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海南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河南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林学 | 2021 | 综合 | 587/553(本科批) | /() |
| 林学 | 2020 | 综合 | -/543(本科批) | /() |
| 林学类(林学、森林保护) | 2019 | 理科 | 612/561(本科批) | /() |
| 林学类 | 2018 | 理科 | -/546(本科批) | /() |
| 林学类 | 2017 | 理科 | -/585(本科批) |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海南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河南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林学 | 2021 | 理科 | 569/546(本科二批) | 543/506(本科一批) |
| 林学 | 2020 | 理科 | -/557(本科二批) | -/524(本科一批) |
| 林学类(林学、森林保护) | 2019 | 理科 | 535/519(本科二批) | -/524(本科一批) |
| 林学类(林学、森林保护) | 2018 | 理科 | -/501(本科二批) | -/524(本科一批) |
| 林学类(林学、森林保护) | 2017 | 理科 | -/491(本科二批) | -/524(本科一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海南 | 林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3 |
| 甘肃 | 林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445 |
| 云南 | 林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476 |
| 贵州 | 林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2 |
| 四川 | 林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32 |
| 广西 | 林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5 |
| 湖南 | 林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2 |
| 湖北 | 林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5 |
| 河南 | 林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46 |
| 山东 | 林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69 |
| 江西 | 林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32 |
| 福建 | 林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6 |
| 安徽 | 林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6 |
| 浙江 | 林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99 |
| 吉林 | 林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81 |
| 山西 | 林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2 |
| 河北 | 林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4 |
海南大学是2007年8月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
学校秉承“海纳百川 大道致远”的校训,弘扬“自强敬业 厚德弘毅”的校风。2008年12月,经国家批准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建设行列,先后获得“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等建设支持;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做出“聚全省之力办好海南大学”的重大决策部署;同年,海南大学成为教育部与海南省政府“部省合建”高校,纳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与创建于1954年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紧密结合,并称“热作两院”,被誉为我国热带农业科教领域的“双子星”。“两院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北纬18—24°范围内大面积种植橡胶成功的国家,并由原来的植胶空白国,奇迹般地崛起为世界第五大产胶国。学校由此奠定了在橡胶和热带农业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地位,获得了包括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内的900多项科教成果,为我国国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原海南大学于1983年在一片荒滩地上艰苦起家,到合并前建起了全省规模最大、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广泛的学科专业体系,成为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为学校题写校名。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并获准设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大幅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持续提升,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建校以来,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邓小平、胡耀邦、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岚清、尉健行、刘延东、孙春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学校视察,给予亲切关怀;历届海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关怀备至、倾力支持;社会各界和广大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资兴建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术中心、体育场馆、学生活动中心等重要项目,设立了多项奖(助)学金,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发展。
学校现有校园面积6073亩,全日制学生4.1万人,拥有36个二级学院,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4个本科专业、6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医学、农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作物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植物与动物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工程学科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专任教师2500多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1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长江学者、杰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近40人。在科研平台方面,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含1个培育基地),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4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4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1个省级人文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1年,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立项15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立项2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获批立项4项。
学校依托海南区位优势,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全面对接海南自贸港建设,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大学”的办学宗旨,凝练出“热带、海洋、旅游、特区”四大办学特色,将“支撑引领、特色取胜,高位嫁接、开放创新”确定为办学总体思路,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努力营造“知行合一、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求知治学氛围。近年来,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学术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全力推进完全学分制、书院制和组建协同创新中心三项重大改革,力求打破学院、学科壁垒,强化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完善“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造有组织的科研体系。坚持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思路,聚焦“自贸港发展和制度创新”“生态文明”“文化旅游”“热带高效农业”“海洋科技”“全健康”“信息技术”七个重点研究领域组建协同创新中心,支撑、引领学校相关领域或学科方向成为“海南急需、国家一流”,全面提升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校实施开放办学战略,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新格局,已达成合作的境外院校、国际科研机构和高校联盟208所(个),分别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已建成国际学生教育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2017年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设立“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是旅游学科全国唯一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一批批莘莘学子满怀激情与梦想从五湖四海汇集于此,用青春热血奏响创新奋进之歌。60余年来学校累计培养了近3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造就了遍布全国和海南各大行业的管理与技术骨干,还有一大批人才在境外创业就业。
当前,海南正在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作为海南唯一和全国热带地区唯一、面向南海最前沿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海南大学正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海南省委沈晓明书记对海南大学提出的“要当好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参与者、参谋部、孵化器和后备队”的要求,乘着海南“聚全省之力办好海南大学”的东风,着眼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全局,落脚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实践,在中央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与海南自贸港发展相适应的一流大学。
伙食标准因人而异,据不完全统计约在400-700元/月
学校执行教育部和各省高考加分政策,录取时考生成绩以考生投档分(不含生源省份排位小分)为准。
河南科技大学(简称河科大,英文简称:HAUST)坐落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之一。
学校1952年创建于北京。上世纪50年代中期,应国家工业基地建设布局的需要迁至洛阳,1958年更名为洛阳工学院,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1998年,划转至河南省管理。200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为优化全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洛工、洛医、洛农合并组建河科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时任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亲自为学校颁授校牌,并指出“组建河南科技大学是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兴豫’战略的重大举措……河南科技大学要以创建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办成国内先进、居于省内高校前列、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长期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博学、日新笃行”的校训和“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河科大精神,突出内涵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已初步建设成为一所工科优势突出,农、医、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21中国大学排名中名列第95位。
学校目前拥有开元、西苑、景华、周山四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600亩,校舍建筑面积 170万平方米。涵盖11 大学科门类,设有100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4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专业研究生授权类别。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4.2万余人、继续教育学生2.4万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50多人,其中双聘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带头人、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首席科学家、中原学者、中原名师、省特聘教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100多人。有11所附属医院,7所教学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是首批全国百佳医院、国家“疑难重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3个学科成为国家国防特色学科,3个学科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28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39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11个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0个。
学校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强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科技创新竞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连续获得全国高校第17位、27位等好成绩;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全国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保持在60-80位。学校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33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被全国轴承行业确定为人才培养和技术依托的仅有高校,被誉为轴承行业的“黄埔军校”。
学校拥有7个国家级平台、83个省部级平台、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学校实现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零的突破;主持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6项,在“柳叶刀”、《Nature》子刊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400多篇;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70多项,主持获批国家自科、社科基金项目400多项。
学校依托重型装备、农业机械、轴承、齿轮、金属材料、汽车与新能源、农业、医疗等方面形成的学科、科技、人才优势,助力“高铁轴承”“国家重大工程装备”“智能农机装备”等“大国重器”的研发,不断提升产学研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认定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与俄、美、英、法、澳等国家200余所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招收来自20个国家的学历本科留学生、研究生留学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南科技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李克强总理对学校发展的殷切嘱托,以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目标,团结协作、共谋发展、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努力办好“四学之大学”(学生的大学、学者的大学、崇尚学术的大学和具有一流学风的大学),全面加强 “双一流”建设,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光荣使命,为服务洛阳“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校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34万名高级专门人才,被全国轴承行业确定为我国轴承行业人才培养和技术依托的仅有的高校,被誉为轴承行业的“黄埔军校”,毕业生以基础好、专业宽、能力强和素质高赢得了社会各界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在京、津、沪、苏、浙、粤、鲁等经济发达地区很受欢迎。学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和就业质量位居河南高校前列,在河南省教育评估中心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毕业生的升学率、就业满意度、工作职位匹配度、对学校的满意度和推荐度均逐年提升。

河南科技大学林学和临床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林学和临床医学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林学就业前景和临床医学就业前景,林学专业介绍和临床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林学和临床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林学和临床医学录取分数线(河

河南科技大学林学和水族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林学和水族科学与技术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林学就业前景和水族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林学专业介绍和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林学和水族科学与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河南科技大学动植物检疫和林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动植物检疫和林学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动植物检疫就业前景和林学就业前景,动植物检疫专业介绍和林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动植物检疫和林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动植物检疫和林学录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药学和林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动物药学和林学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动物药学就业前景和林学就业前景,动物药学专业介绍和林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动物药学和林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动物药学和林学录取分数线(河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和林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动物医学和林学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动物医学就业前景和林学就业前景,动物医学专业介绍和林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动物医学和林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动物医学和林学录取分数线(河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和林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动物科学和林学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动物科学就业前景和林学就业前景,动物科学专业介绍和林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动物科学和林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动物科学和林学录取分数线(河

河南科技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和林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种子科学与工程和林学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种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林学就业前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林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种子科学与工程和林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和林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农学和林学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农学就业前景和林学就业前景,农学专业介绍和林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农学和林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农学和林学录取分数线(河南)理科年份农学林学(植

河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和林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植物保护和林学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植物保护就业前景和林学就业前景,植物保护专业介绍和林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植物保护和林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植物保护和林学录取分数线(河

河南科技大学生物制药和林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制药和林学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制药就业前景和林学就业前景,生物制药专业介绍和林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制药和林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制药和林学录取分数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