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天水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兰州城市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1 | 文科 | 490/465(本科二批K段) | 483/474(本科二批K段) |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0 | 文科 | 508/499(本科二批) | -/501(本科二批) |
| 网络与新媒体 | 2019 | 文科 | -/496(本科二批) | -/498(本科二批) |
| 网络与新媒体 | 2018 | 文科 | -/470(本科二批) | -/474(本科二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甘肃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465 |
| 广东 | 网络与新媒体(非定向)(办学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1 |
| 黑龙江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8 |
| 山西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84 |
天水师范学院始建于1959年,2000年由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天水师范学院,2013年开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2015年被甘肃省列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8年被国务院学位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办学思路与目标】学校秉承“困境中求生存,奋斗中谋发展”的精神,立足自身实际,紧跟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初步形成了教师教育、工程技术、商务管理、文化体艺四大类应用型专业群,明确了立足陇东南、服务甘肃省、走向全中国的办学定位和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主动接受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路,确定了建设西部一流、国内知名、师范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
【院系设置】学校下设1个书院、17个二级学院,64个教学系(部)。
【办学条件】学校占地面积670亩,校舍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40万册,中外文期刊1331种,数据库40种;教学仪器设备值2.41亿元,固定资产10.69亿元。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384人(其中专任教师740人),有教授(研究员)111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06人,有博士学位教师210人(含在读)、硕士学位教师690余人。师资队伍中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扶持计划人选等11人;有甘肃省领军人才、优秀专家、飞天学者、师德标兵、园丁奖获得者、教学名师、4个一批人才、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人选等100余人。
【人才培养】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1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研究生近800人。已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以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学校因“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受到国家教委的表彰奖励。
学校建有甘肃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大学生科技园1个,甘肃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专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奖100余项,省级奖800余项,特别是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甘肃赛区)中,连续六年位列省属高校第一名;法学专业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三年居全省高校前列;女子曲棍球队连续六届蝉联“宏奥杯”全国大学生曲棍球锦标赛冠军;考研率在省属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学科专业】学校现有中国史、生态学2个甘肃省一流特色学科群,有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和数学等8个省级重点学科。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有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电子信息硕士、机械硕士、体育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有6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6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现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精品课程2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
【科学研究】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2个省级科研机构,1个院士工作站。
近5年来,学校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8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6项,省(部)级项目190余项;先后有170余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获省(部)级奖励43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6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46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2100余篇,其中,SCI、CSSCI源刊物300余篇。主办的学术刊物《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先后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称号,“陇右文化研究”栏目多次荣获“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称号。
【交流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120余家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与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对口帮扶和合作关系;与天水华天电子集团、东旭集团、天瑞重工等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甘肃省高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院”“光电显示材料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10余个平台,联合攻关技术瓶颈服务产业发展;建成“高加索地区研究中心”“中白生态环境研究所”2个国际合作平台,围绕“一带一路”文化、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研究;与英、美、法、德等国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自2003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了来自21个国家的留学生200余名。依托甘肃省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累计为区域培养农村新型技能人才6000余人。
【校园文化】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红色文化教育体验馆为阵地赓续红色基因,以天水旋鼓舞、天水雕漆等为抓手推广发展地域文化,以张鸿勋等师德楷模为引领培育德育文化,以全国百强人文社团瀚海潮文学社为示范丰富社团文化,以校史馆、博物馆、霍松林艺术馆、雷达文学馆、校艺术馆为载体彰显美育特色,构建起“五位一体”的文化育人体系。
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8年获评首批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21年获批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
学校普通本科学费和住宿费的收取,按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一核定的学分制收费标准执行。
学校普通本科学费和住宿费的收取,按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财政厅统一核定的学分制收费标准执行。
学费标准(甘发改收费〔2016〕1133号):文科类3800元/人·学年,理科类4000元/人·学年,工科类4400元/人·学年,外语类4300元/人·学年,艺术类6500元/人·学年。
运动训练专业学费标准(甘发改收费〔2010〕1384号):4500元/人·学年。
校企联合办学专业学费标准(甘发改价格〔2019〕897号):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学校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办专业,学费标准为8000元/人·学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云计算方向)、通信工程专业为“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联合建设专业以及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为学校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办专业,学费标准待定。
预科生收费标准(甘价费〔2006〕120号):本科预科学费15000元、学年。
住宿费收费标准(甘发改收费〔2016〕697号、甘发改收费〔2016〕1133号):900—1150元/人·学年。
学费和住宿费收费标准如有变化,按照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批准的收费标准执行。
兰州城市学院是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位于甘肃省会兰州市,有全日制在校生14300人。
【历史沿革】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6月的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于1942年5月创办的培黎石油学校。2007年8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整体并入学校。
【校舍资源】学校现有校本部、培黎校区、东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5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4.9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4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9亿元。馆藏纸质文献124.41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24个。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161人,其中教授120人、副教授338人、博士179人、硕士608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6人、甘肃省飞天学者1人、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5人、甘肃省优秀专家3人、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11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5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创新创业教学名师3人。
【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18个二级学院和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甘肃文化翻译中心、路易·艾黎研究中心等23个研究院(所)。现有本科专业55个,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形成了服务城市类、教师教育类、工程技术类三大专业集群。拥有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试点项目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高校省级新型智库1个。
【人才培养】学校秉承路易·艾黎先生倡导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校训,致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逐步形成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校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风和“乐学善思、学以致用”的学风。培养的毕业生以勤奋踏实、积极上进的作风,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专业基本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普遍认可。
【合作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合作办学理念,积极推进校企校地校际校所合作和国(境)外交流,先后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33个;与塞浦路斯欧洲大学、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俄罗斯奔萨国立大学、法国欧亚高等管理学院、新西兰ARA坎特伯雷理工学院等1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国际教育合作关系,与台湾昆山科技大学、台北城市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数十家境外及国内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合作关系,2015年学校加入了“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与省内7所高校建立了教师教育联盟,与全国12所石油高校建立了行业战略联盟。2015年成为甘肃省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试点高校,2016年成为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的理事单位,2017年被教育部列为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学校,2018年被列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与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政府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与天津城建大学签订结对帮扶战略合作协议。
【所获荣誉】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首届甘肃省“文明校园”、甘肃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甘肃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第三批甘肃省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单位、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平安甘肃建设优秀单位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学校以建设城市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坚持城市类、应用型、地方性办学定位,确立做大“城市”、做优“教育”、做强“工科”的办学思路,服务城市发展,对接地方经济,努力把学校建成区域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城市规划与建设咨询智库、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平台。

兰州城市学院英语(师范)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师范)和网络与新媒体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师范)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英语(师范)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师范)和网络与新媒体这

兰州城市学院翻译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翻译和网络与新媒体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翻译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翻译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翻译和网络与新媒体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翻译和网

兰州城市学院法语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语和网络与新媒体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语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法语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语和网络与新媒体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语和网

兰州城市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和网络与新媒体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汉语国际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兰州城市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师范)和网络与新媒体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师范)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

兰州城市学院体育教育(师范)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师范)和网络与新媒体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体育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师

兰州城市学院学前教育(师范)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师范)和网络与新媒体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学前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教育(师

兰州城市学院小学教育(师范)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师范)和网络与新媒体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小学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师

兰州城市学院教育技术学(师范)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技术学(师范)和网络与新媒体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技术学(师范)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教育

兰州城市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和网络与新媒体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