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宁波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哪个体育教育(师范)专业好(体育教育(师范)专业华南师大和宁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19 07:10:25 解决时间:2022-12-16 13:37

满意答案

宁波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哪个体育教育(师范)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宁波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各排行榜,体育教育(师范)专业的分数线,体育教育(师范)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师范)
华南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体育教育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基础和科学素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胜任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运动训练和竞赛组织工作的“多能一专”的体育师资类应用人才。专业主要开设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学概论、学校体育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及主修专项运动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
宁波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教育学   门类:体育学类   专业名称:体育教育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等学校等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学校体育学、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掌握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的基本理论与力法;   4.具有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学校体育改革和体育科学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教育学、体育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田径、球类、体操、武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等,一般安排8——1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华南师范大学
78
软科(综合)
57
校友会(综合)
80
武书连
1029
US排名
学校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省部共建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和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佛山南海和汕尾4个校区。

学科水平整体提升。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5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布局覆盖除军事学外的12个门类。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等4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其中心理学获评A+。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5‰;物理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全国第三批重点马院。

人才引育成效显著。现有专任教师数2598人,其中副高654人,正高685人,拥有国家级人才223名(含兼职,项目数)、省级人才298人(含兼职,项目数),院士(含双聘和外籍)12人,国家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25人(含兼职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6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8人,国家四青人才3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3人,广东省重大人才项目5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入选者45人。

立德树人成绩斐然。现有全日制本科生在校28292人,硕士研究生13012人,博士研究生1437人,博士后在站275人,留学生507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0门。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是全国唯一同时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的师范大学。2016年作为5所高校之一在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2019年获评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科研创新基础扎实。拥有“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高能高安全性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隔膜材料与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05个。成立“华南师范大学(清远)科技创新研究院”和“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拥有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核心竞争技术的项目和产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整体实力以及重点项目和优秀青年基金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师范高校前三,近三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居全国高校前20名。先后三届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拥有殷墟甲骨文、战国出土文献、商周金文等绝学成果。

教师教育优势突出。师范生覆盖普通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全领域,学前、小学、中学全学段,本硕博全层次,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比例均居全国重点师范大学前列,培养质量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名列前茅。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机构、教育部“国培计划”海外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广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执行办公室均落户我校。教育服务范围辐射全国,“国培计划”培训教师数稳居全国高校前三甲,率先持续开展中美、中英、中芬等中小学校长双向交流培训。服务广东教育综合改革,牵头推进“华南师大-普通中小学”协同发展联盟,成立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共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与多个地方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优质附校资源辐射省内17个地级市。是最早在香港澳门合作办学的内地高校,被誉为澳门师资三大力量之一。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携手港澳成立湾区教师联合会,组建“粤港澳大湾区STEM教育联盟”,引领湾区教师教育改革发展。

对外合作日益拓展。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金融学本科毕业生升研率和被世界一流大学硕士录取率屡创新高。成立国际联合学院,与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签署四方协议共同打造国际合作示范区。加入LHCb、BESIII实验国际合作组,与香港大学合作共建“粤港量子物质联合实验室”,成功获批4个省部级高端智库平台。“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机制常态化,举办多届东南亚论坛。与柬埔寨发展资源研究院合作申报的澜沧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获批通过。在柬埔寨、缅甸和印尼设立了3个海外研究基地。设立马来西亚研究生教学点。在海外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其中2所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及其教学点总数达32个。

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将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教师教育出特色、学科水平上台阶”办学思路,积极打造人才队伍高地和科研创新高地,深入实施国际化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内涵发展,加快“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奖学金设置

华南师范大学奖助学主要措施

一、奖助学金:

1.国家奖学金约60名,每人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约900名,每人5000元;国家助学金约4000名,每人2000元。每学年评选一次。

    2.学生学年评优奖学金分三等,奖学金分别为:普通专业2000元、1000元、500元;艺术类专业4000元、2000元、1000元。学年评优奖每学年评选一次,获奖面综合班和国防生为40%,其它为25%。

3.创新奖,奖金300元至3000元不等,每学年评选一次,人数不限。

4.自强奖学金约400名,每学年评选一次,一等奖学金每人2000元,二等奖学金每人1000元。

5.学习优秀奖,奖学金为500元,每学年评选一次,每次约占专业总人数的1.5%。

6.“为了明天”师范生课堂教学优秀奖、师范生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奖、大学生基本教学技能竞赛奖等技能竞赛奖项。

此外,还有“章文晋奖学金”、 “立白企业奖助学金”、“易方达助学金”、“新长城自强助学金”等多种奖助学金。

二、其他助学措施:

学校采取如下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在校学习期间的困难:

    1.给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一年级学生减免学费,减免名额约占新生总人数的3%左右。

2.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3.推荐参加校内外勤工助学活动。

4.对由于家庭或个人遭遇某种特殊原因(如家庭受灾、父母重病、个人住院等)而出现重大困难的同学给予临时困难补贴。

 


宁波大学
85
软科(综合)
66
校友会(综合)
86
武书连
1319
US排名
学校简介

宁波大学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曾指示:“希望宁波大学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为浙江建设创新型省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海内外“宁波帮”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建校之初,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开始办学历程;1992年列入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通过原国家教委首批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组建新宁波大学;2000年被浙江省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11年成为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2012年成为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201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学校已成为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25个学院、10个校级直属研究机构、3家直属附属医院。据ESI公布数据,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动植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等7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拥有省一流A类学科7个、省一流B类学科6个。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本科招生专业60个。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来华国际学生资格、招收港澳台学生资格。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513名,各类研究生9919名(含留学研究生195名),国际学生1741名(其中学历生1603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13327名。现有教职工3063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059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3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04人,博士学位人员1556名。主校区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另有梅山校区、植物园校区等多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037亩。图书馆馆舍总面积5.1万平方米,有纸质图书303.55万册、电子图书243.4万册。共有仪器设备总值13.1亿元。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建设一流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培养尊重学生选择权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现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1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项,通过国内和国际认证专业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另有非直属附属医院10家和临床教学医院10家。现有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5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1门,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研究生教育质量位列全国百强行列,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建有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5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成特等奖1项,省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省优秀示范课程9门,省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29项,全国各专业学位教指委优秀案例29项,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45项。

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特色教育。连续6年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高校先进集体奖”(全国仅4所),在第六届、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金奖总数均位列全国第二,前七届大赛中共获得19金19银3铜的成绩。连续9年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系列竞赛中蝉联赛事“优胜杯”,成绩稳居全国前20名。学生就业率位列省属高校前列,2020届毕业生一年后对母校的满意度全省第三,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调研结果全省第二。学校被列为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就业工作典型50强高校、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学校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其中1名为外籍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3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名,乌克兰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级特优人才32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7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入选者3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名、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带头人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4名,省顶尖人才1名、省特级专家4名,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名、国家、省突出贡献专家13名,省级特优人才48名,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3名,省151重点资助人才7名、第一层次19名。

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创新和地方服务。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实现了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项的全面突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稳居省属高校前3位,位列全国高校前70位,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目前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层次科研奖项)6项,获奖总数及二等奖获奖数均并列省属高校第一。学校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牵头单位)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成果推广机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3个,浙江海洋高效健康养殖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1个,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1个,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教育部联合授牌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9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浙江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重点专业智库2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浙江省高校新型智库3个,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支撑智库1个,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与各级政府共建地方研究院5个,与龙头企业共建校企研究院13个,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建校企(地)科研合作平台175个,实现千万级以上专利转让1项、作价投资2项,获评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连续四年获得全国唯一面向政产学研金用结合的最高荣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9项,获全国技术市场领域最高奖项“金桥奖”突出贡献优秀项目奖和一等奖各1项,获大学创业世界杯全球决赛总冠军,实现中国参赛队伍该项赛事零的突破。

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学校已与国外10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大力推进师资国际化和专业国际化,每年聘有100余名长期外籍教师。建有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法临床医学双博士项目、中澳MBA项目、中美精算本科项目、中加汉伯项目等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有冰岛北极光孔子学院和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大学孔子学院。近年来,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的人数大幅提升,学校获批“力学与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和“临床医学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2个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学校牵头成立“中国-中东欧大学体育教育与研究”国际联盟。学校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来华学历国际学生规模稳居省属高校首位,自费来华学历国际学生规模居全国第14位。在“软科”发布的2020中国大学排名之国际学生比例百强名单中,位列全国第13名。

学校大力推进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开展了校际学术及教育交流与合作,与台湾海洋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34所台湾高校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1993年,首开海峡两岸大学生交流互访先河,甬台两地大学生互访25次。与香港中文大学开展的甬港两地大学生互访研修活动,被列为教育部专家项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波大学正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校训和“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大精神,深入实施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向着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奖学金设置

    

奖学金和学生资助体系

“不让一个学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第一篇:学生奖学金

奖学金主要由学校奖学金、捐赠奖学金和政府奖学金三大类构成,占学生总数40%的学生均可获得各类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包括特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专业奖学金、考研奖学金和阳明奖学金等;捐赠奖学金由海外“宁波帮”人士、校友、外国友人和社会团体等设立,目前在评的奖项达14项,有绣山清寒奖学金、董玉娣奖学金、方逸华奖学金、台北市宁波同乡会奖助学金、叶杰全奖学金、郁武铮奖助学金、百盈奖助学金、富泰竞赛奖、阿尔卑斯电气奖学金等,一大批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学子可获得奖学金。政府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港澳台侨学生奖学金和自强学生奖学金。

第二篇:学生资助工作

1、绿色通道:为使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办理报到手续,学校于新生报到之日开通“绿色通道”,让暂时无法缴纳学费的特困新生先入学、后缴费。

2、国家助学贷款: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无法获得生源地贷款且无力支付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就学地国家助学贷款,贷款金额不超过6000元/年。

3、学费减免、困难补助:主要针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且无力支付学费的学生,符合相应条件,可申请学费减免和临时困难补助。

4、奖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获得助学金。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可申请专设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清寒类捐赠奖助学金。

5、勤工助学:学校为广大学生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勤工助学,除特殊岗位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

     6、社会资助:主要根据资助团体、资助人要求确定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为受助对象。


平均伙食标准

        宁波大学有学生食堂近8个,种类齐全,可以品尝到全国各地优秀风味。
        伙食标准因人而异,平均约350~400元/生/月。


通讯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中专 2022-12-16 13:37

相关问答

  • 职中

    宁波大学金融学和体育教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宁波大学金融学和体育教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体育教育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体育教育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体育教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体育教育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体育教育录取分

  • 职中

    宁波大学经济学和体育教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宁波大学经济学和体育教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体育教育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体育教育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体育教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体育教育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体育教育录取分

  • 职中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和美术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和美术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美术学(师范)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美术学(师范)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美术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美术学(师范)这二个专业,希望

  • 职中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和音乐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和音乐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音乐学(师范)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音乐学(师范)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音乐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音乐学(师范)这二个专业,希望

  • 职中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和化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和化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化学(师范)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化学(师范)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化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化学(师范)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 职中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

  • 职中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和英语(师范,小学师资)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和英语(师范,小学师资)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英语(师范,小学师资)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英语(师范,小学师资)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英语(师范,小学师资)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

  • 职中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师范)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师范)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师

  • 职中

    宁波大学学前教育(师范)和体育教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宁波大学学前教育(师范)和体育教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师范)和体育教育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学前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体育教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教育(师范)和体育教育这二个

  • 职中

    宁波大学小学教育(师范)和体育教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宁波大学小学教育(师范)和体育教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师范)和体育教育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小学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体育教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师范)和体育教育这二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