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东北财经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湖南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2021 | 物理类 | -/551(本科批) | -/573(本科批)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2021 | 历史类 | -/553(本科批) | -/586(本科批) |
| 旅游管理类 | 2020 | 理科 | -/580(本科批) | -/586(本科批) |
| 旅游管理类 | 2020 | 理科 | -/577(本科批) | -/586(本科批) |
| 旅游管理(英国) | 2020 | 理科 | -/553(本科批) | -/586(本科批) |
| 旅游管理类 | 2020 | 文科 | -/606(本科批) | -/586(本科批) |
| 旅游管理(英国) | 2020 | 文科 | -/588(本科批) | -/586(本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19 | 理科 | 596/596(本科批) | -/586(本科批) |
| 旅游管理(国际) | 2019 | 理科 | 573/570(本科批) | -/586(本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19 | 文科 | 606/606(本科批) | -/586(本科批) |
| 旅游管理(国际) | 2019 | 文科 | 579/579(本科批) | -/586(本科批) |
| 旅游管理类(英国合作办学)(旅游管理)(英语)(英语)(中外合作办学) | 2018 | 理科 | -/574(本科批) | -/586(本科批) |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英国合作办学)(英语))(中外合作办学) | 2018 | 文科 | -/569(本科批) | -/586(本科批) |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 2017 | 理科 | -/576(本科一批) | -/586(本科批) |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服务管理方向))(中外合作办学) | 2017 | 理科 | -/559(本科一批) | -/586(本科批) |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 2017 | 文科 | -/581(本科一批) | -/569(本科一批) |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服务管理方向))(中外合作办学) | 2017 | 文科 | -/555(本科一批) | -/569(本科一批)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东北财经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湖南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英国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2021 | 物理类 | -/556(本科批) | -/590(本科批)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英国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2021 | 历史类 | -/562(本科批) | -/556(本科批)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英国合作办学,英语,英语,环境) | 2020 | 理科 | 570/570(本科一批) | 601/600(本科一批)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英国合作办学)(英语,英语,环境) | 2020 | 文科 | 597/597(本科一批) | 605/605(本科一批)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2019 | 理科 | 557/556(本科一批) | -/571(本科一批)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2019 | 文科 | 595/595(本科一批) | -/598(本科一批) |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2018 | 理科 | -/571(本科一批) | -/597(本科一批) |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2018 | 文科 | -/607(本科一批) | -/622(本科一批) |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服务管理方向))(中外合作办学) | 2017 | 理科 | -/541(本科一批) | -/564(本科一批) |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服务管理方向))(中外合作办学) | 2017 | 文科 | -/583(本科一批) | -/591(本科一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辽宁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51 |
| 历史类 | 553 | ||||
| 四川 | 旅游管理类(包含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1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办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587 |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565 | |||
| 旅游管理类(包含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563 | ||||
| 重庆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44 |
| 历史类 | 539 | ||||
| 广西 | 旅游管理类(5200元/年,包含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9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办学)(60000元/年,与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要求考生英语成绩115分及以上,首年强化英语学习,升入大二时要求英文水平必须能够适应全英文授课环境;学费60000元/年)(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24 | |||
| 文科 | 559 | ||||
| 湖南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56 |
| 历史类 | 562 | ||||
| 河南 | 旅游管理类(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校本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7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较高收费专业。单列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要求考生英语成绩115分(含)以上,首年强化英语学习,升入大二时要求英文水平必须能够适应全英文授课环境。)(校本部)(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64 |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较高收费专业。单列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校本部)(中外合作办学) | 文科 | 591 | |||
| 山东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36 |
| 江西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2 |
| 文科 | 602 | ||||
| 安徽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60000元/年;与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要求考生英语成绩115分(含)以上:首年强化英语学习,升入大二时要求英文水平必须能够适应全英文授课环境)(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44 |
| 旅游管理类(5200元/年;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 | 普通类 | 505 |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60000元/年;与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要求考生英语成绩115分〈含〉以上;首年强化英语学习,升入大二时要求英文水平必须能够适应全英文授课环境)(中外合作办学) | 文科 | 中外合作办学 | 596 | ||
| 黑龙江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94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34 | |||
| 吉林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9 |
| 内蒙古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80 |
| 旅游管理类 | 普通类 | 458 |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文科 | 中外合作办学 | 550 | ||
| 山西 | 旅游管理类(包含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2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23 | |||
| 文科 | 561 | ||||
| 河北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57 |
| 历史类 | 542 | ||||
| 天津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办学)(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15分,首年强化英语学习,升入大二时要求英文水平必须能够适应全英文授课环境)(校本部)(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99 |
设置三个培养方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国际旅游,均为四年制本科。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会计学、旅游交际礼仪、旅游心理学、旅游公关学、旅游美学、旅行社管理概论、旅游企业形象策划、旅游法规、导游业务、酒店管理概论、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康乐管理、财务管理、服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旅游英语、日语等课程。
旅游管理方向
培养具有旅游专业管理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经营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人才、
国际旅游方向
培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且有第二门外语口、笔译基本能力,具备国际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知识,毕业后到国际旅行社和高星级涉外酒店任职的中、高级人才、
酒店管理方向
培养具有酒店管理专业知识,能在中、高级酒店担任业务主管或部门经理以上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湖南 | 旅游管理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8 |
| 595 | |||||
| 旅游管理类(国家专项) | 590 | ||||
| 旅游管理类 | 历史类 | 585 | |||
| 旅游管理类(国家专项) | 581 | ||||
| 旅游管理类 | 556 | ||||
| 四川 | 旅游管理类(包含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6 |
| 旅游管理类(包含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590 | |||
| 重庆 | 旅游管理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2 |
| 历史类 | 586 | ||||
| 海南 | 旅游管理类(包含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2 |
| 广西 | 旅游管理类(5500元/年,包含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9 |
| 文科 | 591 | ||||
| 广东 | 旅游管理类(非定向)(120901.旅游管理+120902.酒店管理+120903.会展经济与管理)(办学地点:湖南省长沙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0 |
| 历史类 | 591 | ||||
| 山东 | 旅游管理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82 |
| 江西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4 |
| 文科 | 614 | ||||
| 福建 | 旅游管理类(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8 |
| 历史类 | 591 | ||||
| 安徽 | 旅游管理类(5500元/年;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3 |
| 文科 | 622 | ||||
| 浙江 | 旅游管理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0 |
| 江苏 | 旅游管理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 历史类 | 581 | ||||
| 黑龙江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6 |
| 文科 | 561 | ||||
| 吉林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3 |
| 文科 | 553 | ||||
| 辽宁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3 |
| 历史类 | 586 | ||||
| 内蒙古 | 旅游管理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1 |
| 河北 | 旅游管理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2 |
| 历史类 | 593 | ||||
| 天津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28 |
| 北京 | 旅游管理类(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4 |
东北财经大学以“培育卓越财经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是一所突出经济学、管理学优势和特色,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建于1952年,原名为东北财经学院,由东北财政专门学校、东北银行专门学校、东北计划统计学院及东北人民大学财政信贷系、会计统计系合并组建,校址在沈阳。其后,东北商业专科学校、东北合作专科学校,东北人民大学的工业经济专业和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科学校的工业统计、工业会计两个专修科,并入东北财经学院。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与沈阳师范学院、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辽宁大学。1959年,原东北财经学院的主体,即计统系与财政系,以及部门经济专业的一部分教师从辽宁大学迁出,与位于大连的辽宁商学院合并,成立辽宁财经学院。辽宁财经学院是文革期间全国唯一完整保留的财经类本科高校。1979年划归财政部管理;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划转到辽宁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辽宁省大连市,总占地65万平方米。多年以来,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精致东财建设,学科专业追求精品,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追求精益,师资队伍追求精锐,人才培养追求卓越,校园建设追求精美,是辽宁省重点支持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辽宁最美校园”“辽宁省文明校园”。
学校坚持一流本科教育与卓越研究生教育并重,致力于培养财经特色突出,具有优良品德、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国际视野,富有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学校是国内最早拥有硕士研究生(1981年)、博士研究生(1986年)培养资质的财经院校之一,“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以“新经管”学科建设引领创新创业方向,以产学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了以“产学合作、专创融合、师生共创”为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2019年度荣膺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901人,研究生7115人。此外,学校还有成人、网络等高等教育形式,是教育部首批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网络教育试点单位之一。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六十余万各级各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学校现有41个本科专业,在全国各省份均为一批次招生,其中有24个专业按9个专业类招生,录取分数连年居于辽宁省前3名、东北三省前5名。在教育部一流专业“双万计划”中,有22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全部本科专业的53.66%,29个本科专业获批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全部本科专业的70.73%。在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中,学校有12门课程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2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建设中,学校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教育部来华英语授课品牌课程3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成果数量在全国财经高校居于前列。
学校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统领,着力突出学科群的战略地位和引领功能。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A,进入全国2%-5%行列;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A-,进入全国5%-10%行列;统计学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A-,进入全国5%-10%行列;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B+,进入全国10%-20%行列。财政学、产业经济学、会计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及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国家级特色重点学科”,数量经济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6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A类。
学校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6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主设置16个);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新闻传播学10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73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含自主设置18个);有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法律、翻译、新闻与传播、汉语国际教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工程管理16个类别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教育部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我校工商管理、会计专业学位进入全国A类行列。
学校持续完善“引育用相结合、老中青全覆盖、各岗位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工作体系,现有教职工1776人,其中专任教师951人(含教授192人、副教授406人),入选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获得国家级人才荣誉称号25人,通过特聘教授(研究员)、客座教授等形式柔性引进高水平人才29人。2021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
学校坚持“顶天立地”的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方针,坚持科研精品化导向,紧密结合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和现实问题,及时追踪改革前沿和动态,积极服务国家、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研成果质量显著提升,科研精品不断涌现。学校连续12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量位居辽宁省高校第1名和全国财经高校前列。学校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多部学术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文库,多项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校积极推动学术交流活动高端化、品牌化,“星海论坛”等高水平学术会议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学术影响。学校出版社是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国家一级出版社。学校主办多种高水平学术期刊,其中《财经问题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产业组织评论》是CSSCI来源集刊,《东北财经大学学报》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扩展期刊。
学校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财政部共建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辽宁省委省政府省级重点新型智库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5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4个,牵头成立省校企联盟1个,有省级创新团队20个。以各级各类科研平台为依托,学校积极推动财经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承担了一大批重大、重点决策咨询类科研项目,多项资政建议得到国家和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为助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学校设立了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高级管理者发展与培训(EDP)中心,为企业、政府和行业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服务。
学校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实质性国际交流,于1994年启动中外合作办学,并逐步形成“高标准、国际化”的办学思路。截至目前,学校与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的129所高等院校、8个国际机构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友好合作关系,与其中50余所大学开展着长期稳定的交往合作。学校有国内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研究基地,建有孔子学院绩效评价与财务管理研修基地,并与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合作共建出国留学培训基地。
学校是国内首家参与并获得“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的高校,现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萨里国际学院,开展“留学不出国”的全日制本科与研究生教育;有6个分别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英国奥斯特大学合作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牵头构建了中英合作办学联盟。学校与多所国外大学分别合作共建孔子学院。学校是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FA)大学项目合作伙伴,会计学专业通过澳洲会计师公会(CPA Australia)的全面认证,萨里国际学院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两个双学位专业获得国际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财务管理双学位专业通过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CIMA(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PFA(英国特许公共财务会计师公会)和ICAEW(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的认证。学校开展来华留学教育三十余年,作为教育部试点高校获得了来华留学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生的接收院校及孔子学院专职教师储备学校,与韩国鲜文大学、蒙古财经大学合作开展“2+2”来华学历教育项目,多年来建立了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含英语授课项目),长短期汉语、商务汉语进修非学历教育在内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培养了来自五大洲137个国家的10000余名长短期留学生。
学校坚持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努力构建多形式、多渠道、立体化的对内开放合作办学新格局。学校与国家发改委价监局等多家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中共辽宁省委政策研究室建立战略合作机制,与大连市人民政府共建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自贸区研究院,与山东青岛等外省地方政府共建多所驻外科研机构,不断深化校政合作。牵头组建“辽宁省金融业校企联盟”,与国内二十余家知名企业联合共建创业创新实践实训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与多所院校共建高校合作联盟,共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遵循“博学济世”校训,坚持立足辽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坚持“育人为本、学科引领、人才强校、质量优先、开放合作、特色发展”六大发展战略,东北财经大学正向着全面建设“国际知名、财经特色突出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迈进。
点击查看2021年度招生简章(就业深造部分)
建校六十多年来,东北财经大学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六十余万名优秀毕业生,在各个领域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我校毕业生以“理论功底扎实,适应与操作能力强,富有团队与创新精神”为整体特征广为社会各界认可与好评,数万“东财人”已成为我国经济管理领域、官产学各界栋梁之才,从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校友:他们有的成为中国金融界的领军人物,六十余人担任银行总行、证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高管;有的出任政界要职,四十余人担任省部级领导,数百人担任厅局级领导;有的成为商界精英,数十人担任中直企业高管、上市公司CEO、CFO等。同时,在中央与各省市的财政、金融、税务及其它经济管理部门,均有我校毕业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东北财经大学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颇受社会好评和用人单位的青睐。多年来,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金融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高校教学科研等单位;就业地区主要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沈阳、天津、杭州、青岛等大中城市。
结合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源情况、学科特点,我校确立了“立足辽宁、服务东北、面向全国”的就业工作思路,重点开发“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五点一线”地区人才市场,与行业性人才市场共同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积极巩固和不断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东北财经大学就业工作认真贯彻“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方针,确立“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潜力”的工作理念,开展丰富的就业指导活动。通过举办“大学生就业文化节”、“找寻灯塔之光访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简历设计大赛” 等系列活动及“职场礼仪”、“就业与职场心理”、考研、出国留学、公务员考试等各类专题讲座;建立创业导师团队,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指导;设立就业指导咨询室,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利用职业测评系统,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兴趣,在职业发展规划、就业政策解读与就业程序、求职面试技巧、职业选择、创业等多方面对毕业生进行指导,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我校就业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学校多次荣获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荣获“辽宁省大学生创业示范校”、“大连市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大连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等称号。
东北财经大学招生就业处
就业工作咨询电话
电话:0411-84712997 84711662
传真:0411-84738269
电子信箱:jiuye84712997@163.com
网站:http://career.dufe.edu.cn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湖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占地近3000亩,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主校区西偎麓山,东濒湘江,风光秀丽,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
学校设有24个学院,现招生本科专业89个,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伦理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发育生物学、理论物理、基础数学等6个国家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学、数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5个学科入选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政治学、心理学、中国史、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等15个学科入选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拥有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2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以及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心,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中心、国家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花鼓戏)、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入选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1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心);拥有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动物多肽药物创制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多倍体鱼繁殖与育种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鲤鲫遗传育种中心;3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拥有生物科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和哲学4个湖南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7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湖南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1个湖南省种质资源库,4个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5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是湖南首批省级重点智库,拥有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中心、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专业特色智库;拥有8个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单位,是教育部、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湖南)。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2人),欧洲科学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9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7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7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者等35人、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人选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5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人选46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3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76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37人、湖南省“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科学专家”1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16人,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人选27人,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27人。
学校先后同47个国家和地区的197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人员交流、教学和科研合作,并分别与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韩国圆光大学、美国南犹他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格林卡音乐学院、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美国特拉华大学、德国柏林媒体设计学院、美国圣约瑟夫大学、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拥有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和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美国研究中心等三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进入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学校图书馆藏书410余万册,其中古籍22万余册,订购各类文献数据库115个。学校主办14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7种;学校出版社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国家一级出版社。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输送毕业生50余万人,培养了一大批国际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校友遍布海内外。在校学生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12000余人,长短期国际学生近1200人,已形成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面向未来,湖南师范大学将始终秉承“仁、爱、精、勤”的校训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湖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坚定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临床医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临床医学和旅游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临床医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临床医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临床医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临床医学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旅游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

湖南师范大学制药工程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制药工程和旅游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制药工程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制药工程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制药工程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制药工程

湖南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联网工程和旅游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联网工程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湖南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旅游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据科学与大

湖南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旅游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软件工程

湖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旅游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旅游管理这

湖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人工智能和旅游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人工智能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人工智能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人工智能

湖南师范大学通信工程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和旅游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通信工程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通信工程

湖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旅游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