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1 | 金属材料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5 | 75391 |
| 202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6 | 74948 |
| 2021 | 车辆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0 | 73085 |
| 2021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6 | 70189 |
| 202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6 | 23126 |
| 2021 | 医学检验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7 | 59771 |
| 2021 | 市场营销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7 | 22816 |
| 2021 | 人力资源管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9 | 22220 |
| 2021 | 能源经济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21023 |
| 2021 | 英语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4 | 20719 |
| 2021 | 统计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7 | 19791 |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及实务技能,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适应“入世”的新形势,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及地理状况,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能够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和三资企业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以及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的高级专门复合型人才。
通过学习,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国际贸易实务的实际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英语,具备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掌握第二外语的基础;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知识创新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本专业主要课程有: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跨国公司经营管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会计学、统计学、外贸信息系统等。
毕业生可到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中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 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 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 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 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 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 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 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 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 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 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 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 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 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 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 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 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 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 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 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 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 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经济学与能源技术素养,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能源技术与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培养能够从事能源预测与供需管理、能源技术经济分析、能源市场开发、能源金融实务、能源国际合作与开发、企业节能减排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特色:作为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的新专业,本专业以突出经济学和能源技术类课程的相互融合为培养主线,以强化能源经济管理技能训练、经济学理论在能源管理领域的实际应用为培养特色,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能源市场开发、能源贸易及能源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熟悉能源交易规则和能源、环境政策法规以及中国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与战略规划,了解全球能源分布、各国能源开发与发展情况、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方向,并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能源战略分析和能源经营管理活动。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能源经济学、消费经济学、能源战略管理、能源企业经营与管理、能源期货市场与交易、环境经济学、能源项目管理、能源价格理论及应用、能源金融理论与实践,以及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等。
深造机会:该专业所在学科设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统计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等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等博士点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就业状况及趋势:毕业生适合在各级政府能源经济管理部门及事业单位,各类能源开发、储运、营销企业的计划与管理部门,各级银行和金融机构,跨国能源生产与贸易公司,能源投资与能源、环境交易机构等,从事能源政策调研咨询、市场策划、生产经营、能源金融、能源贸易、能源国际合作与开发等工作。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汽车工程技术领域设计、制造、研究、试验,以及其它车辆的设计与制造、运用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学习,学生具备汽车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汽车现代设计理论与试验方法;了解汽车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特种车辆及工程机械自动控制、汽车安全、节能与环保、汽车 CAD/CAE/CAM 等最新技术,具有进行汽车产品研究、设计、制造与开发、试验与检测、维修与管理的能力。
该专业的重要教学设施有:从国外成套引进的汽车底盘测功和排放试验设备、车载测试系统、计算机图形工作站、 Catia 、 UGII 、 Pro/Engineer 等三维设计及制造软件、 ANSYS/LS-DYNA 、 ADAMS 等大型仿真分析系统。
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也可在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企业、车辆使用管理部门从事产品设计、生产及管理工作。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等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适合在各级医院、科研机构、中心血站及卫生防疫等部门从事检验医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获得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的系统训练,具有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工作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主要课程有:生物化学、医学统计学、分析化学、检验仪器学、生理学、病理学、寄生虫学及检验、微生物学及检验、免疫学及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诊断学、内科学、药理学、计算机基础应用等。
毕业生可到各级医院、中心血站及防疫站从事医学检验工作,或到医学院校、科研单位从事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21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金属材料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8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9分,车辆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1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3分,通信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2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21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医学检验技术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34分,质量管理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38分,能源经济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38分,能源与动力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38分,汽车服务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3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21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英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9分,会计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1分。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21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英语综合本科批普通类会计学综合本科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21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5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8分,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1分,公共事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97分,统计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0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17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6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9分,能源与动力工程(方向: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1分,交通运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8分,医学检验技术理科录取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18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0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5分,交通运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0分,能源与动力工程(方向: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3分,医学检验技术理科录取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19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9分,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9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5分,医学检验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0分,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20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3分,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5分,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6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9分,医学检验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

2021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福建省招生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经济、英语、金属材料工程、医学检验技术、车辆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等11个专业。2021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福建省录取分数线(供大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21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金属材料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55分,能源与动力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56分,车辆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60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66分,国际经济与贸易历史类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