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0 | 数字媒体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7 | 118108 |
| 2020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7 | 118108 |
| 2020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8 | 117181 |
| 2020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0 | 115288 |
| 2020 | 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1 | 114348 |
| 2020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0 | 34503 |
| 2020 | 旅游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0 | 34503 |
| 2020 | 财务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1 | 33776 |
| 2020 | 新闻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3 | 32221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 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 和教学工作,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 位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接受数学建模、计 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 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 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
3.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4.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6.师范类毕业生还应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 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学建模、数值计算。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288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解析几何(80学时)、初等 数论(32学时)、近世代数基础(32学时)、常微分方程(64学时)、拓扑学(48学时)、理论力学 (48学时)、大学物理(64学时)、实变函数(64学时)、复变函数论(64学时)、数理统计(64学 时)、泛函分析(64学时)、偏微分方程(64学时)、科学计算(64学时)、随机过程(64学时)。
示例二:数学分析I-Ⅲ(378学时,含习题课)、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 时)、常微分方程(72学时)、复变函数I(72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Ⅱ(144学时)、微分几 何(72学时)、抽象代数(72学时)、实变函数I(72学时)、泛函分析(双语)(72学时)、数学模型 与数学软件(72学时)、数值分析(72学时)、普通物理学I-Ⅱ(180学时,含实验)、计算机基础 (72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108学时,含实验)。
示例三:数学分析I-Ⅲ(32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时)、C语 言(90学时)、普通物理(108学时)、概率与统计(90学时)、数学软件(54学时)、数学建模(72学 时)、近世代数(54学时)、常微分方程(54学时)点集拓扑(72学时)、实变函数(72学时)、中学 数学教材教法(54学时)、微分几何(54学时)、复变函数(54学时)、初等数论(36学时)、泛函分 析(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 业论文(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本科专业
2016-03-09 17:17:47 来源:兰州文理学院-文学院 浏览:634次
汉语言文学专业简介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及创新意识;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强的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协调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语文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育工作者,以及能够在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2.学制及学习年限
本专业采用学分制,标准学制为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3.毕业与授予学位
本专业学生须按培养方案要求修读各类课程,总学分达到177学分,方可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4.毕业生就业岗位
根据社会发展尤其是甘肃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培养目标,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如下:
(1)在中等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
(2)企事业教育机构的从事教育管理的教育工作者。
(3)在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5.专业特色
(1)构建了“一体化、三面向、五结合”的特色教学体系。
(2) 构建了具有甘肃地方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6.主要课程
普通话语音、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美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简介
1.历史背景
文学院有着深厚的办学历史背景,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主办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1987年开办了戏剧创作班,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任教,讲学历时一个多月。该班毕业生优秀者众多,在甘肃戏剧文化建设方面贡献巨大,我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正是在此基础上申办的。
2.培养目标
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知识基础上,培养适应21世纪文化产业和戏剧影视文学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戏剧、戏剧舞台和影视创作基本理论、综合素质及剧本创编能力,学术素养与应用能力并重,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兼备的高水平戏剧影视艺术专门人才。主要就业岗位有:
(1)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戏剧影视艺术创作、评论与研究工作。
(2)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教学等语言文字工作。
3.主要课程
戏剧影视艺术概论、戏剧学概论、戏剧影视文学创作、中国古典戏曲剧目导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戏剧美学、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编剧概论、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中外电视发展史、影视剧泛读、视听语言、影视文化学、栏目专题与纪录片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里学、酒店管理概论、旅游财务管理、旅行社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商务英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数字 媒体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 方法,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在互动媒体、媒体网络、新媒体工程等领域从事 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字媒体 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数字媒体领域的核心技术,了解数字媒体创作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 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为数字媒体内容的创作和传播提供基本的技术解决方案,具备设计、开发 数字媒体系统的基本能力;
5.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终生学习意识强烈,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 术、新知识、新创意的能力;
6.了解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具备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信息技 术以及艺术创作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具有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利用、经营等创业意识;
8.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 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程序设计、网络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音频处理、计算 机动画、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2+32学时)、造型基础(16+32学时)、图像信息处理(32+16 学时)、数字摄影(16+32学时)、计算机图形学(32+16学时)、场景设计与表现(16+48学时)、数 字媒体资源管理(32学时)、数字视音频处理(40 +16学时)、计算机动画(32 +16学时)、计算机 视觉(32学时)、人机交互技术(32学时)、角色形象设计(32+32学时)、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48 学时)、数据结构基础(32+16学时)、数据库系统原理(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基础(48 +16学 时)。
示例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协议基础(40 +16学时)、数字信号 处理(48 +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2 +16学时)、多媒体原理与应用(32 +16学时)、现代电 视技术(40+16学时)、信息论与编码原理(48学时)、媒体内容安全技术(32+16学时)、计算 机图形学(32+16学时)、媒体网络与交互电视技术概论(32+16学时)、多媒体系统设计(16+ 32学时)。
示例三:数字媒体技术导论(32学时)、媒体制作软件(32+24学时)、3D图形程序设计 (32+16学时)、多媒体画面艺术(24+8学时)、游戏架构设计(16 +16学时)、三维造型与动画 技术(32+24学时)、计算机图形学(40+8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0+8学时)、实时虚拟现实 技术(32+16学时)、游戏开发(64+32学时)、动画设计(64+32学时)、影视制作与合成(32+ 1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需要设置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动画原理与设计实验、数字视音频处 理实验、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多媒体原理与应用实验、数字媒体制作实践、网络应用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兰州文理学院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资产评估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18分,投资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19分,旅游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20分,财务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20分,新闻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22分,翻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22分,

兰州文理学院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9分,财务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6分,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8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3分,数字媒体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3分,旅游

兰州文理学院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9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0分,广播电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0分,财务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0分,数字媒体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2分,软件工程理科录

兰州文理学院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8分,旅游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8分,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0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1分,财务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0分,投资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

兰州文理学院2017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2分,数字媒体技术(虚拟现实互动媒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2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6分,旅游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57分,财务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57分

兰州文理学院2018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2分,数字媒体技术(虚拟现实互动媒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2分,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3分,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4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

兰州文理学院2019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7分,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7分,数字媒体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7分,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8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1分,旅游

兰州文理学院2021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9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9分,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9分,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0分,数字媒体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

2021年兰州文理学院安徽省招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4700元/年)、汉语言文学(师范)(3800元/年)、新闻学(3800元/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700元/年)、投资学(3800元/年)、数字媒体技术(4700元/年)、软件工程

兰州文理学院2020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数字媒体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7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7分,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8分,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0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1分,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