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合肥工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宁波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通信工程 | 2021 | 理科 | -/612(本科一批) | /() |
| 通信工程 | 2020 | 理科 | 631/627(本科一批) | /() |
| 通信工程 | 2019 | 理科 | -/600(本科一批) | /() |
| 通信工程 | 2018 | 理科 | -/607(本科一批) | -/584(本科一批) |
| 通信工程 | 2017 | 理科 | -/577(本科一批) | -/551(本科一批)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合肥工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宁波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通信工程 | 2021 | 综合 | -/631(平行录取一段) | -/623(平行录取一段) |
| 通信工程 | 2020 | 综合 | -/634(平行录取一段) | -/625(平行录取一段) |
| 通信工程 | 2019 | 综合 | -/639(平行录取一段) | -/628(平行录取一段) |
| 通信工程 | 2018 | 综合 | -/631(平行录取一段) | -/609(平行录取一段) |
| 通信工程 | 2017 | 综合 | -/621(平行录取一段) | -/592(平行录取一段)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2 |
| 重庆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8 |
| 湖南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5 |
| 通信工程(国家专项) | 594 | ||||
| 河南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0 |
| 山东 | 通信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97 |
| 江西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2 |
| 福建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5 |
| 浙江 | 通信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1 |
| 江苏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3 |
| 黑龙江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6 |
| 辽宁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4 |
| 内蒙古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4 |
| 山西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0 |
| 河北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9 |
| 天津 | 通信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33 |
| 北京 | 通信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7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浙江 | 通信工程(拔尖人才创新班)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3 |
| 四川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1 |
| 广西 | 电子信息类(6000元/年,包含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9 |
| 广东 | 电子信息类(非定向)(08071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70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080703.通信工程)(办学地点:主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8 |
| 江西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8 |
| 安徽 | 电子信息类(6000元/年;按类招生,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专业)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6 |
| 黑龙江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7 |
| 辽宁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0 |
| 山西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55 |
| 天津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主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20 |
合肥工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邓小平同志1979年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学校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9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深怀“工业报国”之志,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以“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为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培育践行“爱国爱校、笃学问道、团结合作、尽己奉献、追求一流”的校园文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学校已经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学校坚持依靠教师办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22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双聘)、“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00余人。
学校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9项。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3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3万余人,拥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学生在“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与“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赛事中取得包括金奖在内的一系列优异成绩,连续多年居《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各项榜单前列。学生桥牌队多次代表中国青年队参加国际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大学生艺术团多次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
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先后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首批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首批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
学校现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现有(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示范型)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一室一中心”)1个。
学校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大力加强需求引导型基础研究,聚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推进有组织科研和交叉学科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仪器专项等项目上不断取得突破,多项成果在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工程中得到应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模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科学技术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重大奖项。
学校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五十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每年与多所国(境)外知名大学实施各类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开展合作办学、跨文化交流与实践及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学校现有来自各大洲四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
学校在安徽省省会合肥市设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和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在安徽省宣城市设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学校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和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等多个荣誉称号。
面向未来,合肥工业大学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内涵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为建设国际知名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而继续奋斗!
各项费用
1.学费:按照国家规定,新生入学须交纳学费、住宿费等有关费用。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每学年开学时预收一定金额的学费,学校按学生每学年实际所修学分和学籍注册费统一结算学费,学费标准按安徽省物价局核定数额为准。
新生预收学费标准如下:
(1)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预收7000元/生·年;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第一、二学年5500元/生·年,第三、四学年9500元/生·年;软件工程专业预收12500元/生·年
.(2)以下专业预收5500元/生·年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车辆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安全、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英语、广告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医学信息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金融工程。
(3)以下专业预收5000元/生·年
测控技术与仪器、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测绘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应用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地理信息与科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思想政治教育、法学、财政学、工程力学。
宣城校区:一、二年级学生的学费统一按每年5000元收取;三、四年级学生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专业收费标准收取。
2.住宿费:
四人间:1200元(含每生每月免费使用5度电)/生·年;
六人间:800元(含每生每月免费使用5度电)/生·年(注:报到时先按四人间统一预收,入学后按实际住宿情况进行收费)。
| 校内资助 | 困难补助 | 临时困难补助 | 300-1000元不等 | 1.遭遇意外身体伤害事故,突发急重病症; 2.父母亡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 3.自然灾害影响到基本生活; 4.非个人原因致使财物遭受较大损失。 |
无限制 |
| 专项困难补助 | 包括寒衣补助、伙食补助和路费补助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库学生 | 无限制 | ||
| 校内奖学金 | 优秀学生奖学金 | 每年:一等奖学金1500元;二等奖学金800元;三等奖学金400元。 |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2、热爱本专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学习成绩良好,在校风学风建设中起表率作用; 3、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和集体活动,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4、坚持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身心健康,并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注意公共卫生; 5、学年度没有受到校纪校规的处理或处分。 |
23%(一等3%,二等6%,三等14%) | |
| 优秀学生奖学金 | 单项奖学金:100元。 |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2、热爱本专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学习成绩良好,在校风学风建设中起表率作用; 3、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和集体活动,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4、坚持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身心健康,并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注意公共卫生; 5、学年度没有受到校纪校规的处理或处分。 |
10% | ||
| 少数民族预科生奖学金 | 每年:一等奖学金1500元;二等奖学金800元;三等奖学金400元。 |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文化,积极维护民族团结。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年内没有违法违纪行为,没有受到校纪校规的处理或处分。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3、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和集体活动,关心集体、热爱劳动,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爱护公物、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4、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完成学年度教学计划安排的学习任务,成绩良好,在校风学风建设中起表率作用。 5、认真上好体育课,坚持体育锻炼,注意公共和个人卫生,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
23%少数民族学生(一等3%,二等6%,三等14%) | ||
| 勤工助学 | 固定岗位:每月约480元; 临时岗位:每小时12元 |
1.学生本人生活俭朴; 2.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无不及格科目; 3.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重大疾病史。 |
约1300个固定岗位 | ||
| 学费减免 | 根据学费金额,学生情况分为全额减免和部分减免 | 1.无生活来源的孤儿、烈士子女及符合其他国家政策规定的学生可申请全额减免; 2.符合上述基本条件,当年被认定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申请部分减免: (1)建档立卡(未脱贫、返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和特困供养学生; (3)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 (4)家庭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严重突发事件,造成家庭财产损失严重的学生; (5)其他国家政策规定应予以减免的学生。 3.当年未享受过其它形式学费减免的学生。 |
总金额约40万 | ||
| 企业和个人捐资奖助学金 | 博爱奖助学金、王正虎奖学金、晨露寒门奖学金、博爱助(奖)学金等40余项社会捐资奖助学金项目 | 专门用于奖励品学兼优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科生的专项奖助学金,申请条件按照设奖企业和个人的要求确定 | 按照设奖企业和个人的要求 | ||
宁波大学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曾指示:“希望宁波大学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为浙江建设创新型省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海内外“宁波帮”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建校之初,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开始办学历程;1992年列入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通过原国家教委首批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组建新宁波大学;2000年被浙江省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11年成为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2012年成为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201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学校已成为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25个学院、10个校级直属研究机构、3家直属附属医院。据ESI公布数据,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动植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等7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拥有省一流A类学科7个、省一流B类学科6个。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本科招生专业60个。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来华国际学生资格、招收港澳台学生资格。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513名,各类研究生9919名(含留学研究生195名),国际学生1741名(其中学历生1603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13327名。现有教职工3063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059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3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04人,博士学位人员1556名。主校区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另有梅山校区、植物园校区等多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037亩。图书馆馆舍总面积5.1万平方米,有纸质图书303.55万册、电子图书243.4万册。共有仪器设备总值13.1亿元。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建设一流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培养尊重学生选择权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现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1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项,通过国内和国际认证专业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另有非直属附属医院10家和临床教学医院10家。现有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5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1门,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研究生教育质量位列全国百强行列,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建有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5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成特等奖1项,省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省优秀示范课程9门,省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29项,全国各专业学位教指委优秀案例29项,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45项。
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特色教育。连续6年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高校先进集体奖”(全国仅4所),在第六届、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金奖总数均位列全国第二,前七届大赛中共获得19金19银3铜的成绩。连续9年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系列竞赛中蝉联赛事“优胜杯”,成绩稳居全国前20名。学生就业率位列省属高校前列,2020届毕业生一年后对母校的满意度全省第三,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调研结果全省第二。学校被列为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就业工作典型50强高校、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学校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其中1名为外籍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3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名,乌克兰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级特优人才32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7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入选者3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名、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带头人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4名,省顶尖人才1名、省特级专家4名,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名、国家、省突出贡献专家13名,省级特优人才48名,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3名,省151重点资助人才7名、第一层次19名。
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创新和地方服务。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实现了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项的全面突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稳居省属高校前3位,位列全国高校前70位,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目前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层次科研奖项)6项,获奖总数及二等奖获奖数均并列省属高校第一。学校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牵头单位)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成果推广机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3个,浙江海洋高效健康养殖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1个,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1个,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教育部联合授牌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9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浙江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重点专业智库2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浙江省高校新型智库3个,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支撑智库1个,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与各级政府共建地方研究院5个,与龙头企业共建校企研究院13个,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建校企(地)科研合作平台175个,实现千万级以上专利转让1项、作价投资2项,获评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连续四年获得全国唯一面向政产学研金用结合的最高荣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9项,获全国技术市场领域最高奖项“金桥奖”突出贡献优秀项目奖和一等奖各1项,获大学创业世界杯全球决赛总冠军,实现中国参赛队伍该项赛事零的突破。
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学校已与国外10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大力推进师资国际化和专业国际化,每年聘有100余名长期外籍教师。建有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法临床医学双博士项目、中澳MBA项目、中美精算本科项目、中加汉伯项目等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有冰岛北极光孔子学院和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大学孔子学院。近年来,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的人数大幅提升,学校获批“力学与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和“临床医学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2个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学校牵头成立“中国-中东欧大学体育教育与研究”国际联盟。学校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来华学历国际学生规模稳居省属高校首位,自费来华学历国际学生规模居全国第14位。在“软科”发布的2020中国大学排名之国际学生比例百强名单中,位列全国第13名。
学校大力推进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开展了校际学术及教育交流与合作,与台湾海洋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34所台湾高校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1993年,首开海峡两岸大学生交流互访先河,甬台两地大学生互访25次。与香港中文大学开展的甬港两地大学生互访研修活动,被列为教育部专家项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波大学正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校训和“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大精神,深入实施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向着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奖学金和学生资助体系
“不让一个学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第一篇:学生奖学金
奖学金主要由学校奖学金、捐赠奖学金和政府奖学金三大类构成,占学生总数40%的学生均可获得各类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包括特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专业奖学金、考研奖学金和阳明奖学金等;捐赠奖学金由海外“宁波帮”人士、校友、外国友人和社会团体等设立,目前在评的奖项达14项,有绣山清寒奖学金、董玉娣奖学金、方逸华奖学金、台北市宁波同乡会奖助学金、叶杰全奖学金、郁武铮奖助学金、百盈奖助学金、富泰竞赛奖、阿尔卑斯电气奖学金等,一大批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学子可获得奖学金。政府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港澳台侨学生奖学金和自强学生奖学金。
第二篇:学生资助工作
1、绿色通道:为使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办理报到手续,学校于新生报到之日开通“绿色通道”,让暂时无法缴纳学费的特困新生先入学、后缴费。
2、国家助学贷款: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无法获得生源地贷款且无力支付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就学地国家助学贷款,贷款金额不超过6000元/年。
3、学费减免、困难补助:主要针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且无力支付学费的学生,符合相应条件,可申请学费减免和临时困难补助。
4、奖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获得助学金。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可申请专设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清寒类捐赠奖助学金。
5、勤工助学:学校为广大学生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勤工助学,除特殊岗位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
6、社会资助:主要根据资助团体、资助人要求确定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为受助对象。

宁波大学科学教育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科学教育和通信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科学教育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科学教育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科学教育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科学教育和通

宁波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通信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宁波大学法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通信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浙江)

宁波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

宁波大学金融工程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通信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工程和通

宁波大学金融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通信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通信工程录取分

宁波大学经济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通信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通信工程录取分

工大通信类专业介绍:信息工程学院现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个博士学位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系统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信号与信息处理9个硕士学位点。其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为省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为省重点扶持学科。拥有2个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光纤通信重点研究实验室、浙江省嵌入式系统联合重点实验室。考工大

宁波大学通信工程和工业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和工业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和工业工程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专业介绍和工业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通信工程和工业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通信工程和工

宁波大学工业设计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业设计和通信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业设计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工业设计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业设计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工业设计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