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可追溯到创办于1906年的高安师范传习所;1946年,改为江西省省立高安师范学校;1949年,江西省教育结构调整时更名为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2005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决定高安师范成建制并入宜春学院,设立宜春学院高安校区;2014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隶属宜春市人民政府,老校区位于高安市“江西省大城·昌西文化产业园区”内,校园占地1231亩,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2546.66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93.02万元,馆藏纸质图书近50万册。建设中的新校区位于宜春市教体新区,占地面积1092亩,建筑面积40.4万平方米,投资规模17.8亿元,办学规模12000人,拟于2020年秋季新生入驻新校区。
招生咨询电话:0795-5294124 0791-87830033(传真)
学校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依托良好的社会声誉,立足江西,辐射全国,积极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改革后,学校曾9次获得“全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誉为“赣中师苑一杆旗”;1997年,被原国家教委确认为全国中师标准化学校;2000年被江西省教育厅列为全省重点办好的13所师范院校之一;2005年,经江西省教育厅评估认定为21所具备培养小学和幼师条件的院校之一;2005年,学校在全省范围率先开展幼教、小教师资的定向培养工作。
学校紧紧围绕“1226”发展主战略,打造幼专品牌。“1”,紧扣一条主线,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以及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教育发展的决策部署等精神。“2”,落实两个责任,即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尤其是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责任;落实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全面发展重要责任。“2”,实现两个梦想,即力争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实现幼专整体“西迁”梦,梦圆大宜春;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宜春幼专“升本”梦,梦圆大学城。在此基础上,将两个梦想具体细分为西迁教体新区,专升本,办成江西知名、全国有影响的师范本科大学“三步走”战略。“6”,取得六大突破,即思政工作有突破,淳化“三风”(师风、学风、校风)有突破,队伍建设有突破,品牌形象有突破,学校文化有突破,“三个感受”(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有突破。
根据江西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专科学生在第三学年可参加专升本考试,经选拔可直接升入省内其他高校本科三年级继续学习,成绩合格后,可获本科文凭。
在校学习期间还可通过取得所需专业本科文凭。
被学校录取的考生,经各省(市、区)招生主管部门批准后,由校长签发,招生就业处直接向考生邮寄录取通知书。
新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内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向学校请假。除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未经请假逾期报到者,按旷课处理,超过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新生入学后,学校依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含体检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新生入学注册后,学校将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及学校制定的各项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培养,德育考核合格、修满规定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并颁发相应的专科毕业证。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9000人,教职员工近4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90人,硕士以上学位132人。近十年,教师主持或参与省、市课题结题48个,发表论文173篇,出版著作73部;教师71人次、学生689人次参加各类比赛竞赛,荣获一等奖(第一名)76个、二等奖(第二名)74个、三等奖(第三名)84个。
学校面向全国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生,面向全省招收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大专生,学校设有学前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学院9个学院和1个附属小学,开设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早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商务英语、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智能产品开发、空中乘务、软件技术、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社会体育、舞蹈表演、思想政治教育、汉语等共21个专业。
大城校区: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大城镇昌西文化产业园昌西大道66号,330814宜春校区: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锦绣大道1699号,336000
学校实施高招“阳光工程”,招生录取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
学校同意并执行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制定的有关投档的政策规定。服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批次安排。

高考补报名时间及地点未参加江西省2019普通高考报名的考生可以在2019年6月24日上午9:00至7月8日17:00,持毕业证和身份证到本人户口所在地县、市、区教育局招办补办高考报名。招生对象凡符合《江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赣教发〔2019〕5号)规定报名条件的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人员均可报名。学校简介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以原宜春学院

学校地址及联系方式学校地址:宜春市高安市大城昌西文化产业园昌西大道66号邮政编码:330814招就处办公室:第一教学楼1113室联系电话:0795-0791-(兼传真)招生网址:http://223.82.211.34:8082/eaems/rsIndex.do附件: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9年面向社会人员专项高职扩招招生简章(点击下载)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9年10月

报名条件(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包括普通高中、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以下简称“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3、具有江西省户籍或江西省高中毕业证书;4、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二)下列人员不得报名: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籍生(包括教育、、教育在籍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2、高中

学校简介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以原宜春学院高安校区为基础,经江西省人民政府(赣府字[2014]12号)批准设立的一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可追溯到创办于1906年的高安师范传习所;1946年,改为江西省省立高安师范学校;1949年,江西省教育结构调整时更名为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2005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决定高安师范成建制并入宜春学院,设立宜春学院高安校区;2014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学校简介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以原宜春学院高安校区为基础,经江西省人民政府(赣府字[2014]12号)批准设立的一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可追溯到创办于1906年的高安师范传习所;1946年,改为江西省省立高安师范学校;1949年,江西省教育结构调整时更名为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2005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决定高安师范成建制并入宜春学院,设立宜春学院高安校区;2014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学费及助学政策学校主要根据“帮困助学”与“育人成才”相结合原则,由学工、财务等部门提供相关服务,视具体情况实施奖、助、贷、勤、免等资助办法,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创造良好条件:(1)秉着“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原则,学校设有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对被录取入学、无法缴纳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2)所有农村、县镇户籍的全日制

学校简介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以原宜春学院高安校区为基础,经江西省人民政府(赣府字[2014]12号)批准设立的一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可追溯到创办于1906年的高安师范传习所;1946年,改为江西省省立高安师范学校;1949年,江西省教育结构调整时更名为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2005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决定高安师范成建制并入宜春学院,设立宜春学院高安校区;2014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学费及助学政策学校主要根据“帮困助学”与“育人成才”相结合原则,由学工、财务等部门提供相关服务,视具体情况实施奖、助、贷、勤、免等资助办法,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创造良好条件:(1)秉着“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原则,学校设有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对被录取入学、无法缴纳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2)所有农村、县镇户籍的全日制

办学实力学校可追溯到创办于1906年的高安师范传习所;1946年,改为江西省省立高安师范学校;1949年,江西省教育结构调整时更名为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2005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决定高安师范成建制并入宜春学院,设立宜春学院高安校区;2014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隶属宜春市人民政府,老校区位于高安市“江西省大城·昌西文化产业园区”内,校园占地1231亩,建筑

学校简介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以原宜春学院高安校区为基础,经江西省人民政府(赣府字[2014]12号)批准设立的一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可追溯到创办于1906年的高安师范传习所;1946年,改为江西省省立高安师范学校;1949年,江西省教育结构调整时更名为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2005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决定高安师范成建制并入宜春学院,设立宜春学院高安校区;2014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