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江苏理工学院和宁波工程学院哪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宁工和江苏理工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0 06:37:13 解决时间:2022-12-16 16:17

满意答案

江苏理工学院和宁波工程学院哪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江苏理工学院和宁波工程学院各排行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宁波工程学院与江苏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分数对比(浙江)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宁波工程学院
(最高/最低分)
江苏理工学院
(最高/最低分)
电子信息工程2021综合 -/554(平行录取一段)/()
电子信息工程2020综合 -/560(平行录取二段)/()
电子信息工程2019综合 -/571(平行录取二段)/()
电子信息工程2018综合 -/565(平行录取二段)/()
电子信息工程2017综合 -/552(平行录取二段)/()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宁波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工学   门类:电气信息类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宁波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浙江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54
甘肃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类431
陕西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32
云南电子信息工程(风华校区)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普通类502
贵州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30
四川电子信息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3
重庆电子信息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0
广西电子信息工程(5500元/年,在风华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56
广东电子信息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风华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1
湖南电子信息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4
江西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7
福建电子信息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0
安徽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0
山西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93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师范)
江苏理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 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 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 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 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工程、信息工 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设计、信息处理、应用开发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 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 感,追求卓越;

2.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 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掌握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 有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 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创新 的初步能力;

6.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7.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9.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

10.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

11.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 和合作精神。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 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微型计算机原理实验、综合性电路系统实验、 创新系列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江苏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师范)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江苏电子信息工程(师范)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1
贵州电子信息工程(师范)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35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江苏理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 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 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 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 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工程、信息工 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设计、信息处理、应用开发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 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 感,追求卓越;

2.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 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掌握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 有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 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创新 的初步能力;

6.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7.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9.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

10.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

11.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 和合作精神。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 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微型计算机原理实验、综合性电路系统实验、 创新系列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江苏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江苏电子信息工程(师范)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1
陕西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34
贵州电子信息工程(师范)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35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培养)
江苏理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 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 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 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 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工程、信息工 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设计、信息处理、应用开发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 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 感,追求卓越;

2.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 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掌握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 有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 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创新 的初步能力;

6.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7.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9.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

10.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

11.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 和合作精神。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 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微型计算机原理实验、综合性电路系统实验、 创新系列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江苏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培养)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江苏电子信息工程(师范)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1
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培养)501
贵州电子信息工程(师范)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35
浙江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培养)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64
宁波工程学院
321
软科(综合)
346
校友会(综合)
492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宁波工程学院是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1800亩,分为风华校区、翠柏校区和杭州湾校区。现有13个二级教学单位,48个本科专业(含三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4个一级学科;教职工1155人,专任教师896人,正高职称108人,副高职称287人,博士学位384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4300余人。

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之路,坚持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2010年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2014年成为首届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理事会主席单位,2015年成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6年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高校,当选全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2021年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杭州湾汽车学院入选全国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成为全国50所获批高校之一。

学校重视学科建设,坚持工科为主,文、理、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科专业与地方行业产业紧密结合,重点建设了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紧密对接绿色石化、汽车制造等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同时,学校瞄准国际工程师培养标准,通过专业认证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实质等效,11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培育了省一流学科6个、市重点学科7个,遴选出4个重点培育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点培育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学校省级科研平台从无到有,获批省级平台5个。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卓有成效,土木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入选省级优势特色专业,认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项、省级一流课程19门,学校被认定为“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

学校探索实施“科教产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应用研究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21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2%,留甬率达48.42%,位列在甬本科高校第一名。考研率约16.76%,同比去年增长3.3%。其中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录取174人,被世界排名前100海外高校录取22人。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成绩逐年提升,在国际和全国性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在2017-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我校在全国1197所本科高校中排名第169名,较上一轮提升18名,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第2名,蝉联浙江省第1名。“海蓝宝”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称号和省创业园示范基地。与行业(企业)共建共研共培,三十七年来培养学生近六万名,其中近60%留在宁波为地方服务。

学校加强科研基地和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含一级行业协会/学会奖项)25项,一批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内高水平期刊和国际顶尖期刊,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00余项,2017年中标国家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2019年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经费额度居全市高校第一,2020年获市顶尖人才项目1项。

学校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区域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提供高水平的应用技术研究。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共建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工程学院工程软土实验中心;与吉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厦门大学共建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与中科院材料研究所、中石化镇海炼化、宁波市安监局共建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与宁波市交通委、宁波市交警总队、宁波市住建委、宁波市建设集团共建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与李泽湘教授团队共建机器人学院;校地共建象山研究院、奉化研究院、三门研究院、中乌新材料研究院和宁波临空经济研究院等;与杭州湾管委会、大众和吉利汽车等以理事会形式共同建立“政产学研”人才培养教育联盟;实施百名博士(教授)服务百家企业的“双百工程”,近百名博士(教授)进驻企业。在2018年4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作为全国3所典型应用型高校之一获点名称赞“产教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受到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强化外向型办学特色。1984年被教育部列入联邦德国援建4所高校之一。目前,国际化办学进程日益加快,已与30多个国家近百所院校建立起稳定长期的校际合作关系。提升中美4+0项目合作水平,按照“做强管理类、做好理学类、进军工学类”的目标,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韦恩州立大学等合作举办会计学、信科(大数据)、机械工程等专业。2015年在格林纳达正式开办孔子课堂。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良好,基础设施齐备,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15亿元。专任教师中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名、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千人计划”长期项目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浙江省“千人计划”长期项目1人、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省15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培养人员8名、省高校教学名师2名、省高校优秀教师3名、市突出贡献专家6名。构建“双师型”结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双师双能”占比70%。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理念,弘扬“讲实求精”的学校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的校训,重点打造“工匠精神”“阳明文化”的校园文化品牌,多层次构建高格调的校园文化,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营造特色鲜明、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展望未来,宁波工程学院将锚定目标、创新实干、坚毅前行,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突出地方性、应用型和国际化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定不移地朝着建成国家应用型本科示范院校、跻身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行列的目标奋勇前行。


平均伙食标准

学生食堂一荤两素平均十块钱,商业街美食自选。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宁波工程学院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招生热线:0574-87616666

招生QQ群:161483233、161835974

招生网址:http://zs.nbut.edu.cn

电子邮箱:zsjy@nbut.edu.cn

通讯地址: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201号   

邮编:315211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省外招收本科二批次学生;浙江省高考改革,不分批次,按专业录取。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我校不招收艺术类考生。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往届生的录取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考试院(招生办)的有关规定办理,和应届生一视同仁。


江苏理工学院
323
软科(综合)
340
校友会(综合)
377
武书连
学校简介

江苏理工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地处被誉为“千载读书地,现代创新城”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江苏省常州市。学校创建于1984年,历经常州职业师范学院、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12年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学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全国首批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江苏省首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学校各类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亿元,中外文藏书190万余册。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部等21个教学科研单位,建有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医疗器械学院、深兰人工智能学院、刘海粟艺术设计学院等多个行业产业学院和研究院,开设62个本科专业,招收教育、机械、资源与环境硕士研究生,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余人(含留学生)、硕士研究生700余人。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专任教师近12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近700人、博士学位教师500余人,博硕研究生导师200余人,聘请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知名专家学者150余人担任客座教授、特聘教授和产业教授。现有院士2人(双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委员2人、曾宪梓教师奖7人,江苏省突贡、“双创人才”、“333工程”“外专百人”、“特聘教授”、教学名师、“青蓝工程”、优青等近200人次;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11个。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以行业产业定专业布局,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人才规格,以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定教学内容,培养卓越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现有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江苏省职教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江苏省重点建设产业学院、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等省级以上人才培养平台(项目)20余个(项),省级和国家级一流(品牌、特色)专业、一流(精品)课程、规划(重点)教材等近120余个(门、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近五年,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科技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励2500余项。建校以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7万多名毕业生,培训了数万名中高职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

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特色,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应用研究,形成了教育学、机械工程等一批引领性学科,打造了“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循环利用”等特色亮点。现有江苏省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示范机构、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等省级以上学科科研平台20个。

近五年,学校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60项,其中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三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推广类)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横向科研课题近1800项,科研到账经费4亿多元,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00余件。学校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强智库建设,推进与行业企业产业的工程技术协同创新,加大产业从业人员技术技能培训,关注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化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的多层次合作,与10多个省内外市、区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大院大所共建产学研基地230余家及研究机构40余家,与地方政府部门共建常州产业研究院、常州市名人研究院、常州市职业教育现代化智库等多个研究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国际先进办学理念、标准和资源,重点打造以中德合作为主的国际合作办学特色,先后与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以色列、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以及澳门、台湾地区的60余所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每年选派专家学者赴德、英、法、美、加、澳、新、日、韩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进行访学或交流。聘请百余名外籍教师来校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目前面向“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招收留学生。

学校获得“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进入新时代,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贴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立足江苏、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继往开来、实干创新,朝着建设特色鲜明全国知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中专 2022-12-16 16:17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江苏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江苏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

  • 中专学校

    江苏理工学院金融学(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和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培养)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江苏理工学院金融学(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和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培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和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培养)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工程(嵌

  • 中专学校

    江苏理工学院金融学(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和电子信息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江苏理工学院金融学(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和电子信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和电子信息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中外学分互认联

  • 中专学校

    江苏理工学院金融学(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江苏理工学院金融学(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就业前景

  • 中专学校

    江苏理工学院金融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培养)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江苏理工学院金融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培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培养)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培养)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培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中专学校

    江苏理工学院金融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江苏理工学院金融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电子信息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江苏理工学院金融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江苏理工学院金融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电子信息工程

  • 中专学校

    江苏理工学院经济统计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培养)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江苏理工学院经济统计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培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培养)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培养)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培养)专业介

  • 中专学校

    江苏理工学院经济统计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江苏理工学院经济统计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电子信息工程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江苏理工学院经济统计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江苏理工学院经济统计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