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 | 名称 | 类型 | 专业代码 |
|---|---|---|---|
| 1 | 公共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125200 |
| 2 | 工商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125100 |
| 3 | 风景园林 | 专业型硕士 | 095300 |
| 4 | 兽医 | 专业型硕士 | 095200 |
| 5 | 农村发展 | 专业型硕士 | 095138 |
| 6 | 农业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095137 |
| 7 |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 专业型硕士 | 095136 |
| 8 | 食品加工与安全 | 专业型硕士 | 095135 |
| 9 | 渔业发展 | 专业型硕士 | 095134 |
| 10 | 畜牧 | 专业型硕士 | 095133 |
| 11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专业型硕士 | 095132 |
| 12 | 农艺与种业 | 专业型硕士 | 095131 |
| 13 | 生物与医药 | 专业型硕士 | 086000 |
| 14 | 资源与环境 | 专业型硕士 | 085700 |
| 15 | 机械 | 专业型硕士 | 085500 |
| 16 | 英语口译 | 专业型硕士 | 055102 |
| 17 | 英语笔译 | 专业型硕士 | 055101 |
| 18 | 社会工作 | 专业型硕士 | 035200 |
| 19 | 应用统计 | 专业型硕士 | 025200 |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学校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党和国家领导亲切关怀。董必武、李先念等先后为学校题词和题写校名。1998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学校百年校庆亲笔题词。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听取我校关于生物产业的汇报。201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给我校“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并提出“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殷殷嘱托。
校园环境得天独厚。校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主城区,坐拥狮子山,三面环湖,拥有5平方公里山水校园,9公里浪漫湖岸线,10公里“林中路”,6.6公里湖光绿道,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景面文心、情境交融的校园风貌引人入胜。
学科优势特色明显。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5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7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其中,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等3个学科为A+,生物学为A,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林经济管理等3个学科为A-。据美国信息科技所《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统计数据显示,我校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分布于农学、生命科学、理学、工学、医学等5个门类。其中,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实现了农学、生命科学2个门类的全覆盖;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实现了农学门类的全覆盖。
教育体系完整。现有学院(部)17个,本科专业6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全日制在校学生31219人,其中本科生18906人,硕士生8987人,博士生2891人,留学生435人。
硕彦俊秀荟萃。现有教职工3013人,其中教师1688人,教授527人,博士后32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4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6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家5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76个。国家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
教育教学改革卓有成效。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9项。获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1项、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6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专业2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2门。 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1个。
科技实力雄厚。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专业实验室5个,国家级研发中心7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8个,部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29个,部省级研发中心35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6个,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1个,校企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35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十三五”期间获批科研项目6318项,经费43.73亿元。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和玉米、淡水鱼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成果。
精神文明建设成绩优异。1996年以来,学校连续十次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2005年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以来连续获评全国文明单位。2017年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20年再次荣膺这一荣誉称号。
发展愿景:到本世纪中叶,建校150周年之际,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

作物信息学/作物表型组学:0901Z4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作物信息学(作物表型组学)人数:10。作物信息学作物表型组学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统考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专业:10(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见招生简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信号分子与植物株型:071010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信号分子与植物株型)人数:3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信号分子与植物株型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统考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专业:31(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

华中农业大学学术型硕士复试分数线(2022):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302)、社会保障(353)、土地资源管理(391)、兽医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295)、基因组学(312)、计算机应用技术(27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381)、微生物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设计学、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公共管理、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化学、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教育技

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设计学、艺术学、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护理学、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妇产科学、临床

华中师范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美术、音乐、图书情报、旅游管理、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农村发展、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新闻与传播、日语笔译、英语口译、英语笔译、应用心理、汉语国际教育、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特殊教育、学前教育、

华中科技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艺术设计、工业工程与管理、工程管理、图书情报、公共管理、工商管理、中药学、护理、公共卫生、口腔医学、临床医学、风景园林、交通运输、生物与医药、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等)、水利工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风景园林(367)、生物与医药(273)、工商管理(170)、公共管理(178)、渔业发展(252)、英语口译(367)、食品加工与安全(330)、应用统计(365)、畜牧(288)、兽医

华中农业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会计学、水产动物医学、渔业资源、园林植物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经理学、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兽医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临床兽医学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公共管理、工商管理、风景园林、兽医、农村发展、农业管理、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食品加工与安全、渔业发展、畜牧、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农艺与种业、生物与医药、资源与环境、机械、英语口译、英语笔译、社会工作、应用统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