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最高/最低分) | 牡丹江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生物技术 | 2017 | 理科 | -/379(本科二批A段) | /() |
理工类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咨询电话:0459-6819299-814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在农业、食品、环保、检疫和医药等行业从事技术研发和生产应用的能力,适应现代生物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原理、真菌学、食用菌栽培学、食用菌加工技术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学、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事业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生产技术、应用研究、产品开发、相关的管理和销售等工作。本专业开设食菌菌培养方向,该方向强化学生食用菌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毕业生具备在该领域独立生产和技术指导的能力。现有专业教师1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0人。学生实习基地稳定,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351 |
| 四川 | 生物科学类(包含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0 |
| 江西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1 |
| 福建 |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4 |
| 安徽 | 生物科学类(4950元/年;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2 |
| 吉林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89 |
| 辽宁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6 |
| 山西 | 生物科学类(包含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0 |
| 天津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主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05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45 |
| 四川 | 生物技术(认同四川塔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8 |
| 广东 | 生物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6 |
| 山东 | 生物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84 |
| 江西 | 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5 |
| 福建 | 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1 |
| 安徽 | 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0 |
| 江苏 | 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2 |
| 吉林 | 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92 |
| 辽宁 | 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1 |
| 山西 | 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8 |
| 河北 | 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2 |
| 天津 | 生物技术(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03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黑龙江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58年7月,首任校长由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担任。学校原隶属农垦部,1973年划归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经过64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现代化大农业特色、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
学校诞生于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原校址位于密山市裴德镇北的山野乡间。边疆农村办学45年,学校师生发扬解放军优良传统和“抗大校风”,传承北大荒精神,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发展之路。2003年学校整体迁入大庆市,进入提速升级、跨越发展的新时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凝练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的办学精神,并因优良校风和办学实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校现址位于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占地120.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4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36亿元,图书211.21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435人,其中专任教师927人,教授191人、副教授29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5人,占比40.5%;海外经历累计1年以上教师129人,占比13.9%。学校拥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龙江学者”青年学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王震讲座教授”2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1人,农业杰出科研人才1人,农业农村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39人;建有1个黑龙江省杂粮绿色生产及食品深加工技术研发“头雁”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4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学校建有12个本科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研部、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学科专业涉及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学校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5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19个。学校面向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0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近2000人。建校以来,学校累计培养和输送毕业生13余万人,培训各类人员50余万人次。
学校着力推进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现有获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涵盖7个专业),1个国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个国家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项目,2个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省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个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23门、省级线上线下精品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242项,省级571项。2019年获批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校;2020年获批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和黑龙江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2015年度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
学校科研工作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主要方向,建有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教育部粮食副产物加工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大庆)、农业农村部东北平原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豆机械化生产重点实验室等27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7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学校与垦区及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建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九三大豆产业创新研究院”、“大庆设施农业研究院”、“牡丹江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院”、“老校区科研所”、“大庆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安达农业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等八大校垦校地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基地。“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省部项目共计361项,各级部门科研经费共计3.47亿元。建校以来,学校共取得科研成果175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奖励180项,以“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农作物种衣剂”“大豆、水稻生产加工全程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牛重要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狮白鹅’选育及‘玉鹅’生态种养模式”“黑龙江水稻大面积均衡高产优质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现代化农机关键技术及装备”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有效转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3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2次获得“黑龙江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振兴经济奖”,10次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韩国、日本、印度、乌克兰、波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近3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交流与合作。目前,学校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实施本科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国立江陵原州大学、济州大学、日本山形大学、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无线电电子大学、哈尔科夫国立城市规划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等国外高校实施交换生、留学生等项目,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实施“中加合作食品研究发展中心”项目,与印度UAS大学实施中印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
学校始终把北大荒精神作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自觉将北大荒精神融入办学育人的全过程。学校现建有黑龙江省北大荒精神学术交流基地、黑龙江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研究所、北大荒精神展示馆,充分发挥地缘、人才和科研资源优势,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产出了《黑土上的中国》、《淬荒集》等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文化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北大荒精神烙印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困知勉行,积厚成器。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崇尚学术、特色发展”的核心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服务国家农业现代化为办学使命,以产教融合发展为导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着力提高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正在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农业大学目标不断迈进。
学校位于国家级生态城市大庆市,毗邻大庆市政府,与东北石油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分校隔街相望,草原公园环抱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气息融为一体。学校总占地12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82万平方米,是一座着眼未来、面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高水准的北方生态园林式大学正初现端倪。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8年奖助学金设置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标准为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标准为5000元;王震奖励基金奖励标准为3000元、尚学奖2000元、创新奖2000元;勤学奖学金奖励标准为一等2000元、二等1200元、三等500元;新生奖学金标准为5000元;各种个人单项奖学金和集体奖学金和涉农艰苦专业助学金。各学院也通过教师捐助、爱心人士和社会团体捐助等方式,设立了思源助学金和多项奖学金,分别为青岛金妈妈奖学金、农垦嘉泰奖学金、大北农励志助学金、垦丰奖学金、菲迪奖学金、禾丰奖学金、大北农助学金(动物科技学院)、北京报春禾励志奖学金、生泰尔基金、牧泉元兴自强奖学金、长春博瑞助学金、昊明奖学金、永恒基金、金新农奖学金、上海策而行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奖学金、扬翔素质教育基金、大牧人素质教育基金、佳和素质教育基金、瑞鹏公益基金、农翔助困奖学金、“北大荒青联菁英”助学金、佳昌晶能创新创业基金、“中慧”奖学金、食品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保利(青岛、北京、长春)奖学金、农电八五创新奖学金、同禹集团助学金、大庆东城科技助学金、皓尊表行助学金、电气与信息学院爱心基金、恩师奖学金、大北农助学金(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泰普舜康奖学金。
教书育人,薪火长传。牡丹江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历经东北农学院嫩江分院(1958年—1964年)、北安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1965年)、宁安师范专科学校(1965 年—1970年)和牡丹江师范学院(1970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9月,学校迁入牡丹江市,结束了近 40 年农村办学的历史。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省属本科院校,是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之一。2001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6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学校现具有学士、硕士两级学位授权体系。
基础扎实,积淀深厚。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牡丹江市,占地面积68.3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2.60万平方米,是黑龙江省花园式单位。学校固定资产总值9.9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8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是集实体与数字一体的复合型图书馆,馆藏图书248万余册(含电子图书74万余册),中外文期刊3万余种。学校建有黑龙江省级科普基地、黑龙江省语言文字馆、黑龙江省有声语言资源研究中心、牡丹江流域历史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基础教育教材陈列馆等多个教育教学场馆,其中基础教育教材陈列馆是全国首家教材研究场馆。学校是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课程思政示范校。
专业合理,师资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工1226人,其中专任教师78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39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712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7人。学校现有党政管理机构19个,二级学院20个,教辅单位6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方向)36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3个(涵盖18个领域),学科专业覆盖工学、理学、农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留学生等各类在校学生17000余人。
特色鲜明,成绩斐然。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门、省级大学生文学创作基地1个、黑龙江省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学科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工程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普基地2个、省级学术交流基地3个、设有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各1个。学校近五年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及教育部科研课题等各级各类项目1300余项,共有6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各类奖励,有240余篇论文被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
内涵强校,成果丰硕。学校充分发挥在北大荒文学、渤海文化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与地方方言保护、东北抗联精神研究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依托中国抗联研究中心、渤海文化研究中心,承接全省“五色教育”研学项目,围绕学科专业优势,推进建设运动康养文旅产业创意产业园,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学校围绕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发挥对外商贸人才培养、功能材料研发、啮齿动物生态学研究、生物和化工制药、食用菌开发等方面优势,依托超硬材料重点实验室、农林鼠害重点实验室、食用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北方药食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推进校企、校地、校校协同创新;学校全面彰显教师教育特色,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整合全省乡村教师教育资源,成立黑龙江省乡村教师教育发展学院,与黑龙江省教师发展学院合作打造省培、国培、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爱心课堂等项目获得良好社会反响;学校主动对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智力需求,高起点谋划建设自贸区学院,努力探索校政企、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新模式;学校积极融入地方,全面实施服务牡丹江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建立“高校联盟”、推动“跨校协作”,“渤海文化艺术团”“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品牌活动的开展,极大彰显了学校文化辐射与服务社会功能。
开放办学,深化交流。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中俄人文交流项目院校,拥有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俄语中心、HSK考试中心等国家级国际交流平台。学校的国际友好合作院校达到82所,与俄罗斯、韩国、日本、波兰等国高校联合举办本科教育项目,并与国外10余所高校实现了学分互认,是省级对俄经贸人才培养基地。
励精图治,载誉前行。学校多次被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学联、黑龙江省授予“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文明校园标兵”“黑龙江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集体”“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基础教育师资和行业应用型人才10万余人,他们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校始终秉承六十余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励志图新”的大荒地精神,全面回顾总结“十三五”,科学谋划“十四五”,按照“建设符合教育现代化内涵要求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办学目标,沿着“做好两个规划、建设三个生态、突出四个特色、提升六项工程”的发展思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牡丹江师范学院发展新篇章!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77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77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528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4二批理科44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2二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江苏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316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江苏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316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江苏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316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江苏生物技术2014二批理科314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52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77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528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4二批理科44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2二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贵州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399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贵州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39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贵州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37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贵州生物技术2014二批理科387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贵州生物技术2013二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山西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473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山西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76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山西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47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山西生物技术2014二批理科487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浙江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90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浙江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90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浙江生物技术2014二批理科570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吉林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42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吉林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08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吉林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42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吉林生物技术2014二批理科46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吉林生物技术2012二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陕西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450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陕西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4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陕西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450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陕西生物技术2014二批理科46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陕西生物技术2013二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云南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47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云南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47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云南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426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云南生物技术2014二批理科44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云南生物技术2013二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河北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50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河北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97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河北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508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河北生物技术2014二批理科538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河北生物技术2012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