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吕梁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英语 | 2020 | 综合 | -/485(普通类一段) | -/500(普通类一段) |
| 英语 | 2019 | 文科 | -/517(本科批) | -/527(本科批) |
| 英语 | 2018 | 文科 | -/513(本科批) | -/526(本科批) |
| 英语 | 2017 | 文科 | -/486(本科批) | -/502(本科批)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吕梁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英语 | 2020 | 文科 | -/458(本科二批C段) | 491/469(本科二批B段) |
| 英语(外语英语) | 2019 | 文科 | -/470(本科二批C段) | -/482(本科二批B段) |
| 英语 | 2018 | 文科 | -/450(本科二批C段) | -/477(本科二批B段) |
| 英语 | 2017 | 文科 | -/424(本科二批C段) | -/453(本科二批B段)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毕业后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行业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商务英语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具备在相关行业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能力和较高的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学习和掌握英语语言、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
3.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
4.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并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5.具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6.具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先进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专业核心课程:基础英语阅读、英语国家文化、高级英语阅读、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语言学概论、口译、笔译。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英语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85 |
| 四川 | 英语(招收英语语种考生)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8 |
| 广东 | 英语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7 |
| 湖北 | 英语(外语语种英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8 |
| 江西 | 英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7 |
| 安徽 | 英语(12000元/年)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3 |
| 浙江 | 英语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53 |
| 黑龙江 | 英语(招英语考生)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0 |
| 辽宁 | 英语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9 |
| 内蒙古 | 英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1 |
| 山西 | 英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C段 | 普通类 | 458 |
| 河北 | 英语(只招英语语种考生)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3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西 | 英语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425 |
| 英语(师范类) | 文科 | 463 | |||
| 新疆 | 英语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81 |
| 文科 | 418 | ||||
| 宁夏 | 英语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5 |
| 文科 | 492 | ||||
| 青海 | 英语 | 理科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366 |
| 文科 | 420 | ||||
| 甘肃 | 英语(师范类,招英语考生)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399 |
| 文科 | 469 | ||||
| 陕西 | 英语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14 |
| 文科 | 468 | ||||
| 贵州 | 英语(师范)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1 |
| 文科 | 514 | ||||
| 山东 | 英语(师范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94 |
| 福建 | 英语(师范类)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8 |
| 辽宁 | 英语(师范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7 |
| 历史类 | 531 | ||||
| 内蒙古 | 英语(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89 |
| 文科 | 448 | ||||
| 河北 | 英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8 |
| 历史类 | 506 |
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追溯学院历史,1979年6月,胜利油田师范学校成立;1981年4月,在胜利油田师范学校基础上,胜利油田教师进修学院成立。1983年5月,胜利油田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胜利油田教育学院;1985年8月,经教育部备案,石油工业部批准,成立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1988年7月,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胜利油田师范学校、胜利油田教育学院联合办学;200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胜利石油管理局在原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合作举办石油大学胜利学院。2005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2013年11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市人民政府、胜利石油管理局三方签署框架协议,共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2021年1月,教育部同意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山东石油化工学院。2021年3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正式设立。
学院坐落在山东省东营市,占地面积1174亩,校舍建筑面积37.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96万册、电子图书477万余种。建有石油装备、能源科学等各类实验中心和实训室182个,工程训练中心1个,油气开发工艺与装备、深层致密油气、智能信息处理、化工本质安全与控制等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绿色制造与智能控制工程实验室1个。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依托学院建设,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入选首批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名单。
学院现有教职工603人。专任教师505人,其中高级职称19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8%;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37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45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0%。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1人、“黄河三角洲学者”2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学院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生8900余人。
学院设有油气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基础科学学院、护理学院等7个教学院,开设石油工程等3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法学等9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等工科为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现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优秀共享课程2门,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线课程9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推荐至国家级一流专业评审。
“十三五”以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计划、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各级教科研项目580余项。获市厅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430余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10项;授权发明专利56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5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50余篇,其中SCI、CSSCI论文140余篇;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
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高水平国家级竞赛中获奖850余项,其中一等奖及以上84项。在山东省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省级竞赛中获奖1150余项,其中一等奖及以上29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累计立项92项。近三届毕业生中有719名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234人考取中国科学院、“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近三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在92%以上,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围绕“立足东营,融入山东,面向全国,对接石油石化、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化工等行业需求,引领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办成一所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类专业特色鲜明、省内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坚持“高端”“特色”“开放”的办学思路,牢记使命、培根铸魂,担当尽责、主动作为,聚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一流学科建设,聚焦产教深度融合,致力于成为培养石油石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致力于成为解决石油石化和新能源领域工艺设计、应用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中心,致力于成为东营市、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更好地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要、更好地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吕梁学院坐落在吕梁市区。吕梁市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孕育了吕梁精神、胡兰精神等红色文化。一部《吕梁英雄传》,就是革命战争年代吕梁人民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全市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谱写了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时首先来到吕梁,特别强调:“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学校创办于1978年,始称山西师范学院吕梁专科班,1984年成立吕梁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与筹建中的吕梁理工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吕梁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学校与太原师范学院联合举办本科教育。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111.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5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31.21万平方米。运动场馆总面积13.4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8.59亿元,其中仪器设备总值2.1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23.6万册、电子图书251万册、纸质期刊456种、电子期刊214977册。
学校设有16个教学单位,建有1个综合实习实训基地(交口分院),另有2个师范专科分校。现有4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农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万余人,招生范围涵盖全国30个省(区、市)。建有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重点研究中心、重点创新团队、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协同创新中心,省级“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项目、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6个省级科研平台,拥有省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一流课程立项2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实验室(中心)3个、吕梁市重点实验室5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231人,专任教师89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3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725人。现有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三晋学者”特聘教授、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晋英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1331工程”立德树人“好老师”课程建设计划支持人选、省级师德标兵、省级师德楷模、省级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等国家省部级优秀人才30余人。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知名高校专家41人为兼职、客座教授,聘任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等院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等15名知名专家担任学术院长。
学校与交口县合作共建了体系完备、设施先进的实习实训基地,与山西智能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及相关企业合作共建了吕梁智能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与山西大学、中北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于2018年开始招生,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9名。
学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建设,建有煤矿机械装备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技术省级重点创新团队,建有吕梁林果植物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西省特色植物功能成分工程省级重点研究中心、吕梁智能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吕梁精神研究中心、黄河文化研究中心、晋绥研究中心、于成龙廉政文化研究传播中心、吕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乡村振兴研究院等一批研究机构,连续举办了五届“吕梁论坛”及一系列大型学术会议。
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足吕梁办高等教育,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担当四个服务重要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经过40多年的办学积淀,学校形成了“弘毅行知”的校训、“铸吕架梁、开物达用”的办学理念和“以吕梁精神立德、以大实践体系强技”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2015年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2016年被省教育厅列为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候补高校,2017年成为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试点院校、山西省第一所省市共建高校,2018年被推荐为全国文明校园建设先进学校,2019年经山西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被省教育厅列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2021年被山西省教育厅、中共山西省委政法委、山西省应急厅、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表彰为2020年度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学院路1号
邮编:033001
电话:0358-2274210(党委办公室)
0358-2274226(院长办公室)
0358-2284118(值班室)
传真: 0358-2274298(党委办公室)
0358-2274299(院长办公室)
电子邮箱: yzb@llu.edu.cn
学校招生部门:招生就业处
通讯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学院路1号
邮编:033000
咨询电话:0358-8249991、8249992
电子邮箱:llxyzsjy@llu.edu.cn

吕梁学院英语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

吕梁学院英语和历史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历史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历史学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历史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历史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历史学录取分数线(山西)理科年份英语

吕梁学院英语和新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新闻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新闻学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新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新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新闻学录取分数线(山西)理科年份英语

吕梁学院汉语言文学和英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英语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英语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英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英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汉语言文学和英语录取分

吕梁学院休闲体育和英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休闲体育和英语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休闲体育就业前景和英语就业前景,休闲体育专业介绍和英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休闲体育和英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休闲体育和英语录取分数线(山西)

吕梁学院体育教育和英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英语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英语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英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英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体育教育和英语录取分数线(山西)

吕梁学院学前教育和英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和英语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就业前景和英语就业前景,学前教育专业介绍和英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教育和英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学前教育和英语录取分数线(山西)

吕梁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英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英语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英语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英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英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思想政治教育


吕梁学院英语和化学工程与工艺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化学工程与工艺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化学工程与工艺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