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大连外国语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吉林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旅游管理 | 2021 | 物理类 | -/515(本科批) | /() |
| 旅游管理 | 2021 | 历史类 | -/556(本科批) | -/511(本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20 | 理科 | -/520(本科批) | -/511(本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20 | 文科 | -/570(本科批) | -/511(本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19 | 理科 | 554/544(本科批) | -/511(本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19 | 文科 | 572/570(本科批) | 529/525(本科批) |
| 旅游管理(英语,英语语种考生) | 2018 | 理科 | -/558(本科批) | 529/525(本科批) |
| 旅游管理(英语,英语语种考生) | 2018 | 文科 | -/556(本科批) | -/507(本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17 | 理科 | -/495(本科一批) | -/412(本科一批) |
| 旅游管理 | 2017 | 文科 | -/530(本科一批) | -/469(本科一批) |
本专业掌握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规划、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旅游服务等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旅游业、酒店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企业与酒店企业经营运行的国际惯例。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熟练运用旅游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应用软件解决旅游学界和业界的实际问题。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辽宁 | 旅游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5 |
| 历史类 | 556 | ||||
| 四川 | 旅游管理(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8 |
| 文科 | 565 | ||||
| 广西 | 旅游管理(8000元/年,需外语口试,外语口试成绩达"C等级"及以上.部分课程用英语授课,非英语语种考生慎报)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7 |
| 文科 | 547 | ||||
| 广东 | 旅游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部分课程用英语授课,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1 |
| 历史类 | 554 | ||||
| 河南 | 旅游管理(部分课程用英语授课,非英语语种考生慎报。)(校本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0 |
| 文科 | 589 | ||||
| 福建 | 旅游管理(须口试,部分课程用英语授课,非英语语种考生慎报)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7 |
| 历史类 | 551 | ||||
| 江苏 | 旅游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0 |
| 历史类 | 565 | ||||
| 内蒙古 | 旅游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7 |
| 山西 | 旅游管理(需口试) | 文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50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吉林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78 |
| 旅游管理(国际本科互认)(ISEC课程,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 | 357 | ||||
| 旅游管理 | 文科 | 447 | |||
| 旅游管理(国际本科互认)(ISEC课程,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 | 421 | ||||
| 重庆 | 旅游管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4 |
| 广东 | 旅游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四平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4 |
| 山东 | 旅游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08 |
| 江西 | 旅游管理(专业志愿)(ISEC课程,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30 |
| 安徽 | 旅游管理(2000元/年;ISEC课程,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45 |
| 浙江 | 旅游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3 |
| 上海 | 旅游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9 |
| 黑龙江 | 旅游管理(专业志愿)(ISEC课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47 |
| 文科 | 422 | ||||
| 辽宁 | 旅游管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1 |
| 内蒙古 | 旅游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2 |
| 山西 | 旅游管理(ISEC课程) | 文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491 |
| 河北 | 旅游管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8 |
| 天津 | 旅游管理(ISEC课程,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四平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09 |
大连外国语大学地处辽宁省大连市,是辽宁省省属高校,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公立外国语大学。学校于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成立,时名大连日语专科学校,1970年更名为辽宁外语专科学校,1974年开办本科教育,1978年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学院,2013年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大学,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外语为主,以国际化办学为特色,拥有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2016年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辽宁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并在“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第10名,百分位段全国前5%。
学校拥有旅顺校区和中山校区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6.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31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近200万册、纸质报刊700余种、电子图书90余万册。
学校下设20个教学单位,设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东北亚外交外事高端人才”博士培养项目1个,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外国语言文学为辽宁省一流学科,俄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言文学为辽宁省重点学科。学校拥有43个本科专业,覆盖15个外语语种。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辽宁省本科优势特色专业3个,辽宁省本科示范性专业5个,辽宁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2个,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2个,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学校获批辽宁省翻译学领域研究生创新与交流中心1个、辽宁省外语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1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培育基地1个、辽宁省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2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单位1个、辽宁省研究生精品课3门。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近1.5万人。全校在职教职工千余人,聘请近百名外籍教师。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8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辽宁省优秀专家2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6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69人,大连市优秀专家2人,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大连市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3人。学校拥有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258人。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绩。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9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4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学校科研成果丰硕。比较文化研究基地为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同声传译实验室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学校现有34个科研机构,其中在教育部备案的研究中心7个、省级科研机构15个、校级科研机构12个。2012年以来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61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近500篇,32部教材获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8部(套)教材获批首届辽宁省教材建设奖, 300余项学术成果获市级以上科研奖励。学校设有国家语委科研机构“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主办的《外语与外语教学》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学校同时主办省级杂志《语言教育》和《东北亚外语研究》。
近年来,学校学生共有94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及地区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奥运会、残奥会、夏季达沃斯、亚欧经济部长会议等重要国际大型活动上都活跃着学校志愿者的身影。
学校围绕以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为中心,建设就业指导和就业市场两个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工作内涵。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6万余名高水平人才,毕业生以良好素质活跃在外交、外事、外贸、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为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近年来,毕业生年度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先后有百余名毕业生进入国家外交部工作。
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235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学校是上合大学中方校长委员会主席单位、辽宁省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理事长单位,设有教育部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与世界俄语基金会合作建设俄语中心。学校还设有辽宁省国际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等多个国际化平台。以交换留学、本科双学位、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多语种交流、国际实训等培养模式,与国外知名院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年均执行国际交流派出项目150余个,派出近900名学生赴20余个国家的国外友好院校学习和参加实践项目。其中,学校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8大类公派项目每年派出学生近150人赴海外留学。截至目前学校在海外10个国家设有10所孔子学院,共培养国际中文教育学员67300余人次,共派出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教师及志愿者400余人次。每年接收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近70个国家的1500余人次国际学生来校学习。
学校遵循“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实力。近年来,学校响应国家和辽宁省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号召和要求,积极向高水平应用型外国语大学转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正朝着建设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外国语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
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毕业生活跃在外交、外经外贸、旅游、教育等各条战线。建校以来,学院共有80多名毕业生先后进入国家外交部工作,被誉为"京外高校中考入外交部人数最多的高校"。
艺术类专业录取办法:使用考生所在省(区、市)组织的艺术类专业(方向)统考(联考)成绩,美术类专业按照综合分由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为:综合分=文化课成绩(含高考加分)/2+专业课成绩,在辽宁省我校本科二批美术类专业在第一阶段(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音乐学专业按照专业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艺术类专业无外语小分要求。
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学校始建于1958年,经过6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融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和继续教育学生为一体,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现任党委书记王喜库,校长杨小天。
学校建有四平、长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校园环境舒适,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配套齐全。现有21个学院,1个教学部,46个研究所,182个实验室。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63亿元,固定资产总值17.13亿元。图书馆藏书287.02万册。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797人,研究生3194人,中国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等项目留学生31人,专科生2180人。学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639人,其中正高级158人,副高级461人;博士生导师59人,硕士生导师588人;双聘院士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省高级专家3人次,省拔尖创新人才29人次,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5人,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10人,省主讲教授2人,省教学名师15人,省优秀教师9人,省跨世纪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省教学新秀4人。学校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保持本科教学优势特色。现有66个本科专业,覆盖了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9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院校。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立项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1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13个,省级品牌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4个,省级本科高校应用型专业(群)校企合作综合改革项目5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3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项目2个,省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5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省级精品在线开发课程9门,省级金课建设项目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28门,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立项课程4门,省级优秀课程67门;省级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教育训练基地3个,省级工程创新训练中心1个。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吉林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省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
学校连续7届获国家教学成果奖7项,是吉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省属高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9项,省级教育技术成果奖72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吉林省大学生文化素质示范基地”、“吉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中屡获佳绩。学校先后8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多次被授予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中国志愿者工作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大力发展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2021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1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1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3个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项目院校”,先后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在我校学习中文及专业课程,并设有汉语水平考试考点。
学校科研事业发展迅速。现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有46个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其中包括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6年以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7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29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1项。发表学术论文被SCI 收录1500余篇,CSSCI 收录期刊论文308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94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0件,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6项。
学校对外交流活跃,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目前已与20多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百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师生互派、学术交流、外专引智、留学生教育、汉语推广、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2011年来,通过各类项目选派教师赴国(境)外留学进修300余人次,选派学生通过联合培养、交流项目、文化体验、实习实践等形式赴海外交流学习1000余人次。学校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6个。
吉林师范大学秉承“好学近知,力行近仁”的校训精神,努力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教师教育类专业毕业生以基础厚、能力强、潜力大、素质好而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在基础教育界享有较高声誉;非教师教育类专业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注重学生职业品格与专业技能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不断生成。毕业生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自1999年以来,学校连续4次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模范集体”。2009年,学校先后被吉林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授予“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称号。2010年,学校被吉林省教育厅授予“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2015年,学校被授予“吉林省文明单位”称号。展望未来,吉林师范大学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特色”六大发展理念,执行“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特色发展、质量提升、协同合作、开放融合”六大战略,建构“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学术创新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综合治理体系、文化铸魂体系”六大体系,向着创新吉师、法治吉师、和谐吉师、平安吉师、美丽吉师、幸福吉师阔步前行。
本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化学、应用化学、环境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地理科学专业学费标准为3850元/学年;
旅游管理、环境工程、工商管理类(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学费标准为4180元/学年;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4400元/学年;
法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社会工作专业学费标准为4620元/学年;
运动训练专业学费标准为9000元/学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类(包括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4840元/学年;
英语、日语、俄语、朝鲜语、德语、西班牙语专业学费标准为5060元/学年;
新闻学、编辑出版学、音乐学、音乐表演、广播电视编导、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费标准为6820元/学年;
美术学、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绘画、书法学专业学费标准为5940元/学年。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专业:环境工程、财务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软件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20000元/学年。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费标准为20000元/学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23000元/学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费标准为24000元/学年。
本科少数民族预科生第一年学费标准为5000元。
专科专业:
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学费标准为3300元/学年。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和绘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旅游管理和绘画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和绘画就业前景,旅游管理专业介绍和绘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旅游管理和绘画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旅游管理和绘画录取分数线(吉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和美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旅游管理和美术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和美术学就业前景,旅游管理专业介绍和美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旅游管理和美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旅游管理和美术学录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和动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旅游管理和动画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和动画就业前景,旅游管理专业介绍和动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旅游管理和动画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旅游管理和动画录取分数线(吉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和广播电视编导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旅游管理和广播电视编导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和广播电视编导就业前景,旅游管理专业介绍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旅游管理和广播电视编导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和音乐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旅游管理和音乐学(师范)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和音乐学(师范)就业前景,旅游管理专业介绍和音乐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旅游管理和音乐学(师范)这二个专业,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和音乐表演(声乐)(器乐)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旅游管理和音乐表演(声乐)(器乐)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和音乐表演(声乐)(器乐)就业前景,旅游管理专业介绍和音乐表演(声乐)(器乐)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和音乐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旅游管理和音乐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和音乐学就业前景,旅游管理专业介绍和音乐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旅游管理和音乐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旅游管理和音乐学录

吉林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类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商管理类和旅游管理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类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工商管理类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商管理类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吉林师范大学财务管理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财务管理和旅游管理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财务管理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财务管理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财务管理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财务管理

吉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