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湖南中医药大学和新乡医学院哪个护理学专业好(护理学专业新医和湖中医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1 17:52:12 解决时间:2022-12-16 15:37

满意答案

湖南中医药大学和新乡医学院哪个护理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湖南中医药大学和新乡医学院各排行榜,护理学专业的分数线,护理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新乡医学院与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分数对比(河南)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新乡医学院
(最高/最低分)
湖南中医药大学
(最高/最低分)
护理学2021理科 590/543(本科一批)577/577(本科一批)
护理学2021文科 567/559(本科一批)587/585(本科一批)
护理学2020理科 -/577(本科一批)-/598(本科一批)
护理学(本科)2020理科 -/537(本科二批)-/598(本科一批)
护理学2020文科 -/556(本科一批)-/580(本科一批)
护理学(本科)2020文科 -/527(本科二批)-/580(本科一批)
护理学2019理科 -/537(本科一批)-/540(本科一批)
护理学(本科)2019理科 -/492(本科二批)-/540(本科一批)
护理学2019文科 -/536(本科一批)-/567(本科一批)
护理学(本科)2019文科 -/506(本科二批)-/567(本科一批)
护理学2018理科 -/539(本科一批)-/557(本科一批)
护理学类(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2018理科 -/493(本科二批)-/557(本科一批)
护理学2018文科 -/547(本科一批)-/580(本科一批)
护理学类(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2018文科 -/508(本科二批)-/580(本科一批)
护理学2017理科 -/509(本科一批)-/534(本科一批)
护理学2017文科 -/516(本科一批)-/546(本科一批)
护理学类(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2017文科 -/463(本科二批)-/546(本科一批)
护理学类 护理学
新乡医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具有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社区护理、护理管理和护理研究的四年制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开设课程有基础医学概要、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护用药理学、护理管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重症护理学、社区护理学。

新乡医学院护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河南护理学(新乡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3
文科559
内蒙古护理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50
护理学类 护理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较系统的护理学、相关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伦理学、中医护理导论、中医护理基础、中医护理技术、中医临证施护等。
就业范围: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等工作。
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湖南护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2
历史类538
四川护理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含浦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23
文科542
重庆护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7
历史类549
广西护理学(7500元/年,在含浦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6
文科576
广东护理学(非定向)(办学地点:含浦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7
河南护理学(含浦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7
文科585
山东护理学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45
江西护理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8
文科582
福建护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6
历史类553
安徽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8
文科560
浙江护理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69
江苏护理学(在含浦校区学习)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5
上海护理学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57
黑龙江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27
辽宁护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8
内蒙古护理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79
文科514
山西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86
河北护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2
历史类546
天津护理学(含浦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49
新乡医学院
334
校友会(综合)
239
武书连
1737
US排名
31
软科(医药)
学校简介

新乡医学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河南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西医本科院校。学校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医学博士罗维灵在古城卫辉开办的西医诊所,医学教育肇始于1922年惠民医院护士学校,招收四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并由中华护理学会(1923年名为“中华护士会”)颁发文凭。1949年冀鲁豫卫生学校及哈励逊医院迁入,于1950年成立平原省医科学校。学校经历华北第二医士学校、河南省汲县医士学校、新乡专区医学院等发展阶段,1962年更名为豫北医学专科学校;1982年升格本科,定名新乡医学院;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201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获专家组好评;2016年成为“十三五”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20年,学校“免疫与模式动物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

学校目前开办有全日制教育、中外合作教育及继续教育等多种教育类型,具备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等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教职工13718人(含5所临床学院),各类在校生近2.8万人。拥有附属医院15所,创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4种,其中2种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学校坚持特色兴校。本科专业设置覆盖医学类所有一级学科(除中医、中药外),五年制医学类专业招生人数多年占全省一半以上,撑起河南省高等医学教育半壁江山。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精神疾病生物样本库,精神医学专业连续3年全国排名位居第11名;儿科学为全国首批恢复儿科专业招生的八所高校之一;结核病学学科专业连续4年位列全省第1,全国第8;医学检验学科专业在2018-2019年度名列全国113所开设本专业高校前10名。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和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河南省A类特色学科群1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21个。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0个,已培养20届硕士研究生。现有本科专业35个,拥有特色专业国家级、省级15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省级20个,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省级44门。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设有22个教学学院,普通本科专业全部列入河南省一本招生。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连续七年获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中赛区一等奖。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口腔职业医师考试、护士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获首批国家级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级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首批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021年获批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重点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先后引进双聘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端人才20人;拥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等25人;先后获批省高层次人才、政府特殊津贴、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等94人。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1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22个,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院士工作站。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0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40余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连续九年全省排名前9名。近年来,学校及附院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各类成果转化及横向合作160余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布鲁姆菲尔德学院、意大利都灵大学等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葡萄牙贝拉英特拉大学签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协议;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邀请樊代明院士、戚发轫院士、徐建国院士等专家学者来校交流,选派优秀教师赴外进修、讲学或开展学术研究,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校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历代新医人秉承“明德博学,至爱致用”的校训,薪火相传,矢志不渝,不懈奋斗,形成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逐渐积淀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被授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综合实力20强领军高校”、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文明标兵示范校、河南省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

千秋大业,实干为基;宏伟蓝图,落实为要。今天的新乡医学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学校“确保高质量建设医科大学、确保高水平实现医科大学”建设目标,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全面综合改革为保障,主动融入“健康中国2030”、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主动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争创“双一流”建设高校,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阔步迈进。


收费项目

医学类专业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2个专业学费6050元/生·年,其他专业学费5500元/生·年;文科类专业学费4400元/生·年;理工类专业学费5000元/生·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学费16000元/生·年。



湖南中医药大学
301
校友会(综合)
307
武书连
32
软科(医药)
学校简介

湖南中医药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湖南省重点建设本科院校,是全国首批设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高校,也是全国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的中医药院校。学校现有含浦、东塘两大校区,占地面积1019亩。下设19个学院,1个资产经营有限公司,2所直属附属医院,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34年的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57年成立湖南中医药研究所,1960年设立本科院校——湖南中医学院,1965年省中医药研究所整体并入,1972年重新分出恢复原建制,1979年成为全国首批取得中医类研究生学历教育资格的院校,1990年原湖南科技大学成建制并入湖南中医学院,1994年成为全国首批招收外国留学生的中医药院校。2002年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进入湖南省一本招生序列,2018年成功入选湖南省高等学校“国内一流建设高校”。2021年学校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物学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现任党委书记秦裕辉,校长戴爱国。

学校坚持特色办学理念,中医药学科特色全面提升。现有28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文等5大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中医学入选“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中西医结合、药学入选“国内一流培育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物学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学校构建了国家、部省、校级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建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3个,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湖南省重点学科8个,校级重点学科20个。在2017年国务院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位列榜单。中医诊断学继续保持了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的领先地位,中医内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药学等重点学科中医药特色鲜明,国内地位稳步提升。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水平全面提升。现有专任教师1505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667人,有博士生导师153人、硕士生导师89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4人。自主培养了国医大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100余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名中医、省芙蓉教学名师、省教书育人楷模、省名中医等名师名医170余名。学校坚持引培并举,涌现出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优秀人才、青年岐黄学者、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省“121”创新人才工程人选、“芙蓉学者”、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人选等一大批中青年专家学者,为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积累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学校坚持质量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1429人,研究生3266人。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15个;国家级及省级特色专业11个,国家级及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国家级及省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118门;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5个。建有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6个,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6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7个。

近五年来,学生先后获国家级、省级奖励270余项,其中包括全国中医临床能力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中西医结合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金奖、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中医院校“远志杯”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学校培养了15万余名以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主体的精英人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坚持科技强校战略,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间,新建科研大楼、实验动物中心,新增科研实验室2.40万平米,建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96个;投资2.50亿的研究院传承创新科技大楼已开工建设。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00余项,获批科研经费约3.2亿元,实现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区域联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大项目的突破;获专利授权481项及各级各类科研奖励16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58项,“中药药物动力学与谱动学的理论体系与方法学研究”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银黄清肺胶囊”成为首个在巴基斯坦完成临床注册的中成药。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湖湘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通过验收。Atta院士中国唯一的院士工作站——“一带一路”传统医药院士工作站落户我校;成立刘良院士工作站,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我校创办的英文期刊《数字中医药(英文)》(Digital Chinese Medicine,简称DCM)是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第一个获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支撑的高起点新刊,已正式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学校牵头成立了湖南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先后与省内各地市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开发中药新药70余个,科技成果转让62项,科技开发和新药转让费达1.3亿元,直属附属医院院内制剂157个,近三年销售额达3.3亿余元。古汉养生精、乙肝宁颗粒剂、肝复乐片、驴胶补血颗粒、妇科千金片、四磨汤、代温灸膏、天麻首乌片、益龄精、虎耳草素片、心泰片等中药新药和中华皇欢液、神农茶、生力神功口服液等保健品等均由校(院)研制或参与研发,成为启迪古汉、九芝堂、千金药业、汉森制药、正清制药、湘潭飞鸽制药等省内外中药生产企业的拳头产品或知名品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累积产值超过200亿元。其中,“正清风痛宁缓释片”为我国第一个中药缓释制剂;“胰宁注射液”填补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空白;肝复乐片是国内第一个抗癌Ⅱ类中药新药;安君宁是国内第一个戒毒中药;蜂蜡素胶囊是我省第一个中药Ⅱ类新药;“中药超微粉体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研究成果在湖南省各大中医院推广应用,获湖南专利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超微中药累计销售总额达10多亿元;古汉养生精上市后三十年经久不衰,是“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秘密技术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多年来作为滋肾补益类OTC药品一直位居湖南省药店销售榜单品排名前列,累计销售总额达50多亿元。通过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带动省内50多个GAP基地建设,中药种植面积达170万亩,年度新增产值7亿元。

现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所。直属附属医院医疗设施先进,临床科室齐全,知名专家众多。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国家首批新药(中药)临床试验机构,妇科、眼科、针灸科3个专科入选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项目。第二附属医院是国家重点建设中医院,国家药物临床研究试验基地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基地,国家中医药特色骨伤救治能力建设基地,肛肠科、骨伤科、皮肤科3个专科入选湖南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项目。直属附属医院共建设有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彰显担当,落实省委指示,开出2个中药预防处方,向全省发放640余万份,派出47名专家下沉14个市州指导疫情救治工作,派出153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抗疫工作获国家级、省级集体奖励5项、个人奖励25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对外交流合作水平全面提升。现有国际学生313名,学生遍布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欧盟框架计划中国健康领域国内首个联络点成功落户我校,以此为依托建设了“中-卢(卢森堡)中医药合作研究中心”;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联合成立“中-巴民族医药研究中心”;与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开展了全省首个境外本科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20余所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在卢森堡、俄罗斯、津巴布韦开设国际中医医疗中心,在迪拜建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迪拜分院。成功获批2017、2018、2019年度汉办巡演项目,赴芬兰、爱沙尼亚、挪威、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利比里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八国开展巡演活动。先后荣获“全国重点对港教育交流项目高校”、“国家重点对台交流项目高校”称号。

面向未来,湖南中医药大学将始终秉承“文明、求实、继承、创新”的校训精神,坚持“质量办学、特色办学、开放办学”的理念,遵循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努力建设同类一流、国际知名、中医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通讯地址
含浦校区: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含浦科教园学士路300号,邮政编码:410208; 东塘校区: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韶山中路113号 ,邮政编码:410007。
毕业生就业

近3年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居全省高校前列。近年来多次被湖南省教育厅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专项督查优秀单位和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


  中专 2022-12-16 15:37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医儿科学和护理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医儿科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中医儿科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医儿科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中医儿

  • 中专学校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复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复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医康复学和护理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医康复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中医康复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医康复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中医康

  • 中专学校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针灸推拿学和护理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针灸推拿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针灸推拿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针灸推拿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针灸推

  • 中专学校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医养生学和护理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医养生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中医养生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医养生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中医养

  • 中专学校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医学和护理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医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中医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医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中医学和护理学录取分数线(

  • 中专学校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5+3”一体化,本硕连读)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5+3”一体化,本硕连读)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医学(“5+3”一体化,本硕连读)和护理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医学(“5+3”一体化,本硕连读)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中医学(“5+3”一体化,本硕连

  • 我要读技校

    湖南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湖南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口腔医学和护理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口腔医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口腔医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口腔医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口腔医学和护理学

  • 中专学校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医学影像学和护理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医学影像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医学影像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医学影像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医学影

  • 我要读技校

    湖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湖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临床医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临床医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临床医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临床医学和护理学

  • 中专学校

    长沙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长沙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医学工程和护理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医学工程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