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环境艺术设计 | 2021 | 综合 | -/286(普通类二段) | /() |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较高审美意识和实践能力,能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能独立完成以室内装饰设计、环艺设计、展示设计为主的各种设计任务,熟练操作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专业辅助设计软件,具有较强的手绘能力、电脑绘图技术、施工管理水平和综合设计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毕业标准
按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完课程,成绩合格;需要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或B级;通过国家或山东省组织的计算机考试;通过职业能力测试(综合实习,职业技术资格等考试)。
三、主要课程
造型基础-设计素描、造型基础-设计色彩、设计基础-三大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透视与制图、效果图表现技法、室内设计Ⅰ-居住空间设计、室内设计Ⅱ-公共空间设计、装饰绘画、展示设计。
四、就业方向
适合在各级各类艺术设计单位、生产制作部门、广告公司、商业媒体和传播单位中,从事艺术设计、出版教育和生产制作工作,以及相关单位的经营和管理工作。
三年制大专
培养适应我国艺术设计事业需要、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在设计院、装饰公司、材料厂、展示公司、家具制造厂等单位从事环艺设计和制作的专门人才。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综合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不断壮大,从而使环境艺术设计得到空前的发展。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生活居住环境的功能实用,还希望生活居住的环境能充分体现人类现代文明成果和个性特征,富有人性和生命力。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素描、色彩、三大构成、工程制图CAD、透视、装饰画、照明与电器、家具设计、模型制作、材料学、手绘效果图、展示设计、室内设计、广场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成立于2009年,由大众报业集团投资创办,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高等学历统招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山东省第一所专门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特色人才的综合性高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建设,学院确立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产业兴校”的办学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建设需求为目标,走以内涵发展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学院把文化研究与传承作为学科建设的主线,全力创建“文化发展的传承高地和文化产业的创新摇篮”,努力构建一批特色鲜明的重点学科,打造山东省文化产业实用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学院坐落于青岛市莱西高铁新城,规划占地4260亩,总投资56亿元,由同济大学规划设计。校区环境秀美,交通便利,北门即为胶东半岛高铁枢纽—莱西站,青荣城际铁路、潍莱高铁、莱荣高铁和规划中的蓬西高铁在此交汇,到达青岛主城区、潍坊、烟台仅需半小时,有多趟列车直达济南、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等主要城市,新校区距青龙高速莱西出口仅5分钟车程。目前,第一组团已建成近2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楼和配套实训及生活设施,可容纳近万名师生;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米、国内高校单体最大的综合图书馆也将于2021年3月破土动工。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9000人,设有商学院、传媒学院、航铁学院、经管学院、轨道交通学院、智能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打击乐学院、舞蹈学院、本科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开设了30多个专科大类专业,50多个专业方向,同时作为山东省实践性本科专业考核试点院校,开设了9个实践性本科专业,倡导“专科入学、本科毕业”,面向全国招生。
1.办学理念先进,文化产业特色鲜明。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强校,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注重培养孝老尊亲、知书达礼的传统文化气质,赢得了学生与家长的认可,获评“2020山东省最佳社会声誉高校”荣誉称号。
2.区位优势明显,优越环境快乐成长。
青岛是世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海滨旅游城市之一,学院位于世界休闲体育之都、青岛北部绿色崛起的典范之城—莱西。校园建筑风格现代大气,教学楼内配备空气能中央空调和多媒体智慧教室,配合一流的物业服务和专业的餐饮管理,为学生提供了快乐学习生活的优越条件。
3.专业特色突出,创新培育家国俊才。
我院学科专业设计充分对接市场需求,特色鲜明,注重培养自我学习能力、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深受企业和社会青睐。
4.校企订单培养,高端高薪精准就业。
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合作办学,以岗位定培养目标,推行“1+x”证书制度试点,订单定向培养,实现毕业生高端高质量精准就业。
师资建设Teacher Development
学院实施“专家治校、教授治学、文化强校”战略,注重师德素质的培养和执教水平的培训,致力于建设一支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教风优良的专家双师型教师队伍。
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500余人,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35%,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达91%,并拥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的专职辅导员队伍。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学院实施“育校风、促学风、正教风”工程,加强教学组织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从单纯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转向知书达理做人做事的综合素质提升,从功利性就业型向高素质人性化的人本教育回归。
我院坚持强化技能培养,实行教学研融合,实训设备优良先进,拥有各类实训室和实训车间、校企实训基地26个,校企实训基地38个,为学生就业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轨道交通实训列车、高铁智能物流管理实训室、新能源汽车校外实训基地、铁道通信5G实验室、工业机器人实训室、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实训室、智能电梯实训室、舞蹈形体房等实验实训设施一应俱全。
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兴趣爱好、传承优秀文化,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篮球、摄影、武术、相声、演艺、礼仪等20多个学生社团蓬勃发展,歌手大赛、田径运动会等文体活动精彩纷呈。2020年,我校先后承办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第七届青岛国际打击乐艺术节、青岛成人教育合作发展峰会等校内外大型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0532-58577777
0532-58078181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是国家公办艺术类高等院校。2002年由1951年成立的湖南省艺术学校和1979年成立的湖南省电影学校合并升格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目前是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全国文化干部培训基地、全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基地,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学院坐落在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松雅湖东岸。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持“德艺双馨,敢为人先”的校训和“围绕舞台,造就人才;立足文旅,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道路,加强产、学、研融合,拓展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新视野,大力弘扬文艺“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多样化的艺术人才。
学院现设有戏剧、音乐、舞蹈、影视、美术、文化旅游6个专业系和公共教学部(思政课部)、实训处、艺术培训部、湖南省艺术学校(中专部),共开设28个专业。学院以表演艺术专业为特色,以戏剧、音乐、舞蹈、美术、影视、播音主持等专业为优势,打造了以表演艺术专业群、艺术设计专业群、广播影视专业群、文化旅游专业群为核心的文化艺术专业集群。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在高职招生的同时招录五年制、六年制中专学生进行长期艺术培养教育,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000多人;专任教师279人,正高职称25人,副高职称101人,“双师型”教师107人,多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评为省级教学名师、入选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同时,学院还外聘国内外一大批艺术名家来校任教授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逐渐增强。
坚守艺术为本,本立而道生。在办学过程中,学院积淀了深厚的人文艺术底蕴,为社会各界培养艺术人才近5万人。学院师生、校友活跃在国内外艺术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艺术表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的辉煌。
学院加强与国内外艺术类高校和团体的密切联系和合作。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学院走出国门,远赴意大利、葡萄牙、突尼斯、约旦、科威特等国家,与国外艺术院校或民间团体广泛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同时每年都接待来自法国、意大利、韩国、以色列、黎巴嫩、刚果(金)等国家艺术教育同行的访问演出和文化交流。
新时代,新征程。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以更加开放的办学理念,推进逐梦建本,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文化传承发展,服务国家艺术发展,为文化强省做出新的贡献。
招生办联系方式
电话:0731-8838967 8631891
传真:0731-8631891
各系部联系电话
戏剧系:0731-8838961 音乐系:0731-8838975
舞蹈系:0731-8838971 美术系:0731-8838976
影视系:0731-8812835 社文系:0731-8168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