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暨南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华南农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旅游管理 | 2021 | 物理类 | 606/601(本科批) | -/571(本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21 | 历史类 | 592/592(本科批) | -/560(本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20 | 理科 | -/604(本科批) | -/551(本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20 | 理科 | -/602(本科批) | -/551(本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20 | 文科 | -/592(本科批) | -/550(本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20 | 文科 | -/590(本科批) | -/550(本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19 | 理科 | 579/565(本科批) | -/0(本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19 | 理科 | 572/563(本科批) | -/0(本科批) | 
| 旅游管理(高尔夫管理) | 2019 | 理科 | 565/563(本科批) | -/0(本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19 | 文科 | 597/592(本科批) | -/0(本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19 | 文科 | 600/590(本科批) | -/0(本科批) | 
| 旅游管理(高尔夫管理) | 2019 | 文科 | 589/589(本科批) | -/0(本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18 | 理科 | 590/584(本科批) | -/540(本科批) | 
| 旅游管理(高尔夫管理) | 2018 | 理科 | 589/581(本科批) | -/540(本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18 | 文科 | 614/603(本科批) | -/564(本科批) | 
| 旅游管理(高尔夫管理) | 2018 | 文科 | 601/601(本科批) | -/564(本科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东 | 旅游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1 | 
| 历史类 | 592 | ||||
| 青海 | 旅游管理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普通类 | 514 | 
| 甘肃 | 旅游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70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6 | ||||
| 陕西 | 旅游管理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普通类 | 552 |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94 | |||
| 云南 | 旅游管理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普通类 | 506 | 
| 贵州 | 旅游管理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普通类 | 602 | 
| 四川 | 旅游管理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普通类 | 578 | 
| 重庆 | 旅游管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2 | 
| 海南 | 旅游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81 | 
| 广西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4 | 
| 文科 | 585 | ||||
| 湖南 | 旅游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8 | 
| 历史类 | 600 | ||||
| 河南 | 旅游管理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普通类 | 619 | 
| 山东 | 旅游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93 | 
| 江西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3 | 
| 福建 | 旅游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0 | 
| 安徽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0 | 
| 浙江 | 旅游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8 | 
| 江苏 | 旅游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1 | 
| 黑龙江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8 | 
| 文科 | 571 | ||||
| 吉林 | 旅游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0 | 
| 辽宁 | 旅游管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0 | 
| 内蒙古 | 旅游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2 | 
| 山西 | 旅游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3 | 
| 河北 | 旅游管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4 |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导游业务、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规划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满足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旅游学、管理学原理、旅游会计学、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管理(双语)、旅游安全学、旅游政策与法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双语)、旅游地理学、旅游规划与开发、主要客源国概况、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饭店管理概论、前厅与客房服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研究设计及写作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东 | 旅游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1 | 
| 历史类 | 560 | ||||
| 山西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8 | 
学校概况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目前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
暨南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8年在广州复办。改革开放后,学校快速发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015年6月,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莅临暨南大学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暨南大学坚持办学特色,把学校办得更好,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2019年8月,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共同建设暨南大学。
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恪守“忠信笃敬”之校训,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人才。学校积极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40余万人,堪称桃李满天下。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暨南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校名一直沿用的百年名校之一,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最早在综合性大学里开办医学院的大学,最早设立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机构的大学,最早创设商科的大学……
目前,学校学科齐全,文理工医兼备,设有37个学院,58个系,27个直属研究院(所);有本科专业10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1种;有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近年来,在师生的努力下,学校学科建设和实力明显提升。目前,学校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二级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二级学科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交叉学科1个。学校的化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 植物学与动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计算机科学等1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30个一级学科上榜,数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三,其中新闻传播学获评A-,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获评B+。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优化,有专任教师2749人,其中两院院士(含双聘)9人,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17人,杰青、优青获得者43人,“珠江学者”50人,教授889人,副教授1063人,博士生导师1052人,硕士生导师2161人。
学校的办学影响日益扩大,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经成为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报考深造首选的热门高校,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港澳台侨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
学校目前有全日制学生46036人,其中本科生29597人,研究生16439人。在校港澳台侨学生13624人,外国留学生2414人,来自10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运会等多种国内外文体艺等赛事中屡创佳绩,暨南健儿苏炳添、陈艾森、谢思埸等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上为国争光。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暨大毕业生深受海内外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科研实力逐步增强,现设有国家部省级科研平台114个。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学校近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SCI等权威索引收录的国际论文数量持续增长。近5年,学校人文社科领域共获批国家级重大项目48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2项,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排名全国高校第四位,2021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数位列全国高校首位;现有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省部协同创新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侨华人研究院)等国家级文科平台,有国家话语体系研究中心等10多个省级研究平台;同时,人文社科领域高端成果不断涌现,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近130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近10篇,在SSCI、A&HCI等国外权威索引期刊发表论文1300余篇。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特色突出,已同世界五大洲62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417家高等院校和文化、科研机构签订了696份学术交流合作协议。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招生院校,在全球77个国家设立127个招生报名点,设有全英语授课的国际学院,2017年获教育部批准招生的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正式开学,2021年获日本文部科学省认定的暨南大学日本学院在东京正式开学。在校外国留学生2414人,来自1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本科生2017人,研究生276人。
学校学风浓郁,人才辈出,校友遍布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尤以香港、澳门等地较为集中。前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李岚清,著名侨领、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李光前,前泰国议会主席、副总理许敦茂,中国两院院士谭其骧、邓锡铭、侯芙生、曾毅,烈士江上青、陈镇和(华侨)、符保卢、符克(华侨),以及近年来内地和港澳台地区许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知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学不同时期的杰出校友。
学校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五个校区,校本部在广州市石牌。校园占地总面积214.3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76.80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45.20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398万册。学校设有23所附属医院,其中三甲医院11所。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肩负着为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地区培养人才光荣使命的暨南大学更加任重道远。新时代全体暨南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及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弘扬“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坚持“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实施“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更新日期:2021年12月
华南农业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园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土地总面积8261亩,其中天河五山校部4457亩,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04亩。学校建筑总面积142万平方米。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五湖四海一片林”的优美环境。
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国家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王斌伟,校长刘雅红。
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风,建立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有102个本科专业,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学和预防兽医学5个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含5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3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二级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8个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植物学与动物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微生物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按被引次数排序)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386人,其中专任教师2325人(正高级482人,副高级872人);博士生导师309人,学术型硕士生导师854人,专业型硕士生导师1235人;院士3人,国家级人才55人,省级人才10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特支计划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
学校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学校设有25个学院(部),现有在校生4.8万余人(含留学生),其中本科生3.8万余人,研究生1万余人。有国家级精品(含双语)课程13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含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近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主持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校形成了以丁颖创新班为突破点,以主辅修、双学位、国际联合办学为主线,以平台加模块为基础的点、线、面相结合,分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成效显著,目前学校共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提名论文6篇,论文学科涵盖了农学、工学和管理学等门类。201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14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拥有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条件。现有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畜禽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畜禽产品精准加工与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广州)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9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农业农村部科研基地3个,国家技术研发专业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广州)1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7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8个,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分中心(广州)、农业农村部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农业农村部植物及植物用微生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均设在学校。
学校教学服务条件优越。图书馆藏书934.6万余册(含电子文献);校园网可与互联网千兆高速互联;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拥有先进的视听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设备,可为师生提供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条件的各种手段;有直接为大学生服务的校内外语教学广播电台、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勤工助学管理服务中心、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学生活动中心;有15个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和610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有4个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和各类运动场地。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133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签订了209份合作协议或备忘录。获批2项国家级引智基地项目,即“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与港澳台地区一些大学的学术交流也日益加强。每年都有大批国(境)外学者来校交流和讲学。学校先后派出大批骨干教师到国(境)外进修、攻读学位或进行科研合作。中国政府对外经济贸易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粮食理事会(WFC)先后在我校建立了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和中国国际农业培训中心。
华南农业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推进农、工、文、理、经、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全面开启创建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数据截至2021年10月)
华南农业大学有芷园、绿榕园、西园、莘园、稻香园、荷园六大食堂,各大食堂菜品丰富、色香味俱全、价格实惠。
学校从助学金、勤工俭学以及助学贷款三方面帮助经济上特别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助学金分为几大部分:国家助学金,社会助学金,校级助学金、院级助学金,广东省特色资助项目等
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是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
社会奖助学金
我校社会奖助学金分为校级和院级两个层次,主要包括天禾励志奖学金、肯德基曙光基金、仲明助学金、轩辕教育基金助学金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助学金等奖助项目50多项。
校级助学金
1、广东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资助
我校广东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资助是落实省资助政策,充分发挥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资助专项资金效益,为切实帮助我校广东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设置的资助。
2、学校困难补助
学校困难补助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临时性、突发性等困难而给予的临时性补助。
院级奖助学金
为完善学校奖助学体系,发挥学院奖助学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形成校级和院级奖助学工作的有效互补,院级奖助学金是从学校奖助学专项经费中拨出在各学院层面开展优秀生奖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和勤工助学补贴的专项经费。
广东省南粤扶残助学工程助学金
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
应征入伍资助
应征入伍资助是为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鼓励高等学校学生积极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提高兵员征集质量,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及退役后自愿回校复学的高等学校学生给予资助。
勤工助学基金:学校设立勤工助学管理服务中心,负责管理学校勤工助学专项基金并组织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可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解决部分生活费用。
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政府主导、教育主办、金融支持”的助学贷款模式。按照学生申办地点及工作流程不同,国家助学贷款分为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两种模式。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在同一学年不得重复申请获得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只能选择申请办理其中一种贷款。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基本申请条件
家庭经济困难,或家庭经济收入不足以(或暂时不足以)支付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含学费和生活费)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研究生、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及预科生,都可以通过到户籍所在县(市、区)或学校学生资助部门办理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校学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到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文件的精神要求,自2017-2018学年度起,省教育厅助学中心正式上线使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由省助学中心对全省高校申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统一线上资格认定及审核,今年是系统启动的第三年。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

华南农业大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和旅游管理这

华南农业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药资源与开发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药资源与开发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药资源与开发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

华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草业科学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草业科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草业科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草业科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草业科学

华南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水产养殖学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水产养殖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水产养殖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水产养殖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华南农业大学森林保护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森林保护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森林保护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森林保护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森林保护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森林保护

华南农业大学园林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园林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园林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园林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园林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园林和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广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林学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林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林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林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林学和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广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药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动物药学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动物药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动物药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动物药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动物药学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动物医学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动物医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动物医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动物医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动物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