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2 | 32124 | (4) | 不限 |
| 2020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9 | 31431 | (03) | 不限 | |
| 2019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0 | 32764 | (02) | 不限 | |
| 2018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13 | 33783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0 | 59670 |
| 历史类 | 518 | 16715 | ||||
| 2020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0 | 13433 | |
| 2019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1 | 13533 | |
| 劳动与社会保障(阜新校区) | 2018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08 | 82540 |
| 文科 | 515 | 14009 | ||||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80 | 39498 | |
| 文科 | 532 | 6383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上海 | 公共管理类(含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3 |
| 广西 | 公共管理类(5000元/年,在奉贤校区办学,包含专业: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文化产业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0 |
| 安徽 | 公共管理类(5000元/年;含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文化产业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6 |
| 公共管理类(5000元/年:含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文化产业管理) | 文科 | 572 | |||
| 黑龙江 | 公共管理类(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文化产业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4 |
| 吉林 | 公共管理类(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文化产业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8 |
| 山西 | 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文化产业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37 |
该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例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公积金和企业年金等政策和具体操作方式,熟悉党和国家有关社会保障方针、政策、法规,具备中外社会保障文献资料检索、查询能力,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处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实务能力,掌握现代管理手段与方法。毕业后不仅能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从事社保劳资具体实务操作,同时能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劳资关系协调与纠纷处理等专业性工作,毕业生多供职于社会保障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辽宁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0 |
| 历史类 | 518 | ||||
| 广东 | 劳动与社会保障(非定向)(办学地点: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5 |
| 河南 | 劳动与社会保障(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7 |
| 福建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9 |
| 江苏 | 劳动与社会保障(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1 |
| 上海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2 |
| 天津 | 劳动与社会保障(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19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始创于1954年,是中国第一所以“应用技术”命名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上海高水平地方大学重点建设单位、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和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2018年以来,在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同类型高校中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应用导向、技术创新”的特色定位,秉承“依产业而兴、托科技而强”的办学理念,凸显“协同创新、共创价值”的科技创新文化,追求“卓而独特、越而胜己”的价值取向,积极推进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
学校专业特色鲜明,学科布局合理。设有19个二级学院(部),拥有本科专业55个,涵盖工、理、经、管、文、法、农、艺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5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中1个专业通过国际专业认证。建有以“香料香精化妆品与绿色化工”为引领、以“功能新材料和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设计文创与创新管理”为协同的特色学科群;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和工程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700余人、本专科生16000余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成果丰硕。大力弘扬“厚德精技 砥砺知行”的大学精神和“明德 明学 明事”的大学校训,聚焦未来工程师关键能力,构建“爱科技”“六融合”“双协同”卓越引领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过硬本领、勇担责任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现有国家级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1个;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6个,入选首批上海市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1个;拥有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42门;获批教育部和上海市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9个;近两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参与单位)、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20项,其中特等奖1项。近五年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3000余项,毕业生整体就业率长期处于上海高校和同类高校领先水平,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科研实力突出。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需求,依托、服务和引领相关重点产业发展。拥有国家香料香精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稀土新材料测试评价行业中心、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学科平台6个,拥有香精香料及化妆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物理气相沉积(PVD)超硬涂层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光探测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食品风味与品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学科平台16个;与地方政府、头部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建产业研究院、上海市大学科技园、上海创业学院、中欧知识产权学院和各类协同创新研究院、产学研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等高水平技术创新和成果孵化平台。近五年,以第一单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课题等国家级项目130余项、省部级项目近200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各类科技奖项5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制定各类标准40余项;2021年学校专利申请量及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居上海市同类高校第一。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6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586人,博士生导师37人,“双师型”教师812人;拥有省部级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159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22人次、省部级人才137人次,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引领、省部级领军人才为支撑、优秀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人才梯队。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四有”好老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国际交流活跃,影响日益提升。设有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以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1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分互认高校数达51所;近年来,共派出2000余人次学生赴海外院校学习交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建设全国首家国际化妆品学院,与国际知名大学共建中欧知识产权学院。近年来,学校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设老挝铁道工程人才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高素质铁道工程技术人才,获批外交部亚洲合作资金项目,获批上海市“一带一路”中老铁路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成立“一带一路”澜湄铁路互联互通中心,持续推进高水平国际协同育人和协同科创工作,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起点谱写新篇章。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为引领、以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以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为使命、以开放合作和数字赋能为路径、以大学治理体系优化为保障,努力打造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高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优选地和特色学科专业培育地,为上海城市发展和国家民族富强贡献智慧和力量,向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的目标不断奋进!
学校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海泉路100号 (邮编:201418)
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120号 (邮编:200235)
招生办公室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120号
咨询电话:021-64941403 填报志愿期间:021-64948576、021-64948577、021-64940020、021-64940021(开通日期7月10日-8月10日)
学校创建于1949年,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1996年由阜新矿业学院更名并升格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9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签署协议共建学校,2013年获批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9年入选辽宁省重点建设的10所国内一流大学之列。
学校现建有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玉龙校园和葫芦岛校区龙湾校园,占地4240亩。在册学生3.9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2.8万人。学校着力加强“双一流”建设,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现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辽宁省一流学科、7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11个国家一流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0个辽宁省一流专业、10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科技研发平台;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社科基地。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00余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300余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辽宁省教学团队、2个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2人、两院院士(双聘)7人、长江学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9人、辽宁特聘教授19人、二级教授17人;有3名教师被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师入选第一批辽宁省学术头雁,21名教师被评为省教学名师,30名教师入选“兴辽英才”计划,112名教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学校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太阳石精神”为核心、以“家文化、和文化、廉文化、创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文化。
学校始终坚持把本科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建设一流本科和一流专业,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国际视野和“太阳石精神”的一流应用创新型人才。2016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99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4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其中有10余名校友先后当选为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中纪委委员;有国务院副秘书长,有数十名国家部委领导、省委书记、省长、市委书记、市长,有4名校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有30余名校友担任国内知名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有一大批校友担任国有或民营大中型企业掌门人。
辽宁工大人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敏锐的思维、更加开阔的胸襟、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过硬的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实施特色发展战略、质量提升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强校战略、文化引领战略,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阜新校区建在契丹文化发源地、玉龙故乡——辽宁省阜新市。在阜新校区可以领略内陆文化、纯朴的民风和校园的古典厚重,塑造纯朴的品格。
葫芦岛校区龙湾校园建在辽宁省葫芦岛市,依山傍海,背靠首山国家森林公园,面向渤海之湾,距离海边只有2公里。在葫芦岛校区可以领略海洋文化,感受校园的现代气息和大气磅礴,塑造广阔的胸怀。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市场营销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市场营销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市场营销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市场营销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市场营销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会计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会计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会计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会计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会计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生物工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工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工程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生物工程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工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金融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劳动与社会保障2015一批文科407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劳动与社会保障2015一批文科40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劳动与社会保障2014一批文科419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学与应用数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学与应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理论与应用力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理论与应用力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理论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