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0 | 工程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53 | 98506 |
| 2020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54 | 96763 |
| 2020 | 测绘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55 | 95625 |
| 2020 | 物流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56 | 95127 |
| 2020 | 水利水电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57 | 93878 |
| 2020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58 | 92639 |
| 2020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59 | 91139 |
| 2020 | 工程造价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63 | 86791 |
| 2020 | 电子信息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64 | 86240 |
| 2020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65 | 85059 |
| 202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68 | 81437 |
| 2020 | 通信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69 | 80145 |
| 2020 | 车辆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70 | 79048 |
| 2020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70 | 79067 |
| 2020 | 物联网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71 | 78580 |
| 202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72 | 76786 |
| 2020 | 软件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72 | 76713 |
| 2020 | 自动化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73 | 76618 |
| 202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83 | 65472 |
| 2020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84 | 63880 |
| 2020 | 土木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84 | 64543 |
| 2020 | 土木工程(卓越计划班)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86 | 61580 |
| 2020 | 财务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89 | 58462 |
| 2020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94 | 53756 |
| 2020 | 财务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94 | 53756 |
| 2020 | 土木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94 | 53756 |
| 2020 | 车辆工程(卓越计划班)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97 | 49635 |
| 2020 | 交通运输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98 | 48523 |
| 2020 | 工商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98 | 49239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成立于1958年,由原唐山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2007年5月,通过了建设部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育评估,2008年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给水排水专业方向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市政工程为甘肃省重点学科。拥有教育部“黄河中上游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体系研究”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创新团队、教育部“寒区旱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污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近四年承担纵向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现有专业教师44人,其中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4人。11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发挥工科优势,体现铁路特色,根据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构建了体现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专业动手能力特色明显。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能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研究与开发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制图、水力学、泵与泵站、水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水处理微生物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水工程施工、建筑给排水、给排水管道系统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为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拥有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交通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专业师资力量雄厚,2009年被授予国家级“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近年来承担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1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11项、省级及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5项。现有教师2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100%。
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应用型高级计算机专业人才,毕业生可在电子、信息、交通、电力、自动化等领域从事信息化、计算机软硬件的设计、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主干课程: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与接口、嵌入式系统、Android开发技术、C#与.Net开发平台、J2EE与中间件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PCB板设计与制作、物联网技术等。
主要专业方向:计算机工程、软件技术。(二年级分专业方向)。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成立于1988年。现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美的空调陕甘宁青培训基地。2011年,该专业通过了住建部组织的专业教育评估。近两年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省部级课题6项,发明专利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在长大隧道通风防灾(火)、地源热泵、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方面,成绩突出。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工科特色鲜明,建环2002级2班曾获“全国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现有教师1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3%。
毕业生能够从事与建筑环境与设备相关的管理、教学、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产品推广和销售、工程咨询和设计、工程安装和监理、环境检测和调试、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主干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暖通空调、供热工程、制冷技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建筑给排水、自动控制原理、建筑电气等。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物流技术和物流企业管理高级专门人才。2002年9月开始招生,十年内为我国物流、交通运输、工程施工企业等部门培养了一大批物流专业人才。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5人(博导3人)、副教授6人,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可在物流企业、铁路运输行业、大型生产企业的物资采购部门、工程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部门、社会第三方物流企业、政府工信、交通等部门参加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从事物流企业经营策略研究,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生产企业物流运营管理,电子商务运作管理,企业间协作供应链管理,是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学习型人才与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现代物流学、企业采购与供应管理、铁路运输组织、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铁路货物运输组织、多式集装联运、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工程、物流中心设计与运营、物流成本与绩效管理、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现代物流系统仿真。
交通运输专业是1958年我校初建时由铁道运输专业创始人之一、著名留美学者林达美教授带领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系部分教授和骨干教师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该专业依托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以及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甘肃省级重点学科。该专业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拥有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3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目前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在内的多项纵横向项目。现有教师30余人,其中教授9人(博导3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5%。
主干课程:管理运筹学、铁路运输设备、铁路信号与控制、铁路货物运输组织、铁路行车组织基础、铁路运输调度与统计分析、站场与枢纽设计、运输经济学、高速铁路技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运输市场营销、多式集装联运等。
该专业培养具有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在国家及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铁路和大型厂矿企业从事运输规划、场站设计、调度决策和运输组织的高级技术人才。
省份科类专业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年份备注浙江综合改革财务管理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测绘工程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车辆工程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车辆工程(卓越计划班)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电子信息工程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工程管理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工程造价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工商管理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
省份科类专业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年份备注浙江不分文理车辆工程(卓越计划班)595612.00612.00612.002019综合改革浙江不分文理交通运输595616.00612.00614.002019综合改革浙江不分文理工商管理595604.00604.00604.002019综合改革浙江不分文理土木工程(卓越计划班)595598.00598.00598.002019综合改革浙江不分文理建筑学59
省份科类专业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年份备注浙江综合改革自动化.52018浙江(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应用化学.52018浙江(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英语浙江(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遥感科学与技术浙江(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物流管理浙江(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物联网工程浙江(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土木工程(卓越计划班)浙江(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土木工程.52018浙江(综合改革)浙江综合改革通信工程浙
省份科类专业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年份备注浙江不分文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浙江浙江不分文理测绘工程浙江浙江不分文理车辆工程浙江浙江不分文理车辆工程(卓越计划班)浙江浙江不分文理地理信息科学浙江浙江不分文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浙江浙江不分文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班)浙江浙江不分文理电子信息工程浙江浙江不分文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浙江浙江不分文理工程造价浙江浙江不分文理工商管理浙江浙江不分文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

兰州交通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5分,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21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5分,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5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6分,工程造价理

兰州交通大学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6分,西班牙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6分,财务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会计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0分,汉语国际教育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0分,工商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

兰州交通大学2020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遥感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7分,测绘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9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2分,会计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5分,环境科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7分,葡萄牙语综合

兰州交通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4分,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4分,车辆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8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0分。兰州交通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

2021年兰州交通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工程管理、工商管理、车辆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土木工程(卓越计划班)、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财务管理、工程造价、物联网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软件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子

兰州交通大学2017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8分,测绘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0分,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3分,地理信息科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3分,水利水电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4分,

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3分,物流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4分,电子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5分,水利水电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7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8分,测

兰州交通大学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3分,测绘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6分,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70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71分,电子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7

兰州交通大学2021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9分,物流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4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5分,工程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5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5分

兰州交通大学2020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3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4分,测绘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5分,物流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6分,水利水电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7分,测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