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延边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吉林财经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法学 | 2021 | 理科 | 532/514(本科一批A段) | 502/474(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21 | 理科 | 512/455(本科一批A段) | 502/474(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21 | 文科 | 546/531(本科一批A段) | 533/498(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21 | 文科 | 539/514(本科一批A段) | 533/498(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20 | 理科 | -/560(本科一批A段) | -/512(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20 | 理科 | -/493(本科一批A段) | -/512(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20 | 文科 | -/554(本科一批A段) | -/537(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20 | 文科 | -/525(本科一批A段) | -/537(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19 | 理科 | -/546(本科一批A段) | -/517(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19 | 理科 | -/463(本科一批A段) | -/517(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19 | 文科 | -/557(本科一批A段) | -/528(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19 | 文科 | -/537(本科一批A段) | -/528(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18 | 理科 | -/563(本科一批A段) | -/498(本科二批) |
| 法学 | 2018 | 理科 | -/459(本科一批A段) | -/498(本科二批) |
| 法学 | 2018 | 文科 | -/550(本科一批A段) | -/530(本科二批) |
| 法学 | 2018 | 文科 | -/527(本科一批A段) | -/530(本科二批) |
| 法学 | 2017 | 理科 | -/533(本科一批A段) | -/498(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17 | 理科 | -/445(本科一批A段) | -/498(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17 | 文科 | -/536(本科一批A段) | -/496(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17 | 文科 | -/536(本科一批A段) | -/496(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17 | 文科 | -/507(本科一批A段) | -/496(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17 | 文科 | -/507(本科一批A段) | -/496(本科二批A段)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吉林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14 |
| 法学(招朝鲜族考生) | 455 | ||||
| 法学 | 文科 | 531 | |||
| 法学(招朝鲜族考生) | 514 | ||||
| 宁夏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5 |
| 陕西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0 |
| 云南 | 法学(延吉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4 |
| 贵州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2 |
| 重庆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7 |
| 历史类 | 578 | ||||
| 海南 | 法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5 |
| 广西 | 法学(4620元/年,在延吉校区办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9 |
| 湖南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2 |
| 历史类 | 571 | ||||
| 河南 | 法学(延吉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5 |
| 山东 | 法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82 |
| 江西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5 |
| 福建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 历史类 | 575 | ||||
| 安徽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3 |
| 浙江 | 法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5 |
| 江苏 | 法学(延吉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5 |
| 历史类 | 568 | ||||
| 黑龙江 | 法学(只招朝鲜族考生)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3 |
| 辽宁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1 |
| 历史类 | 555 | ||||
| 内蒙古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5 |
| 山西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9 |
| 河北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5 |
| 历史类 | 591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 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 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 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 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 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 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 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 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 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 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 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302 政治学类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吉林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4 |
| 文科 | 498 | ||||
| 四川 | 法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41 |
| 海南 | 法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8 |
| 广西 | 法学(462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9 |
| 广东 | 法学(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1 |
| 湖南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7 |
| 历史类 | 536 | ||||
| 河南 | 法学(校本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3 |
| 文科 | 585 | ||||
| 山东 | 法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50 |
| 福建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3 |
| 历史类 | 539 | ||||
| 浙江 | 法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87 |
| 黑龙江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87 |
| 辽宁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 历史类 | 578 | ||||
| 内蒙古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86 |
| 文科 | 534 | ||||
| 山西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22 |
| 文科 | 553 | ||||
| 天津 | 法学(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61 |
延边大学(Yanbian University)坐落在享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支持建设大学。
学校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现设有22个学院,76个本科专业;10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7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此外,学校还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15个延边大学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225人,其中专任教师1,37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7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532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739人,聘请了包括金宁一、陈芬儿院士等在内的10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为我校高端人才、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启动了“图们江学者支持计划”,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骨干。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7,1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581人,本科生19,477人,专科生2,042人),来自17个国家的留学生127人。现建设有东北寒区肉牛科技创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朝鲜•韩国研究中心等44个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积极打造图们江论坛和长白山论坛两大国际学术论坛品牌。近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等各类国家级、部委级项目172项;省级、厅级项目344项,国际合作项目21项;发表学术论文5,168篇,其中国际三大科技文献检索论文(SCI、EI、ISTP ) 1,318篇,SSCI、A&HCI、CSSCI期刊论文268篇;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科研奖项38项,获得专利123项。
学校坚持国际化战略,与29个国家和2个地区(香港,台湾)的277所院校和科研机构或国际学术组织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稳步发展留学生教育,获得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资格。加强“延边大学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建设,先后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日本明治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每年交流互访的专家学者近千名。
校园占地面积19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图书馆各类纸质藏书达210多万册。美丽的校园,优良的办学条件,完备的基础设施,先进的教学楼、实验楼,整洁的学生宿舍、食堂,多功能的体育馆和活动中心,满足了教学科研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建校73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董必武代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以及胡耀邦、江泽民、贾庆林、张德江、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学校视察工作并题词,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延边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不断强化党组织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发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传承文化、突出特色,民族团结、共教共学,广泛交流、多边合作”的优良办学传统,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吉林省“双特色”建设重大机遇,以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办学目标为指引,注重创新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坚持人才培养核心地位,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争取早日实现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延大梦”!
延边大学招生办:0433-2732477 0433-2732470(传真)
吉林财经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建设的学校。
学校起步于1946年7月东北银行总行举办的银行干部训练班,经历了东北银行干部学校、东北银行专门学校、中国人民银行长春银行学校、吉林财贸学院、吉林省财贸学校等几个历史时期,1978年5月恢复吉林财贸学院,1992年5月更名为长春税务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吉林财经大学。学校是我党在东北创办的红色金融教育基地,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金融高等学校,是国家较早成立的普通本科财经院校之一,是国家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税务本科大学。
2005年,学校整体搬迁至被誉为“亚洲第一大人工林海”的净月潭畔,校园占地面积108万平方米。收藏纸质图书166万册,电子图书127万册,外文原版期刊84种,中外文数据库63个。自然、典雅、厚重、博大的校园环境和宽敞、明亮、向阳、舒适的学生公寓,为莘莘学子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软科2021年大学排名中,位列财经类大学排名第23;在校友会2021吉林省大学排名中,位列第9。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为目标,着力推进普通本科、研究生教育与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75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坚守 “为党和国家、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财经英才”,培养输送了10万多名奋战在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上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在金融、财税等重要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业界精英、行业翘楚,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吉林振兴发展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有第一个会计学女博士、第一批金融学博士等任教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985和211高校的专家学者,他们传承血脉,继续为国家培育更多优秀的财经人才。学校现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近14000人。学生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商务设计竞赛、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学校着力搭建起“思想充实、为人诚实、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工作务实”的德育教育平台,涌现出一批致力社会爱心事业的公益典型:连续24年照顾孤寡老人“爱的接力”团队、“妈妈老师”吕金华、全国“十佳孝贤”之首张尚昀、连续22年的“代理妈妈”、“感动吉林”十大人物张爽……书写了吉林财经大学学子爱心奉献的感人佳话。多年来,学校一直保持着生源和就业优势,毕业生一直保持较高的就业质量,年度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5%以上,在社会上赢得良好口碑,被誉为“银行家的摇篮”“税务系统的黄埔军校”。
学校坚持学科立校,着力构建“突出优势、扶持新兴、坚实基础”的学科生态体系,形成了以经济学科、管理学科为主体,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特色。学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六大学科门类;有吉林省“十三五”优势特色高水平学科8个,其中“一流学科A类”1个,“一流学科B类”1个,“优势特色学科A类”1个;“优势特色学科B类”5个;经济学科为“2019年度吉林省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工商管理、法律、税务、应用统计、国际商务、会计、审计、金融、公共管理、保险、新闻与传播、图书情报等1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吉林省研究生工作站7个;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是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A类高校。学校现有37个本科专业,其中有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新文科实践项目2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7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10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吉林省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3门,吉林省高校“金课”建设项目7个,省级精品课程32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省级高校“学科育人示范课程”2门;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课程2门,省级校企合作开发立项建设课程1门;省级实践教学基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4个。学校是唯一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项目的省属高校;是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示范性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亚泰工商管理学院为“中国十佳MBA商学院”。
学校坚持以人才兴校为重点,在波澜壮阔的办学历程中,精英荟萃,名师云集,著名学者、专家袁孟超、余性元、王思立、赵希献、胡继纯、宋冬林等先后在校任教。学校现有教职员工957人。教师中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规划评审专家,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经济与贸易类、统计学类、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等;有省突出贡献专家11人、省拔尖人才10人、省教学名师6人;列入吉林省“18条”人才政策分类定级人才77人。
学校坚持以科研创新为抓手,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建有中宣部重点支持建设的“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有吉林省“2011计划”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1个,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3个,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2个,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学校主办《当代经济研究》《税务与经济》两个学术期刊。其中,《当代经济研究》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吉林财经大学主办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的会刊,现为中宣部重点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业类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扩展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税务与经济》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扩展版)、《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近年来,学校有十多人次受聘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在省委、省政府、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的重大规划、重大决策、重要文件起草制定中发挥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吉林振兴发展需要,围绕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热点问题,重点在金融、财税、产业经济等领域咨政建言,有40余项决策咨询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一些成果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现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加拿大、新加坡、法国、白俄罗斯、瑞典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52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每年开展学者互派、科研合作及学生联合培养等交流活动。1988年,学校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99年开启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目前与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合作举办会计、金融和电子商务专业3个本科办学项目。2002年起选派优秀本科毕业生赴日本帝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1年起与北海道文教大学等3所日本大学开展本科生“2+2双学位”研究生“2+1”留学项目,2007年起与京畿大学等6所韩国高校开展“3+1”留学项目。2013年,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学校作为中国13所高校之一与俄罗斯13所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学校目前为“吉林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资格院校、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院校。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吉林视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吉林、面向全国、服务经济主战场,坚持“两个更加合理”(专业结构更加合理,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更加合理),“四个显著提升”(学科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四五”稳步开局,各项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的成绩。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组织育人方向承建单位,1个学院被确定为吉林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节专题党课入选全国“精品党课”;一个党支部在教育部办公厅举办的两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中,获微党课特色作品、推荐展示十佳精品成果各1个。有1个全国党建样板支部,1个全省党建标杆院系,3个全省党建样板支部,1个“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全省高校精品e支部。1人入选全省十九大宣讲团成员,9名同志被评为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37名老党员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风雨砥砺继承优良传统,继往开来谱就精彩华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继续秉承“明德崇实”的校训,坚守“尚学致用、择善鼎新”的精神,发扬“善治、善教、善思”的校风,传承“正己、正学、正人”的教风,弘扬“唯真、唯志、唯行”的学风,牢牢把握省部共建的战略机遇,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澎湃的活力和更加豪迈的情怀奔向无限美好的未来,为努力建设国内一流财经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开拓奋进、再铸辉煌!
为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顺利完成学业,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校设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全面负责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目前,我校已经全面建立了以“奖、助、贷、补、免、爱”为主要手段的资助体系,资助与育人紧密结合,为学生的成人、成功、成才积极创造条件。
奖,即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勤奋学习,获得各级各类奖助学金,从而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帮助自己顺利完成学业。
助,即勤工助学。学校设置一定数量的勤工助学岗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学校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付出劳动而获得资助,以此来补贴其学习生活费用。
贷,即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政策性贷款,分为学费贷款和生活费贷款。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我校学生的贷款额度为每人每学年不超过4500元,基本上可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费用。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国家财政全部补贴,毕业后由学生本人承担。有意愿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可以在学校帮助下,向指定银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①学生家长身份证复印件和户口簿复印件;②学生本人身份证复印件;③学生本人学生证复印件(到校后办理);④学生家庭所在乡(镇)、街道或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须加盖公章);⑤本人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说明。
补,即困难补助。具体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困难补助。这些补助包括:返乡路费补助、换季衣物备品补助、重大自然灾害补助、临时性伙食补贴等。
减,即学费减免。学校依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并结合其在校期间的表现,可以适当的进行学费减免。
爱,即爱心基金。我校从社会和校内积极筹集善款,建立了校、院两级爱心基金,从而可以对因病或突发事件而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爱心资助。
另外,新生入学报到时,学校设立“绿色通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学费和住宿费的缓交手续,确保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开学后,学校将根据工作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别采取“奖、助、贷、补、减、爱”等资助措施,确保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够学有所教、困有所助、难有所帮,快乐、充实、幸福地度过大学四年学习生活。

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和法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和法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法学就业前景,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法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

吉林财经大学金融科技和法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科技和法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科技就业前景和法学就业前景,金融科技专业介绍和法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科技和法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科技和法学录取分数线(吉

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工程和法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法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法学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法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法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工程和法学录取分数线(吉

吉林财经大学保险学和法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和法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就业前景和法学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介绍和法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和法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保险学和法学录取分数线(吉林)文科年份

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和法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法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法学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法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法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法学录取分数线(吉林)文科年份

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税收和法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税收和法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税收就业前景和法学就业前景,国际税收专业介绍和法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税收和法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国际税收和法学录取分数线(吉

吉林财经大学税收学和法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税收学和法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税收学就业前景和法学就业前景,税收学专业介绍和法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税收学和法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税收学和法学录取分数线(吉林)文科年份

吉林财经大学财政学和法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财政学和法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财政学就业前景和法学就业前景,财政学专业介绍和法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财政学和法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财政学和法学录取分数线(吉林)文科年份

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和法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法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法学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法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法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法学录取分数线(吉林)文科年份

吉林财经大学经济统计学和法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法学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法学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法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法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统计学和法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