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 | 名称 | 院系 | 学习形式 | 类型 |
|---|---|---|---|---|
| 1 | 学科教学(语文) | 文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 2 | 新闻与传播 | 文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新闻与传播 |
| 3 | 课程与教学论 | 文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学 |
| 4 | 文艺学 | 文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中国语言文学 |
| 5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文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中国语言文学 |
| 6 | 汉语言文字学 | 文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中国语言文学 |
| 7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文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中国语言文学 |
| 8 | 中国古代文学 | 文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中国语言文学 |
| 9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文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中国语言文学 |
| 10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文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中国语言文学 |
| 11 | 法律(非法学) | 法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法律 |
| 12 | 法律(法学) | 法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法律 |
| 13 | 法学理论 | 法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法学 |
| 14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法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法学 |
| 15 | 民商法学 | 法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法学 |
| 16 | 诉讼法学 | 法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法学 |
| 17 | 学科教学(思政)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 18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19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20 | 思想政治教育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21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22 | 学科教学(历史) |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 23 | 文物与博物馆 |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文物与博物馆 |
| 24 | 旅游管理 |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旅游管理 |
| 25 | 课程与教学论 |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学 |
| 26 | 考古学 |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考古学 |
| 27 | 中国史 |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中国史 |
| 28 | 世界史 |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世界史 |
| 29 | 旅游管理 |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工商管理 |
| 30 | 政治学理论 | 政府管理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政治学 |
| 31 | 中外政治制度 | 政府管理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政治学 |
| 32 |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政府管理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政治学 |
| 33 | 中共党史 | 政府管理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政治学 |
| 34 | 国际政治 | 政府管理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政治学 |
| 35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政府管理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 36 | 学科教学(数学) | 数学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 37 | 课程与教学论 | 数学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学 |
| 38 | 基础数学 | 数学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数学 |
| 39 | 计算数学 | 数学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数学 |
| 40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数学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数学 |
| 41 | 应用数学 | 数学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数学 |
| 42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数学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数学 |
| 43 | 会计学 | 数学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工商管理 |
| 44 | 学科教学(物理) | 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 45 | 课程与教学论 | 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学 |
| 46 | 理论物理 | 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物理学 |
| 47 |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 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物理学 |
| 48 | 原子与分子物理 | 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物理学 |
| 49 | 凝聚态物理 | 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物理学 |
| 50 | 光学 | 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物理学 |
| 51 | 学科教学(生物) | 生命科学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 52 | 生物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生物学 |
| 53 | 生态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生态学 |
| 54 | 学科教学(地理) | 地理科学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 55 | 课程与教学论 | 地理科学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学 |
| 56 | 自然地理学 | 地理科学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地理学 |
| 57 | 人文地理学 | 地理科学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地理学 |
| 58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地理科学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地理学 |
| 59 | 现代教育技术 |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 60 | 课程与教学论 |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学 |
| 6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62 | 教育技术学 |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技术学 |
| 63 | 体育教学 | 体育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体育 |
| 64 | 运动训练 | 体育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体育 |
| 65 | 社会体育指导 | 体育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体育 |
| 66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体育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体育学 |
| 67 | 运动人体科学 | 体育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体育学 |
| 68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体育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体育学 |
| 69 | 民族传统体育学 | 体育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体育学 |
| 70 | 学科教学(美术) | 美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 71 | 美术 | 美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艺术 |
| 72 | 艺术设计 | 美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艺术 |
| 73 | 美术学 | 美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美术学 |
| 74 | 设计学 | 美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设计学 |
| 75 | 学科教学(音乐) | 音乐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 76 | 音乐 | 音乐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艺术 |
| 77 | 音乐与舞蹈学 | 音乐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音乐与舞蹈学 |
| 78 | 英语笔译 | 国际商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翻译 |
| 79 | 汉语国际教育 | 国际教育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汉语国际教育 |
| 80 | 课程与教学论 | 国际教育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学 |
| 81 | 广播电视 | 影视艺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艺术 |
| 82 | 戏剧与影视学 | 影视艺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戏剧与影视学 |
| 83 | 心理健康教育 | 心理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 84 | 应用心理 | 心理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应用心理 |
| 85 | 基础心理学 | 心理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心理学 |
| 86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心理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心理学 |
| 87 | 应用心理学 | 心理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心理学 |
| 88 | 基础心理学 | 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 全日制研究生 | 心理学 |
| 89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 全日制研究生 | 心理学 |
| 90 | 学前教育 | 教育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 91 | 特殊教育 | 教育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 92 | 教育学原理 | 教育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学 |
| 93 | 课程与教学论 | 教育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学 |
| 94 | 教育史 | 教育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学 |
| 95 | 比较教育学 | 教育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学 |
| 96 | 学前教育学 | 教育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学 |
| 97 | 高等教育学 | 教育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学 |
| 98 | 特殊教育学 | 教育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学 |
| 99 | 学科教学(英语) | 外语学院英语系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 100 | 英语笔译 | 外语学院英语系 | 全日制研究生 | 翻译 |
| 101 | 英语口译 | 外语学院英语系 | 全日制研究生 | 翻译 |
| 102 | 课程与教学论 | 外语学院英语系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学 |
| 103 | 英语语言文学 | 外语学院英语系 | 全日制研究生 | 外国语言文学 |
| 104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外语学院英语系 | 全日制研究生 | 外国语言文学 |
| 105 | 日语笔译 | 外语学院日语系 | 全日制研究生 | 翻译 |
| 106 | 日语口译 | 外语学院日语系 | 全日制研究生 | 翻译 |
| 107 | 课程与教学论 | 外语学院日语系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学 |
| 108 | 日语语言文学 | 外语学院日语系 | 全日制研究生 | 外国语言文学 |
| 109 | 俄语笔译 | 外语学院俄语系 | 全日制研究生 | 翻译 |
| 110 | 俄语口译 | 外语学院俄语系 | 全日制研究生 | 翻译 |
| 111 | 俄语语言文学 | 外语学院俄语系 | 全日制研究生 | 外国语言文学 |
| 112 | 学科教学(化学) | 化学化工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 113 | 课程与教学论 | 化学化工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学 |
| 114 | 无机化学 | 化学化工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化学 |
| 115 | 分析化学 | 化学化工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化学 |
| 116 | 有机化学 | 化学化工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化学 |
| 117 | 物理化学 | 化学化工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化学 |
| 118 | 区域经济学 |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全日制研究生 | 应用经济学 |
| 119 | 产业经济学 |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全日制研究生 | 应用经济学 |
| 120 | 人文地理学 |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全日制研究生 | 地理学 |
| 12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 全日制研究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122 | 学科教学(语文) | 六盘水师范学院联合培养项目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 123 | 学科教学(物理) | 六盘水师范学院联合培养项目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 124 | 学科教学(化学) | 六盘水师范学院联合培养项目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 125 | 学科教学(生物) | 六盘水师范学院联合培养项目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 126 | 学科教学(地理) | 六盘水师范学院联合培养项目 | 全日制研究生 | 教育 |
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坐落在中国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学校、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咨询基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适应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基地,现已成为辽宁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教育中心。
作为新中国诞生后首批建立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学校始建于1951年9月,初建时为旅大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4月,更名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7月,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和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大连师范学院。1960年7月,更名为辽宁师范学院。1983年12月,更名为辽宁师范大学。
70年来,学校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砥砺耕耘,自强不息,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5万余名合格人才。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秉承“厚德博学、为人师表”校训,秉持“以人为本、质量至上”办学理念,在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同时,积极致力于现代教师教育,着眼于学校的综合性、国际化的长远发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不断凝聚发展力量,增强发展动力,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正向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建设目标迈进。
学校现有教职工1862人,专任教师1189人。普通本科在校生13000余人,硕士、博士在校生6200余人。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7人,辽宁特聘教授15人次,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70人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5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3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教学名师2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省“四个一批”人才5人;大连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大连市优秀专家21人次,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7人,大连市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6人,大连市领军后备人才6人,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项目支持计划16人。
学校校园现有两个校区(包括黄河路校区、西山湖校区),设有21个学院,设有研究生院和创新创业学院。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一级学科),其中有3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建设学科”;8个辽宁省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60个在招本科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示范性专业9个,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6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优势特色专业4个,省重点建设专业17个;国家级各类精品课程3门、一流课程1门,省级各类精品课程34门、一流课程75门,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4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5个;省级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2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0部,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3部;省级精品教材7部、教材建设奖8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项目)5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级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研究生联合培养)2项;获评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6项;省级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14项,基础教育成果奖2项;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奖2项,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奖5项。
学校现有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生物制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批准共建)、海洋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活性产物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现有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级智库,1个市级智库,18个其他类型研究基地;1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另参与筹建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9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建设8个校级新型智库;设有高校社科联、科协;创建了牛河梁红山文化研究院和宗教问题研究院。“十三五”期间,学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科研项目1605项;出版专著371部;发表论文7749篇,其中被SCI收录923篇;获授权专利16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6项;签订“四技”合同130项;咨政建议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19项。
学校积极构建国际合作大平台,已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118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合作建设国际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是我校专门接收培养外国留学生和华侨学生的二级学院,是中共中央统战部侨务事务局华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指定的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院校之一,是辽宁省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和来华留学工作示范建设高校,每年接收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次,并设有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学校与意大利米兰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多次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青少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高校物业管理先进单位、高校后勤信息与宣传先进单位、计划生育系统质量管理QC成果先进单位,教育部青少年犯罪研究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普通话水平测试先进测试站。先后获评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辽宁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籍管理工作、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工作、大学生就业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青团工作、依法治校工作、来华留学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党委、文明单位。

2.全日制研究生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有何区别?按照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不同,全日制研究生可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在待遇上完全一致,报考博士、出国留学等方面同等对待,毕业均能获得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颁发证书中除专业名称和学位类别外均相同。

(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2)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2023年辽宁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有: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023年辽宁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地理)、学科教学(生物)、心理健康教育、公共管理等专业。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专业代码专业名称

2.全日制研究生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有何区别?按照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不同,全日制研究生可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在待遇上完全一致,报考博士、出国留学等方面同等对待,毕业均能获得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颁发证书中除专业名称和学位类别外均相同。

1、招生人数:我校2014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1600人,其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00人。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复试阶段可能会根据生源情况及初试成绩进行调整。简章中所列人数为国家计划内和部分计划外合计招生数(以上级主管部门批复为准)。

①.初试科目:见招生专业目录其中考试科目中的101思想政治理论、非外国语言学专业的201英语一、204英语二、203日、202俄语及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11教育学基础综合、312心理学基础综合、313历史学基础、408计算机学科基础综合、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其它考试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题。各科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的满分值各为100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满分值各为150分;教育学基础综合、心理学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综合,历史学基础、体育综合的满分值各为30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值为20

辽宁师范大学全日制研究生专业有:学科教学(语文)、新闻与传播、课程与教学论、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辽宁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有:公共管理、小学教育等专业。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编号名称院系学习形式类型1公共管理政府管理学院非全日制研究生公共管理2小学教育教育学院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辽宁师范大学153名软科(综合)185名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