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集美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湖南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21 | 物理类 | 565/558(本科批) | 569/569(本科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21 | 物理类 | 551/547(本科批) | 569/569(本科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20 | 理科 | 550/538(本科批) | 560/559(本科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20 | 理科 | 533/532(本科批) | 560/559(本科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19 | 理科 | -/512(本科一批) | 528/526(本科一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19 | 理科 | -/511(本科一批) | 528/526(本科一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18 | 理科 | -/517(本科一批) | -/522(本科一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18 | 理科 | -/492(本科一批) | -/522(本科一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17 | 理科 | -/470(本科一批) | -/522(本科一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17 | 理科 | -/464(本科一批) | -/522(本科一批)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地理学、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等基础知识,掌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区域、资源、环境、城市、人口、交通、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等领域与地理信息技术有关的行政管理、生产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
2、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结合国家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掌握地理信息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应用技术以及主要应用领域,能够初步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实现;
4、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软件、遥感图像处理和地学信息提取技术、GPS原理与应用,具备空间数据分析与建模的基本能力;
5、了解地理信息科学与遥感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
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或具体应用。
主干学科: 地理学、遥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计量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GPS原理与应用、GIS概论、GIS软件技术与应用、空间分析与建模、遥感概论、遥感图像处理、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组件式GIS、GIS工程、GIS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学实习、专题地图编制课程设计、遥感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GIS设计、地理学综合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福建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8 |
| 地理信息科学(面向厦门) | 547 | ||||
| 广西 | 地理信息科学(546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1 |
| 河南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1 |
| 江西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7 |
| 安徽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6 |
| 江苏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0 |
| 内蒙古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0 |
| 山西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16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湖南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3 |
| 历史类 | 560 | ||||
| 556 | |||||
| 重庆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8 |
| 历史类 | 564 | ||||
| 广西 | 地理信息科学(5900元/年)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8 |
| 广东 | 地理信息科学(非定向)(办学地点:湖南省湘潭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4 |
| 历史类 | 554 | ||||
| 江西 | 地理信息科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5 |
| 福建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 历史类 | 562 | ||||
| 安徽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0 |
| 浙江 | 地理信息科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89 |
| 江苏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4 |
| 历史类 | 535 | ||||
| 上海 | 地理信息科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3 |
| 黑龙江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71 |
| 吉林 | 地理信息科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3 |
| 内蒙古 | 地理信息科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2 |
| 河北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7 |
| 历史类 | 563 | ||||
| 天津 | 地理信息科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55 |
| 北京 | 地理信息科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1 |
集美大学地处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自然资源部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推免生资格单位,大陆唯一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批准具有开展台湾船员适任培训资格的院校。
学校办学始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8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和1920年创办的集美学校水产科、商科,迄今已有103年历史。1994年,集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集美航海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合并组建集美大学。学校以“诚毅”为校训,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坚持“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在海内外享有广泛声誉。
学校于1996年成立校董会,习近平、贺国强、陈明义、卢展工、黄小晶等担任过校董会主席,现任校董会主席为汪毅夫,现任校董会顾问为贾庆林、陈永栽。1999年至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任福建省省长期间担任集美大学校董会主席,先后7次到学校指导工作并提出系列重要指示,为集美大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未来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学校设有20个学院,在校生285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 26000多人,研究生2300多人,国际学生近200人。现有专任教师1500人左右,其中10名院士(全职2名)在内的国家级人才29人次、省部级人才177人次。
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18个。拥有福建省一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特色重点学科2个),水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群、水产与食品工程学科群入选福建省高峰学科,航运与港口物流学科群、区域经济与管理学科群、闽台体育文化学科群、数理学科群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4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各11个、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8个、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6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学校形成了航海、水产等面向海洋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航海教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是我国培养高级航海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的教学实习船“育德”轮总载重达6.4万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教学实习船。
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高校特色新型智库2个、省级高校创新平台/研究基地21个、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9个。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重点项目(包括原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任务,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39项。学校长期注重发挥特色学科优势,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和领域,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建设发展贡献力量,与近千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学校积极推进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充分发挥面向东南亚、毗邻台港澳等区位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已与全球100余所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国际航标协会(IALA)等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获批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迄今已培养近5000名毕业生;创新性开展校企“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联合培养,已完成首届非洲(安哥拉)人才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战略合作伙伴单位,是经教育部批准较早具有招收台港澳、华侨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院校之一,是厦门市陈嘉庚奖学金和福建省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招生单位、福建省及集美区台湾青少年研学旅游基地、香港特区政府“青年内地双向交流计划”资助单位,是福建省首批“海外华文教育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2344亩,校舍面积约103万平方米,校园建筑特色鲜明,有8栋嘉庚建筑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新校区建筑群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学校建有万兆高速校园网,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324万余册,中外文纸质现刊1650余种,电子图书1000万多册,电子期刊1万余种。引进中外文数据库60个,自建特色数据库5个。
(一)专业奖学金。
1.适用于所有普通专业(含闽台合作项目专业)学生。
一等奖学金:2500 元/年,评定比例占缴清学杂费的学生总数3%;
二等奖学金:1500 元/年,评定比例占缴清学杂费的学生总数12%;
三等奖学金:1000 元/年,评定比例占缴清学杂费的学生总数20%。
2.适用于航海、农林、水产、师范类专业学生。
一等奖学金:3000 元/年,评定比例占缴清学杂费的学生总数3%;
二等奖学金:1800 元/年,评定比例占缴清学杂费的学生总数12%;
三等奖学金:1200 元/年,评定比例占缴清学杂费的学生总数20%。
(二)单项奖学金。
依照《集美大学学生单项奖学金评定办法》执行。
(三)其他奖学金。
1.其他奖学金指政府、单位、个人在校设立的奖学金。
2.奖励金额、比例(名额)和适用对象依据设立者制定的评奖办法执行。
集美大学设立学业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如创新竞赛奖、文体单项奖等)和企业、社会团体捐资设立的奖学金,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创新。
毕业生就业情况请咨询我校就业指导中心。电话:0592-6180536。
我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总体状况良好,就业率稳中有升(96.2%、96.3%、96.4%),毕业生考研率逐年上升。
湖南科技大学肇始于解放前夕的湘北建设学院,2003年由湘潭工学院与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十三五”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3004.67亩,建筑面积116.1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1亿元,纸质、电子文献总量640余万册。设有20个教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潇湘学院(独立学院),98个本科专业覆盖11个学科门类。工程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硕师计划”推免资格。拥有3个国防特色学科,1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1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特色专业,3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学校现有教职工2546人,其中专任教师1638人、正高职称336人、博士学位教师1056人。有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最美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21人次。
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盖全国。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9867人、在校研究生4897人,另有潇湘学院(独立学院)学生5781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团队。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7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10门省级一流课程,74门省级优秀课程、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1项。
学校有38个国家、省部级自科类科技创新平台,12个省级社科类研究基地。“十二五”以来,承担“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计划项目近800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65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2517项,推广新技术136项。《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均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学校领衔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深记录,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学校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瑞典、奥地利、爱尔兰、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我国台湾、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招收20多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及台湾地区交流生来校学习。
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秉承“唯实惟新,至诚致志”校训精神,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大力实施“353”战略,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湖南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湖南科技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教育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地理信息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湖南科技大学小学教育(师范类)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师范类)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师范类)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小学教育(师范类)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师范类)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学(师范类)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学(师范类)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教育学(师范类)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教育学(师范

湖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

湖南科技大学法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地理信息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地

湖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地理

湖南科技大学金融工程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地理信息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湖南科技大学经济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地理信息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