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江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3-16 01:02:58 解决时间:2022-08-24 19:18

满意答案

江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针灸推拿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48分,应用心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48分,中医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49分,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6分,中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6分,应用心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6分,针灸推拿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7分,中医骨伤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7分,中西医临床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8分。
一、江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最低分 最低位次
2020针灸推拿学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34816581
2020应用心理学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34816581
2020中医学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34916031
2020药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35662605
2020中药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35662605
2020应用心理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35662605
2020针灸推拿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35760384
2020中医骨伤科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35760384
2020中西医临床医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35858122
二、部分专业
中西医结合类 中西医临床医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名称:中西医临床医学

报考科类:理科

修业年限:5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的能力,熟悉中医经典理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和健康服务产业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德医双馨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中、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科学、职业素养教育以及中、西医学基础和临床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中西医结合临床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学、西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思维方法和临床诊疗技术;

3.掌握全科医学思想、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和必要的预防医学知识以及常见传染病防治原则;

4.熟悉国家医疗卫生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熟悉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以及旴江医学理论特点和热敏灸技术;

6.了解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7.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

8.具有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临床诊疗和对危急重症进行初步诊断和急救处理的能力;

9.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以及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10.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和医学相关文献以及利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

11.具有初步的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判断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12.具有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卓越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13.具有依法行医和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患者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诊断学基础、生理学、药理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江西省一流专业,纳入江西省一本招生计划,拥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被列为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育体制改革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双语课程各1门。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22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0人。

学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资源丰富,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37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学科带头人8人、江西省国医名师7人、江西省名中医81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12个、国家中医区域治疗中心2个、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3个。

本专业以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为根本目标,在传授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同时,加强西方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的学习,融会贯通中西医学。本专业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创建了双惟实践班、中医摇篮班、早临床班、中医科研实践班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就业前景:国家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考研升学率均居全省高校前列。中西医结合人才的社会需求量与日俱增,可在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及社区医院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以及预防、保健、康复工作;也可在高、中等医药院校、研究所从事中西医临床教学、科研、管理及对外交流等工作;此外毕业生也可积极参加国家创新创业计划、自主创业、开办诊所等。
中医学类 中医学(5+3)
江西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专业名称:中医学(5+3)

报考科类:理科

修业年限:本科5年+硕士3年

授予学位:前五年学业合格者颁发中医学本科毕业证书,达到学士学位要求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未能取得两证者不能进入后三年硕士阶段的学习,按一般5年制中医专业本科毕业的相关规定处理。后三年学习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紧密结合,两者考核皆通过者颁发中医学研究生学历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同时达到硕士学位要求者授予中医学专业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较强的中医文化底蕴,较强的中医思维能力、传承能力和创新精神,扎实过硬的中医临床能力,能够系统掌握中医经典理论及必要的现代医学知识,能独立从事中医临床医疗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1.掌握系统而扎实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必要的西医学知识。

2.熟练掌握中医临床诊治和必要的西医诊疗技能,具有较强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有处理急、危、重病症的能力;毕业时达到中医住院医师水平。

3.掌握相关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4.具备基本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科研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学

核心课程:本科阶段: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中医内证体察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课程;

硕士阶段:经典辨证论治系列课程(经典辨证论治程式通论、经典症状鉴别诊断学、经典病证分类纲要、经典临证思维案例实训)、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结合方向开设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或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或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或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等课程。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项目,实行分段考核,动态管理。前5年为中医学本科学习阶段,后3年进入中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阶段,并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合格者可获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本专业培养方案在本科教学框架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与人文基础素质的培育,强化“修身治学、知行合一”,开展中医气功、太极拳等传统保健锻炼,促进心身素质的提高;夯实中医学基础,强化中医经典学习,加强中医四诊技能实训,推行早临床、多临床实践。进入硕士阶段,课程设置注重中医思维培养与师承临证带教,加大辨证技能实训和专业科室轮科,以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和过硬临床技能的卓越中医临床人才为目标。

就业前景:当前,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中医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的欢迎和认可。本专业实施“5+3”一体化培养模式,融合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因其精准的培养目标、科学的培养方案、严谨的培养要求,有助于学生具有更独特的竞争力。学生毕业后不仅可立即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中医医疗临床工作,以及预防、保健、康复工作;还可从事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工作;更可直接选择自主创业,开办个人中医诊所,加盟门诊部、国医馆等。

中医学类 中医骨伤科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名称:中医骨伤科学

报考科类:理科

修业年限:5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尤其是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相关知识,满足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要求的各项标准,能够独立对常见骨伤疾病进行诊治分析,并熟练掌握中医骨伤特色诊疗手段,熟悉现代骨科各项基本手术操作,能够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骨伤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科研等方面工作的中医骨伤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尤其是中医骨伤科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方面的基本训练,能熟练掌握中医骨伤特色诊疗手段,熟悉现代骨科各项基本手术操作,具备胜任相应岗位的工作能力。

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中医相关

掌握中医基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学等中医相关基本理论及技术;

2.西医相关

熟悉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药理学、组织胚胎学、诊断学基础、医学影像学、内科学、外科学、全科医学概论、传染病学、预防医学等现代医学相关理论及诊疗手段;

3.骨伤相关

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特色正骨、筋伤、骨病、创伤急救相关理论;熟悉人体解剖、骨伤科手术学、生物力学等现代知识;掌握中西医骨伤基本操作技能,如整复推拿手法、针刀、小夹板固定、清创缝合等技术;具备基本的中医骨伤临床科研能力及外网资料查询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基础、中医骨伤总论、中医骨伤躯干部位疾病、中医骨伤上肢部位疾病、中医骨伤下肢部位疾病、骨伤科手术学等。

专业特色:1.办学历史悠久。我校中医骨伤学教研室成立于1974年,是一门传统优势学科和专业。1986年,我校在全国率先成立骨伤实验班,并于1987年成立针灸骨伤系,并首批获批成立中医骨伤专业招生,199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2020年我校获批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2.教学师资强大。本专业传承自以危亦林为代表的盱江医学骨伤流派,临床师资主要来源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省骨伤医院),有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37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22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学科带头人8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0人、江西省国医名师7人、江西省名中医81人。

3.教学基地完备。学校建有临床教学基地105个(直属附属医院4个,非直属附属医院8个,教学医院30个,实习医院63个),其中直属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省骨伤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12个、国家中医区域诊疗中心2个,拥有骨伤专科9个,是国家中医重点学科、国家重点临床专科,是江西省中医骨伤医疗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第四临床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联盟单位,为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等5个学会挂靠单位。非直属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南昌市骨伤医院),拥有骨伤专科10个,是国家中医重点学科、国家重点临床专科、江西省重点中医专科临床基地和全国中医骨伤名科、南昌市名科。

4.教学模式先进。提倡精英教育,在满足中医执业医师要求框架内,率先对骨伤专科课程采取器官—系统特色教学模式,注重中医思维培养与师承临证带教,重视中西医临床技能,尤其是盱江骨伤流派特色手法实训,相应教育部卓越医师计划“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要求,在第5学期即安排临床专科见习课程,以培养具有中、西医骨伤科优势相结合,既具有传统中医骨伤传承特色,同时拥有现代骨科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卓越中医骨伤人才为目标。

就业前景:当前,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中医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的欢迎和认可。中医骨伤专业由于专业特色明显而拥有较广的就业面,毕业生可以在大型中医院担任中医骨伤科手术医生,又可以在大型西医院中医正骨科就职,也可以在大中型城市社区医院或骨伤诊所工作,为病人提供针灸推拿、手法康复、针刀整脊、健康咨询管理等服务。
中医学类 中医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名称:中医学

报考科类:文理兼收

修业年限:5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强的中医文化底蕴,系统掌握扎实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现代医学知识,熟悉中医经典理论,具有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专业实践技能,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中医学人才。

培养要求:1.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方药理论和临床医学理论,熟悉中医经典理论;

2.掌握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具备中医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

4.具备熟练阅读古典医籍和查阅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5.具备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相关领域科技研究发展动态的能力和从事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主干学科:中医学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中医内证体察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课程。

专业特色:本专业在加强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侧重中医学的基本素质教育,注重人文素质培养、中医文化的熏陶、中医思维的培养和中医临床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发展潜力的塑造。其中前两年半完成通识课程、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后两年半在我校临床教学医院完成临床课程、实习等学习工作。

本专业尤为注重学生中医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创建了双惟实践班、中医摇篮班、中医科研实践班和师承教育等,全方位地为学生早临床、早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业前景:当前,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中医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的欢迎和认可。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中医医疗或中医骨伤的临床工作,以及预防、保健、康复工作;或可从事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工作;亦可选择自主创业,开办中医诊所。
中医学类 针灸推拿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名称:针灸推拿学

报考科类:文理兼收

修业年限:5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国家要求,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系统的针灸推拿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症进行针灸推拿临床诊疗的能力,较强的中医文化底蕴,具有较强的中医思维能力、传承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针灸等部门从事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及针灸推拿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科学、职业素养教育以及临床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针灸推拿知识进行诊断、预防、康复和人群健康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与针灸推拿学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

2.掌握中医学及针灸推拿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中医思维方法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知识和基本技能;

3.熟悉国家医疗卫生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熟悉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人文关怀的有关知识;

5.熟悉全科医学思想和中医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以及必要的预防医学知识与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6.了解针灸推拿学术思想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术观点;

7.了解针灸推拿学科发展动态和行为需要;

8.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

9.具有对常见病症进行辨证论治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常见危急重症进行判断和初步处理的能力;

10.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以及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11.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和医学相关文献以及利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

12.具有初步的中医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判断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13.具有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卓越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14.具有依法行医和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患者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学、针灸推拿学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实验针灸学、针灸治疗学、中医内科学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以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陈日新为首的教学、临床、科研团队创立了热敏灸技术,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国家行业建设标准,在上海世博会上向全球推广。创办全球首家热敏灸医院,组建全球热敏灸医院联盟,形成中医医疗联合体,为本专业教学提供了最佳实践基地。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本专业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了大专业小方向的教学模式,前期宽口径培养,着重通识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中后期方向分化,根据学生意愿与兴趣,可选择针灸推拿或针灸康复方向学习,力求将学生培养成掌握热敏灸技术为主,兼有针刺和推拿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就业前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广大群众与日俱增的需求,随着人们对中医针灸推拿治病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认识度的提高,本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毕业生可在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社区医疗保健机构等从事医疗保健工作,也可在科研机构或卫生行政机构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管理工作或自主创业开办诊所。
  中专 2022-08-24 19:18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江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楼

    江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中医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42分,针灸推拿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42分,中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1分,中医学(一体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1分,针灸推拿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江西中医药大学2

  • 中专学校

    江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2楼

    江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药学(医药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9分,医学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9分,护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9分,中药资源与开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9分,中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0分,食品质量与

  • 中专学校

    江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3楼

    江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护理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2分,药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2分,制药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4分,中药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4分,康复治疗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5分,针灸推拿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

  • 中专学校

    江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4楼

    江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护理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98分,制药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20分,药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20分,中药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20分,针灸推拿学(五年制)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21分,中医学(五年制)综合

  • 中专学校

    江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在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江中医江苏分数线

    5楼

    2021年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湾里校区)、市场营销、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中药制药、中医学(湾里校区)、生物医学工程、中医养生学、护理学(湾里校区)、保险学、应用心理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信

  • 中专学校

    江西中医药大学2017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6楼

    江西中医药大学2017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健康服务与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28分,公共事业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29分,中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1分,康复治疗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1分,健康服务与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31分,药物制剂

  • 中专学校

    江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7楼

    江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公共事业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2分,健康服务与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3分,制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4分,药物制剂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4分,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4分,中药学理科录取分数

  • 中专学校

    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8楼

    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公共事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35分,护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36分,应用心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37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38分,中医养生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38分,针灸推拿学文科录取分数

  • 中专学校

    江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9楼

    江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保险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44分,市场营销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14分,中药制药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15分,生物医学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16分,医学信息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19分,应用心理

  • 中专学校

    江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0楼

    江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针灸推拿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48分,应用心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48分,中医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49分,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6分,中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6分,应用心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