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宁波大学和东华大学哪个物流管理专业好(物流管理专业东华大和宁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1 00:31:57 解决时间:2022-12-16 13:38

满意答案

宁波大学和东华大学哪个物流管理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宁波大学和东华大学各排行榜,物流管理专业的分数线,物流管理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宁波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浙江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物流管理2021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9843829
2020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0640774
2019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0839440
2018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0238856
2017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9038513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
东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东华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是上海市首批设立的物流本科专业之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技术,熟悉国内外生产、流通活动中的物流业务,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国际战略眼光的跨学科综合型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外语、数学、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从事供应链物流系统设计、管理、营运,国际物流运作、营销和采购管理,物流企业的规划、管理、物流服务组织、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等工作。
主要课程
该专业开设管理学、运筹学、应用统计学、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运作管理、物流技术与信息管理、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物流经济学、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项目管理、国际物流、国际采购、国际商法、企业物流策划、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物流专业课程。
实践环节
物流管理专业注重产学研结合,注重通过实验教学环节和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物流供应链系统的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物流供应链流程与仿真实验室配备有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供应链模拟、仿真等教学软件系统和仓储、配送物流运作的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开放实验环境。专业核心课程有上机实验,另外还有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物流综合设计与模拟等综合实验课程;实习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社会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能针对物流企业或物流部门的运作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专业特色
东华大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在2012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一级学科排行榜上位列全国第3位。该业有国际物流和物流信息化2个专业方向。按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该专业的培养方向为“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物流系统设计与管理”的高级人才。学生在具备基本的物流操作技能基础上,还应具有为企业物流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方案优化、物流企业管理诊断等方面的专业素质,通过综合实验、毕业设计和参加物流设计大赛等环节带领学生和企业面对面,为企业提出物流运作和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毕业去向
该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宽,工作适应性强。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有大型企业物流部门、物流企业、政府机关、各类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连锁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等,可以从事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管理、客户服务、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咨询、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物流市场营销与策划、零售企业协调等工作。 主要的就业单位包括:上汽、米其林轮胎、德国汉高、卡夫食品等大型制造企业的物流与供应链部门,从事物流运作管理、客户服务工作;中外运、中海、东方海外等物流企业从事仓储、运输、客户服务、物流系统设计等工作;苏宁电器、华联等连锁企业从事采购、配送等工作;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部分毕业生考取了政府公务员,或继续深造、出国(境)留学等。
咨询电话:021-62378372
电子邮箱:binshen@dhu.edu.cn
东华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理科试验班类(包含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机械工程、工业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供应链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0
广西理科试验班类(5000元/年,在松江校区办学,包含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机械工程、工业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供应链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高起点、强基础,突出基础科学教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索养,在图书借阅上享受研究生待遇.大一结束后在全校范围内选择相关专业.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1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
宁波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商学院是宁波大学创立的第一个学院,它的前身是1986年宁大成立初期的工商经济系。1994年7月率先和宁波市13家金融单位实行联合办学,设立了国际金融学院董事会。同年11月成立了宁波大学国际金融学院。1999年5月,根据国家学科设置统一要求更名为商学院。2000年4月,学校根据学科调整的需要,将原商学院、管理学系和国际经济研究中心合并组建为新的商学院。
  商学院是宁波大学第一大学科型学院,拥有学校首批硕士点之一?国际贸易硕士点,2003年又新增区域经济、数量经济和企业管理等三个硕士点。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2318人。学院下设金融系、国贸系、会计系、工商管理系和信息管理系等五个系和数量经济研究所、企业策划与发展研究所、现代会计与财务管理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 (国际经济研究中心) 、电子商务研究所以及国际贸易与金融研究所等六个研究所。
  2002年全院争取到位科研经费50.65万元,出版学术专著9部,教材6本,学术论文130篇,其中核心52篇,科研总量达8476分,名列全校文科第一。申报立项了一项国家社科基金,3项省级社科基金和9项市级项目,获得4项省级科研奖。
  全院现有正式在编的专任教师 75 人,教授 9人,占12%,副教授 22人,占29.3%,讲师33人,占44%,助教及见习期教师11人,占14.67%;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占教师总数的5.3%,具有硕士学位的34人,占45.33%;35岁以下青年教师聘任教师职务青年34人,具有硕、博学位有21人,占61.76%,基本形成了一支由学科带头人领队、优秀骨干教师为中坚支柱、大批中青年教师做后备的学术梯队。
  学院拥有较好的教学基础设施,院资料室以经济、管理类图书资料为主,现有中外文图书5152册,专业报刊174种,过刊合订本近1500册。包括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会计、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图书和丰富的专业学术期刊,为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提供了必备的资源条件。
  近几年来,实验室的建设也保证了持续的发展。实验室实用面积由三年前的240.65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542.59平方米。经费的投入三年合计达260多万元。为提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一些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新建了“网络与电子商务”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已能基本满足3000学生的教学需求。
  为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从2001级起实行了“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按经济类和管理两大类招生,第四学期根据需求分专业。并且通过承办“经济管理类综合基础强化班”,进行具有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新探索。还通过开设第二课堂、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学生创新学分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使学生更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宁波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浙江物流管理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98
四川物流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9
文科583
海南物流管理(梅山校区)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57
河南物流管理(梅山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5
文科608
山东物流管理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74
福建物流管理(梅山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0
历史类582
安徽物流管理(6000元/年;梅山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4
文科612
黑龙江物流管理(办学地点为梅山校区)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18
文科525
内蒙古物流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01
文科543
天津物流管理(梅山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17
东华大学
80
软科(综合)
63
校友会(综合)
97
武书连
744
US排名
学校简介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不断开拓奋进,已发展成为以纺织、材料、设计为优势,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2年实业家张謇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1951年建校,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196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8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中国上海,现有松江校区、延安路校区和新华路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83万余平方米。学校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和“上海市文明校园”。松江校区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学校全校教职工2320人,专任教师1416人,其中专职院士2人,兼职院士14人,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50余人,其他高级职称教师900余名。全校本科生14244人,硕士研究生6627人,博士研究生1265人,学历留学生705人。

学校现设有17个学院(部),拥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59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九大学科门类。纺织科学与工程保持国内领先,获评A+学科。化学、工程学、数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物与生化7个学科入围ESI世界前1%。设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1个上海高校Ι类高峰学科。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国家“111”引智基地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积极建设“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构建本科生“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多元成才、人人成才”的培养体系,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新世纪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积极构建一流研究生培养机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获评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东华学子近三年获得国内外学科竞赛、文体比赛冠军、金奖或一等奖共240余项,充分彰显学生的创造力。女足获全国冠军,学校进入“中国高校体育竞赛榜”前20名。学校全面推进双创教育,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学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金奖。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6%,薪资位于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16-21位,学生自主创业人数超过420人。建校至今,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6万余人,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和栋梁。

学校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支撑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等战略需求。新世纪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31项。大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重大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为“天宫”“天舟”“北斗”“天通”“嫦娥”做出贡献。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获批建设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民用航空复合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立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创意经济与创新服务研究基地、东华大学纺织行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研究中心等,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上海时尚之都、设计之都建设。

学校大力推进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学校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重要倡议,联合18个国家33所纺织特色高校成立“一带一路”世界纺织大学联盟。学校与全球100多所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获批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在肯尼亚莫伊大学建立世界首家纺织服装特色的莫伊大学孔子学院。与爱丁堡大学合作创办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培养国际一流时尚创意人才。

面向未来,东华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双一流”建设,全力服务国家和上海市的战略需求,为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按教育部规定的政策执行。
加分政策

加分政策

(1)我校认可省级招生委员会制定的各项加分政策。

(2)自主选拔录取、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和保送生等的优惠政策按已公布的相关招生简章中的内容执行。

(3)经我校预选并审核认可的优秀推荐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高考成绩在我校调档线以上,学校将兑现其享受优惠政策的承诺。

(4)同一考生如可享受我校多项优惠加分政策,取其最高项。


宁波大学
85
软科(综合)
66
校友会(综合)
86
武书连
1319
US排名
学校简介

宁波大学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曾指示:“希望宁波大学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为浙江建设创新型省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海内外“宁波帮”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建校之初,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开始办学历程;1992年列入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通过原国家教委首批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组建新宁波大学;2000年被浙江省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11年成为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2012年成为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201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学校已成为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25个学院、10个校级直属研究机构、3家直属附属医院。据ESI公布数据,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动植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等7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拥有省一流A类学科7个、省一流B类学科6个。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本科招生专业60个。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来华国际学生资格、招收港澳台学生资格。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513名,各类研究生9919名(含留学研究生195名),国际学生1741名(其中学历生1603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13327名。现有教职工3063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059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3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04人,博士学位人员1556名。主校区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另有梅山校区、植物园校区等多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037亩。图书馆馆舍总面积5.1万平方米,有纸质图书303.55万册、电子图书243.4万册。共有仪器设备总值13.1亿元。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建设一流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培养尊重学生选择权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现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1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项,通过国内和国际认证专业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另有非直属附属医院10家和临床教学医院10家。现有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5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1门,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研究生教育质量位列全国百强行列,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建有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5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成特等奖1项,省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省优秀示范课程9门,省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29项,全国各专业学位教指委优秀案例29项,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45项。

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特色教育。连续6年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高校先进集体奖”(全国仅4所),在第六届、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金奖总数均位列全国第二,前七届大赛中共获得19金19银3铜的成绩。连续9年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系列竞赛中蝉联赛事“优胜杯”,成绩稳居全国前20名。学生就业率位列省属高校前列,2020届毕业生一年后对母校的满意度全省第三,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调研结果全省第二。学校被列为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就业工作典型50强高校、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学校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其中1名为外籍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3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名,乌克兰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级特优人才32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7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入选者3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名、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带头人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4名,省顶尖人才1名、省特级专家4名,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名、国家、省突出贡献专家13名,省级特优人才48名,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3名,省151重点资助人才7名、第一层次19名。

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创新和地方服务。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实现了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项的全面突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稳居省属高校前3位,位列全国高校前70位,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目前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层次科研奖项)6项,获奖总数及二等奖获奖数均并列省属高校第一。学校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牵头单位)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成果推广机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3个,浙江海洋高效健康养殖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1个,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1个,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教育部联合授牌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9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浙江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重点专业智库2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浙江省高校新型智库3个,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支撑智库1个,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与各级政府共建地方研究院5个,与龙头企业共建校企研究院13个,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建校企(地)科研合作平台175个,实现千万级以上专利转让1项、作价投资2项,获评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连续四年获得全国唯一面向政产学研金用结合的最高荣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9项,获全国技术市场领域最高奖项“金桥奖”突出贡献优秀项目奖和一等奖各1项,获大学创业世界杯全球决赛总冠军,实现中国参赛队伍该项赛事零的突破。

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学校已与国外10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大力推进师资国际化和专业国际化,每年聘有100余名长期外籍教师。建有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法临床医学双博士项目、中澳MBA项目、中美精算本科项目、中加汉伯项目等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有冰岛北极光孔子学院和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大学孔子学院。近年来,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的人数大幅提升,学校获批“力学与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和“临床医学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2个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学校牵头成立“中国-中东欧大学体育教育与研究”国际联盟。学校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来华学历国际学生规模稳居省属高校首位,自费来华学历国际学生规模居全国第14位。在“软科”发布的2020中国大学排名之国际学生比例百强名单中,位列全国第13名。

学校大力推进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开展了校际学术及教育交流与合作,与台湾海洋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34所台湾高校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1993年,首开海峡两岸大学生交流互访先河,甬台两地大学生互访25次。与香港中文大学开展的甬港两地大学生互访研修活动,被列为教育部专家项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波大学正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校训和“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大精神,深入实施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向着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收费项目

  

     考生可以登陆网站http://zsb.nbu.edu.cn详细了解我校。

     师范类专业、农林水专业 4000元/年

     非师范类专业    4400元/年

     艺术设计专业    7000元/年

     音乐专业         9000元/年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交通提示

1.地铁:

宁波站:从宁波站出站后,在到达层两侧各有地铁口,乘坐地铁2号线红联方向,在宁波大学站下车,从B出口步行至宁波大学东校区北大门。

宁波汽车客运中心站:到客运中心地铁站,乘坐地铁2号线往红联方向,在宁波大学站下车,从B出口步行至宁波大学东校区北大门。

2.公交车:

宁波站:北广场乘坐541路(始发)到宁波大学站点下车。

宁波汽车客运中心站:乘坐369路(始发,开往宁波鄞州高教园区方向),到望湖市场下车,转乘541路(开往招宝山方向),到宁波大学站下车。

3.自驾车: 

杭甬和甬台温高速:到宁波东出口,走世纪大道过常洪隧道,然后右拐走宁镇公路,直接到宁波大学(学校在公路右侧)东校区北大门。

甬金和沈海高速(过杭州湾大桥):转宁波绕城高速,往镇海方向(蛟川出口出高速)直走,在宁镇公路右转,直接到宁波大学(学校在公路左侧)东校区北大门。

联系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邮编:315211

联系电话:0574—87600233(招生期间并联15部)     传真电话: 0574—87609301

招办网址:http://zsb.nbu.edu.cn     招生邮件:nbuzsb@nbu.edu.cn

在线咨询平台:http://zsb.nbu.edu.cn/zixun/


  中专 2022-12-16 13:38

相关问答

  • 我要读技校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物流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体育教育和物

  • 中专学校

    宁波大学学前教育(师范)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宁波大学学前教育(师范)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师范)和物流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学前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教育(师范)和物流管理这二个

  • 中专学校

    宁波大学小学教育(师范)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宁波大学小学教育(师范)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师范)和物流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小学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师范)和物流管理这二个

  • 中专学校

    宁波大学科学教育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宁波大学科学教育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科学教育和物流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科学教育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科学教育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科学教育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科学教育和物

  • 中专学校

    宁波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宁波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物流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 中专学校

    宁波大学法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宁波大学法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物流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浙江)

  • 中专学校

    宁波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宁波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

  • 中专学校

    宁波大学金融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宁波大学金融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物流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工程和物

  • 中专学校

    宁波大学金融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宁波大学金融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物流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物流管理录取分

  • 中专学校

    宁波大学经济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宁波大学经济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物流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物流管理录取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