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长春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吉林化工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环境科学 | 2021 | 理科 | 442/395(本科二批A段) | 401/374(本科二批A段) |
| 环境科学 | 2020 | 理科 | -/423(本科二批A段) | -/400(本科二批A段) |
| 环境科学 | 2019 | 理科 | -/454(本科二批A段) | -/425(本科二批A段) |
| 环境科学 | 2018 | 理科 | -/430(本科二批A段) | -/405(本科二批) |
| 环境科学 | 2017 | 理科 | -/391(本科二批A段) | -/390(本科二批A段)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吉林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95 |
| 四川 | 环境科学(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6 |
| 海南 | 环境科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1 |
| 山东 | 环境科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07 |
| 浙江 | 环境科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1 |
| 山西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9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础知 识,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企业与科研单位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 工作以及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环境科学专业技能的 基本训练,培养系统地识别、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与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前沿;
2.掌握全面扎实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的基本技能;
4.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
5.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学、环境影响评价、环 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问题(48学时)、环境科学(64学时)、环境工程学 (64学时)、环境管理学(64学时)、环境化学(48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环境数据分析方法 (32学时)、环境经济学(48学时)、环境法学(32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与发展(32 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化学(32学时)、环境监测(40学时)、环境生物学 (32学时)、环境工程原理(40学时)、环境规划与管理(64学时)、环境影响评价(48学时)、水污 染控制工程(56学时)、环境学(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基础(24学时)、环境地学基础(48学时)、环境微 生物学(48学时)、环境分析化学(64学时)、环境生物学(48学时)、环境监测(56学时)、环境工 程学(64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管理学(48学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2学时)、环 境系统分析(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学实习、环境地学实习、环境监测实习、环境污染控制实习、环境 管理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环境物理实 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吉林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74 |
| 四川 | 环境科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4 |
| 广西 | 环境科学(38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69 |
| 湖南 | 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 山东 | 环境科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87 |
| 安徽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7 |
| 江苏 | 环境科学(在本部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8 |
| 黑龙江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78 |
| 辽宁 | 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2 |
| 内蒙古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50 |
| 山西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5 |
| 河北 | 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8 |
长春师范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研究型省属师范大学,更是一所拥有悠久办学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
学校前身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创建的官立长春师范传习所,是吉林省师范教育的发祥地。百余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校先后易名为长春府学堂、长春县立师范学校、吉长道立师范学校、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简称二师)、长春师范学校。1958年市政府在长春师范学校基础上建立长春师范专科学校,198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长春师范学院,2013年学校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
学校素有“长春革命大本营”“长春革命的摇篮”之称。在时名“二师”的校园里,发动了吉林省历史上第一次学生爱国革命运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吉林省建立的第一个支部“中共长春支部”,编辑、发行了吉林省第一本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刊物《秋声》。学校是吉林省中共组织的诞生地、爱国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发源地。
学校设有77个本科专业,覆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工学、艺术学、经济学9个学科门类。教职工1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目前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15个研究所。
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有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8项;有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吉林省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二级分院,1个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有2个吉林省“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基地,6个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5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有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9个吉林省特色专业,3个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群,2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吉林省本科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有5门吉林省一流课程,18门吉林省精品课程,41门吉林省优秀课程,2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吉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吉林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6项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10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个吉林省高校名师工作室;有3个吉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批教育部智慧教学试点项目、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获批教育部“东北三省区域性技术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吉林省支援新疆西藏教育培训基地”“学前与小学教师教育省市共建基地”“吉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学校现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高层次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被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教育学、中国史、化学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有8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其中1个一流学科B类、4个优势特色学科A类、3个优势特色学科B类。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办确定的首批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同时承担和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学校现有研究生导师54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2人,校外实践导师120人,研究生培养规模逐年扩大。通过实行“双导师”和“三导师”制、优质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研究生创新项目等举措,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取得全国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可喜成绩。
学校建有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32个,其中“天然药物分离纯化及活性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为国家发改委设立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建有“吉林省光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东北民族与疆域重点研究基地”“吉林省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基地”“吉林省廉政建设研究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87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9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6项,2016年首次突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282项,其中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3项;发表学术论文9806篇,其中,中文核心及三大检索论文2483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等465部。
学校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人,“长白山学者”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3人,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高级专家5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3人,吉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一、二、三层次人选45人次,吉林省百名高层次创新创业引进人才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0人,吉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吉林省优秀教师6人,吉林省师德标兵1人,吉林省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长春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人,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长春市师德标兵4人。
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学校与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日本、韩国、泰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及台湾地区的5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俄罗斯克麦罗沃国立文化学院、美国赛基诺谷州立大学开展了5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俄罗斯、法国、西班牙、日本、韩国等高校实行学分互认。与国外有关组织机构合作成立了“法国文化中心”“法国高等教育吉林省推广中心”“西班牙文化交流中心”“普希金学院俄语文化中心”“俄罗斯文化教育中心”“日本文化中心”“非洲法语国家研究中心”等,加入了中俄文化艺术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
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十万余名基础教育师资及其他各类专门人才,其中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李元昌,全国“十佳”优秀教师李金华,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孟欣,全国“三八”红旗手王春丽等,是我校优秀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学校于2009年成立了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拓宽了学校与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经过几代长师人的不懈努力,长春师范大学的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校园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学校各项事业持续稳步发展。
特困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校提倡、协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勤工助学。
吉林化工学院成立于1958年,坐落在北国江城吉林市,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中国首批七所化工类高校之一,是吉林省仅有的一所化工类高校。学校紧紧围绕化工产业发展进行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形成了“工程师的成长摇篮,管理者的培养基地”的办学特色。逐步建设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全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产教融合项目试点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A类高校,被誉为“共和国化工人才的摇篮”。
现有龙潭、双吉、丰满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在校生1.7万人。设立13个教学院(部)和研究生院、工程训练中心、分析测试中心。专业设置涵盖工、理、经、管、文、医6个学科门类,开展研究生、本科、高职教育,硕士授权一级学科4个、专业硕士授权专业5个,本科专业51个,高职专业17个,形成多层次办学格局。
强化内涵建设,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4个吉林省本科品牌专业,5个吉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群,1个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省级校外实践教育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12个。2009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成为全国地方普通高校首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2018年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2021年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近两届,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
坚持特色发展,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现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5个,省级科研平台16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积极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累计为企业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拥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等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学者,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吉林省“长白山技能名师”,吉林省高级专家、教学名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拔尖创新人才等37人次。
注重开放发展,已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5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班已成功举办四届,学校开展多模式合作办学,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毕业生在专业领域呈现出较强的发展能力,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石油化工领域的专家学者、生产与管理一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秉持“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传统和“求真务实、拼搏奉献”的办学精神,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朝着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奋勇前进!

吉林化工学院生物技术和环境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和环境科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就业前景和环境科学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专业介绍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技术和环境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技术

吉林化工学院化学测量学与技术和环境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化学测量学与技术和环境科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化学测量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环境科学就业前景,化学测量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化学测量学与技术和环境科学这

吉林化工学院应用化学和环境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化学和环境科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就业前景和环境科学就业前景,应用化学专业介绍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化学和环境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应用化学

吉林化工学院化学和环境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化学和环境科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化学就业前景和环境科学就业前景,化学专业介绍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化学和环境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化学和环境科学录取分数线(吉

吉林化工学院应用物理学和环境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物理学和环境科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物理学就业前景和环境科学就业前景,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物理学和环境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吉林化工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环境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环境科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和环境科学就业前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环境科学这二个专业,

吉林化工学院英语和环境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环境科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环境科学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环境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环境科学录取分数线(吉

吉林化工学院日语和环境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环境科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环境科学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环境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日语和环境科学录取分数线(吉

吉林化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环境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环境科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环境科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环境科学这二个专业,

吉林化工学院金融工程和环境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环境科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环境科学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环境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