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校企合作中,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学校的基础作用。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我州职业教育学校发展的方向,是职业教育学校提升内涵、提高质量、培养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各职业教育学校要高度重视,建立校企合作的沟通协调机制和紧密联系制度,制定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职业教育学校要努力发挥多功能作用,长、短结合开展培训,主动为企业的职工队伍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励校企深度合作要借助人社部整合政策资源优势,加大企业职工培训基金统筹使用及就业资金使用等工作力度,在技师学院、高级技校建立公共实训基地,促进技工院校与企业共建公用培训鉴定平台。要大力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加大劳动执法力度,保护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治理用工环境。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行业企业主体作用相结合。开展技能大赛的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广大职工的素质和技能,提升广东创新和创造能力。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大赛的主导作用,在资金、场地、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大赛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企业参赛主体和自我培养、发现、选拔人才方面的主体作用,广泛发动职工群众积极参加大赛。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行业企业主体作用相结合。开展技能大赛的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广大职工的素质和技能,提升广东创新和创造能力。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大赛的主导作用,在资金、场地、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大赛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企业参赛主体和自我培养、发现、选拔人才方面的主体作用,广泛发动职工群众积极参加大赛。

二是坚持部门引导与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相结合。省和各地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按照产业政策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引导企业、单位参赛;行业协会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导会员企业参赛并积累办赛经验,推动行业协会承办和组织开展技能竞赛。

二是坚持部门引导与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相结合。省和各地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按照产业政策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引导企业、单位参赛;行业协会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导会员企业参赛并积累办赛经验,推动行业协会承办和组织开展技能竞赛。

扶持与创新并举,加快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出台政策,形成抓手。一是实施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子女免费入读技校资助政策,对贫困生给予每人每学年2000元学费补贴,连续资助两年,资助名额从2009年的5000名增加到今年的1万名。二是实施“江西省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对青年高技能人才、紧缺技能人才给予每人2000元的政府培训补贴,对“首席技师”给予每人8000元的政府奖励,加快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完善了

三是发挥技工院校基础作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各相关部门鼓励和引导技工院校加强与企业合作,创新培养模式,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的“零距离”衔接。同时,选择部分技工院校开展理论教学与实习训练融通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和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试验工作,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全国技工院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6%以上。

二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职工岗位成才。我国鼓励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培训制度,制定职工培训规划,并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加强对职工的上岗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引导职工立足本职,岗位成才。

一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行业部门和大型企业集团组织实施了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加强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目前,我国依托高级技校、技师学院和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认定了287个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同时,指导东部地区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政府投入、社会筹集等多种渠道,建设了一批技术先进、公益性、式的公共实训基地,面向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