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旅游管理 | 2021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87 | 83580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0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93 | 163501 | |||
| 2019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62 | 172687 | |||
| 2017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03 | 75517 |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前身是连云港市职教中心饭店管理专业,1992年招收第一届学生。1999年两校合并,在原饭店管理专业的基础上于2001年开始招第一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目前在校生有200余人。本专业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方针,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需求,具有旅游业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旅游学概论》、《管理学概论》、《旅行社管理》、《餐饮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英语》等课程,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大旅行社、酒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旅游景区等行业部门。
目前该专业已有12届毕业生,已经为社会培养了千余名毕业生,就职于省内外各大酒店、旅行社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相关服务行业,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旅游管理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87 |
| 四川 | 旅游管理(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92 |
| 广西 | 旅游管理(4700元/年)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5 |
| 山东 | 旅游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08 |
| 安徽 | 旅游管理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82 |
| 浙江 | 旅游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62 |
| 山西 | 旅游管理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35 |
| 河北 | 旅游管理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4 |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始建于1978年,始终与国家的改革开放同发展共命运。全校师生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团结进取、勇于创新,孕育和积淀了矢志不渝的工匠精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优良的校风学风、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现已基本形成了理、工、管、经、艺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综合竞争力、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节节攀升。
区位优势:学校坐落在国家级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纱帽街,这里是“车都”“机器人之都”“智能家居之都”和“通用航空之都”,GDP全市第一,综合经济实力在国家中西部开发区中排名首位。这里是国际航联世界飞行者大会永久举办地和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举办地。学校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职教园区,1万4千余家企业环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紧密。学校紧邻武汉环城和汉洪高速,武汉地铁16号线职教园站离学校大门仅百米,实现了与天河机场、武汉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各大汽车站以及武汉各大商圈、景区无缝对接,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
生态环境:学校毗邻武汉欧洲风情小镇、恒大现代都市田园综合基地,风景秀丽的马影河流经校园,校园规划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越,是湖北省“园林式校园”。这里绿树成萌、草木葱茏、四季花开,“杏园”“樱园”“梅园”“水杉园”“镜湖”……园湖掩映。学校是武汉市“文明高校”“平安高校”“卫生高校”,建筑楼群鳞次栉比,整齐的教学楼、整洁的学生公寓、宽敞的运动场、现代化的体育馆、时尚的学生食堂、覆盖全院的校园网……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校园文化:学校始终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培育现代大学精神,“明德、修业、砺志、笃行”的校训,“求实、进取、开拓、创新”的校风,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激励和鞭策着全校师生在新时代不断前行。学校着力构建“十大(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育人体系,努力形成“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丰富和推动校园文化活动,“领航人生”工程、社团文化节、体育文化节、校园红歌会、读书活动月、道德讲堂、职业教育活动周……逐渐成为学校文化品牌,师生健康、向上、诚信、友爱、坚韧、奉献。学校拥有大学生健美操队、大学生艺术团、教职工合唱团等40多个师生社团组织,近年来,以学校健美操队为代表的多支文体队伍和专业技能团队,在各类国家级大赛中斩获大奖20余项,捷报频传。
综合实力:学校占地面积512亩,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现设有7个二级学院,51个高职专业方向,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是湖北省立项建设的省级优质高职院校。学校目前建有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拥有一批治学严谨、业务精湛、朝气蓬勃、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49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5人,“双师型”教师211人,楚天技能名师7人,省级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2个。
就业创业:学校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灵魂。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五对接”,全面推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多年来与近千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就业合作关系,与数百家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订单,在国内诸多领域的知名大中型企业中建有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逐步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武汉城市圈以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的重点就业区域。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学校毕业生以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备受用人单位青睐,供不应求。
助学体系:学校建有“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学费减免、勤工俭学、特困捐助、医疗保险”八位一体的资助帮扶体系,让每一个有激情有才华的学子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追逐梦想。学校与重点大学合作开设专本套读,学生主修我校实用技能型专业知识,在校期间可套读重点高校本科课程,同期获得双学历。学校还与韩国、加拿大等国家高校开展联合办学,毕业生可升入相关大学就读本科及研究生。各种提升渠道,助力学子在学业上展翅腾飞。
步入新时代,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创新驱动、实现内涵发展,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行业一流、国内知名、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砥砺奋进。
我院录取批次在每个省(区)都略有不同,请考生查阅所在省(区)《高考报考指南》等杂志或向省(区)招办查询。
我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艺术联考成绩和文化课成绩达到专科控制线,即可报考我院。
学院对往届生执行与应届生相同的录取政策。
学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育才路399号
邮 编:430090
学院招生网址:http://zsxx.hbgt.com.cn
电子邮箱:hbgt_zsb@163.com
联系电话:
027-84731188
027-84732288
027-84730277(传真)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连云港职业大学,198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1999年3月,连云港职业大学与连云港市职教中心合并,更名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建院之初,学院与全国一百多所职业大学率先举起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帜,实现了“办起来”的历史性飞跃。2008年,学院搬入连云港市科教园区,建成了千亩美丽校园,办学条件和资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铸就了“大起来”的历史性跨越。2017年学院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区域知名、业界有名、特色鲜明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强起来”的历史新征程。2020年,学院首次实现高职在院生万人办学规模,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全院上下正聚力提升学院办学综合实力,全力推动学院高质量改革发展,致力建设文明和谐最美校园,不断奏响学院高质发展的奋进强音。
学院位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江苏省连云港市,坐落在著名的西游圣境花果山脚下。占地面积115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00余人,全日制在院生11000余人。学院设有机电工程学院、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课部(公共体育部)、思想政治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共11个教学单位。
学院开设近50个专业。物流管理、药品生产技术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药品生产技术、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等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药品生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为省级重点专业,药品生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为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建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平台、技术研发中心)、1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院内产教融合企业6家,总投入7000余万元。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现有博士18人,硕士283人,正高32人,副高209人,硕士以上学位人数占比61.7%,副高以上职称人数占比49.4%。省、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等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人次。
学院秉承“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通过校政行企携手共建、深度合作,不断推进资源整合,着力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学院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1999年至今,与韩国、美国、法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菲律宾等国家高校互派教师和留学生。与加拿大荷兰学院联合举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
面向未来,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抢抓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机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崇德向善、坚韧奋斗、务实创新、勇立潮头”的新时代“连云港精神”,全力谱写学院事业“强起来”的新篇章,为连云港市开创“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新境界、为江苏省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在前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