、中石化镇海炼化、宁波市安监局共建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与宁波市交通委、宁波市交警总队、宁波市住建委、宁波市建设集团共建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与李泽湘教授团队共建机器人学院;校地共建象山研究院、奉化研究院、三门研究院、中乌新材料研究院和宁波临空经济研究院等;与杭州湾管委会、大众和吉利汽车等以理事会形式共同建立“政产学研”人才培养教育联盟;实施百名博士(教授)服务百家企业的“双百工程”,近百名博士(教授)进驻企业。在2018年4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作为全国3所典型应用型高校之一获点名称赞“产教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受到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强化外向型办学特色。1984年被教育部列入联邦德国援建4所高校之一。目前,国际化办学进程日益加快,已与30多个国家近百所院校建立起稳定长期的校际合作关系。提升中美4+0项目合作水平,按照“做强管理类、做好理学类、进军工学类”的目标,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韦恩州立大学等合作举办会计学、信科(大数据)、机械工程等专业。2015年在格林纳达正式开办孔子课堂。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良好,基础设施齐备,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15亿元。专任教师中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名、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千人计划”长期项目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浙江省“千人计划”长期项目1人、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省15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培养人员8名、省高校教学名师2名、省高校优秀教师3名、市突出贡献专家6名。构建“双师型”结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双师双能”占比70%。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理念,弘扬“讲实求精”的学校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的校训,重点打造“工匠精神”“阳明文化”的校园文化品牌,多层次构建高格调的校园文化,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营造特色鲜明、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展望未来,宁波工程学院将锚定目标、创新实干、坚毅前行,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突出地方性、应用型和国际化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定不移地朝着建成国家应用型本科示范院校、跻身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行列的目标奋勇前行。


周边环境

  学院所在地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重化工业基地,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我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宁波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宁波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正是理想的求学之地。

  宁波工程学院风华校区(东校区)

  地址: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201号

  1.地铁:(便捷之首选)

 如乘坐火车、高铁、动车到达宁波火车站,乘汽车到达宁波客运中心或宁波汽车南站,建议坐地铁2号线到路林站(宁波工程学院东校区)下车,从学校南大门进入校园。

  2.公交:

 (1)宁波火车站:乘坐1路、541路到“工程学院东校区”站点下车

 (2)宁波客运中心:乘坐523路、501到“工程学院东校区”站点下车

 (3)宁波汽车南站:步行至宁波火车站北广场,乘坐1路/371路到“工程学院东校区”站点下车;或步行至宁波火车站南广场乘坐501路到“工程学院东校区”站点下车

  3.自驾车:

  自驾的家长若使用导航,建议将导航目的地设为“宁波工程学院东校区北门”(中官西路上)。高速下口可参考下面两点:

  (1)杭甬和甬台温高速:到宁波东出口,走世纪大道过常洪隧道,然后在中官西路右转,前行1000m左右到宁波工程学院东校区北门(大门在中官西路,行车方向右侧)

  (2)甬金和沈海高速:转宁波绕城高速往镇海方向,蛟川出口出高速,直走,在中官西路右转,然后直行至东昌路(329国道)不到600米,到宁波工程学院东校区北门(大门在行车方向左侧)



  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校区:
  地址:宁波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和兴慈八路交叉口
  自驾车:走沈海高速庵东出口下,直行左转,至滨海二路和兴慈八路交叉口下车即到。余姚北自驾车走余慈联接线到庵东高速路口到滨海二路和兴慈八路交叉口。
  乘火车:从宁波站到余姚北高铁站下,坐公交295到杭州湾世纪城,从杭州湾世纪城沿滨海二路到汽车学院。


收费项目

我校是公办院校,收费标准严格按照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和物价部门的文件精神执行。根据专业不同,学费从4800-6325元/学年不等,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收费为26000元/学年,美国学习期间的学费按美方院校标准收取,我校按会计学专业收取学费。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收费为24000元/学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收费为28000元/学年

 



  中专 2022-12-16 16:16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宁波工程学院日语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宁波工程学院日语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宁波工程学院英语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宁波工程学院英语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等数据

  • 中专学校

    宁波工程学院英语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宁波工程学院英语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宁波工程学院汉语言文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宁波工程学院汉语言文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

  • 中专学校

    宁波工程学院汉语言文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宁波工程学院汉语言文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

  • 中专学校

    宁波工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宁波工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信息

  • 中专学校

    宁波工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宁波工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

  • 中专学校

    宁波工程学院金融工程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宁波工程学院金融工程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专学校

    宁波工程学院金融工程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宁波工程学院金融工程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宁波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宁波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信息工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