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牡丹江师范学院和北部湾大学哪个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好(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湾大和牡师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1 17:48:27 解决时间:2022-12-16 18:55

满意答案

牡丹江师范学院和北部湾大学哪个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牡丹江师范学院和北部湾大学各排行榜,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的分数线,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北部湾大学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广西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地理科学(师范类)2019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6060589
文科47719186
地理科学(师范类)(师范)2018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0317028
地理科学(师范类)(师范)(民族班)46128290
地理科学(师范类)2017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0264265
文科47619509
地理科学类 地理科学(师范类)
北部湾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学制4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立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学生系统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够在中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核心课程:地图学、地球概论、人文地理学、水文气候学、地貌学、地质学基础、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现代教育技术、地理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普通话培训与测试、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等。

四、就业方向:中学地理教师

五、主要实践教学:军事训练、自然地理专业实习、人文地理专业实习、教育实习等

六、专家话专业:

梁家耀(钦州五中地理教研组组长):钦州学院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涵盖部门地理、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能满足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注重学生实践教学,为地方培养合格的中学地理。

吴龙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钦州学院转型发展,地理科学专业注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服务广西沿海三市中学地理教育,培养一批合格教育工作者。

七、学生话专业:

邓艳(2014届地理科学师范方向毕业生):就读本专业,我学习到了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知识,更有丰富的野外见习充实对地理学科的认知,让我在走出校门前就走遍了广西。在校期间能经常安排下到初高中学校见习,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跟踪学习,为我成长为一名中学老师打下了良好的教育基础。

韦艳玲(2013级地理科学专业在校学生):地理科学(师范类)在课程设置上涵盖了诸如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教育学等科目。通过专业的地理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丰富了我的知识层面。不仅如此,地理专业每年都有见习活动,或探究土壤奥秘,或追寻植物根源,或学习观摩名师课堂。多样化的课程,多平台的学习,以及多方面的体验,提高了我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地理专业素养,为我在地理课堂上与学生探讨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知识时做到游刃有余。

北部湾大学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甘肃地理科学(师范类)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类408
云南地理科学(师范类)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普通类513
文科558
山东地理科学(师范类)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25
江西地理科学(师范类)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9
文科556
地理科学类 地理科学(师范)
牡丹江师范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 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 作,也能在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地理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球表层(包括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圈及其相互作用)系统 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野外观测、实验室分析模拟等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 技能,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历史的基本素养;

3.能应用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了解相 关领域的基本进展和社会需求,能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基本的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

4.掌握教育学基本理论和地理教学法,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能运用可视化等现代教学手 段开展地理教学工作;

5.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能胜任野外考察,具有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善 于团队合作。

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并达到规定的等级。

主干学科:地理学、教育学。

核心知识领域:天文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3S(遥感、地理信息 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科学与技术、地理教学论。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天文学基础(36学时)、地质学与地貌学(54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54学时)、 土壤地理学(54学时)、植物地理学(54学时)、水文地理学(54学时)、综合自然地理学(54学 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政治地理学(54学时)、文化地理学(54学时)、城市地理学(54学 时)、人口地理学(54学时)、世界地理(54学时)、中国地理(54学时)、地图学(54学时)、遥 感概论(5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54学时)、教育学(36学时)、心理学(36学时)、地理教学论 (36学时)。

示例二:地球概论(72学时)、地质学基础(72学时)、气象与气候学(72学时)、地貌学(54 学时)、水文与水资源学(54学时)、土壤地理学(54学时)、植物地理学(54学时)、人文地理学 (54学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中国地理(108学时)、世界地理(108学时)、地图学(54学 时)、遥感概论(36学时)、地理信息系统(36学时)、地理学科教学论(54学时)。

示例三:地质与地貌学(72学时)、地理科学导论(36学时)、地图学(54学时)、地理信息系 统(54学时)、自然地理学(54学时)、人文地理学(54学时)、天文学基础(54学时)、气候与水文 学(72学时)、土壤与植被系统(54学时)、遥感导论(54学时)、计量地理(54学时)、经济地理学 (54学时)、区域分析与规划(54学时)、地理学思想史(36学时)、中国地理(72学时)、世界地理 (72学时)、地理教学论(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气象与气候学实习、水文学实习、土壤植物野外实 习、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地理教学实习、毕业论文与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区域综合地理野外实习、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综合实习、 专题地图编制、可视化教学设计。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牡丹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地理科学(师范)(认同四川塔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55
北部湾大学
437
软科(综合)
427
校友会(综合)
649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北部湾大学是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位于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城市、北部湾经济区滨海城市——钦州市。具有岭南风格、滨海风光、东南亚风情特色的3A级景区校园,为师生员工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环境。

一、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为1973年创办的钦州地区师范学校;1977年10月国务院宣布恢复高考,1978年2月首批普通专科生入学;1982年7月,广西区政府批准同意设立钦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9月招收首批脱产成人大专进修班;1985年6月,广西区政府同意增设广西师范学院钦州分院;1988年6月,广西区政府批复,钦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钦州地区教育学院(保留广西师范学院钦州分院);1991年5月,国家教委批准设立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保留钦州地区教育学院);2004年6月,始建于1906年的钦州民族师范学校并入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钦州学院;2018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8年11月,教育部批准在钦州学院基础上设立北部湾大学。2021年9月,学校成为广西2021-2025年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博士B类)。

二、学校概况

学校占地面积2070亩,有建筑面积65.2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实习仪器设备4.86亿元,纸质图书181.79万册,电子图书85.1万册。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其中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766人,其中研究生293人,留学生439人。有教职工1299人,其中教师111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72人(含在读博士59人)、高级职称人员459人(含正高132人),有八桂学者、青年八桂学者、自治区特聘专家、广西教学名师、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广西海外百人计划人选等一批高层次人才。

学校设有海洋学院、海运学院(船员培训中心)、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石油与化工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国际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陶瓷与设计学院、教育学院、北部湾大学东密歇根联合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9个教学单位。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特色专业、创新创业改革示范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平台70多个。

2007年,在广西高校中率先开设涉海专业,填补了广西有海洋而广西高校无海洋专业的历史空白;2011年成为广西唯一获得国家高级海船船员和国家一级渔业船员培养培训资质的本科高校。学校先后成为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首批理事高校、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项目单位。2021年8月,学校建设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现代产业学院、北部湾陶瓷现代产业学院荣获“广西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称号。

三、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

北部湾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使命。学校立足北部湾、服务广西、面向南海和东盟,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具有国际视野、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校坚持走海洋性、应用型、国际化发展道路,全力推进协同育人、协同创新,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学校坚持“面向需求、错位发展、特色办学”的办学理念,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专业升级改造,着力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深入拓展国际视野,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海洋特色鲜明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四、学科专业特色

学校着力突出海洋性办学特色,以服务海洋强国和海洋强区战略为使命,现开设有海洋科学、轮机工程、航海技术、水产养殖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一批涉海类专业,构建了海洋生物与技术、海洋交通运输与工程等具有海洋特色的学科专业集群。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一流学科”“重点学科”“一流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加大海洋生物学、水产养殖、船舶与海洋工程、化学工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油气储运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70%以上省级重点学科获得了硕士点,正积极筹备建设和申报新的自治区一流学科。相关学科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价值链,构建了“自治区一流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三级学科体系,积极打造服务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的学科体系。

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机械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有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轮机工程),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航海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物流管理、产品设计、小学教育、化学工程与工艺、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有省级特色专业(群)14个(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专业群、石油化工专业群、经济管理专业群、海洋科学、水产养殖学、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产品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物流管理、油气储运工程、地理信息科学);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2021年10月,教育部批复我校小学教育专业通过师范类第二级专业认证,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工程等专业认证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现有“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船舶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部湾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化工新材料与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广西绿色化工新材料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省级海洋学科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团队、平台作用,学校在白海豚、中华鲎、大蚝等海洋物种养护、海岛资源保护与利用、海洋历史文化等领域的研究不断结出新成果,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取得新进展。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始终秉承开放办学理念,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波兰、英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招收有来自亚洲、非洲、大洋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近年来,国内学生赴海外、深造就业200余人,先后培养来华外籍留学生1000多人。2016年,学校与波兰华沙理工大学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批准。2021年,“北部湾大学东密歇根联合工程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填补了广西高等教育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领域的空白。目前,建设有全英文授课专业6个、全英文课程200多门、双语教学课程120多门、国际素养通识课程12门,能开展全英文和双语教学的教师有200余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人文交流500多人次。通过推进全英文留学生教育的教改尝试,本土国际化课程建设得到加强,“课内外一体化”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有效推进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化,提升了国内学生的国际素养。近年来,学校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渠道,把握机遇、拓展资源,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突出成效,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国际化办学新格局。



牡丹江师范学院
453
软科(综合)
389
校友会(综合)
563
武书连
学校简介

教书育人,薪火长传。牡丹江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历经东北农学院嫩江分院(1958年—1964年)、北安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1965年)、宁安师范专科学校(1965 年—1970年)和牡丹江师范学院(1970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9月,学校迁入牡丹江市,结束了近 40 年农村办学的历史。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省属本科院校,是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之一。2001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6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学校现具有学士、硕士两级学位授权体系。

基础扎实,积淀深厚。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牡丹江市,占地面积68.3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2.60万平方米,是黑龙江省花园式单位。学校固定资产总值9.9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8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是集实体与数字一体的复合型图书馆,馆藏图书248万余册(含电子图书74万余册),中外文期刊3万余种。学校建有黑龙江省级科普基地、黑龙江省语言文字馆、黑龙江省有声语言资源研究中心、牡丹江流域历史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基础教育教材陈列馆等多个教育教学场馆,其中基础教育教材陈列馆是全国首家教材研究场馆。学校是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课程思政示范校。

专业合理,师资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工1226人,其中专任教师78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39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712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7人。学校现有党政管理机构19个,二级学院20个,教辅单位6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方向)36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3个(涵盖18个领域),学科专业覆盖工学、理学、农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留学生等各类在校学生17000余人。

特色鲜明,成绩斐然。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门、省级大学生文学创作基地1个、黑龙江省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学科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工程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普基地2个、省级学术交流基地3个、设有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各1个。学校近五年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及教育部科研课题等各级各类项目1300余项,共有6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各类奖励,有240余篇论文被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

内涵强校,成果丰硕。学校充分发挥在北大荒文学、渤海文化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与地方方言保护、东北抗联精神研究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依托中国抗联研究中心、渤海文化研究中心,承接全省“五色教育”研学项目,围绕学科专业优势,推进建设运动康养文旅产业创意产业园,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学校围绕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发挥对外商贸人才培养、功能材料研发、啮齿动物生态学研究、生物和化工制药、食用菌开发等方面优势,依托超硬材料重点实验室、农林鼠害重点实验室、食用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北方药食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推进校企、校地、校校协同创新;学校全面彰显教师教育特色,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整合全省乡村教师教育资源,成立黑龙江省乡村教师教育发展学院,与黑龙江省教师发展学院合作打造省培、国培、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爱心课堂等项目获得良好社会反响;学校主动对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智力需求,高起点谋划建设自贸区学院,努力探索校政企、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新模式;学校积极融入地方,全面实施服务牡丹江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建立“高校联盟”、推动“跨校协作”,“渤海文化艺术团”“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品牌活动的开展,极大彰显了学校文化辐射与服务社会功能。

开放办学,深化交流。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中俄人文交流项目院校,拥有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俄语中心、HSK考试中心等国家级国际交流平台。学校的国际友好合作院校达到82所,与俄罗斯、韩国、日本、波兰等国高校联合举办本科教育项目,并与国外10余所高校实现了学分互认,是省级对俄经贸人才培养基地。

励精图治,载誉前行。学校多次被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学联、黑龙江省授予“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文明校园标兵”“黑龙江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集体”“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基础教育师资和行业应用型人才10万余人,他们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校始终秉承六十余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励志图新”的大荒地精神,全面回顾总结“十三五”,科学谋划“十四五”,按照“建设符合教育现代化内涵要求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办学目标,沿着“做好两个规划、建设三个生态、突出四个特色、提升六项工程”的发展思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牡丹江师范学院发展新篇章!


录取方法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高考文化课成绩必须达到生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专业课省级统考成绩必须达到生源地省份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1.黑龙江音乐类专业的考生,按专业课省级统考成绩,采取“专业清”的原则进行录取,即同一投档志愿的考生,按专业课省级统考成绩择优录取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尚未完成计划的专业,再择优录取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依次类推。

2.黑龙江美术类和省外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实行专业课成绩投档的,按照专业课省级统考成绩采取“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实行综合成绩投档的,按照综合成绩采取“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

3.舞蹈类专业的考生按专业课省级统考成绩择优进行专业录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录取时,往届生和应届生一视同仁;所有招生专业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中专 2022-12-16 18:55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16年牡丹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低分是多少?

    1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牡丹江师范学院贵州地理科学2016二批理科382牡丹江师范学院天津地理科学2016二批理科417牡丹江师范学院湖北地理科学2016二批理科423牡丹江师范学院广东地理科学2016二批理科444牡丹江师范学院河南地理科学2016二批理科453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地理科学2016二

  • 中专学校

    2015年牡丹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在河南录取分数线

    2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牡丹江师范学院河南地理科学2015二批理科461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牡丹江师范学院河南地理科学2016二批理科453牡丹江师范学院河南地理科学2015二批理科461牡丹江师范学院河南地理科学2014二批文科486牡丹江师范学院河南地理科学2013二批理科445

  • 中专学校

    2016年牡丹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

    3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地理科学2016二批理科431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地理科学2016二批理科431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地理科学2014二批文科499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地理科学2014二批理科457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地理科学2013二批理科

  • 中专学校

    2017年牡丹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在湖北录取分数线

    4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牡丹江师范学院湖北地理科学2015二批理科456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牡丹江师范学院湖北地理科学2016二批理科423牡丹江师范学院湖北地理科学2015二批理科456牡丹江师范学院湖北地理科学2014二批理科473

  • 中专学校

    2016年牡丹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在广东录取分数线

    5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牡丹江师范学院广东地理科学2016二批理科444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牡丹江师范学院广东地理科学2016二批理科444牡丹江师范学院广东地理科学2015二批理科520牡丹江师范学院广东地理科学2014二批理科493

  • 中专学校

    2016年牡丹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在湖北录取分数线

    6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牡丹江师范学院湖北地理科学2016二批理科423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牡丹江师范学院湖北地理科学2016二批理科423牡丹江师范学院湖北地理科学2015二批理科456牡丹江师范学院湖北地理科学2014二批理科473

  • 中专学校

    牡丹江医学院和北部湾大学哪个好?录取办法?加分政策?

    7楼

  • 中专学校

    2015年牡丹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在广东录取分数线

    8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牡丹江师范学院广东地理科学2015二批理科520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牡丹江师范学院广东地理科学2016二批理科444牡丹江师范学院广东地理科学2015二批理科520牡丹江师范学院广东地理科学2014二批理科493

  • 中专学校

    牡丹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师范)怎么样,好不好?

    9楼

    牡丹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师范)是公办本科专业。牡丹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师范)在黑龙江省排名第4。黑龙江省开设地理科学(师范)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佳木斯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师范)在黑龙江省排名情况1.

  • 中专学校

    牡丹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师范类)难不难考|学费多少钱|分数线才能上|怎么样

    10楼

    1.学费:地理科学(师范类)为4500;牡丹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及学费学校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学费牡丹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师范类)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四年450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