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环境工程 | 2021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95 | 47048 | 
| 2020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01 | 45666 | |
| 2019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01 | 46736 |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生态等污染防治与评价,给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环境治理、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学科的基本训练,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及环境污染治理的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化学、环境基础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治理、微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3.具有环境工程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设计能力;
4.熟悉国家环境保护、环境标准、清洁生产等政策和法律法规;
5.了解国内外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理论及技术前沿、环境学科的发展动态以及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动态;
6.具有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试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的能力;归纳、整理、分析试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要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基础、物理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环境工程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工程测量、电工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工程制图等。
专业特色:环境工程是一门将环境保护落实到工程措施上的综合学科,是环境保护产业的理论和技术实践。它运用环境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控制和防治大气、水体、噪声、固废、生态等环境污染的技术;研究自然资源保护,探讨废物资源化,改革生产工艺技术;实施区域环境系统规划设计和环境质量评价;利用学院化学强势学科,培养化学知识扎实,能适应环境工程治理发展,环境保护建设及管理,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所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前景:本专业培养学生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应用型人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海南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不招色弱考生,环境科学专业色弱的考生慎重报考;其他专业的体检受限条件详见学校招生章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2 | 
| 广西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5390元/年,在五四路校区办学,包含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不招色弱考生,环境科学专业色弱的考生慎重报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8 | 
| 河南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专业不招色弱考生,环境科学专业色弱的考生慎重报考)(五四路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5 | 
| 江西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不招色弱考生,环境科学专业色弱的考生慎重报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2 | 
| 福建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不招色弱考生,环境科学专业色弱的考生慎重报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9 | 
| 安徽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5390元/年;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不招色弱考生,环境科学专业色弱考生慎重报考,其他专业的体检受限条件详见学校招生章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4 | 
| 黑龙江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60 | 
| 山西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11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浙江 | 环境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95 | 
| 广西 | 环境工程(6000元/年,在下沙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5 | 
| 河南 | 环境工程(下沙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7 | 
| 安徽 | 环境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7 | 
| 山西 | 环境工程(办学地点下沙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06 | 
河北大学是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
学校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校址位于天津市马场道141号。建校伊始,学校即以本科建制,大学立名,秉持“育中华有为之青年、办德智并育之大学、促中国之现在化”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工商人才。1933年,学校更名为天津工商学院,“实事求是”校训传统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抗战时期,学校不避灾祸,坚守津门,逆境办学,汇集了一大批名师巨擘,在当时享有“煌煌北国望学府,巍巍工商独称尊”之美誉。其后,学校历经私立津沽大学、国立津沽大学、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不同时期。1960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一所以省名定名的综合性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遂改建为综合性大学并定名河北大学。1970年,迁址河北省保定市。2005年,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并入河北大学。学校虽数易校名,几经辗转,但办学历史从未中断,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建设与发展得到河北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200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全国5所高校之一。2005年,成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成为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之一。2016年,成为国家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建设大学,同年被河北省列为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关于部省合建河北大学的协议》,跻身国家“部省合建”高校行列。2020年,河北省制定支持河北大学部省合建工作的实施方案。以“部省合建”为契机,学校对接河北省文化旅游产业、医药产业和现代绿色产业,重点建设了燕赵文化学科群、生命科学与绿色发展学科群,在燕赵文化保护与开发、白洋淀流域生态治理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门类。设有95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学校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等各类在籍学生4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84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3200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一流本科课程1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新工科”项目4项、“新文科”项目5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专业等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4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学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中国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实施“坤舆学者”支持计划。现有教职员工3400人,其中,专任教师208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60%;拥有两院院士、国家杰青,“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优秀人才37人,燕赵学者、省管优秀专家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04人。目前,学校有5位学者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18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学校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与企业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共建研究院2个。同时拥有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基地)、工程实验室26个,河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心、智库)24个,河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项,3项社科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自然》杂志中国自然指数排行榜中,位列国内高校第84位。
学校坚持教育对外开放,先后与世界上10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设有河北省首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南美洲、亚洲、非洲承办了3所孔子学院。学校构筑了覆盖学士、硕士、博士的留学生人才培养体系,是“教育部留学出国人员培训与研究中心”试点高校、河北省首家具有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高校,河北省首个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建设高校,以及入选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的高校。
河北大学自发轫至今,已走过一百年辉煌历程。一百年来,一代代学者捧土培根、筚路蓝缕,一代代学子努力向学、蔚为国用。以华南圭、马沣、顾随、吴玉如、裴学海、张弓、高镜莹、滕大春、张镈、雷石榆、詹锳、漆侠等为代表的前辈学人在这里躬耕执教,作育英才,培养40多万名优秀人才,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了积极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北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办校、服务兴校、依法治校”办学理念,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力争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1.特等奖学金:1500元/年;
2.优秀学生奖学金:300—1000元/年,比例为30%;
3.国防奖学金:每人每年10000元,从当年部分理科新生中选拔,毕业后在部队就业;
4.单项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精神文明奖、优秀作品及科研成果奖、文艺表演优秀奖、体育比赛优胜奖、文体活动积极分子奖;
5.社会和企业奖学金:威格奖学金、建基奖学金、星光奖学金、“孙儒泳院士奖学金”、“大雁奖学金”、麦科特集团奖学金、建行爱心奖励基金、金码洋奖学金、腾井明奖学金、鼎誉会计事务所奖学金、百世开利研究生奖学金、宝钢奖学金、百年联合奖学金、祖兴本、李凤云奖学金、滕大春教授奖学金等30余种。
杭州师范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传统、文理并重、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前身可追溯至创建于1908年的全国六大高等师范学堂之一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1978年建立杭州师范学院,2000年前后杭州教育学院等五校相继并入,2007年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
百十年办学历程中,杭师大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弘文励教、青蓝相继,自强不息、弦歌不辍,坚持“勤慎诚恕、博雅精进”校训传承,弘扬“包容开放、学与俱进、追求卓越”师大精神,形成“人文学堂,艺术校园”办学特色。鲁迅、李叔同、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等名师大家曾在校任教,培养出了丰子恺、潘天寿、陈建功等各领域成绩斐然的杰出校友,成为当时浙江新文化运动策源地、最早传播民主科学思想主阵地,是中国现代教育、近代中国艺术教育及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发祥地之一。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学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办学能力水平不断提升,新时代涌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蔡荣根、数字经济创新者马云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学校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现有仓前、玉皇山、下沙三个校区,分别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西湖之滨和钱塘江畔,占地面积179.3万平方米。学校下设23个学院(部)、1个直属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有全日制在校生25115人(不含独立学院),其中全日制硕士生4130人、博士生64人,学历国际学生336人。现有教职工2492人,其中专任教师1791人(高级职称占比近62%),全职院士、共享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和省级高层次人才8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学校入选首批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2008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杭州师范大学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的若干意见》,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学校迎来了事业发展黄金期。2020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出台进一步支持学校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大学相关文件。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8个,获得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资格。化学、临床医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连续多年进入全国百强,有省一流学科13个(A类7个、B类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位居省内高校前列,2012年以来更是获得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大学自然指数排名连续五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通过全校师生勠力同心,各界鼎力支持,学校被认为是近十年来全国发展最快的地方高校之一。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19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视频公开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3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国际合作科研平台1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各1个,省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研究基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18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1个,省新型高校智库2个。
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传承“人格为先、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居浙江省高校前列,近五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获奖数名列省内高校前列,为浙江省乃至全国输送了一大批教育理念先进、理论素养较高和实践能力特强的优秀教师,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单位、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地方实施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有非独立法人资格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杭师大哈尔科夫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3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拥有来华留学生招生与培养资格,是全国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试点工作院校。
当前,全校上下正团结一致,接续奋斗,共同朝着加快建设成为实力强劲、特色鲜明、文化厚重的全国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以当年招生专业公布为准。
具体详见:http://undergrad.hznu.edu.cn/杭州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

杭州师范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环境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环境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环境工程就业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环境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械

杭州师范大学应用统计学和环境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统计学和环境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统计学就业前景和环境工程就业前景,应用统计学专业介绍和环境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统计学和环境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学和环境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环境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环境工程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环境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环境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环境工程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