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湖南工程学院和嘉应学院哪个网络工程专业好(网络工程专业嘉大和湖工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6 00:10:37 解决时间:2022-12-16 18:47

满意答案

湖南工程学院和嘉应学院哪个网络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湖南工程学院和嘉应学院各排行榜,网络工程专业的分数线,网络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嘉应学院与湖南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分数对比(广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嘉应学院
(最高/最低分)
湖南工程学院
(最高/最低分)
网络工程(非定向)(教师教育)2021物理类 -/493(本科批)/()
网络工程2020理科 -/474(本科批)/()
网络工程2019理科 -/0(本科批)/()
网络工程2018理科 -/0(本科批)/()
网络工程2017理科 -/0(本科二批)/()
网络工程2017理科 453/429(本科三批)/()
计算机类 网络工程
嘉应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以及计算机和通信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 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 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 学知识;

3.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以及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 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4.掌握网络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相关工具,并具有将其应用于网络系统的设计实 现、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网络应用开发的能力;

5.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适应学科 发展能力;

6.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 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诚信意识和团 队精神;

8.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有良好的生活和体育锻炼习惯,身体健康。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网络工程设计、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网络开发。

核心课程:网络基础、网络环境与编程、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安全与防范、云计算和JAVA语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与实训、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网络工程设计实验、网络安全实验、网络管理实验、网络应 用开发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操作系统实验。

就业方向:可在相关部门、相关行业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科研、应用系统开发、网络系统管理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特色优势:网络技术长盛不衰,网络工程师职业就业市场广阔、毕业生就业需求量大。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嘉应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网络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江北校区))(为拓宽就业渠道,增设教师教育模块)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93
计算机类 网络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从事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网络系统集成与网络应用软件开发、网络运营与维护管理、网络设备研发等技术工作的应用型高级网络工程技术人才。能够胜任教学科研、科学技术、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生产与生活、社会服务、文艺体育、文化娱乐和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网络研究、网络工程及应用工作。

二、业务规格和业务范围

(一)业务规格

1、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4、具有规划、设计、开发、调测、维护与管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能力;

5、了解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和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动态;

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外语听、说、写、译的能力和专业外文献阅读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8、具有良好的思想和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人文社科知识和人文素养,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

(二)业务范围

1、各类IT企业、科研院所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设计、研究、开发及IT市场拓展等工作;

2、政府行政管理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研发、集成与运行维护等工作;

3、各级各类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育、网络应用开发、远程教育及网络系统管理等工作。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规划与设计、TCP/IP原理与应用、网络工程、网络程序设计、网络安全技术。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湖南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湖南网络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4
四川网络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1
广西网络工程(590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64
山西网络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82
嘉应学院
419
软科(综合)
398
校友会(综合)
589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嘉应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著名革命老区、全域属原中央苏区,且享有“世界客都”“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等美誉的广东省梅州市。学校面向15个省(市、区)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学生2.8万余人,成教学生近万人。学科专业综合,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现有21个二级学院,本科专业60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其中,小学教育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临床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软件工程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现有4个校区,本部设在江北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1.98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

——历史悠久,特色明显。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梅州在清朝时称嘉应州,嘉应学院由此得名),至今已有108年的办学历史,经历了65年的中专教育、22年的大专教育,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4年新增为广东省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6年以“良好”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被列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建设高校;2021年办学体制由“省市共建”调整为“省属本科高校”,获批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设立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与中山大学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办学宗旨,打造“植根侨乡,弘扬客家文化”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立德树人,薪火相传。学校作为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单位,秉承“勤俭诚信、立己树人”校训,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有“粤台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客家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南方足球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省级协同育人中心和平台;有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600多个。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近30万人,其中,培养了梅州市80%以上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国家级足球专业特色人才400多人;实施了“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培养了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等一大批人才;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各类奖项共1812项,其中国家级589项、省级1223项;学生考研成绩喜人,录取人数为2000多人;医生执业资格考试总通过率85.25%(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招生形势逐年向好,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引育并举,强化师资。学校坚持引育并举,以人才强校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现有教职员工1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多人(正高职称140多人、副高职称410多人、博士290多人、硕士800多人)。现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培对象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创新拔尖人才”1人、“南粤优秀教师”2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6人、“省级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6人、省级扬帆计划4人。聘请了丘成桐、罗锡文、陈志杰、刘仲华等20多位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为荣誉教授,聘请了一大批行业企业专家和中小学名师进校园协同培养人才。学校加大教师内培及“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实施青年博士、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攻读学位、进修、培训达1000多人次,形成一支素质良好、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创新活力的教师队伍。

——强化内涵,创新引领。学校以创新为引擎,为彰显内涵、持续发展不断蓄力。现有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2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保护与精准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中心“高性能覆铜板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柚类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足球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广东省原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林风眠艺术研究与实践中心”以及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五华三黄鸡科技创新中心”等20多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1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0多项,获得横向科研项目207项;教师在全国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3000余篇,被国际著名自然科学检索系统收录18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109项。获中国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省级政府奖4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

——主动作为,服务地方。学校扎根梅州办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共建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与广东省纪委监委共建广东省高校廉政研究中心;与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建“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与梅州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市人大常委会共建“梅州市地方立法与研究基地”;与梅州市、中山大学等共建“知识产权学院”“粤东北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院”“区域地理环境模拟与智能决策研究院”“国家超算广州中心梅州分中心”“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微纳电子材料联合研究中心”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梅州8个县(市、区)的政府、企事业单位,先后选派省市科技特派员500多人次,与梅州市30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与地方行业、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主动服务梅州足球特区、陶瓷产业群建设。成立“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做大做强粤东北基础师资教育培训。

——传扬文化,使命担当。学校以传扬文化为使命,在文化传承中打造发展特色。依托“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广东省原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构建起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主题社会实践和网络教学“四位一体”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开展了大量地方党政部门干部的培训工作,为传承红色基因,挖掘红色资源作出积极贡献。《客家音乐文化》项目获批广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助力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学校成立了客家研究院(含客商研究院)、客家学院,设立了“客家文化研究基地”,获批首个“全国性客家学研究团体——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学专业委员会”;配合梅州市举办了“世界客商大会”“世界客家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承办了“海峡两岸客家文化论坛”等活动;每年召开客家研究专题夏令营,举办客家学论坛,组织师生进行红色文化研学、开展“弘扬苏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系列主题活动,举办“苏区精神大讲堂”,传承和弘扬原中央苏区老区精神、优秀客家传统文化。

——国际合作,开放办学。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在开放合作中不断凝聚发展合力。获得广东省“印度洋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究中心”,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梅州侨乡优势,加强与东南亚地区、港澳台地区、印度洋海域周边国家以及欧美地区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与10多个国家20多所高校或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深入开展交流。近年来,派出73批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干部赴国(境)外开展学习交流;遴选5批38名教师参加与国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鼓励和支持教师提升学历;派出23批次学生赴国(境)外学习实习;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交往和竞争的应用型人才。

——砥砺奋进,开创新局。百年风雨路,奋进新时代。学校正抢抓国家加快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广东省加快破解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广东省实施新一轮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中山大学“组团式”帮扶学校等重大机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规划,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申硕”工作为重点,以规模质量协调发展为根本,推动学校快速高质发展,为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接续奋斗!

(以上数据截至2021年11月)


毕业生就业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多年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都在98%以上。为了有效地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推荐模式。一方面,根据广东省乃至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大量师资的教育发展形势和社会需求,学校在继续办好传统师范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对部分非师范专业(如财务管理等专业)实行大专业招生分方向培养,即在原有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增设职业教育方向,加开教育学、心理学等师范教育类课程,使学生在毕业前具备申请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成为复合型人才;毕业后既可选择非师范行业就业,也可以应考、受聘为职业教师,从而进一步拓宽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另一方面,学校又创造性地建立了定向人才培养基地,为众多学生提供了大批高质量的就业岗位。2003年以来与中共梅州市委联合实施“梅州市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工程,至今已举办了7期“梅州市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训班。每年从全日制本科三年级优秀学生中选拔60名培养对象,进行为期两年的系统培训和严格考核,为梅州市培养大批高素质的选调生,充实基层党政机关干部队伍。2004年至今,又与香港盛家商业机构、深圳恒波集团、中海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梅州市市政建设集团公司、广东移动梅州分公司、中国联通梅州分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举办了各类“定向人才培训班”,并发展为“梅州市经济管理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嘉应学院招生办咨询电话:0753-2186630、2186877、2186665

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的咨询电话:0753-2523398

嘉应学院医学院咨询电话:0753-2202601

嘉应学院普通招生网址:http://admission.jyu.edu.cn

电子邮箱:zsb@jyu.edu.cn


湖南工程学院
432
软科(综合)
353
校友会(综合)
567
武书连
学校简介

湖南工程学院坐落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市,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本科院校。学校是教育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是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首批“2011计划”入选高校、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湖南省本科一批招生单位。

湖南工程学院于2000年6月由原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始创于1951年,隶属于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是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始创于1978年,隶属于原湖南省纺织工业厅)合并组建而成。1958年至1963年,湘潭机电高专的前身“湘潭电机学院”曾开办过5年本科教育。

学校2000年在全国地方高校中率先确立了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形成了鲜明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学校是“全国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普通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型高校国际交流分会”理事单位和“湖南省普通高校新工科建设协作组”副主任单位。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现有主校区和南校区2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30亩,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学校依江傍湖,环境幽雅,墨韵书香,是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文明高等学校”“文明校园”。

学校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和机电、纺织行业发展需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了电气、机械、纺织、化工、管理、信息等优势专业群,涵盖工、管、文、理、经、艺六个学科门类。现设有20个教学科研单位、52个本科招生专业、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应用特色学科8个;教育部“卓越计划”实施专业8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现有国家级实践教育平台4个,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32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优秀实习基地25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57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1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示范实验室(中心)9个,建有3个现代产业学院。金工实习基地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校金工实习教学指导人员培训与考试中心。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工程,现有教职工1284人,其中专任教师1078人,高级职称教师39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955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71人。全国模范(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教育部、教育厅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省级教学名师、省部级优秀教师1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4人,“湖湘高层次人才”、省“百人计划”、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等省级人才90余人;省级教学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1个。

学校积极推进科学研究,大力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拥有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24个;省级校地合作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3个。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5项、横向科研项目1007项,科研经费总额4.9亿元,获科研成果奖励32项(其中省部级16项),授权专利569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843篇,出版学术专著35部。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先后与546家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产生经济效益超过200亿元。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战略,深入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湖南省最早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之一。已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3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设了2个本科专业的国际合作教育项目。2019年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

学校始终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历经70年工程教育积淀、21年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11年“卓越计划”的深度实施、10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机电、纺织行业和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了18万多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面向未来,学校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继续弘扬“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秉承“团结、严谨、诚信、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全校师生员工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大力加强“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工程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收费项目

 

收费标准:

1.我校严格按照省教育厅、财政厅、物价局有关文件精神,确定收费标准,并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

2.住宿:一类公寓住宿1200元/人•年,二类公寓1000元/人•年,三类公寓800元/人•年,普通宿舍600元/人•年。空调使用维护费收费标准为:一类公寓100元/人•年,三类公寓50元/人•年。

3.学费与教材费:

层次

学科类别

热门或一般

学费

(元/年)

教材费

(元/年)

本科

工科类

热门专业

5900

800

一般专业

4800

800

艺术类

一般专业

8000

800

广告学

6000

800

经法

教管类

热门专业

5000

800

一般专业

4000

800

文史哲理类

热门专业

4500

800

一般专业

3800

800

中外合

作办学

文科类(专科)

工科类(专科)

一般专业

17000

800

工科类本科

一般专业

22000

800

备注:教材费为预收费,按学年结算,多退少补。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费标准为22000元/人•年,专科学费标准为17000元/人•年。实际收费以物价局批示为准。

热门专业

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会计学、市场营销、英语。





周边环境

湖南工程学院位于湖南省湘潭市市区,地处湘江之滨。湘潭在湖南中部,湘江中游,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曾孕育了毛泽东、彭德怀、罗亦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曾国藩、齐白石、黎锦熙、萧三等历史文化名人。湘潭还是湖南省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与长沙、株洲构成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金三角”地区。湘潭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学院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工程环境。

浏览校园风光请登录学校网站:http://www.hnie.edu.cn/website/xyfg.jsp?menucode=000305


  中专 2022-12-16 18:47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湖南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网络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湖南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网络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网络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网络工程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网络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网络工程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湖南工程学院广告学和网络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湖南工程学院广告学和网络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广告学和网络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广告学就业前景和网络工程就业前景,广告学专业介绍和网络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广告学和网络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广告学和网络工程录

  • 中专学校

    湖南工程学院英语和网络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湖南工程学院英语和网络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网络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网络工程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网络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网络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网络工程录取分数线(湖

  • 中专学校

    湖南工程学院商务英语和网络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湖南工程学院商务英语和网络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商务英语和网络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商务英语就业前景和网络工程就业前景,商务英语专业介绍和网络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商务英语和网络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商务英语

  • 中专学校

    湖南工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网络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湖南工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网络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网络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网络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网络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网络工程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湖南工程学院金融工程和网络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湖南工程学院金融工程和网络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网络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网络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网络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网络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工程

  • 中专学校

    湖南工程学院数字经济和网络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湖南工程学院数字经济和网络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经济和网络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经济就业前景和网络工程就业前景,数字经济专业介绍和网络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字经济和网络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数字经济

  • 中专学校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学和网络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学和网络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网络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网络工程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网络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网络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网络工程录

  • 中专学校

    湖南工程学院网络工程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湖南工程学院网络工程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网络工程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网络工程就业前景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就业前景,网络工程专业介绍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网络工程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这

  • 中专学校

    湖南工程学院网络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湖南工程学院网络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网络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网络工程就业前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网络工程专业介绍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网络工程和数

相关阅读