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由成立于1984年的原贵州航天职工大学和成立于1976年的原贵州航天高级技工学校,于2000年5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组建的省内第一批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原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14年7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加挂贵州航天技师学院校牌。2018年8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将学院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协议,2019年、2020年相继经中央编办、财政部、省政府批准,学院于2021年1月划转遵义市人民政府管理。经过20余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集高职、中职全日制学历教育,技师培养、成人教育、社会培训在内的继续教育,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鉴定等为一体的一所高职院校。
学院占地1480余亩,建筑面积32余万平方米,分三个校区办学,即新蒲大学城校区、延安路校区、虾子校区。固定资产1.28亿,各类教学科研设备8000余台套。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其中高职学生13000余人,中技(中职)学生2000余人;在职教职工47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7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2%。校外一批技术技能专家受聘担任学院兼职教师。学院拥有省级级大师工作室4个、市级大师工作室4个、省级职教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有贵州省专家库成员43人,省市级优秀教师45人,市管专家2人。
学院依托航天优势资源,秉承航天优秀文化,办学定位以工科为主,突出机械、电子类重点专业,发展计算机、管理、艺术类优势专业,形成了门类齐全、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设有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建筑工程管理系、经济管理系、基础科学系等11个教学和研究机构。开设了36个专业,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为国家级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为贵州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专业,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软件技术专业获批省级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骨干专业,通信技术、软件技术专业获批省级“兴黔富民”行动计划特色骨干专业。
学院是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建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新蒲新区公共实训基地,涵盖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大数据技术、交通等领域;建设有贵州航天高级技工培训中心、贵州航天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国务院扶贫办“雨露计划”示范基地、贵州省机电技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贵州省机电一体化开放实训基地、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培训基地;建筑工程虚实结合一体化教学实训基地等。
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贵州省国防系统“五好”基层党组织、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单位、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基层党组织、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最佳组织奖、贵州省2021年度“黔征之星”先进单位、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学院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致力于培养“政治合格、熟悉管理、专业扎实、技能过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立足让每一名学生都拥有一技之长。学院与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十研究院、贵航集团,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训实习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职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长期保持在95%以上,中职毕业就业率超过98%,累计培养各学历层次、工经管类专业和技术工人50000余毕业生,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吉林省交通学校,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与吉林省交通职工大学合并成立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第一批、吉林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国家百所骨干高职院校之一。建校60多年来,学校坚持“立足交通行业、面向区域经济、服务吉林发展”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形成了办学有企业互动、教师有高尚师德、教学有质量保障、育人有良好氛围的人才培养局面。
学校始终秉承“崇实 尚善 弘毅 求精”的校训,作为吉林省交通类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为我省交通行业培养出大批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共培养出各层次应用型高技能人才6万余人,其中有15人次获得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及国家级设计大师称号,被誉为吉林交通事业的“黄埔”,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6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通过教育部的验收。同年10月,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6年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单位。2017年评为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和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2019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单位,高质量通过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和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验收;同年,我校被确定为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被遴选为教育部“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经世国际学院”院校。学校两次被省政府授予“吉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省政府授予“法律进校园”先进单位、省教育厅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学校现为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935万元。校内实训室和实训基地81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243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474人,教职员工453人,专任教师274人。目前,有教授42名,副教授105名, 博士、硕士225名,引进高技能人才4名,“双师型”教师245名;全国交通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带头人2人,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突出贡献人员3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人,吉林省优秀教师1人,长白山学者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19人;省级优秀团队8个。2人获吉林省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1人获吴福—振华交通教育奖。
学校下设10个学院、2个部和2个校企合作分院共14个教学部门。开设33个专业,建有国家级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8个,省高水平专业1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5个、特色专业群6个,吉刚学院“前厂后校”办学模式评为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机械工程学院的“冠名订单”模式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物流管理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物流人才培养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着眼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装备、交通管理、交通服务四大领域构建对接交通产业的大交通专业群格局。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积极推进职业技术素质教育。近5年,学生参加全国、省级技能大赛获各级奖励200余项,参加各类文体比赛获金牌180余项。毕业生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
学校加强教学科研工作,获国家、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国家二等奖1项,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优秀课程40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53门,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寒冷环境交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寒区新能源汽车运用工程实验室”被省发改委批准为省级科研机构。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英国、韩国、德国等大学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友好往来与合作关系。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充分发挥我校人才优势,依托学校牵头成立的吉林交通运输职教集团平台,建成了面向社会进行职业培训的“一个基地、四个中心、一个实验室”。大力开展面向寒区的交通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技术服务,年平均培训22000人/天;积极参与通梅高速、鹤大高速、长春市“两横三纵”快速路等工程质量检测评价80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继续不断强化内涵和外延建设,不断提升办学规模、质量、效益,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和教职工满意的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职院校目标而努力奋斗!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800元;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7500元;
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800元;
道路养护与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800元;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800元;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7000元;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500元;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800元;
公路机械化施工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800元;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500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800元;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800元;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800元;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800元;
工程造价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800元;
物流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900元;
会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900元;
电子商务专业学费标准待定(以物价部门审核的最新标准执行);
市场营销专业学费标准待定(以物价部门审核的最新标准执行);
物业管理专业学费标准待定(以物价部门审核的最新标准执行);
空中乘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000元;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500元;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7000元;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500元;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500元;
保险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500元;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7500元;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000元;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7500元;
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800元;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000元;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7500元;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12000元;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200元;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800元;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000元;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500元;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费标准待定(以物价部门审核的最新标准执行)。

2021年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2021年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主要课程】

2021年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专业特点】

2020年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专业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学费:68001.2022年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学费:6800;2022年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吉林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学费:68001.2022年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学费:6800;2022年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吉林城市轨道车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文科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合作办学)吉林专科批文科大数据与会计吉林专科批文科空中乘务吉林专科批文科现代物流管理吉林专科批理科现代物流管理吉林专科批理科现代

专业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类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专业特点】本专业培养掌握必备的轨道交通车辆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车辆检修工艺、车辆检测技术,具有轨道交通车辆制造、质量检查、维修保养、试验、检测等能力,能

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代码:500602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广西、吉林、辽宁等3个省市开设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500602城市轨道车辆应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代码:600601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在贵州、山西等2个省市开设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0)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600601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