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和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哪个数控技术专业好(数控技术专业漳职院和莱芜职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08 14:00:07 解决时间:2022-12-16 21:00

满意答案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和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哪个数控技术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和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各排行榜,数控技术专业的分数线,数控技术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分数对比(福建)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数控技术2021物理类 -/372(专科批)/()
数控技术2019理科 -/309(专科批)/()
数控技术2017理科 -/270(专科批)/()
机械设计制造类 数控技术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CAD/CAM应用技术、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原理、数控加工工艺规划、数控加工编程与制作、机床工装夹具设计、数控特种加工技术、数控车床排刀式刀架设计等。【就业方向】面向机械加工、机械维修、机床制造等企业单位从事与数控技术应用有关的数控加工工艺制订、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机床维修、数控机床销售和生产管理等岗位。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福建数控技术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372
广东数控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福建省漳州市)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333
机械设计制造类 数控技术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面向机械制造、模具制造等企业,掌握现代制造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掌握典型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管理与检测维修技术技能,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能在现代制造行业生产一线从事加工制造、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职业发展生涯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职业岗位(群)

服务现代制造行业,从事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维护工作。

主要就业岗位: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设备的操作及维护;模具设计与制造;

次要就业岗位:CAD/CAM软件应用;数控系统或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工作;其它机械产品设计与开发;

其他就业岗位: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修;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 三、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

(1)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了解国家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有遵纪守法的观念,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具有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4)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取得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证书;

(5)具有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能阅读一般性的专业资料,并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

2、专业技能与知识

(1)掌握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3)掌握车间生产技术管理的基本知识;

(4)掌握机械、电气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5)具有对本行业数控机床的运行、检测和维修的基本能力;

(6)具有较高的的数控加工操作能力和编制一般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7)具有阅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8)具有使用计算机和CAD/CAM软件的能力;

(9)具有对数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

3、职业资格证书

(1)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

(2)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3)英语应用能力三级证书;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数控机床操作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东数控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374
山西数控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130
文科141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196
校友会(高职一类)
234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84年的漳州职业大学,2002年4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是漳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职院校,现有专兼职教师9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30多人,“双师”素质教师64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3万人。设置有10个二级学院和公共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成人教育部等教学单位;开设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物流管理、数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50个以工科为主,文、经、管应用科类协调发展,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专业。

教学成果

学校现有国家示范性重点专业6个,国家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专业2个,省级精品专业7个,省级示范专业12个,省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3个,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质量评价位列全省第一的专业18个;高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1个;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9门,省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8本,特色工作页19本;省级高职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2个,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项目7个,省级“二元制”改革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名师10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6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

技能竞赛

2004年以来学校学生获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等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及以上达220多项,获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及以上达500多项。近年来,学校先后承办了2个“国赛”项目、50多个“省赛”项目,获得“国赛”一等奖8个,二等奖27个,三等奖43个;“省赛”一等奖114个,二等奖80个,三等奖47个。

实训基地

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7个,省级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6个,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有电子、食品加工、数控、物流、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及校外实习基地410多个,配置纸质图书93.4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拥有福建省规模最大、鉴定工种最全、鉴定人数最多,并具有高级技师鉴定资格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鉴定项目和鉴定工种涵盖了学校所有专业领域。

对外交流

学校不断拓宽办学渠道,与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及台湾地区有关技职院校和行业协会,在联合办学、师资培训、先进教育理念、管理理念、课程及职业资格标准引进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并率先在全省建立戴姆勒奔驰铸星教育项目,进一步提升办学能力。

产教融合

在漳州市政府的重视牵头下,学校以内涵建设为主线,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万利达集团、福建紫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00多家知名企业合作,成立了由政府、企业与学校三方参与的“漳州市校企合作委员会”,大力推行订单培养和工学结合,先后在19个专业实施订单培养,在每个专业实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迄今已为社会输送了5万多名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普遍欢迎。

主要荣誉

学校办学成效受到上级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赞扬。2002年获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被确定为全国承担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90所高职院校之一;2004年成功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评估,2015年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第二轮评估;2005年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10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2010年4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2年6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14年5月获评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学校在“2012-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高职组)”中位居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第18位;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CASE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的“2018-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排名第90位。


困难生资助办法

“助”—勤工助学

学校设立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依据“贫困生优先”和“按劳取酬”原则,让同学们在通过诚实劳动获取报酬的同时,锻炼才干。

“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银行类金融机构,即经办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学生在其户籍所在的县(市、区)办理发放的贷款,主要用于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问题。该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贷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贷款额度根据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确定。

“补”—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是面向在校生中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的困难补助,一年按10个月计算发放补助额。对特别困难(含建档立卡、低保家庭、农村特困供养学生、孤儿学生,困难残疾学生等政府兜底资助对象)学生每人每月补助450元,对一般贫困学生每人每月补助280元。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

“减免”—学费减免

减免即已取得学校学籍且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缴纳学费确有困难的在读学生,可以申请减免学费,减免范围只限于学校统一收取的学费,不包括住宿费和学校有关部门按政策收取的其他费用。

“绿”—绿色通道

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就是允许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的,可在开学报到期间,申请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学校再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等不同的措施给予资助,确保每一位经济特别困难新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

城乡居民医保

我校全体学生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参保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组成。2022年参保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330元,以后年度按有关规定执行。政府补助标准不低于650元/年.人,具体按上级通知为准。经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保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全额补助。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111
校友会(高职二类)
222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2000年10月由原莱芜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莱芜广播电视大学和莱芜师范学校组建而成。2012年,莱芜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整建制并入学校。学校坚持以“特色立校、质量强校、文化兴校”为办学方针,以“服务济南、辐射周边,工科为主、多科并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职院校”为办学定位,以“人人成才、人人就业”为人才培养目标。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毕业生4.6万人。

学校占地1167亩,固定资产8.4亿元,仪器设备总值1.9亿元,馆藏图书101万册。现有教职员工780人,专任教师585人,博士、硕士502人,副高以上职称291人,教授、副教授269人(专任教师)。设有9个系、43个招生专业,面向13个省(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3300余人。学校是山东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养优秀特色名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校、山东省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项目院校、山东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优秀学院、山东省高校校园文明建设与德育工作双优学院。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全力加强内涵建设,在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改革、专业(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坚持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先后有3个党组织被授予“山东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基层党组织”,有3个党支部被评为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1个离退休党支部被授予“济南市作出突出成绩的离退休干部集体”。4人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1人被评为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员;1人获全市优秀理论教育者,1人被评为“泉城老干部志愿者之星”,1人被评为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担当作为好干部,4人被评为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出彩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学校连续两轮被评为“第一书记先进工作单位”,2人获济南市优秀第一书记,2人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攻坚克难好干部”。

学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思想引领、以文化人,加强学生思政教育,不断提升文化育人能力。建成了我市首家高职院校综合性党建思政教育阵地——“初心馆”和校园核心文化区——“明德园”,搭建了我省首家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云平台,设立了8个校外红色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了思政课VR实践教学中心,形成了课上课下、室内室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立体式、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新矩阵。先后有1人被授予“山东省高校思政课优秀骨干教师”称号,1人入选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1名教师入选“山东高校专业宣讲团”首批专家,1人被评为济南市优秀思政课教师。

学校积极创新与探索,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校企一体化办学”的新路子,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评价。牵头组建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创新联盟、机械行业i5智能制造职教集团、文物修复职业教育联盟等,现有国家级和省级骨干职业教育集团2个、教育部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1个。文物修复职业教育联盟被列入国家《“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学校先后与中国重汽、中电科、青岛海尔等290多家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了泰山钢铁学院、美斯坦福学院、齐鲁工匠工坊等特色二级学院,与北京中职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全国首家长者福祉学院,全力打造校企双元育人新模式。

学校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育人质量持续提升,学校被评为全国混合式教学改革示范校、2019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大赛中共获奖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8项、二等奖52项,省级特等奖7项、一等奖192项、二等奖274项。学校通过实施“五小创新基金”和“万名大学生百个创新项目”工程等措施,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持续提升。在全省大学生科技节系列比赛中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6项,在山东省互联网+大赛中获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5项,在山东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在山东省“学创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二等奖各2项。

学校以素质工程为抓手,深入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高层次人才引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质提升”四大工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现有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7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涌现出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2名山东省优秀教师,1名山东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5名山东省教学名师,3名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2名齐鲁首席技师,4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山东省劳动模范,1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2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荣登“全国好人榜”,1人获“山东省最美劳动者”称号,2人获评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成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4个。近年来,教师在国家级、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和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项。

学校立足产业发展,优化专业布局,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现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骨干专业5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建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职业院校品牌专业群2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示范专业9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省级精品课程29门,省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数字化课程4门。建有教育部“AI+智慧学习”人工智能学院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23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90个。牵头开发了3个专业的省级教学指导方案。

学校聚焦应用研发,积极搭建平台,研发成果丰硕,科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建有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东省粉末冶金先进制造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江河湿地生态研究院,5个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碳化钛陶瓷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个市级科研平台。近几年共承担省、市科研项目376项,累计争取科研经费近4600万元。有1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项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已成功转化并投入生产。共获得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17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3项;山东省社科成果奖9项,市级社科优秀成果奖45项。共获得国家专利830项,其中发明专利119项,市级专利奖5项。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发布的“十三五”期间高职院校专利转让排名,学校实现专利转让率19%,全国第一。

学校不断拓宽服务渠道,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先后被确定为教育部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评测基地、全国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智能制造职业技能评价考试站、机械行业能力评价考试站、山东省文保类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济南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济南市技能培训机构等,每年开展各类社会培训近4万人日,完成职业技能考核3000余人次。成功申报为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已获批37个1+X证书,参与试点学生4000余人。近年来,学校先后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300余项,技术服务到款420万元,技术服务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1560万元。

学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化办学,推进高质量对外开放合作。与德国、朝鲜、泰国、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中德汽车、中美护理两个中外合作办学专科教育项目,引进国际课程30门,国际证照2个。成立了中泰国际教育学院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海外分校,共同制定并发布了中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才培养方案,输出课程16门,2门课程获泰国教育部认证,是省内首家获得认证的高职院校。2021年牵头成立了东南亚职业教育境外办学联盟,校企携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联盟案例入选亚洲教育论坛2021职业院校对外合作与交流优秀案例。与新优曼宁(山东)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科学谋划,精准发力,立足济南,服务全省,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为我市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1、招生对象: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考生。
2、录取原则:根据各省招办划定的最低投档线和我院招生计划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在第一志愿未录取满额的情况下,按优先考虑志愿靠前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原则录取。
3、专业安排:充分尊重考生的专业志愿,在专业招生数额有限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志愿靠前的考生。
4、各专业结果公布:考生被我院录取后,由我院发放《录取通知书》,录取结果可在各省的招生网上查询。


  中专 2022-12-16 21:00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和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有哪些专业?周边环境怎么样?

    1楼

  • 中专学校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和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重点的专业?学生宿舍环境好吗?

    2楼

  • 中专学校

    莱芜职院数控技术专业好不好,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3楼

    莱芜职院数控技术是公办省级特色专科(高职)专业。莱芜职院数控技术在山东省排名第16。山东省开设数控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日职、威职、潍职院、烟职、东营职院、滨州职院、山科院、山东水利职院、淄职院、青岛港湾职院、济职、山东电子学院、山东商

  • 中专学校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和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哪个好?学费多少钱一年?招生咨询联系办式?

    4楼

  • 中专学校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和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哪个好?奖学金多少钱?周边环境怎么样?

    5楼

  • 中专学校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和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学生宿舍环境好吗?录取办法?

    6楼

  • 中专学校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

    7楼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为175分(理科)。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数控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数控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机械设计制造类培养

  • 中专学校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

    8楼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74分(综合)。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数控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数控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机械设计制造类

  • 中专学校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

    9楼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为130分(理科)。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数控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数控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数控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

  • 中专学校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怎么样,好不好?

    10楼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是公办省级特色专科(高职)专业。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在山东省排名第16。山东省开设数控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潍坊职业学院、烟台职业学院、东营职业学院、滨州职业学院、山东科技职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