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鲁东大学和济南大学哪个朝鲜语专业好(朝鲜语专业济大和鲁东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7 17:35:31 解决时间:2022-12-16 10:29

满意答案

鲁东大学和济南大学哪个朝鲜语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鲁东大学和济南大学各排行榜,朝鲜语专业的分数线,朝鲜语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济南大学与鲁东大学朝鲜语专业分数对比(山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济南大学
(最高/最低分)
鲁东大学
(最高/最低分)
朝鲜语2019文科 -/560(本科批)-/551(本科批)
朝鲜语2019文科 -/546(本科批)-/551(本科批)
朝鲜语2018文科 -/572(本科批)-/562(本科批)
朝鲜语2018文科 -/553(本科批)-/562(本科批)
朝鲜语2017文科 -/540(本科批)-/535(本科批)
朝鲜语2017文科 -/521(本科批)-/535(本科批)
外国语言文学类 朝鲜语
济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朝鲜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 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关知识,能从事外交、外经贸、文化交流、新闻出 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朝鲜语语言和文学知识,了解朝鲜和韩国的历史、社会、 文化、宗教知识,以及政治、经济、外交状况,鼓励学生学习英语和相近专业语言、辅修第二学位;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朝鲜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了解文献检索 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基础朝鲜语、高级朝鲜语、朝鲜语视听说、朝汉互译、朝鲜语语法、朝鲜文学作品选 读、朝鲜半岛社会与文化、朝鲜文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赴语言对象国、地区学习或国内相关单位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济南大学朝鲜语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类(包含专业: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7
广东外国语言文学类(非定向)(050203.德语+050204.法语+050207.日语+050209.朝鲜语)(办学地点:主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1
历史类551
江西外国语言文学类(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9
安徽外国语言文学类(含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7
黑龙江外国语言文学类(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84
吉林外国语言文学类(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515
外国语言文学类 朝鲜语
鲁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教师全部具有韩国留学经历,其中80%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注重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复合应用型朝鲜语人才,朝鲜语专业四级考试通过率接近100%;重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推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韩国多所大学缔结友好关系,建立多个国内外实习实践基地;设有本科生留学项目,每年有1/3以上学生出国研修。
主干课程:基础韩国语、高级韩国语、韩国语视听说、韩国语会话、韩国语阅读、韩国语语法、韩国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商务韩国语、韩国文学史、韩国语概论。
毕业去向:主要在外事、经贸、教育、企业等部门从事翻译、商务、教学、研究等工作。近年来,中朝、中韩商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职业发展前景广阔。
选考科目:不提科目要求。
鲁东大学朝鲜语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东朝鲜语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14
四川朝鲜语(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37
重庆朝鲜语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33
江苏朝鲜语(只招英语考生)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29
北京朝鲜语(只招英语考生)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82
济南大学
145
软科(综合)
160
校友会(综合)
104
武书连
1149
US排名
学校简介


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70多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35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现设26个学院,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学校每年本科招生专业80个左右,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国际学生380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82人,其中教授357人,副教授79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31人。现有全职院士2人,双聘院士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6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海外特聘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1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7个。

学校建有山东省高峰学科1个、省优势特色学科3个、省一流建设学科5个、省重点学科14个、省文化艺术重点学科3个、省一流培育学科1个、省高水平培育学科1个,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9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引智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研究平台58个。

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东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21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专业6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27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9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专业(群)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1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精品课程107门。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8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科创赛事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8511项,其中国家一等奖351项、二等奖994项。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4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

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702项,省部级项目150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85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三等奖5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337项。学术论文被SCI、EI、SSCI、CSSCI收录11170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280余部。主办《中国粉体技术》、《济南大学学报》等2种学术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扩大与国(境)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与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韩、新等国家的102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与台港澳地区的18所高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在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建有孔子学院1所。

学校校园占地2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纸质藏书及电子文献800余万种册,中外现刊及电子期刊3万余种。

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建设创新性、国际化、有特色的世界高水平大学。


毕业生就业

长期以来,济南大学在山东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两为三全”,即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核心,全年关注、全员参与、全过程指导”的工作理念。确保“两个稳定、两个提高”,即确保就业工作稳定和总体就业率稳定,就业质量和创业人数稳步提高,毕业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本科生年底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

就业工作思路系统化。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主管部门照实抓、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氛围。注重三个“坚持”,即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学院和全体教师的作用,形成全员关心就业、全校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坚持就业市场培育,充分挖掘产学研合作优势资源,形成稳定的外部就业市场和多渠道的校园招聘市场;坚持学生职业发展能力提升,努力培养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为人朴实、实践能力强的“三实一强”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校园招聘市场多元化。学校立足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实施就业拓展计划,已形成了“以校园招聘活动为主体,以就业基地建设为依托,以网络招聘为拓展,以校友资源、科研合作为纽带”的校园招聘就业市场体系。每年承办山东省人社厅、济南市人社局综合类大型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举办毕业生招聘“周末超市”,组织用人单位校园专场招聘会,并与中国建材集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深圳招商港湾集团、浪潮集团等知名企业保持长期密切合作关系,就业基地和重点招聘单位信息库建有1000余家,每年提供就业岗位近10万个,学校就业信息网年点击量突破20万次。此外,学校积极引导鼓励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和毕业生入伍预征。我校是中央军委批准的招收地方院校空军飞行员的院校之一,并为山东、厦门、深圳等民用航空公司输送飞行员。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全程化。学校设有大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中心,开展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职业规划教学培训(TTT),济南大学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信息网http://career.ujn.edu.cn/,构建国家、省市政策信息互联互通,还建有“新锦程生涯教育网络学堂”、“乔布简历专栏”,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在线课程学习、生涯测评和简历指导服务。成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研室和生涯指导工作坊,编写《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教材,逐步建立了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为主线,以《新生入学教育》、《专业导论》、《形势与政策教育》和《就业指导》为补充的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系统,形成了“一个目标、四个阶段”的“全程化、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教育模式。

大学生创业平台多样化。学校按照教育部“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要求,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鲁政办发【2013】25号)、《济南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励暂行办法》为制度引导,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制度保障,以“挑战杯”、“创青春”等大学生系列科创竞赛等为载体,构建创业项目实践平台。学校成功承办了“创青春”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并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1金2银1铜和专项赛2铜的骄人成绩。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近19万余名合格人才,成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毕业生体现出的“三实一强”人才培养特色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全省就业工作评估,被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被共青团中央、国际劳工组织授予“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优秀组织高校,在第二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从业技能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


鲁东大学
209
软科(综合)
250
校友会(综合)
224
武书连
1737
US排名
学校简介

学校坐落在“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烟台,是一所以文理工农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大学。2012年,成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获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2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属21所“双高”建设高校之一。

【文化传承】学校于1930年始建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千年古县莱阳,历经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胶东公学、胶东师范学校、莱阳师范学校、莱阳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学院等历史阶段,以吴伯萧、何其芳、臧克家、老舍、萧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师先贤曾在这里弘文励教,培养了一大批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优秀人才,孕育形成了“厚德 博学 日新 笃行”的校训精神和“求是至善 尚实致用”的优良校风。2001年,原直属山东省交通厅、建校于1978年的山东省交通学校并入。2006年,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

【办学条件】学校依山傍海,环境优雅,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级文明校园。校园占地3450亩,校舍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1.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4亿元。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十三五”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图书馆藏书250.7万册、电子图书108万种。在校生3万余人。

【学科建设】学校坚持学科立校,学科实力不断增强。现设25个学院、74个研究院(所)、62个本科招生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拥有13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20年,水利工程学科入选省属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是全省同学科中唯一的“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科。工程学连续两年稳定在ESI全球排名前1%。

【教学成果】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2012年,成为山东省首批教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省级教师教育基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通过山东省美育评估和体育评估。现有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2个省级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3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在近三届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共获奖74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参与)、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7项。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16位。

【科学研究】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建有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三类衔接配套、布局合理的创新平台体系,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山东省语言资源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等各类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8个。“十三五”期间,共立项国家级项目264项、省部级项目600项,立项经费22050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1703篇,出版学术专著217部,授权发明专利339项、实用新型专利160项;获得省部级奖励69项。2020年度科研经费10019万元,连续两年突破亿元。

【师资队伍】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现有专任教师1657人,正高234人,副高56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931人,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专家72人次、省级83人次。现有中国近现代史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近现代史等9个省级教学团队,功能材料设计与合成团队、优势学科人才培育团队等2个省级科研团队,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17个。

【服务地方】学校深化科教、产教、校地融合,构建了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决策咨询、共建共享、文化传承与创新“五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工作模式。2016年以来,新增地方政府等战略合作伙伴9个、行业企业合作单位135家,校地校企合作共建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烟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等45个协同创新平台;共建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拓伟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盈科法学院等多功能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承担社会委托项目654项,到账经费13554万元。学校连续多年当选国家海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获批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评“烟台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十佳驻烟单位”等荣誉称号。

【交流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学校是原国家教委首批公布的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200所高校之一,是全国首批通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正式认证的22所高校之一。每年长短期留学生人数1200余人。学校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130多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现设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与法国昂热大学、西部天主教大学合建卢瓦尔孔子学院,与韩国南部大学共建烟台世宗学堂;与国外高校联合举办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日本二松学舍大学、韩国岭南大学举办1个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开展“2+2”“3+1”“3+2”等模式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

【人才培养】“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是历代鲁大人笃定的办学信念。九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学子从这里迈出校门,踏入社会。迄今为止,学校共向社会输送了31万余名毕业生,他们以综合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基础知识牢和职业技能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尤为难得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走出了以国际知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为代表的饮誉文坛的“鲁大作家群”。

目前,鲁东大学全体师生正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综合性、应用型、国际化”发展定位和“党建引领、学科筑峰、育人为本”办学思路,进一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着力提升发展层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大力推进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新师范建设,积极构建内涵质量提升与外延资源拓展双驱动的新发展格局,努力把学校建成人才培养质量高、科技创新能力强、服务地方成效好、优势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根据2019年山东济南大学朝鲜语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0,鲁东大学朝鲜语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1,济南大学朝鲜语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0:29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鲁东大学体育教育(师范类)和朝鲜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鲁东大学体育教育(师范类)和朝鲜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师范类)和朝鲜语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师范类)就业前景和朝鲜语就业前景,体育教育(师范类)专业介绍和朝鲜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师范类)和朝鲜语这二个

  • 中专学校

    鲁东大学学前教育(师范类)和朝鲜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鲁东大学学前教育(师范类)和朝鲜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师范类)和朝鲜语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师范类)就业前景和朝鲜语就业前景,学前教育(师范类)专业介绍和朝鲜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教育(师范类)和朝鲜语这二个

  • 中专学校

    鲁东大学小学教育(师范类)和朝鲜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鲁东大学小学教育(师范类)和朝鲜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师范类)和朝鲜语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师范类)就业前景和朝鲜语就业前景,小学教育(师范类)专业介绍和朝鲜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师范类)和朝鲜语这二个

  • 中专学校

    鲁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和朝鲜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鲁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和朝鲜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和朝鲜语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就业前景和朝鲜语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专业介绍和朝鲜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师

  • 中专学校

    鲁东大学社会工作和朝鲜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鲁东大学社会工作和朝鲜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朝鲜语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朝鲜语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朝鲜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朝鲜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社会工作和朝鲜语录取分

  • 中专学校

    鲁东大学法学和朝鲜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鲁东大学法学和朝鲜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朝鲜语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朝鲜语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朝鲜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朝鲜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朝鲜语录取分数线(山东)综合年份法学

  • 中专学校

    鲁东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朝鲜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鲁东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朝鲜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朝鲜语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朝鲜语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朝鲜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朝鲜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 中专学校

    鲁东大学经济学和朝鲜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鲁东大学经济学和朝鲜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朝鲜语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朝鲜语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朝鲜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朝鲜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朝鲜语录取分数线(山东)

  • 中专学校

    鲁东大学朝鲜语和美术学(师范类)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鲁东大学朝鲜语和美术学(师范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朝鲜语和美术学(师范类)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朝鲜语就业前景和美术学(师范类)就业前景,朝鲜语专业介绍和美术学(师范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朝鲜语和美术学(师范类)这二个专业,希望

  • 中专学校

    鲁东大学朝鲜语和水产养殖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鲁东大学朝鲜语和水产养殖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朝鲜语和水产养殖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朝鲜语就业前景和水产养殖学就业前景,朝鲜语专业介绍和水产养殖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朝鲜语和水产养殖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朝鲜语和水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