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最高/最低分) |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应用韩语 | 2021 | 物理类 | -/327(专科批) | /() |
| 应用韩语 | 2021 | 历史类 | -/387(专科批) | /() |
| 应用韩语 | 2020 | 理科 | -/351(专科批) | /() |
| 应用韩语 | 2020 | 文科 | -/445(专科批) | /() |
| 应用韩语 | 2019 | 理科 | -/257(专科批) | /() |
| 应用韩语 | 2019 | 文科 | -/420(专科批) | /() |
| 应用韩语 | 2018 | 理科 | -/253(专科批) | /() |
| 应用韩语 | 2018 | 文科 | -/392(专科批) | /() |
| 应用韩语 | 2017 | 理科 | -/267(专科批) | /() |
| 应用韩语 | 2017 | 文科 | -/315(专科批) | /() |
应用韩语专业注重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提升专业办学理念。教育的国际化环境,要求人才培养和国际接轨,应用韩语专业充分利用东北三省独特的人文环境,发挥专业自身优势,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国际合作办专业的模式,加快专业的国际化进程。目前,应用韩语专业已经开展与韩国伽耶大学的“2+1+2”或“3+2”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拓宽视野,理清思路,提升办学理念,积极同韩国知名高校开展满足学生需求的中外合作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
一、专业概况
应用韩语专业成立于2006年,是湖南省最早开设应用韩语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在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应用韩语专业在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突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和单一的理论教学体系,建立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韩国语交际能力,掌握旅游、商务外贸知识,熟悉计算机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具备外语、旅游、商贸等知识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科学分析应用型语言专业的特点,兼顾技能应用型人才实践锻炼的要求,建立具有特色的“1+1.5+0.5”的“语言渐进+技能强化”的具有明显专业方向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1学年语言基础+专业基础知识,1.5学年方向性语言提升+综合素养提升,0.5学年顶岗实习,构建递进型的课程体系。根据方向性外语技能岗位特点,以学院优势实习实训资源为基础,以分层分步骤教学实施理念为依托,校企共同实施“任务驱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核心指向是复合型高技能高质量人才培养。
在教学中遵循“实用性、应用性、高效性”原则,积极探寻有效途径进行教学改革,努力实现课程设置的系统化和模块化,教学内容的实用化和情境化,以及教学模式的立体化和多样化。将“发表”、微课、情景教学法、视听说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等融入日常教学中。每年通过举办诸如韩语配音大赛、韩语书法大赛、演讲比赛等各类韩语竞赛,以此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学生对韩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三、主干课程
1.基础韩语、中级韩语
学习目标:通过基础韩语、中级韩语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韩语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韩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初/中级韩语会话、听力
学习目标:通过实际的口语表达训练,把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真正转化为学生的技能,使学生学到的语言发挥沟通交流的作用;通过“听”这一感官认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和理解,通过听力训练,掌握听力技巧,能很快理解他人所说意思,并迅速做出反应。
3.韩国概况
学习内容:韩国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结构、教育以及地理、语言文化、风俗人情、饮食习惯以及社会现实等。
4.韩语阅读
学习目标:通过阅读训练,提高阅读的速度,训练在短时间内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章的意思,进而带动听、说、读、写、译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韩语的能力。同时大量文章的阅读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全方位的了解韩国的现实生活。
5.韩语导游实训
学习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旅行社接团服务、酒店接待服务、旅游景区讲解服务等工作岗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掌握一部分专业词汇,了解韩语导游的基本工作流程。
6.商务韩语实训
学习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商务韩语的知识,掌握一部分专业词汇,具备一定的商务函电及商务知识。
7.韩语翻译实训
学习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常识和注意事项,掌握一定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同时通过设定不同的场景,使学生掌握旅游活动、商务宴请、会议接待等场合的中韩汉中翻译。
四、国际合作
本专业注重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提升专业办学理念,与韩国韩国又松大学、江源大学、济州国际大学等学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联系,进行互换留学、互派教师、海外专升本等方面的合作,每年我方通过选拔,选出部分学生前往韩国深造,韩国学校方给与我校学生全免学费和半免学费的优惠政策,现多人在韩国本科、硕士毕业,多人就业于韩国。
五、就业方向
在中韩合资、韩商独资企业、对外贸易公司等从事翻译、助理、韩语业务员、报关员等工作;在国际旅行社从事韩语导游及韩语业务助理工作;在需要多语言服务的航空公司、大型酒店、豪华邮轮、高速列车等从事服务和管理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湖南 | 应用韩语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35 |
| 文科 | 300 | ||||
| 广东 | 应用韩语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93 |
| 文科 | 272 | ||||
| 江西 | 应用韩语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93 |
| 文科 | 224 | ||||
| 江苏 | 应用韩语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8 |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由原铁岭师范学校、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铁岭职工大学合并而来,从1949年建校至今已走过70年的光辉历程。
学校原校址为银州区岭东街,2009年9月搬入现校区,校区占地面积507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现有多种类型和功能的实验室72个,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8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600万元。
学校现有46个专业,涵盖了11个专业大类,23个专业类,设有管理学院、文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9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6835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604人,其中专任教师398人;教授84人、副教授106人,具有硕士学位183人,博士学位2人。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1门,全国教育科研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教材3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3项,省级创新型实训基地4个。
学校夯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深度转型发展的基点,创新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以会计专业为核心的二级学院——“铁岭师专新道会计学院”;与达内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为核心的二级学院——“铁岭师专达内信息学院”,努力实现人才供给侧与企业需求端的无缝对接。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承载着铁岭三百万人民的厚望,全校师生员工正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秉承“修德、博学、勤奋、创新”校训,为实现内涵发展、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一流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
1、调档比例为100%。
2、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3、院校志愿录取办法
在同批录取学校控制分数线以上,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4、对加分或降低分数投档考生,按省招考委关于加降分的规定执行。
5、对进档考生按照志愿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如志愿无法满足且服从专业调剂,将由学校根据分数调剂至相应专业,不服从者退档。
考生文化课及专业课分均达到省招办规定最低控制分数,按考生志愿顺序根据综合分从高到低录取。
综合分=文化课总分+美术专业总分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创建于1993年,前身为浏阳外国语进修学院,2006年学校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拥有长沙和浏阳两个校区,占地1061.4亩,主校区坐落于望城区丁字镇,设8个二级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79人,学生13965人。
成立以来,我院坚持专业对接产(行)业,现有专业32个,其中外语类专业12个,涵盖文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医学、工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构建了以应用外语专业群为主体,以涉外商贸服务、涉外护理康养专业群为两翼,以信息工程、教育与艺术等为多轮的专业群布局,形成了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目前学院建有省级专业教学团队1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精品专业2个,省、市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职教优秀教材1本,湖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 ,长沙市重点职教项目对接地方产业的(小语种应用)校企合作示范基地1个。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74项,省级竞赛中获奖147项,其中获省级特等奖、一等奖37人次。在省级抽查中,学生毕业设计通过率多次达100%,专业技能通过率95%以上,学生总体就业率均达90%以上。
学院鼓励教师开展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近年来教师承担省级及以上研究项目130项,近三年横向技术服务与培训到账经费达15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0余部,授权专利30项,获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0余项,优秀论文奖励150余项。学院坚持服务社会,践行使命担当,成立产教融合学院,实施“十百千”工程, 即建设10个产教深度融合的示范性项目、100家规模企业的实习实训基地、1000家稳定的学生就业基地。11个项目获批湖南省教育厅“1+X”证书制度试点,创建了2个实质性运行的产教融合项目和1个学徒制项目,与华为、思科、万达集团、华友钴业、万蓬实业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了6个校企合作订单班,为企业培养急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成立28年以来,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坚持走“职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道路,立足于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布局,服务湘企出海、湘品出境,为社会发展培养了4万余名有外语特长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致力于让每一名湖外学子“从这里走向世界”, 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学院是民政部规范化办学评估“5A”级单位,湖南省首届“十佳民办高校”,湖南省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学校,是中国国际教育协会理事单位、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湖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副会长单位以及世界职业教育院校联盟会员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