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类型 | 年份 | 总分 | 英语 | 政治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
| 现代教育技术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2 | 62 | 62 | 97 | 118 |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8 | 58 | 70 | 124 | 110 |
| 学前教育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8 | 52 | 61 | 93 | 109 |
| 教育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6 | 74 | 62 | 88 | 132 |
| 心理健康教育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8 | 68 | 67 | 93 | 116 |
| 计算机技术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94 | 38 | 38 | 57 | 57 |
| 学科教学(思政)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3 | 56 | 60 | 86 | 91 |
| 应用统计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70 | 69 | 70 | 90 | 141 |
| 计算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02 | 53 | 65 | 105 | 61 |
| 应用心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5 | 64 | 57 | 203 | 0 |
| 学科教学(数学)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1 | 53 | 64 | 100 | 90 |
| 特殊教育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75 | 74 | 68 | 118 | 115 |
| 新闻与传播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75 | 64 | 62 | 112 | 109 |
| 思想政治教育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7 | 52 | 67 | 100 | 99 |
| 小学教育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67 | 61 | 64 | 101 | 112 |
| 基础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9 | 49 | 59 | 101 | 74 |
| 应用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0 | 42 | 55 | 95 | 68 |
| 大数据技术与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11 | 38 | 38 | 57 | 57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7 | 38 | 38 | 57 | 57 |
| 网络与信息安全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09 | 38 | 38 | 57 | 57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5 | 52 | 62 | 103 | 82 |
| 人工智能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10 | 38 | 38 | 57 | 57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6 | 48 | 69 | 131 | 104 |
| 学科教学(语文)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64 | 52 | 60 | 88 | 103 |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05 | 43 | 72 | 105 | 80 |
| 学科教学(生物)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6 | 51 | 65 | 81 | 121 |
| 学科教学(物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7 | 66 | 65 | 93 | 102 |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82 | 60 | 69 | 240 | 0 |
| 中国古代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1 | 62 | 71 | 116 | 109 |
闽南师范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成立于1958年春。1963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倡导和关怀下,国务院批准成立福建第二师范学院,由此开启我校本科教育之扉。198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复办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并更名为漳州师范学院。199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首批师范院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4月,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2017年被确定为福建省2018~2020年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9月,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全票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2020年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北江滨、圆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2000亩。现有本科专业68个,涵盖文学、工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农学和历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研究生2万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34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65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67人,历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闽江学者3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另有省级以上优秀专家、教学名师等130多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拥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4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8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99项。
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光学工程)、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教育、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应用心理、电子信息、应用统计、翻译、资源与环境、汉语国际教育、旅游管理、风景园林、艺术),跨及11个学科门类。4个学科(群)(中国语言文学与闽南文化学科群、数学、化学与环境学科群、教育学)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5个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应用经济学)入选福建省应用型学科。
学校坚持学术兴校战略,以提升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为目标,不断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和科研建设。学校现有27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6个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十三五”以来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任务,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3项。学校积极开展服务社会工作,与29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牵头组建了区域农村教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菌物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设立了闽南师范大学应用技术研究院,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目前已与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的众多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开展2+X国际本科课程、国际职业教育自考本科、国际硕士预科、4+2留日及奥克兰大学海外学习中心等项目,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充分发挥对台地域优势,与台湾地区高校长期保持良好稳定的校际交流合作关系,积极推进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开展闽台联合培养人才。学校具备联合招收港澳台侨本科、硕博士生资格以及免试招收台湾地区学生资格。
学校秉承“博学 明理 砺志 笃行”校训,根植闽南,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专门人才。建校以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9万余名,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勇于拼搏,建功立业,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党和国家领导人方毅、彭冲、彭佩云以及教育部和福建省领导,曾先后为学校题词或到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对学校的发展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学校的未来前景寄予厚望。漳州市历届党政主要领导都亲临学校现场办公,全力支持学校的发展。
当前,学校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重要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新闽南师大建设”为主线,主动服务“国家统一、中国东盟民心相通、海外闽南人统一战线构建”等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筑新阶段发展新优势,加快“东南亚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融合发展”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建设步伐,为全方位推动新时代福建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超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年闽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复试

2021年闽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复试

第四条调剂复试(一)对调剂考生的要求。1.须符合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A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调入专业需满足一志愿学科门类初试线,以及拟调剂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初试线。4.初试科目须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调入专业初试科目设有数学的,考生初试科目中须有数学。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二)调剂程序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次调剂系统。考生如对我校有调剂意向,请按以下程序进行填报:第一步有调剂意向的考生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

第三条复试名单的确定二级招生单位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应严格按照教育部对参加复试考生初试成绩的基本要求及录取原则,确定复试考生名单,并报研招办审核后在本二级招生单位网站进行公示(含考生姓名、编号、初试科目、成绩等信息)。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复试应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1.2。

(一)二级招生单位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复试方式。1.笔试主要为专业课测试。对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至少两门不同于初试科目的本科主干课程,考试时间每门为3个小时,每门课程满分为100分。加试课程不计入总成绩,但任一门加试科目成绩不到60分者,视为整个复试不及格。2.实践(实验)能力考核条件许可的单位应单独组织进行。主要测试实验和操作技能,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面试具体要求(1)每生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2)每个面试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原则上由本专业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3)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

七复试一我校根据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福建省属于一区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我校硕士研究生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我校各培养单位将在网上公布符合要求的参加复试人员名单我校不进行破格复试二复试安排在2022年4月底前复试录取办法将于复试前在我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处和各培养单位网页上公布考生根据各培养单位复试要求参加复试三我校在复试前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考生学历学籍信息核验有问题

2022年闽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复试分数线

2022年闽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及调剂信息公告复试分数线

闽南师范大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大数据技术与工程(311)、人工智能(310)、学科教学(思政)(353)、学科教学(数学)(351)、学科教学(物理)(357)、特殊教育(375)、现代教育技术(352)、学前教育(3

闽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大数据技术与工程(31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382)、心理健康教育(358)、计算数学(302)、学前教育(358)、应用统计(370)、学科教学(数学)(351)、思想政治教育(33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