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齐鲁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河南工程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物联网工程(校企合作) | 2021 | 综合 | -/477(普通类一段) | /() |
| 物联网工程(校企合作) | 2020 | 综合 | -/483(普通类一段) | /() |
| 物联网工程 | 2019 | 理科 | -/495(本科批) | /() |
| 物联网工程 | 2018 | 理科 | -/488(本科批) | /()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 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 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工 程科学知识;
3.系统掌握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理 解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联,具有感知、传输、处理一体化的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 并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 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物联网技术体系、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控制、物 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理论学时+实验或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5 +18学时)、RFID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网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物联网软件设计 (27 +18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54学时)、物联网中间件设计(27 +18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 设计(54学时)、嵌入式系统与设计(45 +18学时)、传感器微操作系统原理与设计(36+36学 时)、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定位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 (45 +18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36学时)、计算机网络(54学时)。
示例二:物联网工程概论(30学时)、物联网算法基础(60 +15学时)、物联网硬件基础(60+ 15学时)、传感网与微操作系统(45 +15学时)、物联网安全与隐私(30学时)、无线单片机与协议 开发(60+15学时)、JAVA语言程序设计(30 +15学时)、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20 +10学时)、物 流管理信息系统(30+15学时)、RFID系统(30学时)、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开发(20 +10学时)、多 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60学时)、云计算(30学时)、物联网与智慧思维(30学时)、移动人机交互 技术(30学时)、社会计算(30学时)。
示例三: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体系结构(40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36+10 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40+10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40 +12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 (40+10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50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0 +14学时)、RFID与智能卡 技术(40+10学时)、物联网控制技术与应用(40+14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40 +14学时)、传感 器网络及应用(40 +14学时)、网络规划与设计(40 +14学时)、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40+10学 时)、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40+14学时)、软件集成与服务计算(40+1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传感器实验、传感网实验、物联网通信实验、物联网数据处理实验、物联网工 程规划与设计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物联网导论、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通信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RFID技术原理及其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安全技术、软件工程、ZigBee协议与应用、物联网综合实验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特别是电子通信等信息技术领域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从事计算机应用领域、通信领域的信息网络系统的研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云南 | 物联网工程(龙湖校区)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479 |
| 广东 | 物联网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龙湖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0 |
| 湖南 | 物联网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1 |
| 安徽 | 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3 |
| 浙江 | 物联网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36 |
| 江苏 | 物联网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0 |
| 山西 | 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446 |
齐鲁师范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学校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其前身是创办于1948年的华东大学教育学院;1949年由山东益都(青州市)迁址至山东济南;1960年更名为山东教育学院;2010年改制更名为齐鲁师范学院。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
建校70多年来,学校秉承“博学明道,崇德象贤”的校训,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和“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服务兴校”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形成了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文化育人等办学特色,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现有历下和章丘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4.9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30.4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2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35万余册。学校设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普通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现有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资助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小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汉语言文学3个本科专业已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
学校重视内涵建设。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级以上人才称号专家10人;省级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培育)团队、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干事创业好团队等省级以上团队7个。近年来,教师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60余项;发表论文19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90多部;荣获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150余项。连续三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学校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重点实验室和济南市工程实验室等平台。建立世界领先的玉米基因诱变突变体库,联合培育高蛋白玉米品种(系)6个,推广面积超过217万亩。
学校在服务山东基础教育方面优势突出,是教育部国家名校长领航工程基地、“国培计划”精品项目基地;建有山东省中小学师训干训中心、中小学课程研究中心等机构,承担全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任务,每年培训80余万人。
学校强化国际化开放办学理念,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37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师生开展学术交流、学习深造、文化交流互鉴搭建广阔平台,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深化。
河南工程学院地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河南省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培育单位、河南省首批“装配式”建筑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首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河南省文明校园,荣获河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煤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人才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等称号。
一、历史沿革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学校于2007年由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原煤炭部直属院校;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4年,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10年设立的河南省官立中等工业学堂,著名抗日将领杨靖宇将军为学校的杰出校友。
二、发展概况
学校办学基础扎实。现有龙湖校区、桐柏路校区和南阳路校区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600余亩,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设备总值3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403万册,电子图书68万种。体育馆、室内游泳馆、体育场和学生活动中心等设施齐全。
学校育人质量突出。现有24个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开设6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法学等七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学研究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3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5个、省级规划教材12门、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省级教改项目23项。获批河南省示范性软件学院和河南省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荷兰撒克逊应用科技大学、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等20多所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联合开办7个本专科合作办学项目,与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联合开展了博士培养项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开展了大学生海外实习就业项目,与马来西亚理工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00多项。
学校师资水平较高。现有教职工1600人,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30余人,副高级职称近500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30余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700余人。现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原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国家级及省级优秀教师19人,中原青年拔尖人才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省管优秀专家和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13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省青年骨干教师60余人,并聘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客座教授和特聘教授100余人。
学校科研成效显著。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1个,校级创新团队8个,电子陶瓷材料与应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纺织新产品开发、纺织大数据关键技术等省级工程实验室7个,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涂装生产线仿真与测试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是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研发基地。学校分别参与了“新型城镇建筑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纺织新产品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00余项,其中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应急管理专项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7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
学校主动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和科技服务水平。与周口市人民政府、郑州航空港区、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河南省煤炭行业协会、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河南豫发集团、河南中税中兴咨询集团、河南永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远大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等地方政府、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地方高成长性企业等建立了紧密的政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共建行业学院12个、企业冠名班2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00余个。
学校文化氛围浓厚。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指引,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严管厚爱、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形成了以“基层党建五项工程”“五育并举三全育人行动”等为代表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品牌,以明月湖、怀若谷、名人雕塑园、轩辕文化园、明德励志园、黑白工业史发展园等“一湖一谷四园”等为代表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创建品牌。校园环境“绿、亮、畅、洁、美”,校园绿化覆盖面积达7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0%以上。学校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省卫生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三、发展愿景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按照“建好示范校、创办硕士点、努力建大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以高于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条件为发展总目标,高质量完成“示范校”建设第二阶段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坚持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打造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集群,不断增强服务河南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主题,着力构建现代应用型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使学校的综合实力、影响力、核心竞争力等显著提升,若干办学核心指标位居省内应用型高校前列,一些指标位居国内应用型高校前列,到2035年实现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远景目标。
当前,全校上下正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自强不息、博学精艺”的校训和“严谨、勤勉、求实、创新”的校风,按照“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创办硕士学位点和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两项任务,健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体系,秉持管党治党、科学治校、教授治学、改革创新四项理念,推进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产教融合、文化引领、服务优质七大战略”的“12347”发展思路,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勤奋的工作,全面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把学校建成开放度较高、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不懈努力!

河南工程学院应用物理学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物理学和物联网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物理学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物理学和物联网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河南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物联网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物联网工程这

河南工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物联网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物联网工程这

河南工程学院翻译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翻译和物联网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翻译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翻译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翻译和物联网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翻译和物联网工程录

河南工程学院英语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物联网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物联网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物联网工程录

河南工程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国际教育和物联网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国际教育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国际教育和物联网工程这二个专业,

河南工程学院知识产权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知识产权和物联网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知识产权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知识产权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知识产权和物联网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河南工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联网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联网工程这

河南工程学院金融工程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物联网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物联网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河南工程学院经济学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物联网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物联网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