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开设档案学、环境设计、工业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信用管理、动物医学、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音乐表演、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新闻学、工业设计、交通运输、国际经济与贸易、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测控技术与仪器、地质学、动物科学、朝鲜语、农学、汽车服务工程、会计学、生物技术、仿生科学与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社会工作、日语、化学、人力资源管理、外交学、临床医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核物理、绘画、地质工程、劳动与社会保障、材料物理、护理学、生物制药、工程力学、物流工程、人工智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药学、应用心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中外合作办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融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俄语、财务管理、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科学、康复治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材料化学、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商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地球物理学、经济学、国际政治、农林经济管理、网络空间安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哲学、电子信息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视觉传达设计、临床医学(五年制)、园艺、法学、考古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智能感知工程、预防医学、行政管理、药物制剂、车辆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财政学、临床医学(“5+3”)、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产品设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汉语言文学、英语、资源勘查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学、应用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应用化学、放射医学、口腔医学(五年制)、自动化、广播电视编导、金融数学、临床药学、统计学、信息工程、临床医学(“5+3”,儿科学)、环境工程、生物医学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广告学、物理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生物工程、历史学、工程管理、临床医学(“5+3”一体化)、西班牙语、勘查技术与工程、市场营销、机器人工程、口腔医学(5+3)、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吉林大学理科专业排名一览表。吉林大学文科专业排名一览表。吉林大学国家特色专业介绍。
一、吉林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
1、理科专业排名一览表
| 编号 | 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1 | 理科试验班(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计算机类)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39 | 630 | 864 |
| 2 | 临床医学(临床)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43 | 626 | 1013 |
| 3 | 临床医学(临床)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26 | 613 | 1541 |
| 4 | 临床医学(临床)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24 | 613 | 1541 |
| 5 | 口腔医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26 | 607 | 1862 |
| 6 | 临床医学(一体化)(临床)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14 | 605 | 1963 |
| 7 | 法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11 | 598 | 2369 |
| 8 | 人工智能(英语语种考生)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8 | 597 | 2438 |
| 9 | 临床医学(一体化)(临床)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15 | 596 | 2505 |
| 10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英语语种考生)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26 | 595 | 2580 |
| 11 | 口腔医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5 | 595 | 2580 |
| 12 | 临床医学(一体化)(临床)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6 | 593 | 2697 |
| 13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英语语种考生)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9 | 591 | 2823 |
| 14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统计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20 | 588 | 3073 |
| 15 | 软件工程(英语语种考生)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1 | 585 | 3319 |
| 16 | 英语(英语考生)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0 | 585 | 3319 |
| 17 | 经济学类(经济)(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0 | 584 | 3413 |
| 18 | 放射医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3 | 581 | 3657 |
| 19 | 车辆工程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21 | 580 | 3764 |
| 20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3 | 580 | 3764 |
| 21 | 经济学(经济)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4 | 579 | 3843 |
| 22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核物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27 | 578 | 3940 |
| 23 | 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2 | 577 | 4026 |
| 24 | 考古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1 | 574 | 4299 |
| 25 | 西班牙语(英语考生)(零起点)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4 | 574 | 4299 |
| 26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16 | 573 | 4402 |
| 27 | 通信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2 | 572 | 4488 |
| 28 | 会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信用管理、经济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4 | 571 | 4596 |
| 29 | 仪器类(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感知工程)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80 | 569 | 4808 |
| 30 | 哲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4 | 569 | 4808 |
| 31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9 | 565 | 5226 |
| 32 | 机械类(机械工程、工业工程、工程力学、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66 | 565 | 5226 |
| 33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7 | 564 | 5358 |
| 34 | 工业设计(工程)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6 | 564 | 5358 |
| 35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3 | 562 | 5580 |
| 36 | 临床医学(一体化儿科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12 | 561 | 5697 |
| 37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4 | 561 | 5697 |
| 38 | 仿生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5 | 561 | 5697 |
| 39 | 临床药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6 | 560 | 5800 |
| 40 | 材料物理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4 | 559 | 5908 |
| 41 | 应用心理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4 | 556 | 6263 |
| 42 | 工商管理类(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5 | 555 | 6373 |
| 43 | 日语(英语考生)(零起点)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0 | 554 | 6482 |
| 44 | 政治学与行政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6 | 553 | 6601 |
| 45 | 生物工程类(生物工程、生物制药、药物制剂)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7 | 553 | 6601 |
| 46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2 | 553 | 6601 |
| 47 | 预防医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4 | 551 | 6848 |
| 48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4 | 551 | 6848 |
| 49 | 交通运输类(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汽车服务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物流工程)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2 | 550 | 6984 |
| 50 | 社会学类(社会学、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6 | 550 | 6984 |
| 51 | 俄语(英语考生)(零起点)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8 | 549 | 7121 |
| 52 | 档案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6 | 549 | 7121 |
| 53 | 药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6 | 549 | 7121 |
| 54 | 广播电视编导(艺术类)(艺术类,艺术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4 | 547 | 7336 |
| 55 | 农林经济管理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9 | 546 | 7485 |
| 56 | 朝鲜语(英语考生)(零起点)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1 | 545 | 7638 |
| 57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2 | 544 | 7764 |
| 58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8 | 543 | 7876 |
| 59 | 水利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0 | 543 | 7876 |
| 60 | 康复治疗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2 | 541 | 8119 |
| 61 | 勘查技术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物理学、测绘工程)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3 | 540 | 8277 |
| 62 | 地质类(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土地资源管理)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8 | 540 | 8277 |
| 63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3 | 539 | 8430 |
| 64 | 土木类(土木工程、地质工程)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0 | 539 | 8430 |
| 65 | 物理学(中外合作办学)(理,)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3 | 539 | 8430 |
| 66 | 动物医学(公共卫生)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2 | 532 | 9398 |
| 67 | 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3 | 527 | 10145 |
| 68 | 动物科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7 | 527 | 10145 |
| 69 | 护理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0 | 526 | 10274 |
2、文科专业排名一览表
| 编号 | 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1 | 法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19 | 595 | 428 |
| 2 | 人文科学试验班(汉语言文学、历史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3 | 593 | 471 |
| 3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5 | 592 | 488 |
| 4 | 经济学类(经济)(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19 | 581 | 747 |
| 5 | 历史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1 | 581 | 747 |
| 6 | 英语(英语考生)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2 | 581 | 747 |
| 7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2 | 578 | 824 |
| 8 | 外交学(英语语种考生)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2 | 578 | 824 |
| 9 | 社会学类(社会学、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3 | 577 | 856 |
| 10 | 经济学(经济)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1 | 577 | 856 |
| 11 | 政治学与行政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4 | 575 | 913 |
| 12 | 考古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0 | 575 | 913 |
| 13 | 哲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0 | 574 | 945 |
| 14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告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0 | 573 | 971 |
| 15 | 朝鲜语(英语考生)(零起点)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6 | 573 | 971 |
| 16 | 西班牙语(英语考生)(零起点)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9 | 572 | 1013 |
| 17 | 农林经济管理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5 | 572 | 1013 |
| 18 | 日语(英语考生)(零起点)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5 | 571 | 1043 |
| 19 | 俄语(英语考生)(零起点)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9 | 571 | 1043 |
| 20 | 广播电视编导(艺术类)(艺术类,艺术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8 | 556 | 1574 |
二、吉林大学国家特色专业
哲学类
哲学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本专业在国内享有很高声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基础理论和政治哲学等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课程门类齐全,创新研究项目多样,学团社团活动丰富。本专业注重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有外籍教师2人,开设了专业英语、德语和古希腊语课程,与牛津大学、罗格斯大学、格罗宁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本科生交流项目。本专业重视学生在专业领域的长远发展,每年可推荐50%本科生免试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一流大学继续深造。主干课程:哲学通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A,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I、II),中国现代哲学,西方哲学史(I、II),现代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美学,宗教学,普通心理学。就业方向: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党校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各级党政机关、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自主创业。
经济学类
经济学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经济学专业是“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内容(特点):本专业设有经济学和经济管理两个方向。经济学方向的特色是重点培养理论型研究人员和实际经济事务的专家,经济管理方向的特色是培养熟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和规范的政府、企业和其他部门管理人才。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资本论》选读、经济史、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流派、发展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等。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本—硕—博”连读,或在国内外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深造,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可进入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从事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的微观规制和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政府经济事务的管理;也可进入企业,从事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规划、产权结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的设计,以及实际管理工作。
法学类
法学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按照教育部拓宽专业口径、培养通才的精神,我院将原来划分过细、知识面过窄的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三个本科专业合并调整为法学专业。适应一级学科招生和培养人才的要求,法学专业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毕业生的择业竞争力和对工作的适应能力为发展方向;以培养学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现实法律问题,熟悉各类诉讼程序,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把握现代化办公所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运用一门外国语进行一般对外交流为基本要求。主干课程:开设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刑法学、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环境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法律职业伦理、证据学18门主干课,并开设法律逻辑学、法律社会学、比较法总论、刑事实例研习、民事实例研习、票据法、保险法、犯罪学、人格权法、电子商务法、就业与劳动法适用等数十门选修课。同时,设立了覆盖全部法律职业领域的专业实习基地,并配备了模拟法庭教学、法律诊所教学、法律援助以及“杰赛普(JESSUP)”、“理律杯”等国内外著名模拟法庭大赛等完整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应领域广泛。除进入各大法学院校深造外,毕业生适宜在司法机关从事审判和检察工作,在立法机关从事立法及其辅助性工作,在行政机关从事行政立法、行政监察、行政管理以及其他法务工作。可从事律师、公证工作,也能够从事金融、保险、外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工作,亦可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2019届毕业生工作单位包括国家部委、省直机关与各级法院、检察院与纪检监察部门、国企、央企与其他大型企业、知名律师事务所工作以及各大银行。
政治学类
政治学与行政学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政治学是人类生活中最古老的学问之一,也是当下知识体系中最具生命力的社会科学门类之一。吉林大学政治学专业创立于1983年,由吉林大学首批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惠岩先生等创建。吉林大学是全国高校中最早恢复政治学专业的学校之一,吉林大学政治学系在国内同行中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重要的社会影响力。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政治学理论博士授权点。1995年政治学理论被批准为吉林省重点学科。2003年获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设立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政治学理论被批准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008年政治学与行政学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政治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19年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现有19名教师,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 6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12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等高端人才,大多数教师有到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知名高校的访学经历。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国家治理和政治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基础理论,具备现代政治思维和政治价值,熟悉现代国家治理与政府管理的理论、制度和政策,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政治学和行政学高级专门人才。专业内容:包括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思想、中外政治制度、比较政治、中国政治、政治学研究方法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专业特色:注重政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注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关注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培养学生政治思维的能力和现代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政治分析和政治参与的能力。专业主干课:政治学原理、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当代西方政治理论、比较政治学、比较政府与政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导论、权力政治学、地方政府、政治社会学、政治哲学、政治心理学、政治传播学等。就业方向: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毕业生适合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军队系统、企事业单位和公司、社会团体、新闻出版机构、教育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科研、教学以及其他有关专门业务工作。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从事文学写作、机关文秘和文化宣传等实际工作及汉语言文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最新成就,具备广博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基础,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写作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本专业将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质量”的培养规格,以博大的中国文学素养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专业人才。主干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美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等。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适于报考中国语言文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适于到高等院校、语言文学研究部门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及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党政机关、工矿企业等单位的编辑、记者和文秘工作。
外国语言文学类
朝鲜语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朝鲜语专业成立于1993年,是中韩建交后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最早建立的朝鲜语专业,为国家教育部首批非通用语特色专业, 本科教学水平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现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以“厚基础、宽专业”为办学指导思想,以现代教育精神和富有国际特色的办学理念为依托,积极开展国际联合办学模式(3+1),培养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要求学生掌握较系统的朝鲜·韩国语言学、文学、文化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从而进行研究、翻译、教学和涉外工作,成长为专业精、能力强、素质高的朝鲜·韩国语人才。在校期间成绩优异的学生均有赴韩国重点高校留学、进修的机会。主干课程:朝鲜·韩国语精读、朝鲜·韩国语听力、朝鲜·韩国语会话、朝鲜·韩国语泛读、朝鲜·韩国概况、朝鲜·韩国语翻译、朝鲜·韩国语通论、朝鲜·韩国文学史等。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继续在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在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中外大型企业等领域从事外事、教学、科研、管理、翻译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在朝鲜·韩国语专业领域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与实践锻炼,能够掌握朝鲜·韩国语言学、文学、文化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和素养,预期能够胜任研究、翻译、教学和涉外等业务岗位工作。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新闻学专业培养从事新闻采写和编辑等新闻传播实际工作以及新闻学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要求学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党对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掌握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互联网络等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新闻传播业务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新闻学专业适应现代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优势,突出应用学科的社会实践特性,加强相关学科的交流渗透。建立以现代新闻科学为主导,以现代化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为依托,以各种新闻媒体为实践教学网络的开放型新闻学研究、新闻教育和新闻人才培训基地。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新闻、媒介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与管理、新媒体概论。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出版社以及国家机关、行政宣传部门、企业公共关系部门、文化传播部门、网络传播公司等领域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影、摄像、媒介产品制作和文化宣传、社会组织传播策划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在新闻传播和大众媒介专业领域经过五年的实践锻炼,能够初步具备新闻与社会文化传播知识、新闻传播业务能力和新闻传播专业素养,预期能够胜任新闻传播、大众媒介、新媒体、文化传播和社会组织宣传等业务岗位工作。
历史学类
考古学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立足“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的建设,充分利用校、院、地方的联合优势,开展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注重内涵培养。为中国考古学与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地方的文物考古部门和各级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历史学的教学科研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优秀人才。知识能力:以考古学基础知识为纲,掌握田野考古的方法与技能,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使学生具备从事考古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在中国考古、外国考古、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文化遗产学、文化人类学、古文字学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了解考古学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和考古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概况。核心课程:基础理论课程:考古学导论、考古学史、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魏晋隋唐考古、宋元考古、田野考古学、考古技术、科技考古、古文字学等。实践教学课程:田野考古实践教学。优势特色:优势领域: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魏晋隋唐考古、宋元考古、人类骨骼考古、动物考古、文字考古。特色领域:东北考古(汉以前东北考古、高句丽渤海考古、辽金考古)、外国考古(欧亚草原考古、东北亚考古)、分子考古。修业年限:四年学位授予:历史学学士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与应用研究能力,以及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与应用数学综合素养,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设计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于2007年获批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于2019年获批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既有从事纯数学理论研究的数学专门人才,又有从事应用数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教师们教学和科研并重,近年来取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吉林省教学成果奖在内的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励。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泛函分析、C语言与程序设计、最优控制基础、抽象代数、拓扑学、数学物理方程、微分几何、微分动力系统、线性规划。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和良好的数学应用能力,能综合利用数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以从事教育、科技、金融、证券、科学咨询公司等部门的相关教学、科研、开发和管理等工作。近年来大部分本科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物理学类
物理学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物理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学术气氛浓厚,具有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优秀传统。现设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固体物理和磁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声学与微波物理共四个专业方向。1998年凝聚态物理学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专业,理论物理为省重点学科专业,2015年理论物理中心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平台。2019年物理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拥有理论物理学、声学、磁学、凝聚态物理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五个专业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物理学或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相关管理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在物理学或相关专业领域经过五年的实践锻炼,能够初步具备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组织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优秀综合素养,预期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层次人才。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专业特色:本专业采用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宽基础和纯粹物理型或应用物理型等课程体系,学生主要学习必需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加强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注意培养理论分析和技术应用的能力,培养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领域的物理专门化人才。专业方向:凝聚态物理(固体物理和磁学)、理论物理、声学与微波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主要课程:基础课程:物理学导论I、新生研讨课、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电子线路、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I、固体物理I、数学物理方法I-II。专业课程:量子力学II、固体物理II、磁性物理基础、固体物理实验、原子结构、原子分子光谱、弹性动力学、微波原理与技术、计算物理、计算物理实验、信号与系统、声学实验。实验课程:普通物理实验I-III、电子线路实验、近代物理实验I。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就业方向:毕业后在高等院校、国防部门、企业单位、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及相关管理工作。
物理学类
物理学(中外合作办学)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吉林大学与俄罗斯托姆斯克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物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致力于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俄语且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理工科人才。托姆斯克理工大学是俄罗斯联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直属高校,始建于1896年,2009年被确立为国家级研究型大学,2013年被列入俄罗斯“5-100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是俄罗斯首批教学和科研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高校,曾两次荣获(2006年度、2016年度)俄罗斯联邦政府质量奖。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387位,全俄排名第11位。吉林大学与俄罗斯托姆斯克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物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被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实施招生录取,学制四年。该项目采用双校园分段式培养模式,学生在两校分别注册学籍,前三年在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学习,第四年在托姆斯克理工大学培养。物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采用两校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引进托姆斯克理工大学优质课程和师资,俄方的课程和教学时数分别占项目全部课程和总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双方配备专门的教师,单独编班授课。学生在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学习期间,除了学习正常物理学专业的课程外,还需从零起点学习俄语和专业俄语,由托姆斯克理工大学选派的俄方教师授课。俄语课程每周不少于12学时,同时寒、暑假组织集训。学业成绩和俄语水平达到托理工入学标准者,第四年被派往俄罗斯继续下一阶段学习。学生在托姆斯克理工大学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答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设定的全部课程和学习任务、获得相应学分、并符合双方毕业要求者,可获得两校颁发的毕业文凭。符合吉林大学保送条件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可被免试推荐到国内相关单位攻读硕士学位,获得托姆斯克理工大学学士学位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可申请留在托理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符合中俄双方选拔条件的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可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赴俄罗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插班生、研究生)等项目资助。注:吉林大学物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招收有专业志愿考生,入学后不能转专业,不享受学费减免政策,遵守双方学校教学管理规定,成绩合格者第四年起赴俄罗斯托姆斯克理工大学就读,须完成双方培养方案方可毕业。
化学类
化学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宽厚而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宽广的国际视野、长远发展潜力、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志向远大、德才兼备的未来一流学者和世界一流科学家。专业特色:重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研素养的全面训练。自改革开放以来,培养的学生中当选两院院士人数位居全国化学学科前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仪器分析、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等。就业方向: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毕业后能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地质学类
地质学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地质学属于基础自然科学,具有典型的探索性、实践性。专业以强化地质调查和研究基本能力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并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备地质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矿产资源勘查的基本能力,能够与相邻专业人员对话进行合作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地质、科研、教学和管理等部门,可从事基础地质研究、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科学技术开发、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等,或从事相应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亦可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在专业领域经过实践和锻炼,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80%以上能达到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水平。 本专业是具有典型探索性的基础自然科学,在全球变化和人类生存发展的研究中的作用愈显重要。主干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史学、矿相学、矿床学、地球化学、中国地质学。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地质、科研、教学和管理等部门,可从事基础地质研究、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科学技术开发、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等,或从事相应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亦可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机械类
车辆工程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前身为吉林工业大学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成立于1955年,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人才培养的摇篮,2009年成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及其它相关工业领域,特别是车辆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开发、科学研究、生产制造、实验测试、管理决策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优势显著,近三年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培养目标:适应国家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与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宽厚的机械工程与车辆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能够在汽车工业及其它相关工业领域,特别是车辆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开发、科学研究、生产制造、实验测试、管理决策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课程体系:工程制图、电工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精度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控制工程基础、 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就业方向: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实践动手能力强,工作岗位适应快,具有自主钻研和创新精神,工程师职业素养高的特点。本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培养从事车辆 工程领域科学研究、设计开发与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以及解决汽车重大核心关键技术问题的拔尖人才培养基地。
机械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科技人才。毕业生能够在金属材料液态成型、冶金、焊接工程、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超塑性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跨文化背景及国际视野下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够成为材料加工制造领域内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业务骨干。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B(双语)、材料工程基础、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艺及设备、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塑性成形模具数字化设计、材料无损检测、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机械类
机械工程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富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掌握宽厚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解决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在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领域经过五年的实践锻炼,可达到以下能力目标:①胜任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产品开发、技术革新与引进、科学研究与转化、生产组织和管理等工作,成为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②具备工程职业道德,能系统考虑多方因素,使用相关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或管理工程项目;③具备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能够领导或协同团队完成工程项目;④通过不断学习和工程综合实践,提升创新能力,胜任行业快速协同创新发展战略需求。
仪器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测试、控制和仪器领域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方法,具有测量控制领域技术集成和仪器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控制与仪器系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工程应用、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以及教学工作。也可继续在电子、信息相关学科领域继续学习深造和工作。 毕业生在相关行业经过五年左右时间的实践锻炼后,专门知识、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进一步增强,能够胜任测试计量、工业控制、仪器仪表或信息产业等领域产业规划、项目管理、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技术培训和系统维护等业务工作,成长为行业或单位技术骨干。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测量理论、仪器设计与测控系统集成技术基础,学习测量、控制和仪器相关的光学、机械工程、电子与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等专业知识,通过多种教学环节和工程实践,接受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设计等基本训练,具备测控系统和科学仪器设计、技术开发及集成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连续与离散控制系统、微机原理与应用基础、电子测量原理、机械设计基础、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智能仪器、精密仪器设计。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工程训练、电工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与综合设计实践、电磁场实验与综合设计实践、模拟电子实验与综合设计实践、信号分析处理实验与综合设计实践、嵌入式系统实验与综合设计实践、控制系统实验与综合设计实践、传感器实验与综合设计实践、专业基础训练、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课题设计与实践、毕业设计。
材料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掌握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工程及高分子材料加工等理论,具备分析、解决高分子材料领域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特色: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学科专业,与国民经济建设紧密相连,处于科学发展的最前沿。本学科所依托的全国重点建设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很好影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化工基础实验、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等。就业方向: 毕业后就业主要面向及所从事的工作领域:新材料领域、塑料、纤维或者是涉及化工类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与方法,具有在本学科及跨学科的相关领域跟踪与发展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能够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计算机应用及相关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自我更新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具备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电子信息科学类高级专门人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继续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无线电物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在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经过四年的实践锻炼,能够初步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新环境、新群体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中、英文)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在个人素养方面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能够胜任电子信息类相关业务岗位工作。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培养高质量、高层次、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为宗旨,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计算机学科和数学学科相融合、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交叉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鲜明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相统一,富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开发与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主干课程: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与实现、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的研究和教学以及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使用、维护等方面工作。就业范围广泛,包括计算机科学、技术相关的企业、高校和政府部门等。
计算机类
物联网工程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物联网工程专业是2010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专业,我校是首批获准成立此专业的全国30所高校之一。物联网是21世纪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新产业急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此专业正是为满足此需求而设立。物联网工程是学科交叉专业,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同时涉及电子与通信等相近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吉林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教学特色是注重理论知识体系架构的同时,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受到系统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技术管理的基本训练,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相统一,富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掌握物联网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物联网研究、开发与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主干课程:模拟与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器技术、RFID原理与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网络技术、物联网控制技术、物联网安全、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物联网、互联网、嵌入式及计算机相关技术的研究、教学、开发、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工作。就业范围广泛,包括物联网、互联网、物流、移动通信、嵌入式和计算机技术相关的企业、高校、政府部门等。
地质类
资源勘查工程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本专业面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培养融地质理论、勘查技术、矿业经济与环境及矿业政策法规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性地质工科专门人才。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扎实地质学基础理论,系统掌握固体矿产或油气勘查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专业技能,具备资源勘查地质工程师必须的基本工程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国际视野,具备矿产资源勘查、经济评价和管理能力,热爱地质事业,恪守职业道德,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资源勘查工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经五年实际工作锻炼,具备注册地质工程师的素质和能力,能够运用现代地质、成矿和勘查理论与先进的科技方法手段,分析、研究并解决资源勘查类的复杂工程问题,成为地勘单位、矿山企业、设计院、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行业管理部门等单位中的技术骨干或负责人。 本专业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资源勘查地质工程师必须的基本工程素养;突出科学思维方法、开拓创新精神、沟通与合作能力培养;突出矿产资源勘查、工程评价和管理能力培养。专业方向:本专业包括固体矿产勘查(简称“固体”)方向和石油与天然气勘查(简称 “油气”)方向。主干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矿相学、矿床学、勘查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学、矿产勘查学、矿山地质学、矿产经济学(固体方向);石油地质学、油层物理学、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石油构造分析、油藏工程、油气田勘探开发方法、油气资源评价(油气方向)。就业方向:毕业生多数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其余地勘单位、矿山和油田企业、设计院、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行业管理部门等单位就业。
地质类
勘查技术与工程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并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备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的知识基础,掌握现代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勘查与环境地球化学基本理论,具备从事矿产资源勘查、资源评价与管理、工程与环境勘查、地质样品分析测试等方面工作的能力,以适应21世纪资源、环境、灾害、国土规划、海洋开发以及国民经济其它相关领域的需求。主干课程:地球物理场论、地球科学概论、数字信号处理基础、应用地球物理(重磁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钻井地球物理、放射性与地热勘探)原理、方法、应用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解释、工程与环境综合地球物理勘查、资源综合地球物理勘查、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地球化学原理、地质分析基础、多元统计分析、勘查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地质样品仪器分析。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矿产资源勘查、油气勘探、工程环境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管理等工作,或在勘查技术与工程相关的科研教学单位、国家机关管理部门及企业、公司等领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教学、管理与规划等工作。毕业生也可继续深造,攻读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本专业毕业生在矿产资源勘查、油气勘探、工程环境等专业领域经过五年的实践锻炼,能够初步具备从事现代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查、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预期能够胜任海洋、陆地能源、资源勘查与设计及地质灾害的预测防治,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与管理、数据处理和解释,以及其它相关领域中计算机应用、信息处理、科学计算、软件开发等业务岗位工作。
地质类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方向的特色在于:面向地球内部的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立足于深厚的地质学科基础,以地下水资源、地下水环境及地下水生态等复杂工程问题研究为核心,辐射地下新能源(地热、干热岩、可燃冰)开发利用的新兴领域;本专业方向上的核心课程包括专门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数值模拟、环境同位素水文地质、地下水污染场地修复、能源水文地质学等。
植物生产类
植物保护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介绍:植物保护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卓越计划)以吉林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为统领,充分发挥吉林大学多学科、特别是生物学科的优势,致力于培养学生广阔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思维方式,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热爱“三农”、立足“三农”、献身“三农”的情怀和责任,具备扎实的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卓越的团队和创新精神,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超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经济与管理能力,具备优异的国际竞争潜力和科学研究素质,掌握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和创新意识,利用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掌握的各交叉学科技能,解决农林业生产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相关问题,能够保障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层次植物保护复合型人才。专业方向为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和农药学。专业特色:植物保护专业于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成为吉林省特色专业,2014年又被批准为吉林省品牌专业,2014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植物保护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2017年被吉林省教育厅批准为吉林省普通高校“十三五”高水平专业(群)A类建设项目。2019年获批了植物保护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2006年植物病理学科被吉林省评为 “十一五”高等学校省级重点学科。植物保护学科于2012年列为“十二五”吉林大学校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植物保护教学团队与植物病理教学团队先后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2015 年植物保护科研团队被列入为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植物病理科研团队被批准为第一批吉林省重大科技项目研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主干课程: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就业方向: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毕业时能够胜任高等院校教育工作,国家出入境检疫部门的对外、对内植物检疫等工作,各级植保科研机构的科研和管理工作,能在农林业等部门从事病虫流行监测、灾变预警及可持续控制等工作。能在环保、商贸、食品安全、生物技术和农药公司及各级植保站等行业,担任与植物保护科学有关的科研、技术推广、开发、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成绩优秀的可免试直接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亦可报考植物保护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或者出国继续攻读学位。
动物医学类
动物医学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动物医学专业为五年制教育,是在“一个世界、一个健康”的理念下,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综合性学科。其根本任务是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动物健康和动物福利,提高动物源性食品质量,维护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培养目标:动物医学专业培养具备系统而深入的动物医学知识基础,掌握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兽医公共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兽医临床诊疗、动物防疫检疫、人兽共患病防控、兽药及生物制品生产、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督和兽医卫生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的高级兽医人才。动物医学试验班主要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等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的,具备扎实的动物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长远发展潜力的从事动物医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后备人才。学生毕业后可继续在动物医学、生命学科等相关领域继续深造,或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本专业学生在动物医学专业领域经过五年的实践锻炼,能够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兽医临床实践问题的能力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素养;能够胜任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相关部门的兽医临床、检验检疫、疫病防控、兽药生产与营销、执法监督、管理、技术服务、教学、科学研究等业务岗位工作。本专业绝大多数毕业生20年以后,成为兽医行业及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或领军人才。专业特色:依据个性化发展需求,分别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控;环境与动物的保护,兽用药物和生物制品的使用;动物性食品安全检验及评价;人兽共患病的安全防控与管理;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检疫;动物疫病及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等。试验班由动物医学(卓越农林人才拔尖培养计划)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保障教学实施。该团队是一支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90%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高素质师资团队,其团队宗旨为:致力于“一制三化”,打造“六维课堂”,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兽医精英人才,为国家高端兽医人才培养提供试验和示范。目前,已完成首届学生的招生选拔和培养。主干课程:本专业的基础课包括动物医学专业新生研讨课、动物医学导论、动物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动物病理解剖学、兽医公共卫生学、动物保护与福利和兽医法规等,专业课包括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影像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手术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动物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病学、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学、动物麻醉学、小动物疾病学、兽医针灸学、兽医临床治疗学、兽药制剂学、生药学、兽用生物制品学、兽用药物化学、动物检疫检疫学、人兽共患病学、动物性食品微生物检验学、动物性食品理化检验学、动物疫病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实验动物学等。就业方向: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包括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生命科学相关部门的兽医临床、检验检疫、疫病防控、兽药生产与营销、执法监督、管理、教学、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工作。试验班学生毕业后主要作为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相关领域中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高质量生源,可在高等院校、科学研究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临床和研发等工作。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简介:本专业是学校医学教育办学的主体专业。80年来,始终坚持以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为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学人才。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建院70年来,师资力量及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整体办学水平得以不断提升。2010 年获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1 年 4 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1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在校第五学年部分学习优秀学生可通过免试推荐继续攻读研究生(硕士、直博)。学生在有效修业期内完成学业并达到有关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养、高尚医德医风、终身学习能力的医学人才。培养具有医者仁心、家国情怀并具备临床工作能力的临床医生。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教学科研机构从事医疗、预防、教学和管理等工作。修业年限:五年学位授予:医学学士专业特色:临床医学专业首批获国家二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列入首批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省特色高水平专业;2011年4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八十年来,一直坚持“政治坚定,技术优良”办学方向,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白求恩式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与头颈外科学、预防医学、通识公选课等。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须经过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合格后,就业面向各级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管理等工作。
临床医学类
放射医学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简介: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系统的放射医学理论知识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放射医学专业始建于1958年,于1960年正式招收本科生,现依托于公共卫生学院的放射医学系。在我校放射医学专业中,作为龙头科室的放射生物学教研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在我国著名的放射生物学家——刘树铮教授率领团队进行的“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 研究处于国内、国际领先水平。近五年来,放射医学专业获得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4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的资助,资助金额超千万元,并获五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我校放射医学专业已成为国家Ⅰ类特色专业、吉林省“十三五”省级特色专业以及第一批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建设专业。随着核能的发展和放射性核素的广泛应用,放射医学已经从传统的临床诊断、治疗和辐射防护学拓展到包含医学物理、核辐射安全与应急在内的涉及物理、化学、医学、生物、计算机科学、机械和电子科学的大学科,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导论、内科学、外科学、核物理学、辐射剂量学、医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损伤临床学、肿瘤放射治疗学、核医学、影像诊断学、放射卫生学。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在医疗卫生、医学科研、核技术应用及环境保护等相关单位和部门从事肿瘤的放射治疗、核医学诊疗、影像学诊断、医学物理、放射性监督检测、放射卫生防护指导与放射性职业评价以及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近五年本科毕业生保送率、考研率及毕业生就业率逐年升高,一次性就业率接近100%。修业年限: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它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专业特色:学院利用大学学科的优势,不断促进学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也为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搭建了更大的平台。将医学与其他学科进行学习交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领域人才。学院在学生工作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从维护学生切身利益和公共秩序出发,强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和相关自然科学基础、较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以及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临床医学专门人才。主干课程:学院开设临床医学本科(五年制)和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主干课程包含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诊断学、医学影像学、核医学、急诊医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临床技能学、口腔科学、全科医学、中医学、皮肤性病学、康复医学等。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临床相关工作,可报考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成绩优秀的学生可通过推免等直接攻读硕士学位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或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出国继续深造。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五年制)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简介:本专业是学校医学教育办学的主体专业。80年来,始终坚持以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为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医学人才。吉林大学第三医院(中日联谊医院)建院70年来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本专业整个办学水平得以不断提升。2010 年获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1 年 4 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在校第五学年部分学习优秀学生可通过免试推荐研究生。学生在有效修业期内完成学业并达到有关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养、高尚医德医风、初步临床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白求恩式的优秀医学人才,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教学科研机构从事医疗、预防、教学和管理等工作。修业年限:五年授予学位:医学学士专业特色:临床医学专业首批获国家二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列入首批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省特色高水平专业;2011年4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八十年来,一直坚持“政治坚定,技术优良”办学方向,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白求恩式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与头颈外科学、预防医学等。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须经过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合格后,就业面向各级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管理等工作。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5+3”)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三
专业简介:吉林大学(原白求恩医科大学)是 1988 年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首批举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的院校之一,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大批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高素质医学人才。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 号)文件精神,从 2015年起,不再招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将该专业招生调整为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即 5年本科阶段合格者直接进入我院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 3 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此阶段学生通过国家及学校的相关考试,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国家执业医师证书及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方可具备从事医疗工作的资格。培养目标:加强医教协同,实施本科与“住培”有效衔接和一体化培养。培养适应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临床科学研究和临床教学能力,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的预防和诊治工作的高水平、高素质临床医师。修业年限:本科五年、硕士三年学位授予:医学学士、硕士专业特色:本专业是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的转型,原临床医学七年制培养模式、机制和特色在本专业仍得到部分保留和体现。专业基础教育阶段,施行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育;临床阶段实行小班制教学,推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5年本科培养阶段合格者,进入3 年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阶段。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与头颈外科、通识公选课等。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以三级甲等医院为主的省、市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医学科研和医学教学等工作。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5+3”,儿科学)
吉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三
专业简介:吉林大学(原白求恩医科大学)是 1988 年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首批举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的院校之一,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大批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高素质医学人才。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 号)文件精神,从 2018年起,我院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 儿科学),即 5 年本科阶段合格者直接进入我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 3 年临床医学儿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此阶段学生通过国家及学校的相关考试,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国家执业医师证书及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方可具备从事医疗工作的资格。培养目标:加强医教协同,实施本科与“住培”有效衔接和一体化培养。培养适应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临床科学研究和临床教学能力,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的预防和诊治工作的高水平、高素质,能够从事儿科医疗和儿童保健及医学研究的儿科医学专门人才。修业年限:本科五年、硕士三年授予学位:医学学士、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专业特色:我校儿科学专业临床、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处于东北地区领军地位,具有良好的儿科专业办学基础。现有教师100余名,其中研究生指导教师50余名。科室设置齐全,为教学和临床技能培训提供了充足的支撑保障。《儿科学》是吉林省教育厅、吉林大学的精品课程,儿科学研究室为吉林省儿科疾病重点实验室。本科基础教育阶段,施行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育;临床阶段实行小班制教学,推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5年本科培养阶段合格者,进入3 年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儿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阶段。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内科学、儿外科学、神经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与头颈外科学、通识公选课等。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以三级甲等医院为主的省、市医院,从事儿科方向临床医疗、医学科研和医学教学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