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法学(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教育技术学(师范)(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四年 | 2 | |||
| 小学教育(师范)(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四年 | 1 | |||
| 应用化学(含职教师范)(在枫林校区办学) | 四年 | 2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含职教师范)(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四年 | 3 | |||
| 人工智能(在枫林校区办学) | 四年 | 2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四年 | 2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泰豪)(在泰豪校区办学) | 四年 | 3 |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四年 | 2 | |||
| 虚拟现实技术(泰豪)(在泰豪校区办学) | 四年 | 3 | |||
| 土木工程(含职教师范)(在枫林校区办学) | 四年 | 2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含职教师范)(在枫林校区办学) | 四年 | 3 | |||
| 涂料工程(在枫林校区办学) | 四年 | 2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含职教师范)(在枫林校区办学) | 四年 | 2 | |||
| 食品质量与安全(在枫林校区办学) | 四年 | 3 | |||
| 药学(在枫林校区办学) | 四年 | 2 | |||
| 管理科学(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四年 | 1 | |||
| 法学(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社会工作(含职教师范)(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四年 | 1 | |||
| 学前教育(师范)(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四年 | 1 | |||
| 小学教育(师范)(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四年 | 1 | |||
| 管理科学(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四年 | 1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790元/年,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6 | 45020 |
| 人工智能(4790元/年,在枫林校区办学) | 472 | 52560 | |||
| 应用化学(含职教师范)(4530元/年,在枫林校区办学) | 471 | 53116 | |||
| 小学教育(师范)(4270元/年,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470 | 53698 | |||
| 教育技术学(师范)(4270元/年,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468 | 54791 |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790元/年,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461 | 58754 | |||
| 网络工程(含职教师范)(4790元/年,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460 | 59342 | |||
| 管理科学(4270元/年,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460 | 59342 | |||
| 虚拟现实技术(软件动漫学院)(4790元/年,在泰豪校区办学) | 459 | 59913 | |||
| 药学(4790元/年,在枫林校区办学) | 459 | 59913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含职教师范)(4790元/年,在枫林校区办学) | 459 | 59913 | |||
| 食品质量与安全(4530元/年,在枫林校区办学) | 458 | 60467 | |||
| 涂料工程(4530元/年,在枫林校区办学) | 458 | 60467 | |||
| 土木工程(含职教师范)(4790元/年,在枫林校区办学) | 458 | 60467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含职教师范)(4530元/年,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457 | 61036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含职教师范)(4530元/年,在枫林校区办学) | 456 | 61659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动漫学院)(4790元/年,在泰豪校区办学) | 456 | 61659 | |||
| 法学(4270元/年,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5 | 11362 |
| 学前教育(师范)(4270元/年,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524 | 11551 | |||
| 管理科学(4270元/年,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523 | 11783 | |||
| 小学教育(师范)(4270元/年,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522 | 11997 | |||
| 社会工作(含职教师范)(4270元/年,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519 | 12673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 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 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 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 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 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 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 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 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 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 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 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302 政治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福利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实务技能,具备创新能力和专业服务社会的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能在社会服务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等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同时能够运用专业技能和训练创办和管理社会组织,洞悉新媒体和社会环境下的社会需求,运用创新性思维和网络平台,开展公益和提供专业社会服务,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促进社会良性和谐发展。
主要专业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政策、人类行为与社会与环境、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社会保障概论、国外社会学理论、组织行为学、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
适应的工作部门和项目:在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司法、公安等职能部门中从事社会政策制定、执行等工作。在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及与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相关的群团组织和相关民间组织从事专业服务工作。在街道、社区居委会从事专职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工作;也可以经政府批准,建立独立的民间社会服务机构,从事社会工作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社会各部门对本专业毕业生有较强的需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教育技术学科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 力,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级电教馆等机构从事教学媒体与教学系统设计、开 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信息资源 和学习过程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3.具有教学媒体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知识体系包含6个核心知识领域,分属基础领域层面和应用领域层 面。基础领域层面主要为本科生奠定专业知识基础,包括教育技术理论基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 基础、媒体与艺术基础3个核心知识领域;应用领域层面主要培养本科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实践能力,包括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化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及 管理3个核心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教育技术学导论(36学时)、教学系统设计(54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36学 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54学时)、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54学时)、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 的设计与开发(54学时)、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54学时)、远程教育应用(36学时)。
示例二:教育技术学导论(32学时)、教学系统设计(48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48学 时)、教育传播学(32学时)、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48学时)、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48学 时)、远程教育应用(48学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48学时)。
示例三:教育技术学导论(36学时)、教学系统设计(54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54学 时)、教育传播学(36学时)、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54学时)、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54学 时)、远程教育应用(54学时)、信息技术教育应用(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教育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模拟教学实验、教学设计实验、电视电声教材制作实验、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 作实验、教育网络开发与应用实验、信息化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及管理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或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59分(理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职教师范)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江西科技师范大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药学录取分数线为459分(理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药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药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药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药学本科二批普通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虚拟现实技术录取分数线为459分(理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虚拟现实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虚拟现实技术(软件动漫)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虚拟现实技术招生计划20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58分(理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土木工程(职教师范)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土木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涂料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58分(理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涂料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涂料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涂料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食品质量与安全录取分数线为458分(理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食品质量与安全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食品质量与安全招生计划2022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录取分数线为457分(理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职教师范)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江西科技师范大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录取分数线为486分(理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动漫)理科本科二批普通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食品科学与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56分(理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食品科学与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食品科学与工程(职教师范)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西食品科学与工程招生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广西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二批,2020年为本科二批,2019年为本科二批,2018年为本科二批,2017年为本科二批。2022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广西招生专业有教育技术学(师范)、食品质量与安全、小学教育(师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