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5 |
| 冶金工程 | - | 2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 6 | |||
| 自动化 | - | 5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 3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科二批 | - | 1 | ||
| 应用物理学 | - | 1 | |||
| 应用化学 | - | 1 | |||
| 机械工程 | - | 1 | |||
| 机械电子工程 | - | 2 | |||
| 工业设计 | - | 1 |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 | 1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 1 | |||
| 材料化学 | - | 2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 | 4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卓越计划班) | - | 1 | |||
| 功能材料 | - | 1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6 | |||
| 电子信息工程 | - | 1 | |||
| 通信工程 | - | 1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1 | |||
| 软件工程 | - | 2 | |||
| 网络工程 | - | 1 | |||
| 土木工程 | - | 1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 4 | |||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 | 1 | |||
| 测绘工程 | - | 1 | |||
| 环境工程 | - | 1 | |||
| 建筑学 | - | 2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3 | 44652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453 | 44652 | |||
| 功能材料 | 453 | 44652 | |||
| 材料化学 | 454 | 44042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454 | 44042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454 | 44042 | |||
| 建筑学(要求有一定的绘画基础) | 454 | 44042 | |||
| 应用物理学 | 455 | 43441 | |||
| 机械电子工程 | 455 | 43441 | |||
| 工业设计 | 455 | 43441 | |||
| 通信工程 | 456 | 42841 | |||
| 测绘工程 | 456 | 42841 | |||
| 土木工程 | 457 | 42232 | |||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457 | 42232 | |||
| 电子信息工程 | 458 | 41611 | |||
| 环境工程 | 458 | 41611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59 | 41026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59 | 41026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60 | 40440 | |||
| 应用化学 | 463 | 38656 | |||
| 机械工程 | 463 | 38656 | |||
| 软件工程(第三、四学年学费12700元、年,不调剂录取填报普通学费专业志愿的考生) | 464 | 38088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卓越计划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470 | 34811 | |||
| 网络工程(第三、四学年学费12700元、年,不调剂录取填报普通学费专业志愿的考生) | 470 | 34811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本科一批B段 | 472 | 33736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481 | 29079 | |||
| 自动化 | 481 | 29079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82 | 28609 | |||
| 冶金工程 | 482 | 28609 |
专业代码:081006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传动及伺服、舟艇设计、舟桥结构与计算、军用桥梁、道路勘测与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岸滩工程及其器材的设计与使用、濒海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工程兵战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国家交通运输网建设中急需的,能够从事公路、城市道路、机场工程、桥梁及隧道工程等方向的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的高级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数学、力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道路工程及桥梁工程领域内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数学、力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道路工程及桥梁工程领域内系统的专业知识;3.具备从事公路、城市道路、机场工程、桥梁及隧道工程等方向的设计、施工、养护、管理能力;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5.了解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前沿技术;6.具有搜索收集信息的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接受建筑师基本训练,具备基本的建 筑知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能在城市建设领域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技能的基 本训练,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素养;
2.具有建筑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和外国古代及近现代建筑历史,了解建筑设计、城 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空间形体表达方法,掌握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 筑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物理环境(声、光、热)、建筑设备(水、暖、电)的基本知识;
3.具有建筑学的专业知识,具有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 划设计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能;
4.了解土木工程、建筑设备、环境保护、建筑经济等相邻学科基本知识;
5.熟悉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建筑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建筑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主干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核心知识领域:建筑设计与实践: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的主干;建筑历史 与理论:古今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为主体的知识构成建筑学专业的理论平台;建筑技术与建 筑师执业:建筑数学、建筑物理、建筑结构、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技术支 撑;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理论以及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拓 展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建筑设计(8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设计概论 (4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8学时)、景观学原理(32学时)、空间形体 表达基础(32学时)、建筑技术概论(16学时)、CAAD方法(32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 物理环境(48学时)、素描水彩(192学时)、建筑师业务实践(208学时)、建筑构造与设备(80学 时)、实习环节(240学时)、毕业设计(240学时)。
示例二:建筑设计(78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256学时)、视觉设计基础(288学时)、建筑制 图(32学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建筑设计基础理论(16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32学时)、 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居住环境与住宅设计原理(16学时)、专业外语(64学时)、建筑力学 (48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结构(48学时)、建筑构造(96学 时)、建筑物理(64学时)、建筑设备(48学时)、建筑设计理论(64学时)、实习环节(288学时)、 毕业设计(256学时)。
示例三:建筑设计(752学时)、室内设计及原理(32学时)、景观规划与设计及原理(32学 时)、城市设计及原理(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建筑力学(48学时)、材料与工艺学 (32学时)、建筑构造(48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物理环境(96学时)、建筑设备(48学 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中国建筑史(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64学时)、美术(128学时)、工程制图(32学时)、设计初步(144学时)、建筑师业务实习(280学 时)、毕业设计(30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筑基础和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建筑设计模型实验、建筑物理实验、计算机建模和绘图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污染防治和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 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具有从 事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 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 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学习工程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等专业基础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学习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生态工程等工 艺及工程的设计方法,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环境监测技术;
3.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工程设计及表达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 力、工程实践及工程综合、自学能力等基本能力;
4.熟悉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
5.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前沿、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环境保 护产业发展的需求,了解清洁生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了解环境保护设备的设计与开发,了解污 染控制设施运营及管理;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化工与制药工程、生物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和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导论(32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环境工程微 生物学(48学时)、环境工程原理(64学时)、水处理工程(80学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 64 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64学时)、环境数据处理与数学模型(64学时)、环境物理性污染与控 制(32学时)、环境评价与工业环境管理(32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32学时)、环境工程微生物学(48学时)、环境工 程原理(48学时)、土壤学(32学时)、环境监测(32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2学时)、固体废 弃物处理与处置(32学时)、水污染控制工程(64学时)、物理性污染控制(32学时)、环境影响评 价(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工程原理(96学时)、环境监测(32学时)、环境工程 微生物学(32学时)、环境化学(32学时)、化学反应工程(48学时)、水污染控制工程(96学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96学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32学时)、物理性污染控制(32学时)、环境 影响评价(32学时)、环境规划与管理(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水污染工程课程设计、大气 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工程原理(化学工程原理)实验、环境分析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 境生物学实验、水污染控制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物理性污染控制 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 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 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 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5.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8.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 精神;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 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网理论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分析基础(32学时)、电子电路基础(48学时)、通信电子电路(32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48学时)、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微处理器与 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随机信号分析(3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64学时)、 通信原理(64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8学时)、通信网理论基础(32学时)、现代通信技术(64 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72学时)、电子线路基础(72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4学时)、数字 逻辑电路(64学时)、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64学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32学时)、微型计算机 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信号与系统(7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原理(72学 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4学时)、通信网(32学时)、通信概论(32学时)、移动通信(32学时)、光 纤通信(32学时)、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通信电子电路(48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6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32学时)、 数据结构(40学时)、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 学时)、通信原理(80学时)、电磁场与传输理论(64学时)、通信网基础(56学时)、无线通信原理 (32学时)、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专业综 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代码:080412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的物理性能,材料现代研究方法、固体物理,功能材料及器件,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纳米材料与制备,智能材料,先进功能薄膜材料,功能陶瓷材料学,电子信息材料,磁性材料物理,生物功能材料。
相近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冶金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掌握功能材料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功能材料的制备、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并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能力,身心健康、素质优良、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功能材料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功能材料专业的科学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3.具有较强的解决与力学有关的材料加工技术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与实验技能;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5.具备相应的实验、科研能力。

2017年辽宁科技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环境工程、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与动力工程、会计学、冶金工程、会计学、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卓越计划班)、自动化、机械工程、建筑学、市场营销、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法学、英语、旅游管理、国际经

2017年辽宁科技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环境工程、功能材料、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物理学、物联网工程、旅游管理、英语、会计学、冶金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财务管理、能源化学工程、法学、计算机科学

2017年辽宁科技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冶金工程(卓越计划班)、生物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应用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卓越计划班)、网络工程、环境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土木

2017年辽宁科技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8个专业。2017年辽宁科技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

2022年辽宁科技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智能建造、应用物理学、建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2021年辽宁科技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土木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数据计算及应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绘工程、工业设计、生物工程、

2020年辽宁科技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应用物理学、测绘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环境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矿物加工工程、生物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2019年辽宁科技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自动化、能源化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测绘工程、通信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土木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冶金工程、道路桥梁与

2018年辽宁科技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软件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

2017年辽宁科技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网络工程、冶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材料化学、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功能材料、工业设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筑学、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