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工商管理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0 | 72756 | (7组)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历史类 | 520 | 23231 | (5组)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6 | 66564 | |||
| 文科 | 554 | 17829 | ||||||
| 2019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7 | 68466 | |||
| 文科 | 542 | 20463 | ||||||
| 2018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8 | 64420 | |||
| 文科 | 549 | 20387 | ||||||
| 2017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9 | 61401 | |||
| 文科 | 511 | 19651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海南 | 工商管理(不能准确识别颜色的考生限报)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7 |
| 山东 | 工商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19 |
| 河北 | 工商管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6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湖南 | 工商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0 |
| 历史类 | 520 | ||||
| 四川 | 工商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2 |
| 文科 | 530 | ||||
| 重庆 | 工商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6 |
| 历史类 | 526 | ||||
| 海南 | 工商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 安徽 | 工商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9 |
| 文科 | 537 | ||||
| 黑龙江 | 工商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87 |
| 文科 | 444 |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原名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至今已走过70年历程。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接见过我校师生代表;周恩来、彭德怀、陈毅、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李岚清、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等亲临学校视察,关心各族师生的成长进步和学校的建设发展。学校首任正副院长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周保中和张冲两位将军担任。自建校以来,一批学界名流,如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学家马曜教授,著名民族学和考古学家汪宁生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何耀华教授,著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少英教授,著名史学家谢本书教授,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发展的奠基人和中坚力量。
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民族学、社会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为优势特色,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学校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硕士点和90个本科专业,其中,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29个专业进入“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列。现有1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8个国家特色专业,26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学校拥有“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教育部“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民委—教育部民族药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基地。
学校现有在校生33344人,其中本科生26237人,硕士研究生3009人,博士研究生92人,留学生588人,全省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3231人,香格里拉办学点专科生187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18967人。现有教职工171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212人、副高级职称384人、中级职称558人、初级及以下职称558人,具有博士学位408人、硕士学位908人。学校现有全国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55人(其中:云岭学者2人、教学名师8人、文化名家5人、青年拔尖人才39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4人(其中:青年人才13人、产业人才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选11人,云南省级教学名师8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创新人才13人,云南省“四个一批”人才1人,云南省引进高端科技人才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
学校占地2550亩,校舍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省级研究机构及人才培养基地十余个,1个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近20000件。图书馆拥有各类纸质图书24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30万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是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首届云南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奖期刊奖“优秀期刊”,《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至今连续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来源期刊,获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学校注重对外合作与交流,是国家和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建校以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越南胡志明主席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政要、专家、学者和国际友人10万多人次曾访问过云南民族大学,并给予良好评价。学校1981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92年开始招收外国硕士研究生,是云南省最早招收外国留学生、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高校之一,先后与美国、挪威、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80多所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近年来,学校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云南跨越发展,紧紧围绕“立足云南、服务边疆、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办学目标,打好以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澜湄国际职业学院、中印瑜伽学院为主体的教育对外开放“三张牌”,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语言相通、文化相通、心心相通,当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与此同时,学校注重国内合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宗教学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云南白药集团、丽江、德宏、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等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地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实质性研究工作。
建校七十年来,学校始终以立足边疆、服务边疆、服务民族团结繁荣发展为己任。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的第一代学士、硕士、博士、专家、学者、党政管理干部、教育专家、企业家,大多数由我校培养,特别是29个云南民族自治县中的民族干部,大部分毕业于我校。(学校开设有藏语、傣语、傈僳语、拉祜语、景颇语、佤语、纳西语、彝语、哈尼语,壮语、苗语、白语等12个民族13个少数民族语种专业,是全国开办少数民族语言专业种类最多的学校。)学校已成为中国特别是西南各民族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研究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重要基地,国家和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学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构建了“六个融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大力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1999年、2005年和2009年,学校先后三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2016年,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称号,获得“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校”等称号。
近年来,围绕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的办学定位,学校形成了“班子团结、校园和谐、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为更好服务少数民族人才培养,2013年,在原有预科教育学院基础上,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落户我校,为少数民族学生架起通往高等教育的桥梁,为省内外高校培养输送高质量的少数民族本科生源。基地多次受到国家民委、云南省表彰,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学院学生阿丽努尔•阿力木回信中,提出:将各民族一家亲的信念播撒到更多人的心上,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5月15日,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印度总理莫迪的共同见证下,云南民族大学与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签署了联合共建中印瑜伽学院的备忘录,中印瑜伽学院在我校成立,成为印度本土外的全球第一所瑜伽学院。2017年11月,李克强总理对学院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主要领导分别进行了专项批示。经过六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在全国高校开创了瑜伽学历教育的先河,目前已成为国家体育总局的国家健身瑜伽理论研究中心,学院致力于成为瑜伽在中国传播的标准制定者、规则维护者、行业引领者乃至中国瑜伽学科的奠基人。
为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发挥区位优势,2014年12月,中国外交部、教育部同意增设云南民族大学成为第二批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单位。2016年12月,经外交部批复同意我校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的基础上成立澜湄职业教育基地。经过多年建设,学校现已在中缅、中越、中老边境口岸建立8个培训基地、在缅甸、老挝、柬埔寨三国建立3个培训基地,同时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和德宏片区分别建立培训基地,为湄公河国家提供了4万余人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为了拓宽澜湄职业教育合作领域,学校成立澜湄国际职业学院、澜湄职业教育联盟、澜湄国际合作研究院等多层次、多领域深入推进澜湄职业教育合作,丰富充实了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建设成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广西自治区党委行政领导等均对澜湄职业教育基地的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赞许。此外,澜湄职业教育基地建设被列入《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务院、国家发改委、云南省政府等多个政策文件中,成为澜湄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项目和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教育对外合作交流项目”。
70载春华秋实,未来,学校将持续注重内涵式发展,不断探索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根植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努力朝着高水平民族大学、民族团结示范校、“三风”建设模范校踏实前进。
1、同等分数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
2、认可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策性加分。在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
3、在云南省招生若需征集志愿时,二本批次文史类、理工类只征集少数民族考生。
根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教育厅云发改收费[2004]536号文件规定,我校2014级各专业的学费收费标准见下表:
专 业 |
收费标准 |
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历史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英语、日语、翻译、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马来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体育学类(包括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教育专业) |
3400元/人•学年 |
经济学类(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统计学、法学、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类(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民族学、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劳动与社会保障、会计学、公共事业管理(国防教育与管理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与金融 |
4000元/人•学年 |
应用心理学、统计学类(包括统计学、应用统计学专业)、数学类(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机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专业)、物理学类(包括物理学、应用物理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类(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网络工程、化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 |
4500元/人•学年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秘书学、财务会计教育、市场营销教育、文秘、导游、应用英语 |
5000元/人•学年 |
美术学、舞蹈学、音乐学 |
8500元/人•学年 |
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音乐表演、环境设计、工艺美术、工艺美术(动画艺术) |
10000元/人•学年 |
一、助学金
1、政府助学金:国家一、二等助学金;
2、社会捐助的助学金;
3、学校设立助学金:特困学生一、二等助学金。
二、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符合贷款条件者,可申请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人民币6000元/年。
三、勤工助学
校内提供若干勤工助学岗位,每年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聘用学生。
湖南工程学院坐落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市,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本科院校。学校是教育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是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首批“2011计划”入选高校、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湖南省本科一批招生单位。
湖南工程学院于2000年6月由原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始创于1951年,隶属于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是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始创于1978年,隶属于原湖南省纺织工业厅)合并组建而成。1958年至1963年,湘潭机电高专的前身“湘潭电机学院”曾开办过5年本科教育。
学校2000年在全国地方高校中率先确立了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形成了鲜明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学校是“全国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普通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型高校国际交流分会”理事单位和“湖南省普通高校新工科建设协作组”副主任单位。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现有主校区和南校区2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30亩,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学校依江傍湖,环境幽雅,墨韵书香,是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文明高等学校”“文明校园”。
学校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和机电、纺织行业发展需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了电气、机械、纺织、化工、管理、信息等优势专业群,涵盖工、管、文、理、经、艺六个学科门类。现设有20个教学科研单位、52个本科招生专业、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应用特色学科8个;教育部“卓越计划”实施专业8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现有国家级实践教育平台4个,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32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优秀实习基地25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57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1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示范实验室(中心)9个,建有3个现代产业学院。金工实习基地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校金工实习教学指导人员培训与考试中心。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工程,现有教职工1284人,其中专任教师1078人,高级职称教师39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955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71人。全国模范(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教育部、教育厅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省级教学名师、省部级优秀教师1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4人,“湖湘高层次人才”、省“百人计划”、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等省级人才90余人;省级教学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1个。
学校积极推进科学研究,大力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拥有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24个;省级校地合作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3个。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5项、横向科研项目1007项,科研经费总额4.9亿元,获科研成果奖励32项(其中省部级16项),授权专利569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843篇,出版学术专著35部。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先后与546家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产生经济效益超过200亿元。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战略,深入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湖南省最早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之一。已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3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设了2个本科专业的国际合作教育项目。2019年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
学校始终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历经70年工程教育积淀、21年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11年“卓越计划”的深度实施、10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机电、纺织行业和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了18万多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面向未来,学校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继续弘扬“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秉承“团结、严谨、诚信、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全校师生员工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大力加强“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工程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1、国家助学金:补助额度2000-4000元/年,比例超20%;
2、困难补助;
3、勤工助学;
4、爱心基金;
5、捐资助学;
6、助学贷款(生源地办理);
7、个别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或遇特殊情况而无法坚持学习的学生,允许其休学一至二年,通过外出务工缓解困难,期满复学。

湖南工程学院统计学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统计学和工商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统计学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统计学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统计学和工商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统计学和工商管理录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化学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化学和工商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应用化学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化学和工商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应用化学

湖南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工商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工商管理这二个专业,

湖南工程学院广告学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广告学和工商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广告学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广告学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广告学和工商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广告学和工商管理录

湖南工程学院英语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工商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工商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工商管理录取分数线(湖

湖南工程学院商务英语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商务英语和工商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商务英语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商务英语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商务英语和工商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商务英语

湖南工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工商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工商管理这二个专业,

湖南工程学院金融工程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工商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工商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数字经济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经济和工商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经济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数字经济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字经济和工商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数字经济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工商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