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泌阳县盘古山大道与学苑路交叉口
咨询电话:0396-3781628(学历教育)
0396-2373683(技能培训)
微信号码:byzdzy
学校网址:www.***

热门专业泌阳职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按照“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的思路,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无缝接轨。2015至2018年,职专面向社会需求,逐年增设社会上人才紧缺的专业,着力培养市场紧缺型人才,按企业用工开设重点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业或者参加高考,双向选择,双重机会。2015至2018年职专毕业生升学率和就业率均达95%以上,并与许

学校简介泌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位于河南省泌阳县工业路南段,始建于1941年,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立项建设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自2001——2013年,该校连续13年被评为“驻马店市对口升学先进单位”。截止2014年,该校占地面积520余亩,建筑面积近12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2300多万元。开设10个专业,重点建设4个专业

报名须知:1.报到时间:春期招生免试入学,3月21日-3月22日为集中报到时间,集中办理入学手情。2.新生报到后第一周开展入学教育和专业引导,然后根据学生学业基础和升学就业导向选择,按专业分班。3.收费标准:本学期各专业统收取住宿费,书本费400元(合作办学的高乘专业另行规定)。4.如实填写《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申请表),并携带加盖当地派出所户籍专用章的户口薄复印件10份。5.根据国家助学

学校荣誉2018年12月24日,泌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验收。联系方式学校地址:泌阳县城工业路南段(泌水河南岸,县城101路公交车终点站)办学实力学校位于泌阳县城工业路南段,县城101路公交车直达校门口,交通便利,占地近520亩,建筑面积93000平方米。县委、县政府计划投资1.7亿元,一期现已建学楼2栋、办公楼1栋、实训楼1栋、实习车间

实施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办法 凡符合《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号)中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条件者,经本人参加当年高考报名、向报考院校申请、院校考核公示、省教育厅核实资格后,可由普通高校免试录取进入专科层次相关专业学习,省招办负责办理相关手续。招生高校于2016年5月1日前将《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资格审查表》(见附件)一式

安全提示:新生来校途中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保管好所带行李、钱物和证件等。收费标准:本学期各专业统收取住宿费,书本费400元(合作办学的高乘专业另行规定)。招生专业现开设的专业有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电子技术应用、学前教育、工业与民用建筑、旅游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风景园林等。办学实力学校位于泌阳县城工业路南段,县城101路公交车直达校门口,交通便利,占地近

校园环境踏入泌阳职专,你们看到的是满眼绿色,闻到的是满园清香,优美的教育教学环境必定会令你心旷神怡,身处其中的你们更能感受到泌阳职专美好的明天。“优化育人环境,改善办学条件,争创一流学校”是泌阳职专人不懈的追求。近年来我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角来美化校园,校园绿化率高达50%以上,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新修的水泥路宽阔平坦,贯穿着整个校园,标准化的操场已投入使用。美丽的校园湖,石砌的池壁,

发展前景随着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力度的增大,为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要求,职专将加大投入力度,搞好硬件建设,实现教学条件现代化,建成一个一个融教学和实训于一体,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职业教育园区。V内将再建成文体综合楼、图书科技楼等,养殖、汽修等实验实训基地、开设更多实验实训课,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确保学生能真正地学到实用的技术,为学生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实现“进可升大学,退可高薪

学校荣誉2018年12月24日,泌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验收。招生专业现开设的专业有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电子技术应用、学前教育、工业与民用建筑、旅游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风景园林等。校园环境踏入泌阳职专,你们看到的是满眼绿色,闻到的是满园清香,优美的教育教学环境必定会令你心旷神怡,身处其中的你们更能感受到泌阳职

贵校高招升学率如何?答:1、我校对口高考升学率总体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3参加对口高招专科上线100%,进入二本以上11人,其中:种植2人、养殖3人、财会3人、旅游2人、建筑1人。2、自2013年起,对口升学本科招生计划将大幅度提高,届时我校将会有更多的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深造。报名2015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统一实行网上报名。中招报名工作由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基础教育部门负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