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江南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哪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南理工和江南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3 22:44:19 解决时间:2022-12-16 09:28

满意答案

江南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哪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江南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各排行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江苏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专业组选科要求
国际经济与贸易(在蠡湖校区学习)2021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7420511(03)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历史类5795234(01)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国际经济与贸易2020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37921275
文科3754400
2019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37419829
国际经济与贸易(在蠡湖校区学习)文科3654519
国际经济与贸易(蠡湖校区)2018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36419212
文科3624435
国际经济与贸易2017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35719380
文科3564279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南京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专业特色

  本专业2003年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苏省特色专业,依托理工科的综合优势,已形成了“文理渗透,工经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学生具备宽厚的经济学科知识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在外经贸行业享有较高的声誉。本专业为政府主管部门、外经贸企业、三资企业、跨国公司及金融机构培养掌握现代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理论与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适应我国“大经贸”发展需要的对外经济贸易管理人才。

  二、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经济学、国际贸易。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经贸英语、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管理统计等。

  三、毕业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外经贸企业、三资企业、跨国公司及金融机构等从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及国际投资的经营与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政府机构等部门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

南京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江苏经济学类(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9
陕西经济学类(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1
四川经济学类(包含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南京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7
海南经济学类(包含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74
广西经济学类(5200元/年,在南京校区办学,包含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9
广东经济学类(非定向)(020301.金融学+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办学地点:南京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11
江西经济学类(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5200元)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9
福建经济学类(含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11
安徽经济学类(5200元/年;含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9
黑龙江经济学类(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65
辽宁经济学类(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21
山西经济学类(包含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87
天津经济学类(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南京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46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江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当前,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重心、世界政治格局、全球化进程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都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环境与政策。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一股重要力量。对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国际贸易新业态的不断出现,都加大了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是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跨国投资以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门学科。
本专业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实践创新这条主线连续地贯穿到本科生的4年培养过程之中,形成了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理论+实践”“教学+科研”“校内+校外”互为融合的创新系统;通过大学生创新计划、“挑战杯”等竞赛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完善了实践创新人才的培育与激励机制。采用导师制、专业教师班主任制、校外企业家辅导员制、理论讲授和实践模拟结合、以赛促培等多重举措有效开发学生潜能,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能力在国内同专业中具有优势地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现代经济学基础,知识面广、综合素质好,有较强的英语交流和沟通能力,熟悉通行的国际商务规则和惯例,具备较强的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数学和计算机运用水平,能在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经济与贸易活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计量经济学、国际投资学、国际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国际金融、金融学;
毕业去向:
(一)升学深造情况:学生海外留学涵括欧美、澳洲、日本、港澳台等境外名校,境内升学包括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众多“双一流”知名高校和国内财经类著名学府,进一步深造率年平均达30%以上。
(二)就业情况:就业区域主要在北京、广东、上海、江苏等省市,其中又非常集中于上海、江苏两地。学生主要进入大型知名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而民营企业又集中在银行、证券、房地产等行业。近三年毕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6%以上。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江苏国际经济与贸易(在蠡湖校区学习)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74
历史类579
湖南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2
历史类589
河南国际经济与贸易(蠡湖校区)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7
山东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94
福建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1
浙江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38
吉林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31
辽宁国际经济与贸易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612
河北国际经济与贸易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602
天津国际经济与贸易(蠡湖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30
南京理工大学
33
软科(综合)
35
校友会(综合)
43
武书连
537
US排名
学校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现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新能源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等20个专业学院,以及钱学森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2个独立学院。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6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1‰。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2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具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具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具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授予权;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权以及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名,留学生1000余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具有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审批权。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专任教师22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500余人。高层次人才40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25人,外国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5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9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7人等。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34个。学校先后入选“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高校。

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突出,育人成果丰硕。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工程精英、社会中坚”的人才培养定位,立足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新要求,培养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能引领未来的创新型精英人才。建校60多年来,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近30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国防就业率达35%,其中15人当选两院院士。“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3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是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时也是“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落户高校;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重大赛事中屡获佳绩,其中,在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学校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捧得“挑战杯”。

学校科技优势突出,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在先进发射、光电信息、导航制导、先进材料等科技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防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8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个,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3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以此为依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十三五”以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1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7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实现五大奖种全覆盖。由我校担任总师单位研制的武器装备亮相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接受了党和全国人民的检阅。学校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被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活跃,影响日益提升。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与英国牛津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等150多所国(境)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现有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8个,入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建有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合作建立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院,与法国梅斯国立工程师学院共建中法工程师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建有欧亚研究院,包括沙特研究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中东欧研究中心。学校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社会各界通过基金会设立了100余项奖教金和奖助学金,支持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领域不断追求卓越。

学校办学环境宜人,基础设施一流。近年来,学校立足南京、面向江苏,不断延伸和扩展办学面,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发展布局。南京校区占地32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10.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2.3亿元,各类基础设施齐全,后勤服务系统完善,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1.7亿元,图书馆收藏280余万件印刷型文献、1100余万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主要聚焦核心办学功能提升,是学校传承办学文化、筑牢发展根基、扩大办学影响的主阵地,是支撑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事业的核心校区。江阴校区占地111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2万平方米,主要聚焦国家战略实施和国际化办学,依托地方区域和产业优势,是建设服务“两个强国”先行区、前沿交叉学科先试区、国际化办学示范区。盱眙军民融合科研试验基地、水下科学试验中心和产学研合作基地正在筹建中,主要聚焦国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是以陆海空天信深度融合的科研试验基地为主的功能校区。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学校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目标和“双一流”建设核心任务,开拓进取、接续奋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加分政策

我校认可各省(市、自治区)加分政策,按照加分后的成绩安排专业。


毕业生就业

我校毕业生一直以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严谨务实的思想作风和开拓创新的实践能力,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我校连续10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9%以上,稳居全国重点高校前列。就业方向涉及信息产业、航天、航空、船舶、电力、机械、化工、汽车、石化、冶金、金融等众多国家重点行业;每年平均有2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中国500强”企业,到世界五百强企业和国家机关就业的毕业生每年平均在10%以上;其中在京津、江浙、上海、广东等地就业的人数占学生总数的94%。我校已连续多次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和“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近几年学校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持有较高满意度,平均达到99%,对学校毕业生总体评价是:专业基础扎实、基础理论功底较厚、工作适应能力强,富有集体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突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拥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江南大学
59
软科(综合)
73
校友会(综合)
45
武书连
647
US排名
学校简介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照《江南大学章程》,开展自主办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校以“笃学尚行,止于至善”为校训,以“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为办学理念,以建设“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协调发展、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社会美誉度高,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坚持“选择性卓越”的学科建设理念,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设有19个学院(部),包括:食品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商学院、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学院、药学院、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体育部和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筹)。涵盖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9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生物与医药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和二级重点学科5个;建有设计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4个,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3个。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3430人,其中专任教师2173人(含研究生导师1417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人员比例67.6%,博士学位人员比例70.9%,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人员比例43.2%。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引进人才”入选者17人、“人才项目”入选者23人,教育部“人才项目奖励计划”教授2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与“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部省级创新团队48个。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2006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在53个本科专业招生,现有在校本科生20609人、博硕士研究生10940人、留学生670人。拥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0个,“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7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含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5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含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国家精品、规划教材56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一等奖2项。学校积极探索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成立至善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在亚洲率先通过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IFT)国际认证。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学生指导和服务体系,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本科生继续深造率达37.8%,位列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依托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累计孵化创业企业300余家,获批健康食品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工作实施先进单位”,获批首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完善“奖、助、勤、贷、补、免”帮扶机制,并探索基于人才培养的勤工助学新模式。学校与39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28.6%的学生拥有海外交流、交换经历;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建有全球首家以中华食品文化为主题的孔子学院。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校史馆、设计馆、民间服饰传习馆、美术馆暨钱绍武艺术馆、酒科技馆、人体科学馆等文化展馆首批入选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实施“艺术课堂”大学生文化素质拓展项目、“书香校园·人文江南”阅读计划,举办“江南之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创新江南”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意创业文化节等特色文化活动;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艺术作品舞蹈《羌山红》获文化部“文华奖”。学校高度重视体育的育人功能,建有女足和乒乓球两支高水平运动队。其中高水平女子足球队荣获2018年全国大学生女子室内五人制锦标赛季军和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高校部冠军。学校是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以来,累计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金3银8铜,“创青春”3金4铜,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5金1银。学校涌现出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冯漉、魏佳星,以及入围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的90后创业典型徐铭骏、胡佳威、范冰、张晓军等创业典型人物。

学校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己任,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有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针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省级平台43个;建有创新引智平台6个。“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379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6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13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科技创新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0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获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银奖1项、优秀奖6项;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官方公布的2019年国际专利排名中,我校位居全球教育机构第13位,中国高校第5位;在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上,位居全国高校第6位。学校发起并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现与全国50多个城市及中粮集团、光明乳业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全面合作;建有江南大学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等11个;江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获评5A级大学基金会。

学校坚持师生为重、服务为先,倾力打造曲水流觞的现代化生态校园,为学生提供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优质舒适的成长环境。校园占地面积3250亩、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63万册;生均教学科研仪器3.54万元;“智慧校园”建设日臻完善;建有体育场、体育馆、文浩科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文体场馆和16个学生公寓组团;学校获教育部校园规划一等奖,被评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获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称号等。

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影响不断提升。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位列A+档,“设计学”位列A-档;在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学校15个学科入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三年蝉联世界第一;在ESI全球影响评价排行榜上,学校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环境与生态学9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跻身前0.2‰;学校位居ESI综合排行中国大陆第57名;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编制的《2021中国大学评价》中,位居全国第45名;在人民网发布的2019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上,位居全国第31名。学校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

“江南开学府,万顷湖波扬;屏障九龙好,山高水又长。”未来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服务兴校、机制活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方略,努力推进“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建设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专 2022-12-16 09:28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日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日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日语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日语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日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日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国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英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英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英语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英语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英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英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国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师范)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师范)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教育技术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教育技术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教育技术学(师范)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教育技术学(师范)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小学教育(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小学教育(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小学教育(师范)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小学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小学教育(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思想政治教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思想政治教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思想政治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社会工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社会工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社会工作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社会工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社会工作这二个专业,希望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法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法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国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江南大学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